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239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11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docx

《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docx

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

120个文言实词个人整理归纳

A(2个)

一、爱

动词

1、热爱、喜欢、爱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班固《汉书·苏武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3、宠爱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白居易《长恨歌》

4、爱惜、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贾谊《过秦论》)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苏洵《六国论》)

5、爱护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

二、安

动词

1、安抚、抚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2、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

3、安适、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4、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曹刿论战》

形容词

1、安定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原《离骚》)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安全、平安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苏洵《六国论》)

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苏武传》

副词表反问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进酒》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论语·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鲍照《拟行路难》)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韩愈《马说》)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代词表疑问哪里

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班固《汉书·苏武传》)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班固《汉书·苏武传》)

项王曰:

“沛公安在?

”《鸿门宴》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陈涉太息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行路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陈寿《隆中对》)

B(6个)

三、被

动词

1、受、遭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史记·项羽之死》)

2、读pī,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陈涉世家》)

介词表被动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白居易《琵琶行》)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倍

名词

1、倍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苏洵《六国论》)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苏洵《六国论》)

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

(方苞《狱中杂记》)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动词

1、一倍、加倍

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方苞《狱中杂记》)

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周密《观潮》)

2、通“背”,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副词

越发、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白居易《观刈麦》)

五、本

名词

1、树木的根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2、树木的茎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动词

1、推究、考察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欧阳修《伶官传序》)

副词

1、本来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雀东南飞》)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

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白居易《琵琶行》)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

(《汉书·苏武传》)

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李密《陈情表》)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适《燕歌行》)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臣本布衣,躬耕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此之为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列子·愚公移山》)

六、鄙

名词

1、边疆,边远的地方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动词

1、以……为边界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鄙视、看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司马光《训俭示康》

形容词

1、鄙陋、见识短浅、庸俗

肉食者鄙,不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

2、鄙陋、自谦之词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王勃《滕王阁序》)

复合词

1、鄙贱:

粗野而又地位低微,浅陋而卑贱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卑鄙:

卑贱鄙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3、鄙人:

a自谦之词b鄙俗、不开化的人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七、兵

名词

1、兵器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屈原《国殇》)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司马迁《史记·项羽之死》)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非我也,兵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贾谊《过秦论》)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贾谊《过秦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世西征》)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天时不如地利》)

2、士兵、军队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司马迁《史记·项羽之死》)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司马迁《史记·项羽之死》)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司马迁《史记·项羽之死》)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司马迁《史记·项羽之死》)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苏洵《六国论》)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贾谊《过秦论》)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燕歌行》)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班固《汉书·苏武传》)

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天时不如地利》)

3、战争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苏洵《六国论》)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贾谊《过秦论》)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欧阳修《伶官传序》)

八、病

名词

1、疾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白居易《琵琶行》)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班固《汉书·苏武传》)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李密《陈情表》)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李密《陈情表》)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李密《陈情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怀》)

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韩愈《祭十二郎文》)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归有光《项脊轩志》)

赵子曰: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刘基《苦斋记》)

形容词

1、穷困

故病且怠。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动词

1、患病、得病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韩愈《祭十二郎文》)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韩愈《祭十二郎文》)

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

(方苞《狱中杂记》)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方苞《狱中杂记》)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方苞《狱中杂记》)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未果,寻病终。

后虽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C(8个)

九、察

动词

1、明察、了解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离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曹刿论战》)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诸葛亮《出师表》)

2观察、仔细看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屈原《离骚》)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沈复《童趣》)

3、考察和推举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李密《陈情表》)

十、朝

cháo

名词

1、朝代。

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陆游《蜀相》)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

(李密《陈情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李密《陈情表》)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李密《陈情表》)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