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858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每课重点知识梳理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这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

“兴”在这里读四声“xìng”,“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

题目的意思是:

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的诗篇叫田园诗。

2.理解诗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昼:

白天。

耘田:

在田间锄草。

绩麻:

把麻搓成线。

儿女:

男女。

当家:

忙着自己的事情。

句意: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写出大人们的辛苦劳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

孩子们。

解:

理解,懂得。

供(gòng):

从事。

傍:

靠近。

阴:

树荫。

诗句意思:

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也在桑树荫附近学着种瓜。

(这句写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

3.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展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勤劳好学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题目中的“稚子”是(小孩子)的意思。

“弄”动词,意思是(玩)。

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小孩子玩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dàng)银钲(zhēng)。

2.晓:

早晨。

钲:

一种打击乐器。

诗句意思:

早晨,小孩子把冰从盆里拿出来,把它做成一种打击乐器。

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子(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磬:

一种打击乐器。

穿林响:

形容小孩子敲打“银钲”,声音悠远动听。

玻璃:

不是指现在的玻璃,而是一种玉石。

这里运用比喻的写法,把冰碎的声音比作了玉石落地破碎的声音。

“忽”字体会到(小孩子瞬间由喜笑颜开变得失望无比)的情感变化。

诗句意思:

敲出来的响声像打击乐器一样清脆,穿过树林传得很远,忽然听见冰碎了,发出了像玉石落地破碎的声音。

4.这首诗主要写了冬日的早晨,小孩子从盆里取出冰来玩的情景,表现了小孩子天真可爱、活泼聪明的特点。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陂(bēi):

池岸。

(诗句意思:

池塘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池塘里涨满了水。

衔:

口里含着。

漪(yī):

水中的波纹。

诗句意思:

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好像被山咬住了,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归去:

回去。

横牛背:

横坐在牛背上。

腔:

曲调。

信口:

随口。

诗句意思:

放牛回来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这首诗围绕“村晚”二字,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适的乡村晚景图。

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2祖父的园子

1.读准字音

蚂蚱zhà啃kěn过樱yīng桃蚌bàng壳割gē掉倭wō瓜逛guàng街毛嘟嘟

dū明晃晃huǎng

2.会写词语

蝴蝶蚂蚱樱桃瞎闹铲地割掉承认拴着水瓢闲逛锄头榆树随意

阴凉溜平明晃晃圆滚滚毛嘟嘟蓝悠悠

3.《祖父的园子》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课文通过记叙作者在祖父的呵护下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课文可以分四部分来理解:

(1)园子留下的印象

(2)在园子里“干活”、玩耍(3)园中的景物自由的(4)玩累了自由入睡。

4.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

(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色彩鲜艳、景物众多。

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还有榆树,样样都有,明晃晃的。

5.“我”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

(“我”在园子里跟着祖父学着干活,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但大部分时间是在瞎闹,还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玩、用瓢舀水扬水。

表现出作者天真幼稚、顽皮可爱、自由自在、充满欢乐。

6.祖父的园子不仅是一个菜园、花园,还是作者童年的乐园,更重要的是一个充满了爱的乐园。

这个园子在作者心中,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难以忘怀。

7.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形态。

“胖乎乎,圆滚滚”生动表现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自己满心的快乐。

8.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

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9.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先呼叫”说明树大招风,只要一刮风,枝叶猛烈摇动发出呼呼声;“先冒烟”是雨点落在树叶上,雨珠成线就像冒烟那样。

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榆树的高大。

“一……就……”写阳光下的榆树叶子,闪光发亮,充满活力。

10.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这一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我”爱模仿祖父的行为。

11.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瞎闹、踢飞”表现出作者跟随祖父种菜,淘气十足、天真幼稚、顽皮可爱。

12.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祖父拔下锄头杆,让“我”单拿着“头”铲地,表现祖父体谅我,不愿让“我”太劳累,表现他对“我”的疼爱。

13.“我”在园子瞎闹、玩耍,祖父的三个“笑”:

“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

(体会到祖父是一个和蔼可亲、慈祥、宽容,有耐心、对孙女充满爱的人。

14.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因为在“我”的眼中,园子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健康漂亮的,一切事物都有情感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活力。

15.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运用拟人、排比修辞,不仅写出园子里的花、鸟、虫是自由快乐的,是无拘无束的。

园中的一切也都是自由的,其实处处表现了“我”的自由自在。

16.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运用了反复的句式,让我们感受到园子里所有的景物都很自由快乐。

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17.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其实是作者把自己的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心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面,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这也就是所谓的“借景抒情”“寄情于物”。

3月是故乡明

1.题目“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前一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作者:

季羡林。

作者以“月是故乡明”做题目有什么好处?

作者以诗句为题,使得文章富有诗意及画面感,还点明了文章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望月思乡的情感。

2.开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开头段的作用是:

开头简洁、自然。

开篇点题,点明主旨:

爱故乡。

3.结尾“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结尾段的作用是:

“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无限怀念之情,还与开头相呼应,再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4.这篇课文回忆了作者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的经历以及看到的月亮,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5.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1)往事:

数星星、摇知了、看月亮、梦月亮。

感受:

在作者的故乡,大苇坑边的月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通过对故乡往事的回忆,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

(2)经历:

①作者离乡背井,在世界各地见到过许多美妙绝伦的月亮,但念念不忘的还是故乡的小月亮。

②作者居住的朗润园景色优美、环境优雅,是赏月的胜地,但作者心中所想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平凡的小月亮。

感受:

作者对故乡小月亮的怀念,就是对故乡的怀念。

6.作者明明写故乡的月,为什么还要写童年的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不多余。

因为作者早年离家,童年趣事深刻在记忆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构成了他思乡的回忆内容,而这些趣事,都是在月下或跟月亮有关,因此不多余。

7.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

(文中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月亮,起到对比和烘托的作用。

突出了故乡月亮独一无二的美,展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8、字词读音

浩渺miǎo篝gōu火萌méng动无垠yín旖yǐ旎nǐ瑞ruì士

澄chéng澈chè万顷qǐng巍峨é莱lái蒙湖燕yān园点缀zhuì

9、词语解释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旖旎:

柔和美好。

巍峨:

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点缀:

衬托、装饰,使更加美好。

恍然大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烟波浩渺:

形容水面辽阔。

乐此不疲:

不知疲倦,沉浸其中。

碧波万顷:

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离乡背井:

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相映成趣:

互相衬托,更有情趣。

美妙绝伦:

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的。

弱冠之年:

二十岁而立之年:

三十岁不惑之年:

四十岁

知命之年:

五十岁花甲之年:

六十岁古稀之年:

七十岁

耄耋(màodié):

八九十岁

4梅花魂

1.《梅花魂》作者:

陈慧瑛,“魂”的意思是品质、精神。

“梅花魂”就是梅花崇高的品质、精神。

梅花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花中四君子”,梅花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2.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这个开头有什么好处?

(运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梅花,再写想起外祖父,从而引出梅花与外祖父的联系。

3.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教“我”读唐诗宋词时悄然落泪。

②分外珍爱那幅墨梅图。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临别前送“我”墨梅图。

⑤送“我”上船,并赠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

五件事用小标题概括为①吟诗落泪②珍爱梅图③思国伤感④赠墨梅图⑤送梅花绢)

4.外祖父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外祖父的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5.外祖父在读这些唐诗宋词时为什么会潸然泪下?

(这些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拨动了外祖父思乡的心弦。

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

6.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