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074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docx

《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docx

生物7年级三点一测第六章第一节

三点一测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综述

“哦,十二对脑神经各有各的高超,每一对都能叫世界的黄金和白银自卑得无地自容,但它们又亲如友好的兄弟姐妹,相互嬉闹,追逐,拥抱,翻滚……

“还有维持平衡的小脑,功能特异的内囊……”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能有各种感觉?

为什么能够及时又准确地作出反应?

为什么我们人类有无穷的智慧?

也有时无法难以控制自我?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学习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一起来探索这些问题吧!

课程标准要求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的方法。

3.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4.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反射的概念和类型,反射弧的结构。

6.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

快乐导学—一新知预览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重点;眼球的结构;耳的结构。

难点;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近视眼的成因、矫正和预防。

考点;眼球和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和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眼的成因、矫正和预防;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重点难点透视

教材知识点全解

详解点一眼球的结构

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的形成与眼球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眼球的结构和位置如图6.1-1所示,眼球的结构分为眼球壁和眼球中的内容物,眼球壁可以分为三层:

外膜、中膜和内膜。

其中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主要是视网膜。

眼球的内容物主要是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眼球的结构中,巩膜和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箱的壁;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的形状近似于双凸透镜,能够改变凸度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瞳孔受睫状体的调节,能改变大小收集外界适宜的光,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能够接受光刺激,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P89[讨论]

1.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

拍照时,镜头起调节物距(像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光的作用。

2.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的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

例1(2010.内江)小明学习“眼和视觉”一节后,在笔记本上总结了以下四句话,其中可以说明正常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物体原因的是(   )

A瞳孔可随意缩小或扩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思路:

眼球的结构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使远处物体的像刚好出现在视网膜上;而看近处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使近处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瞳孔大小能改变是为了控制进入眼球的光强度,视网膜不能前后移动,眼球的前后径也不能随意调节。

答案:

B

拓展眼球的结构主要与接收外界物体反射的光形成物像相适应。

角膜透光,瞳孔改变大小以便于保护眼球,晶状体调节成像在视网膜上。

详解点二视觉的形成

外界的物体能够把光源射到它们上面的光反射出去,进入我们的眼球茌视网膜成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把这些图像的光信号转变成神经信号,再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过程是:

光线从角膜进入眼球,通过房水和瞳孔,经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全部过程如图6.1-2所示。

例2(2010.十堰)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是在眼球的哪一结构上形成物像(   )

A角膜B视网膜C视神经D大脑的一定区域

思路:

根据外界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球成像的过程,角膜只通过光,视网膜上成像,视神经传递神经信号,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即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答案:

B

拓展,视觉形成的主要过程是:

光线主要通过晶状体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把光信号转变成神经信号,最后传到大脑形成视觉。

详解点三:

瞳孔的调节

P90[进一步探究]

准备一个镜子,先在强烈的阳光下等待5分钟,再在镜子中观察自己的瞳孔大小。

然后到黑暗的环境中,过5分钟后,在镜子中观察自己瞳孔的大小。

观察与教材P90图Ⅳ-48中的猫的瞳孔大小调节是否一致。

为了在强光下保护眼球,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避免视网膜受过强的刺激。

而在弱光下为了看清物体,瞳孔变大,增加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接受足够的光刺激。

瞳孔的大小改变需要运动的时间,所以我们改变环境,往往觉得眼睛对光照的不适应,此时应注意对眼睛的保护。

例3(2010.长沙)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

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是(   )

A角膜B.晶状体C玻璃体D.瞳孔

思路:

长期在黑暗中的矿工被转移到明亮处后,强光会进入矿工的眼球,刺激眼球的内部结构,甚至导致他们失明。

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结构是瞳孔。

答案:

D

详解点四:

近视眼的原因及矫正

正常人眼球的晶状体能够把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如果过度变凸或眼球一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像就会成在视网膜的前一方,到视网膜却是模糊的像,导致他们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看不清远处的眼睛叫做近视眼。

近视眼可以配戴适宜的凹透镜加以矫正。

近视眼成——像及矫正如图6.1—3。

例4:

据调查统计,山东省初中学生视力不良(主要是近视)检出率为78.62%,比全国高出20多个百分点,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

如图6.1-4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通常被称为“黑眼珠”的结构是[  ]____。

(2)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  ]____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了[  ]__________的前方,形成近视。

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装有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思路:

近视眼的形成往往是不注意用眼卫生,如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长时间看电视、使用电脑等,使眼球的晶状体因负担过重曲度变大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变长,致使物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到视网膜却是模糊的物像,从而使患者看不到远处物体的清晰物像。

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答案:

(1)3;虹膜

(2)2晶状体6视网膜;凹透

拓展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而看不清远处物体。

矫正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

详解点五:

近视眼的预防

人在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书本离眼睛太近,或者光照条件不好,持续用眼时间太长,都会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导致晶状体曲度变大,时间长了,睫状肌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就会看不清远处,成为假性近视。

如果仍不注意,到一定时间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视力就很难恢复了。

出现假性近视后,如果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等,也能使视力恢复正常。

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三要”是指:

读写的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在33厘米(1市尺)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并远眺几分钟;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是:

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2010.乐山)下列各项中,与预防近视无关的是(   )

A不在晚上读书写字B.读、写姿势正确

C.看书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D.认真做眼保健操

思路:

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读、写姿势正确,看书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认真做眼保健操都是“三要”内容,对预防近视眼有效。

夜晚只要光线条件适宜,读书和写字也不会对眼睛有害。

答案;A

拓展:

预防近视眼需要养成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和部正确的用眼姿势。

详解点六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耳的结构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能收集声波,外耳道是外界声音进入耳内的通道。

中耳有鼓室、鼓膜和听小骨。

鼓膜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再由听小骨传到内耳。

内耳有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前庭和半规管与感受头部位置有关,是位感感受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波刺激会产生神经冲动,由位听神

经传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耳的结构和功能如图6.1-5所示。

耳郭:

收集声波

外耳道:

声波到达鼓膜的通道

鼓膜:

接受声波的撞击产生振动,带动听小骨振动

听小骨:

把声音放大后传人耳蜗

鼓室:

内有听小骨,由咽鼓管通咽,吞咽、呵欠时咽鼓管口开放,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液体振动的刺激并将之传给听神经

前庭:

内有位觉感受器

半规管:

内有位觉感受器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

外界声音经外耳道进入中耳,使鼓膜产生振动,由听小骨传到内

耳的耳蜗,耳蜗产生神经冲动,由位听神经传给听觉中枢引起听觉。

P93[讨论]

1.人若失去听觉,就不能及时获取电视中的重要信息;听不到汽车鸣笛,无法迅速避让,易发生危险;听不到电话铃声,无法接听电话;听不到同学的讨论,很难积极参与交流。

2.可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如耳聋导致听不到声音,无法学习语言而成为哑巴等。

例6:

图6.1-6所示分析判断:

“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

A④①⑦⑧B④②⑥⑧

C.④③⑧⑤D.④①⑥⑤

思路:

遇到巨大的声音容易被震破的结构是鼓膜④,张开口后使部分气体沿着咽鼓管进入鼓室,增加了鼓室里气体压力,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从而保护了鼓膜;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结构是听小骨①;将声波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的是耳蜗⑥;传递神经冲动到大脑的是视觉神经⑤。

答案D

拓展耳的结构与接收声波相适应。

鼓膜把声波变成振动,但鼓膜很容易受损;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神经信号。

详解点七:

耳的保护

耳的鼓膜是薄膜结构,很容易被破坏,所以不能用尖锐的物体掏耳朵,遇到巨大的声音要张口或堵耳,保护鼓膜不被震破。

耳如有炎症要及时治疗i以保护听力。

噪音会使听觉受影响,并容易引起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突然暴露在巨大的噪音中,甚至会振破鼓膜。

鼓室通过咽鼓管同呼吸道相连,因此鼻、咽部受感染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也不能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例7升降时,空中小姐要求旅客咀嚼食物,这种做法主要是让旅客(   )

A保护耳蜗内听觉感受器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D避免听觉中枢受损伤

思路:

飞机降落时产生的巨大声音很容易震破鼓膜,咀嚼时使咽鼓管张开,使呼吸道中的一部分气体进入鼓室,平衡了鼓膜两侧的气压,从而保护了鼓膜。

答案;B

详解点八人的其他感觉

人的口腔内,特别是舌的两侧和表面,有许多突起称为乳头,人体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蕾,能够感觉酸、甜、苦、辣、咸的刺激。

鼻腔内有嗅觉感受器,能感受多种气味,另外皮肤能感受冷、热、痛、触、压的刺激。

人体的多种感受器使人能够感知各种刺激。

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是位感感受器,与控制人体平衡和晕车有关。

例8:

下列结构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劫的是(   )

A半规管B耳蜗C.听小骨D.外耳道

思路:

耳蜗、听小骨和外耳道都是听觉器官,半规管虽然在内耳中,却是位感感受器,与感知头部位置,控制身体平衡以及晕车有关。

答案:

A

方法规律聚焦

类型一: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眼球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眼球的每个结构都有一定的作用,理解眼球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是分析和回答本类题型的关键。

请根据眼球的结构示意图6.1-7,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人的眼球比作照相机,那么装入的底片相当于图中的[5]___________。

(2)当你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门口后,眼球中变化最大的结构是[1]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