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049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5珍贵的教科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介绍时代背景

   1.“教科书”是什么?

(学习用的课本)

   2.板书:

珍贵的教科书

   3.怎样才称得上“珍贵”?

   (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

   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

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

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

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听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后明确:

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

   1.提出默读要求:

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1)明确: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

   明确:

盼书、取书、护书、激励

   (四)自学课文

   1.思考:

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想。

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讨论:

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炮火连天:

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

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开:

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

   嗓门:

嗓音

   振奋人心:

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怕:

争着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

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

马的叫声。

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呼啸:

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盘旋:

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

   叨念:

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

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

   (六)作业

   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各自小声读课文,读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讲的故事。

   3.导入:

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

我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读前提问:

在战争环境里学习,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什么困难?

哪一个困难比较突出?

为什么?

   读后明确:

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

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3.讨论。

   

(1)学生答:

遇到困难是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

   

(2)学生答:

没有书的困难较突出。

   (3)教师问:

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4)学生答:

最困难的是没有书的“最”字。

因为他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4.教师引读:

“是啊,当时条件多艰苦啊,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

想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艰苦条件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写具体?

  明确:

突出顽强学习精神,衬托教科书珍贵。

   6.教师:

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孩子们多想有一本教科书啊!

请同学们自由读2、3、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用什么语气、感情读的?

为什么这样读?

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

   

(1)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

为什么?

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

   明确:

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

   

(2)“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

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

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省出来的!

  这段话如果不用问旬开头该怎么说?

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问句开头?

  明确:

用设问句式引起注意。

  后两句都用感叹号,表达张指导员什么心情?

这又说明教科学怎么样?

  明确:

珍贵

   (3)“节省”是什么意思?

“党中央……省出来的”又说明什么?

   明确:

说明毛主度、党中央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把孩子们用的教科书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样重要,体现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

同时也说明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纸张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教科书确实是珍贵的。

   8.练习读张指导员和“我”的对话,读出兴奋激动的感情。

   (三)讲读第二段、第三段

   有书的喜讯让孩子们无比幸福,我和张指导员去取书的途中又发生什么事呢?

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我和张指导员高兴和急切得到书的心情的词语。

想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

突出书的珍贵。

   2.讨论:

   

(1)敌机投下炸弹以后,张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来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张指导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是什么?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明确:

“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

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

表现他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他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这里几处省略号,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卧倒……”(表示话没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书……书……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将来”后面的省略表示张指导员没说完就牺牲了。

   “张指导员,张指导员……”(表示接连不断。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练读。

   5.小结:

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临终还嘱咐“我”要好好学习。

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课文

   1.指名学生读这段。

   2.讨论:

   

(1)为什么说那捆教科书是“用生命换来的”?

“激励”是什么意思?

激励“我”前进的力量是什么?

读这句话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

 

(2)为什么那捆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能一直激励我前进?

  明确:

张指导员以生命为代价保护教科书,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做贡献,使“我”多年来不能忘怀;每当想起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加倍学习,努力工作。

   3.指名学生练读第四段。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造句:

   

(1)振奋人心

   

(2)恨不得

   (3)没有……就……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步骤:

   

(一)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读后,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做出评价。

(主要从有感情方面考虑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二)提问

   1.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

明确:

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2.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和我取回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

   明确:

教科书的珍贵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它来之不易,比如它是用党中央印文件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指在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它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好好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三)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指导员关心同学的学习是通过“书”来表现的。

要求同学默读课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纲有条理地答出:

在什么情况下?

指导员怎么样?

   1.听到有书。

   2.情况紧急。

   3.敌机轰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以《读“珍贵的教科书”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5 珍贵的教科书

   一.盼书 渴望

   二、取书 关怀

   三、护书 趴 压 完整无缺

   四、爱书 用生命换来

  激励我们前进

  教案点评:

  对于这篇课文,因为和现在的学生相距时代比较久远,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刚开始,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

然后还是以多读书为目的,让学生反复读,在多读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本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明白叙述的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做复述故事的练习来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6*爸爸和书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2.了解爸爸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立志做个热爱学习的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课题:

爸爸和书

   2.爸爸和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

   

(1)分自然段读,纠正或强调容易读错的字或多音字,轻声字的字音。

 

(2)讨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明确: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当年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情况。

   (三)深入理解课文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讨论交流

   

(1)我和姐姐的书多吗?

 明确:

一百来本,有童话,有历史故事,还有关于作文的。

 

(2)小伙伴们为什么从来不翻《皇帝的悲哀》?

 明确:

因为这本书很薄,又太旧了。

 (3)我是怎样认为的?

为什么?

 明确:

我认为这本书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珍贵,因为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4)理解:

“珍贵”、“消晰”、“浮现”

   明确:

珍贵:

本文指《皇帝的悲哀》这本书是宝贵的,有很大价值,很大意义的。

   清晰:

指买书的情景清楚地浮现在眼前,浮现:

指当时买书时的情最重新显现在眼前,说明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2.指读第3自然段

   

(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

我家经济条件很差。

 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用“——”在书中画出。

 明确:

工厂倒闭,只好做临时工,妈妈干零活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