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 离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2319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 离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 离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 离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 离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 离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 离骚.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 离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 离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 离骚.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难点解析第5课离骚

第5课 离骚

日月同辉

静静汨罗,守护着他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他的忠贞。

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的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他的心,与日月争辉。

基础导学

1.文学常识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

  

(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

战国楚国人,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礼乐制度。

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具有远大目光,主张与强秦对抗。

后因受小人陷害,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楚辞”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

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

他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他天才似的诗歌陶醉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他的爱国主义已在他曾经生活的土地上发扬,并成为这个民族最高尚的道德之一。

 

2.写作背景

“忧愁幽思”而作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

此间创作了《离骚》。

《离骚》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首扣人心弦的政治抒情诗。

痛饮读离骚,放开古今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3.相关知识

楚辞体

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

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

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

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屈原、宋玉等为这一诗体的代表作家,因该诗体代表作品以《离骚》为最,所以这种新体诗又名“骚体”。

关于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东汉王逸释为:

“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

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

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传世。

《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西南联大,听过闻一多先生讲课的人很多。

据汪曾祺先生回忆,闻一多讲《楚辞》之前,总会点燃一支烟,语调顿挫有致,颇为动情地说开场白:

“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

”学生中有吸烟的,他有时还上前“借火”。

这种真性情与名士派头,堪与魏晋风度媲美,为民国大学的佳话之一。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修姱(  )蕙

揽茝(  )谣诼(  )

偭规矩(  )溘死(  )

方圜(  )侘傺(  )(  )

芰荷(  )兰皋(  )

岌岌(  )延伫(  )

贮藏(  )鸷鸟(  )

罹难(  )杂糅(  )

方枘(  )攘诟(  )

答案:

hàokuā xiāng jī jiǎnsuì chǎi zhuó miǎn kè

yuán chàchì jì gāo jí zhù zhù zhì lí róu ruì

gòu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偭规矩而改错(       )

(2)忳郁邑余侘傺兮(       )

(3)何方圜之能周兮(       )

(4)进不入以离尤兮(       )

(5)芳菲菲其弥章(       )

答案:

(1)错,通“措”,措施 

(2)邑,通“悒”,苦闷 (3)圜,通“圆”,圆形,和“方”相对 (4)离,通“罹”,遭受 (5)章,通“彰”,明显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

 ;

今义:

形容雄伟或壮大

(2)竞周容以为度

古义:

 ;

今义:

认为

(3)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

 ;

今义:

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4)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

 ;

今义:

改正错误

(5)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

 ;

今义:

技艺巧妙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

 ;

今义:

经济困难

(7)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

 ;

今义:

形容色彩繁杂

答案:

(1)荒唐,没有准则 

(2)把……当做 (3)随流水而消逝 (4)改变措施 (5)善于取巧 (6)(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7)修长的样子

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

②长余佩之陆离(       )

③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

④孰与君少长(       )

(2)固

①固前圣之所厚(       )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③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

④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       )

⑤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

(3)伏

①伏清白以死直兮(       )

②福兮祸所伏(       )

③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       )

④降龙伏虎(       )

⑤伏其为人(       )

(4)及

①及行迷之未远(       )

②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

③望尘莫及(       )

④其贤不及孔子(       )

(5)反

①延伫乎吾将反(       )

②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③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

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

⑤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答案:

(1)①副词,长久 ②使……加长 ③与“短”相对

④年纪大的

(2)①副词,本来,原来 ②形容词,顽固 ③形容词,坚固 ④副词,确实 ⑤稳固

(3)①保持,守 ②潜藏 ③埋伏 ④降伏,制伏,使……屈服

⑤佩服

(4)①趁着 ②至,到达 ③赶得上 ④比得上

(5)①返回 ②类推 ③翻转 ④反省 ⑤违反

5.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乎

①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②延伫乎吾将反(       )

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

⑤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2)于

①步余马于兰皋兮(       )

②苛政猛于虎也(       )

③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

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⑤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

⑥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       )

答案:

(1)①于,在 ②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③表疑问语气,吗 ④表商量语气,吧 ⑤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⑥表反问语气,吗

(2)①在 ②比 ③对 ④向 ⑤由于 ⑥被

6.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哀民生之多艰(       )

(2)余虽好修姱以

兮(       )

(3)鸷鸟之不群兮(       )

(4)屈心而抑志兮(       )

(5)伏清白以死直兮(       )

(6)固前圣之所厚(       )

(7)步余马于兰皋兮(       )

(8)苟余情其信芳(       )

(9)高余冠之岌岌兮(       )

(10)长余佩之陆离(       )

答案:

(1)为动用法,为……而哀 

(2)名词用作动词,束缚

(3)名词用作动词,合群 (4)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为动用法,为……而死 (6)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

(7)使动用法,使……走 (8)名词用作形容词,美好

(9)使动用法,使……加高 (10)使动用法,使……加长

7.填空。

(1)诗人不只是为自己鸣不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           。

(2)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

继而指斥那班奸佞小人违背规矩,追随邪曲,为了顺适人意,不惜歪曲真理的两个语句是             。

(3)诗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的两个诗句是                                    。

(4)《楚辞》是战国时以    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继《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

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此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这种诗体句子长短不一,全诗句式参差错落,四言、五言、七言、八言均有,形式灵活多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且“楚辞”多用    字,这使诗歌的抒情性大大增强,使诗人的情感得以酣畅淋漓的抒发。

(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风骚”中的“风”是指    ,“骚”即    。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    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6)屈原,名    ,    时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是我国    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上个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    ,英国的    ,意大利的    ),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的纪念日。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4)屈原 兮

(5)《国风》 《离骚》 《诗经》 《楚辞》 风骚

(6)平 战国 浪漫主义 哥白尼 莎士比亚 但丁

课堂探究

一、合作探究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此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答:

 

 

 

 

答案:

一个爱国诗人,关心国运、关心民生是他心之所系。

但在那个时代里,人民的生活艰难悲惨,不能不使诗人哀叹不已,伤感有加。

作为一个几遭贬抑的封建士大夫,却只能仰天长叹,掩面哭泣。

2.“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句中“悔”字应怎样理解更贴切?

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盾?

为什么?

答:

 

 

 

 

答案:

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而遭小人诬陷,君王是非不分,疏远了他。

虽遭多方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不退缩。

第二节里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

远离政坛,并不意味着放弃操守,因此并不矛盾。

3.《离骚》一诗塑造了怎样一个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

 

 

 

 

答案: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献身理想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

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

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4.诗人描写花草禽兽的用意是什么?

答:

 

 

 

 

答案:

诗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这些诗句交代了诗人自己被疏远废弃的原因及被废弃后的行为。

显然,诗人用自己爱好奇伟瑰丽的香蕙白芷比喻自己理想的崇高美好;在被废弃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仍让自己的马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依旧以荷花、荷叶为衣,表现了诗人无论“进”“退”,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九死未悔。

在描述出群邪蔽贤、自己壮志难酬时,以古来鹰隼和凡鸟不能合群比喻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

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蕙”“茝”“鸷鸟”“兰”“椒”“芰荷”“芙蓉”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为一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这些生长在水国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的心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

诗人用它们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德,这就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动人形象。

5.屈原最终怀石沉江,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举动?

我的观点:

 

 

 

 

答案:

观点一: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

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

他应坚强地活下去,活着,便有希望。

这样投江而死,毫无意义。

观点二:

屈原的这一举动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观点三: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面对楚国上下昏庸、郢都破灭的情况,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凭着一颗忠肝义胆,与楚国共存亡。

他将国家兴衰置于自己得失之上,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爱国志士,鞭挞着卖国之小人。

二、归纳总结

图解文章

主旨探微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本文是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

作者首先说明了遭贬的原因,然后又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当朝奸佞同流合污的思想,紧接着作者展示了自己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

三、技法学习

比喻和象征手法

《离骚》中比喻、象征手法运用得十分广泛,比喻形象、丰富、复杂、互相联系,塑造出一组组富于象征色彩的意象群。

例如,用“蕙

”“揽茝”“蛾眉”比喻自己的美德;用“灵修”比喻君王、君心;用“众女”比喻群奸;用“初服”比喻原先的志向;用“鸷鸟”比喻诗人的刚烈不群;用“芰荷”“芙蓉”表现诗人美好的精神境界。

这些比喻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

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读写迁移

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忠贞

为国的忠贞,虽九死犹未悔,以香草、芰荷为裳。

只可惜,在小人奸诈、君王昏庸的压迫下,“美政”的理想化作汨罗江上的一道忠魂,飘在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

然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不断求索的诗人,不断追寻的诗人,人间邪恶不断诅咒的诗人,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常常行吟江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以“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穿越时间的长空走进了我们的心灵。

于是,屈原,就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成为一座不论隔着多么远的时代依然能让我们看到的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

(2)执着

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他既有“存君兴国”之志,又有治国理乱之能。

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胸怀“美政”理想,企图改善楚国的处境,但却为黑暗势力所围困,从而引发出悲剧性的冲突。

而最为感人的是,屈原始终是自己悲剧命运的自觉承担者。

他对坚持斗争下去的个人后果本来有足够的估计,但他义无反顾,仍去自觉承担: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舍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明知坚持下去会惨遭不幸,但为了坚守原则,他仍然坚持斗争到底,从而忍受了极大的痛苦,最终导致了人生的极大悲剧。

(3)心灵的选择

人生是在一个舞台上展示自我,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推敲。

举手投足之间,你在选择,欢悦还是悲伤?

人生的旅程有太多的十字路口,面对太多的选择,站在街口,我聆听心的呓语。

汨罗江畔,屈原素衣抱石纵身而跃,一代忠臣,他选择死来证明自己对楚国的忠贞不渝。

在他面前有南后的威逼利诱,且凭他的才华,在别国闻达亦非难事。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铮铮铁骨,气吞山河,在荣华富贵和国家民族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汨罗江的每一朵浪花都是见证。

站在街中,一边是权力和地位,一边是祖国和人民,我聆听心的呓语:

荣华富贵,皆乃过眼云烟,祖国人民,与自己乃有血脉肤发之连,没有国家的强盛,何来个人的幸福?

所以,我选择祖国与人民。

2.在名句中选择

屈原的千古名句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④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⑤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⑦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⑧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⑨乐莫乐兮新相知。

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⑪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⑫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⑬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放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⑭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⑮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