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 知识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060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 知识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生活与哲学 知识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生活与哲学 知识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生活与哲学 知识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生活与哲学 知识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 知识大纲.docx

《生活与哲学 知识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 知识大纲.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 知识大纲.docx

生活与哲学知识大纲

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44  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与世界观

比较

哲学

世界观

含义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形成

哲学家研究的成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特点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是零散的、朴素的

联系

哲学和世界观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注意

    哲学与世界观均有正确、错误之分,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2.世界观与方法论

比较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它们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    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特定领域

任    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作    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    系

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注意

1.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而

 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2.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夸大哲学,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否定具体

 科学特殊性的“代替论”,又要反对那些完全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提出取消哲学的“取消

 论”。

三、哲学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与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注意

(1)哲学并非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并非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

  精神的精华,才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2)哲学不论如何正确、科学,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只能是影响,不能讲决定作用,否则就夸

  大的哲学的作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四、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发展。

3.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考点45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派别

一、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和内容

 

(1)含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

   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它是哲学基本问题

   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注意

(1)图示理解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

  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科学回答。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它是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

   的回答。

二、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

形态

区别

联系

基本观点

优点

局限性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把自然观与历史观在辩证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

 

 

 

三、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

 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形态

区别

代表人物及观点

联系

主观唯

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①孟子:

“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王阳明: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④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⑤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

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客观唯

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变现

①朱熹:

“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②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③孔子: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注意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

  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2)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3)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唯心主义。

(4)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四、哲学史上的两大阵营和“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被称为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

考点46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

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

 展的学科,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

 物进化论。

3.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

   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

   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

 想的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

 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  

   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

   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注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认识和实践辩证的统一;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47  物质与运动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要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

 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

三、正确理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

1.物质概念

注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认为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又贯彻了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认为物质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哲学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区别

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

联  系

①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