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893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评价检测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单元评价检测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单元评价检测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单元评价检测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单元评价检测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评价检测五.docx

《单元评价检测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评价检测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评价检测五.docx

单元评价检测五

单元评价检测(五)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沿溯阻绝:

沿着      良多趣味:

很,实在

晓雾将歇:

消散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B.怀民亦未寝:

睡觉但少闲人:

只是

上下一白:

全白余挐一小船:

拿着

C.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都珠翠罗绮溢目:

满眼

披发文身:

画着文彩一舸无迹:

D.长河落日圆:

长长的河夕日欲颓:

坠落

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四时俱备:

四季

【解析】选C。

A项“沿”的意思为“顺流而下”,B项“挐”的意思为“撑船”,D项“长河”的意思为“黄河”。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解析】选C。

阙,通“缺”。

3.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答案: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湖心亭看雪》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瘦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

C.《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表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远的意味。

D.《观潮》一文字不多,却生动地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解析】选A。

《湖心亭看雪》写的是杭州西湖,不是扬州瘦西湖。

6.按要求默写。

(3分)

(1)《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晚景象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作者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一诗里集中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2)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3)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7.班级开展以“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5分)

活动一:

对联集锦(2分)

请根据同学们搜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

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

______________ 

携手接队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

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节日探源(3分)

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1)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活动一:

元宵节 清明节

活动二:

(1)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

(2)①媒体宣传不够;②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③西方文化的影响;④审美价值的多元化。

(其他原因言之成理亦可,答出两条即可)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2014·重庆中考(B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0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略无阙处        (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素湍绿潭(    )

(4)属引凄异(    )

答案:

(1)通“缺” 

(2)文中指飞奔的马 (3)急流 (4)连接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

(2)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B.全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C.文章用“寒”“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

D.本文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解析】选C。

三峡的秋天充满了凄婉美。

11.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理由。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我会在夏天去。

那江水漫上小山,江面更显宽阔的景象,那急流顺七百里峡谷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色,令我神往。

(选择季节,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二)(2014·长春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2.本文作者________(人名)是明末清初______家。

(1分)

答案:

张岱 文学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①是日更定        (    )

②余挐一小船 (    )

③拥毳衣炉火 (    )

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答案:

①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②撑船 ③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④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14.刘勰说: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

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

围绕“看雪的背景;雪大;雪下得时间久;天气寒冷;环境寂静(静谧,幽寂,肃杀)”回答。

15.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

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莹,使旧日之西湖于纸上活现。

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或: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或: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答出一句即可)

16.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

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

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

第一问围绕“作者的“痴”表现在大雪三日后独自去看雪;金陵人的“痴”表现在于亭中铺毡饮酒赏雪”回答。

第二问围绕“侧面描写(侧面)”回答。

(三)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17~20题。

(12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