IBMT22拆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287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IBMT22拆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IBMT22拆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IBMT22拆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IBMT22拆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IBMT22拆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BMT22拆机.docx

《IBMT22拆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BMT22拆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BMT22拆机.docx

IBMT22拆机

IBMT22拆机

仔细研究了一下R32、R40、T30的拆机手册,发现其结构与T23大同小异,只在细节部分有所不同,至于T20~22,与T23本是同根生,只有风扇主板CPU与T23不同,基本可完全借鉴本拆机过程。

对于R30、31,手头没有相应的拆机手册,不敢妄下结论,不过既然R32与T23结构相似,与R32同族的R30、31也应该差不多。

至于T40系列、R50系列与X系列,则在设计思路上与T23完全没有共同点。

A2x系列内置有软驱,A3x系列内置两个U2K,设计理念均与T23有较大差异,也不能借鉴。

首先搞定不需要工具就可以拆下的部分:

电池和光驱:

电池就不说了,T23的U2K光驱支持热插拔,不管你现在是开着机还是关着机,只要拨动光驱面板右下角的小开关就会跳出一个手柄,拉这个手柄,光驱就跟着出来了。

当然你要是想继续的话,还是把机器关了比较好

T30、R3x、R40此步骤相同,对于R40e,由于没有弹出手柄,移除光驱需在卸下键盘之后进行

然后把机器翻过来,拧下内存盖和网卡盖,分别由1颗螺丝固定。

拧下这两个盖子后,图片如下:

为以后方便,将底部可见的螺丝全部编号如下。

注意,10、11、12三颗螺丝是藏在黑色塑料片底下的。

我是用缝衣针把塑料片挑起来然后粘到一卷两面胶上的。

R3x、R40、T30螺丝位置可能有不同,没拆过,对不起。

在此只能说可能不同,不能指出哪里不同,请原谅。

T20~22则只在CDC插槽部分有不同,在那里只有1颗螺丝固定键盘,而少了一颗螺丝固定掌托。

即只存在6号螺丝,不存在7号螺丝

在以上步骤中,可以把两条内存先拿下来保存好。

至于miniPCI设备和CDC网卡暂且搁置不管。

键盘拧下5号、6号螺丝,注意6号螺丝是在CDC网卡上面的。

然后用手指顶电池接口下方的金属片(其实是鼠标键背面),从正面掀开键盘。

对于T30、R3x、R40,键盘是使用软线连接,与T2x不同。

先掀起键盘,再拔下软线。

硬盘用一枚1元硬币拧下8号螺丝,把上盖打开一个小角度,水平抽出硬盘

2

下一步是屏轴盖板拧下1号、2号螺丝,翻到正面,U2K盖板上方靠近屏轴处还有一颗螺丝固定屏轴盖板。

从左向右掀起盖板,小心取下。

T30、R3x、R40屏轴盖板在左侧,而且长度较短。

R40额外具有一根“键盘上盖”,拆卸方法类似T23的屏轴盖板

接下来应该是掌托,不过在这之前先把miniPCI和CDC网卡取下来吧。

拔掉miniPCI设备上的所有连接线(无线天线,网卡线,猫线),按照拆内存的方法拆出miniPCI卡;CDC上一般是网卡,拧下7号螺丝,直接可以垂直拔下。

注意T20~22是没有CDC的,相应的,网卡盖接下来就是掌托接下来就是掌托在背面拧下3、9、10、11、12五颗螺丝,务必注意CMOS电池上还有一颗螺丝(9号),翻到正面,在U2K支架下方靠近掌托处、鼠标键下方还各有一颗螺丝。

拧下这7颗螺丝后,从硬盘位入手,小心地把掌托撬下来。

又照虚了

,大家不要拍砖。

T30、R40掌托上有触摸板,注意触摸板排线,千万不要扯断。

CPU风扇对于T23,有一个金属片横跨在U2K支架与CPU风扇上,由2颗螺丝固定。

拧下这两颗螺丝,取下金属片。

顺便一提,金属片下方固定的就是屏线。

CPU风扇有3颗螺丝固定,都有弹簧作缓冲。

依次拧下,然后把CPU风扇电源线从主板上拔下。

注意:

进行此步之前请准备好导热硅脂忘了拍照了,上个风扇图吧。

接下来就可以把整个上盖拿下来了。

先上个机器背面的图:

白圈里的螺丝也是用塑料片挡住的,揭下来之后先不要着急拧下这4颗螺丝,首先把上盖翻到大约90度,记得把屏线从主板上拔下来,如果有无线天线的话,也要把无线天线从主板背面抽出来。

然后拧下上述4颗螺丝。

每边的屏轴还各有1颗螺丝在主机内部固定。

把他们也拧下来。

这样一共是6颗螺丝把上盖固定在主机上。

垂直把上盖从主机部分拿下来。

盖先扔一边不去管它。

先把主机拆个痛快CPUCPU使用ZIF插槽固定,用平口改锥逆时针旋转插槽上的螺丝就可以松开锁定,可以取下CPU了对于T20~22、虽然CPU封装不一样,螺丝位置也有差异,但是拆法是一致的。

T30、R40、R32则与T23完全一致(P4mCPU封装与P3m一致,接口也是一样的Socket479,甚至连PM都一样)

PCMCIA插槽,由3颗螺丝和一个金属片固定,拧下这3颗螺丝,垂直用力,把PCMCIA插槽从主板的接口上拔下来。

扬声器扬声器由两颗螺丝固定,其中一颗同时也固定了硬盘座。

扬声器与主板的连接方式是金属簧片,所以是无阻力的,真正的阻力来自左侧的EMI弹片。

硬盘座拆下扬声器后就还只剩1颗螺丝连接硬盘座。

硬盘接口不包括在硬盘座上,所以不存在电气连接的问题。

问题是底下的金属箔片与主板是通过导热胶连接,有一点点粘性,需要小心处理。

右侧的U2K支架还剩余3颗螺丝固定,接口也是不在支架上,没有什么问题。

对于R32、R40、T30,U2K支架是垫在U2K设备下面的,与T23有少许不同拧下主机背面的4号螺丝,主板还只剩余1颗螺丝固定。

由下往上小心掀起主板,注意与接口板的电源连接线。

上个主板图:

接下来是上半身拆的时候是用非无线顶盖拆的,无线顶盖的区别就在于天线走线。

最后我会上一张天线的走线图。

首先是屏框。

从正面观察会发现在屏幕下方有3个圆形塑料盖板,它的下面是3颗螺丝,拧下这3颗螺丝,把屏框整体向下滑就可以取下屏框。

上盖左、右两侧各有4个小圆片,其实每一边只有2个下面藏着螺丝。

我的螺丝藏在外侧的两个圆片下面,不知道大家的是否都一样。

******板与屏通过一个2针插头连接,与屏线通过一个小插座连接

******板与液晶面板灯管的连接方式:

以上完全搞定后,小心从屏幕上方将液晶面板翻开一个小角度(别告诉我那4颗螺丝你还没拧),先不要急着取下液晶面板,先把屏线上的键盘灯和UltraPort接口从顶盖上取下。

然后再把液晶面板翻下来。

图是以前另一次拆机照的,还没关机就给拆了

屏与屏线现在应该可以单独拿下来了。

屏线在与屏的接口附近由一小块胶带粘在屏上,小心揭开,拔下屏线。

放个屏线接口图

屏拆下来之后,屏轴与顶盖就没有任何连接物了,稍一用力就可以取下来。

上个屏背面的图

最后是全家福。

差点忘了,还欠大家一个无线顶盖的天线走线图屏线底下的排线是UltraPort蓝牙的引线。

我拿这张图作了好久的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