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994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2012213

适用专业:

农学专业。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总学时:

40

教学时数:

理论课学时30学时,实验课学时10学时;实践课学时3天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四年制作物专业必修课,其实践性较强。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然后介绍了农业上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等,为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同时,本课程还设有实验课和田间教学实习课,以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服务。

2、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高等农业院校四年制作物专业必修课。

系统地介绍了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农业生产中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等,为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3、总体要求

(1)掌握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概念。

(2)了解有关昆虫分类的概念和主要农业害虫的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

(3)掌握农业害虫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

(4)掌握各主要作物上发生主要害虫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5)实验课要求掌握实验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调查,掌握鉴别害虫和害虫调查的基本方法。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在害虫防治措施中,要学生对作物栽培学中的一些概念有所了解

5、修订的依据

周弘春等到主编《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内容

二、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1.教学目的:

了解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学科发展以及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并区别昆虫与其近缘纲的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内容:

(1)农业昆虫学的发展

(2)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昆虫的特征及与近缘的区别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学科发展以及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并区别昆虫与其近缘纲的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昆虫纲的特征及与近缘的区别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

(1)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内容?

(2)昆虫纲的特征是什么?

(3)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章昆虫外部形态与解剖特征

1、教学目的:

学习了解昆虫体躯结构和内部解剖结构及功能

2、教学内容:

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昆虫内部生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3、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了解昆虫内部生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5.实验与实践内容:

(1)昆虫体躯结构观察

(2)昆虫内部器官观察

6.自学指导:

(1)头部分区及各器官的位置

(2)胸、腹部结构特点和分区

(3)体壁的结构层次及相应的功能

(4)各内部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第二章昆虫的生物学

 

1、教学目的:

了解有关昆虫生物学的概念和昆虫的生物学行为

2、教学内容:

学习昆虫繁殖方式、发育和变态类型、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以及昆虫休眠滞育和保护性行为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昆虫繁殖方式、掌握发昆虫育进程和变态类型、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以及昆虫休眠滞育和保护性行为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休眠与滞育的相同与区别,昆虫保护色和警戒色昆虫变态类型各变态的特点。

5.实验与实践内容:

观察昆虫变态类型和生物学行为特点。

6.自学指导:

(1)昆虫的繁殖方式和繁殖方式的特点。

(2)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特征特点。

(3)怎样划分年生活史中的世代和世代重叠

(4)昆虫休眠和滞育的相同与区别

(5)昆虫生物学行为有哪些?

第三章昆虫分类

1、教学目的:

了解昆虫分类基础知识和主要农业昆虫所属纲目的分类。

2、教学内容:

昆虫分类的意义与概念,昆虫分类阶元,了解昆虫纲目中弹尾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尾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的特征和重要科的特征。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掌握昆虫分类的意义与概念,昆虫分类阶元,了解昆虫纲目中弹尾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尾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的特征和重要科的特征。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种的概念,农业11目的特征和重要科区别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弹尾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尾目的特征、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的特征

6.自学指导:

(1)昆虫分类阶元

(2)种、模式标本、配模概念

(3)了解各目的特征和重要科目区别特征。

第四章害虫的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

1、教学目的:

了解害虫田间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害虫测报的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

农业害虫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农业害虫田间调查的类型、方法和记录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型和基本手段方法,包括有效积温和经验指数法。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害虫调查的目的与内容,农业害虫田间调查的类型、方法和记录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型和基本手段方法,掌握有效积温和经验指数法。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农业害虫田间调查的方法和记录,害虫预测中有效积温应用。

5.实验与实践内容:

田间调查方法、实践。

6.自学指导:

(1)农业昆虫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2)农业调查的取样方法与田间分布型的关系。

(3)预测预报的类型有哪些?

(4)有效积温法则的实践应用。

第五章农业昆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1、教学目的:

了解农业昆虫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各手段的优缺点。

2、教学内容: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它们的优缺点,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和防治指标。

3、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它们的优缺点,了解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和防治指标。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各防治手段的优缺点对比和综合防治理论。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

(1)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2)综合防治指标是怎样确定的?

第六章地下害虫

1、教学目的:

了解地下害虫的种类和其为害规律和防治手段。

2、教学内容:

东方蝼蛄(Easfernmolecrickef)东北大黑鳃金龟、细胸金针虫、白边地老虎、小地老虎、八字地老虎、萝卜蝇的形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东方蝼蛄(Easfernmolecrickef)东北大黑鳃金龟、细胸金针虫、白边地老虎、小地老虎、八字地老虎、萝卜蝇的形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重点掌握其中主要代表种类。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地老虎的发生规律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地下害虫形态和危害状观察

6.自学指导:

(1)蝼蛄发生规律和各阶段的观察特征?

(2)地老虎的安生规律与防治手段关系?

第七章粮食作物害虫

1、教学目的:

了解粮食作物上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安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2、教学内容:

水稻害虫中的负泥虫、二化螟、飞虱、叶蝉、稻蝗、小麦害虫中的吸浆虫、麦蚜、禾谷类杂粮中的粘虫、玉米螟、玉米枯心夜蛾、玉米蚜曲背蝗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3、本章基本要求:

重点掌握水稻害虫中的负泥虫、二化螟、飞虱、叶蝉、稻蝗、小麦害虫中的吸浆虫、麦蚜、禾谷类杂粮中的粘虫、玉米螟、曲背蝗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负泥虫、二化螟、粘虫、玉米螟、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5.实验与实践内容:

粮食作物害虫观察

6.自学指导:

(1)水稻害虫发生特点。

(2)粘虫、玉米螟的发生规律、生物学特点与防治手段的关系。

(3)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和防治的关系

第八章油料作物害虫

1、教学目的:

学习大豆、油菜等作物中发生的害虫主要害虫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2、教学内容:

大豆食心虫、大豆蚜、大豆根蛇潜蝇、小菜蛾、粉蝶、和向日葵螟、草地螟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3、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大豆食心虫、大豆蚜、大豆根蛇潜蝇、小菜蛾、粉蝶、和草地螟、向日葵螟发生规律与防治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大豆食心虫、大豆蚜、小菜蛾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油料作物害虫观察

6.自学指导:

(1)大豆蚜田间发生规律

(2)大豆食心虫、根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关系

(3)小菜蛾、粉蝶、和向日葵螟形态特征

第九章贮粮害虫

1、教学目的:

了解贮粮害虫的种类为害类型和各害虫发生规律。

2、教学内容:

贮粮害虫传播为害方式和类型特点;玉米蟓、麦蛾、印度谷螟、谷斑皮蠹的发生规律;贮粮害虫综合防治手段。

3、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贮粮害虫传播为害方式和类型特点;掌握玉米蟓、麦蛾、印度谷螟、谷斑皮蠹的发生规律和贮粮害虫综合防治手段。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贮粮害虫传播为害方式、特点,麦蛾、印度谷螟发生规律和贮粮害虫综合防治手段。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

(1)贮粮害虫的为害方式和类群特点?

(2)玉米蟓、麦蛾、印度谷螟的发生特点?

三、教学时数与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

理论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总课时数

绪论

绪论

1

1

1

第一章

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1-3

5

2

7

第二章

昆虫生物学

4

2

2

第三章

昆虫分类

5-6

4

2

6

第四章

昆虫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

7

2

2

第五章

农业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8

1

1

第六章

地下害虫

8-9

3

2

6

第七章

粮食作物害虫

9-12

6

2

8

第八章

油料作物害虫(蔬菜害虫)

13-14

4

2

7

第九章

贮粮害虫

15

2

2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学时

周次

昆虫基本结构观察

观察昆虫体躯结构,了解昆虫头部结构、胸部构造和腹部结构

2

4

昆虫分类

分类的基本原则,依据,几目昆虫分类观察

2

6

地下害虫

识别各害虫形态

2

10

粮食害虫

识别各害虫形态

2

12

油料作物害虫(蔬菜害虫)

识别各害虫形态

2

14

实习内容与安排

实习名称

实习内容

实践教学目的

学时

周次

1.普通昆虫学分类

捕捉昆虫,进行分类

鉴别。

识别昆虫和类

 

 

2.调查方法

不同调查方法,田间取点调查、统计

学习昆虫调查一般方法

 

 

3.农作物害虫调查识别

田间调查农作物害虫发生情况并鉴别各类害虫

为农业昆虫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识别各主要害虫

 

 

四、主要参考书目

1.张维球主编,《农业昆虫学》(上、下册)农业出版社。

2.西北农业大学主编,《农业昆虫学》(第二版),农业出版社。

3.刘绍友主编,《农业昆虫学》(北方本),天则出版社。

4.辛惠普主编,《病虫草综合防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5.周弘春、南山主编,《农业昆虫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五、主要编写人员:

南 山、王丽艳、林志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