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581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docx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学复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docx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

一、填空

(1)在动态变形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

中,

为权函数,

时刻变形影响因子的大小。

(2)在GPS载波相位测量中,GPS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可消除星钟误差,削弱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和卫星星历误差;通过在GPS接收机与卫星间求二次差,可以消除测站间相对钟差改正误差;在GPS接收机、卫星和观测历元间求三次差,可以消除整周未知数。

(3)激光跟踪仪可分为角度测量部分、距离测量部分、跟踪部分、控制部分和支撑部分等五部分。

(4)水下地形测量时,水下地形的起伏是看不见的,不像陆地上地形测量那样,可以选择地形特征点进行测绘,而只能用测深线法或散点法比较均匀地布设一些测点。

另外,水下地形的测量内容不如陆上那样多,一般只要求用等高线或等深线表示水下地形的变化即可。

(5)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有:

精度准则;可靠性准则;灵敏度准则和费用准则。

(6)工程测量学主要包括以工程建筑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机器设备为对象的工业测量两大部。

(7)桥梁平面控制网设计应进行精度估算,以确保施测后能满足桥轴线长度和桥梁墩台中心定位的精度要求。

(8)对于未设竖井和斜井的隧道,设总的横向贯通误差的限差为300mm,则地面控制测量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86.6mm,洞外高程测量误差所引起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17.8mm。

(9)“平均间隙法”是由佩尔策教授提出来的,一般用它检验参考点的稳定性。

(10)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常采用独立坐标系,对于直线桥梁,其坐标轴采用平行或垂直桥轴线方向,对于曲线桥梁,坐标轴可选为平行或垂直于一岸轴线点的切线。

选择桥墩顶平面作为投影面。

(11)两直线的交角为α,若用半径为R的单园曲线连接,曲线长为L;若用有缓和曲线的园曲线连接,园曲线的半径仍为R,缓和曲线长度为l0,则曲线长度为

(12)按用途划分,工程控制网可分为:

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监测变形网和安装控制网。

二、选择题 

(1)自20世纪50年代发起组织了一个每隔3~4年举行一次的“工程测量国际学术讨论会”,由(B、E、F)等三个国家发起召开,主要用(A、B)进行交流。

1)A英国B德国C法国D匈牙利E瑞士F奥地利G意大利H波兰

2)A英语B德语C法语

(2)工程测量专用仪器可以观测(BCEFHI)等几何量。

A方位角B偏距C位移D水平角E倾斜度

F垂距G高程H扰度I距离变化J高度角

(3)影响液体静力水位测量精度且不能有效消除的因素是(ACEG):

A液面到标志高度量测误差;B连通管倾斜;C测量点的温度差影响;

D大气湿度影响;E连通管中液体残存气泡;F零点差;G液体蒸发影响。

(4)变形监测要求实现自动化的原因是:

ABDFIJ

A变形速度太快;B监测点太多;C监测精度要求太高;

D监测间隔太短;E数据处理太麻烦;F不能影响生产和运行管理;

G观测费用太高;H可靠性要求太高;I监测作业太危险;J监测环境太恶劣。

(1)地形测量与施工放样相比较,以下哪些是对的?

(A、B、D、G)

A使用仪器相同;B工作原理一样;C工作程序相同;D测量方法相同

E使用仪器不同;F工作原理不一样;G工作程序相反;H测量方法不同

(2)为使铁路直线与与圆曲线顺畅连接,应在直线与与圆曲线之间加入缓和曲线,设圆曲线外轨抬高为h0,关于缓和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外轨抬高为h0

B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外轨抬高为0

C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外轨抬高为0

D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外轨抬高为h0

(3)关于控制网的可靠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网中观测量精度越高,ri越大

B对确定的网和设计方案,网中观测量精度越高,ri越小

Cri愈大,观测值在网中的地位愈高

Dri愈小,该观测值的粗差愈容易被发现

(4)精密微型安装测量控制网的边长获取的方式为(C)。

A通过精密全站仪测距 B通过精密角度测量间接获得 

C采用专用的铟瓦测距仪

(5)测绘资料要满足工程规划设计的需要,其主要质量标准包括(A、B、C)

A地形图的精度;B比例尺的合理选择;

C测绘内容的取舍;   D图面密度。

(6)变形监测方案制定准则包括:

(A、B、C)

A描述或确定变形状态所需要的测量精度,

B所要施测的次数(观测周期数);

C两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D一周期所允许的观测时间。

(7)初测导线成果进行两化改正,指的是(A)。

A把导线坐标增量总和先改化到参考椭球面,再改化到高斯平面上。

B把导线坐标增量总和先改化到高斯平面,再改化到参考椭球面上。

C把导线坐标增量总和先改化到水平面上,再改化到高斯平面上。

D把导线坐标增量总和先改化到高斯平面,再改化到水平面上。

(8)线路施工复测的目的是(B)。

A重新测设桩点;B恢复定测桩点,检查定测质量;

C修订桩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D全线里程贯通,消除断链。

(9)当施工控制点误差的影响,在数值上为点位总误差的(A、B、C)时,其对细部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A10%-20%B20%-30%C30%-40%D40%-50%

(10)下面这些方法中,(A、B)用于水平位移监测;(E)用于垂直位移监测;(C、D)用于挠度监测。

A引张线法 B 激光准直 C正垂线

D倒垂线 E流体精力水准

三、简答题

(1)变形监测网的坐标系和基准选取应遵循哪些原则?

变形体的范围较大且形状不规则时,可选择已有的大地坐标系统。

对于那些具有明显结构性特征的变形体,最好采用基于监测体的坐标系统。

一旦选定了固定基准,该基准在整个变形监测时期应保持不变。

当仅对目标点的相对运动感兴趣时,可不设参考点,这时可采用自由基准。

(2)简述铁路工程在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主要是定测工作,包括中线测量、中桩测量,纵、横断面测量与断面图绘制,局部的地形图测绘,线路施工测量,曲线测设,以及竣工测量等。

(3)简述归化法放样与直接放样的异同。

答:

归化法放样与直接放样方法一样,都是通过测量距离、角度或高差等基本要素,最终在实地上标定出特定的放样点位;归化法放样与直接放样方法不一样,在初步放样出点位后,还要精确测量并计算出初步放样点的坐标,与放样坐标相比较,对放样点位施加改正的一种精确放样方法,一般用在放样精度要求较高时。

四、论述题

(1)工程测量学发展趋势的“六化”含义是什么?

并举例论证说明之。

“六化”:

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的网络化。

如数字化测图系统、地面控制测量数据获取及处理的自动化、施工测量自动化,测量机器人实现了无人观测即测量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测量成果和产品实现了数字化,图形可视化、三维可视化,进行虚拟现实和仿真计算等,信息的网络共享、传播以及增值服务等。

“十六字”是:

精确、可靠、快速、简便、实时、持续、动态、遥测。

从另一角度概括了现代工程测量学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朝快速、动态方向发展,如各种车载、机载移动式测量系统将成为今后的主要测量手段。

(2)与测图控制网相比,试述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1)控制的范围较小,控制点的密度较大,精度要求较高

2)使用频繁

3)受施工干扰大

4)控制网的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一致

5)投影面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一致

6)有时分两级布网,次级网可能比首级网的精度高

(3)试述变形监测网与施工控制网的异同。

网的图形、测量方法基本相同,精度都较高,有时,施工控制网点可兼作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网点。

但目的不同,用途不同。

具体地说:

变形监测网由参考点和目标点组成,分一维网、二维网和三维网。

它可以布设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可选择已有的大地坐标系统。

对于那些具有明显结构性特征的变形体,最好采用基于监测体的坐标系统,要同时顾及灵敏度,要进行重复观测,要求每一期的观测方案保持不变,如果中途要改变观测方案(如仪器、网型、精度等),则须在该观测周期同时采用两种方案进行观测,以确定两种方案间的差别,并便于进行周期观测数据的处理。

施工控制网控制的范围较小,控制点的密度较大,精度要求较高;使用频繁;受施工干扰大;控制网的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一致;投影面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一致;有时分两级布网,次级网可能比首级网的精度高;施工高程控制网:

通常也分为两级布设。

平面和高程控制网通常单独布设。

对于平坦地区(如工业场地),平面控制点通常兼作高程控制点。

(4)试述工程测量内外业一体化和自动化,并举例说明。

答:

工程测量的“一体化”可以理解为:

外业工作无论采用一种或多种、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通过统一的数据采集格式和内外业数据接口定义,从而使内业工作在外业结束时就能一起进行和完成。

这里的“自动化”不是指外业测量工作的完全自动化,而是指测量数据的预处理、传输和通讯,从而形成电子数据的自动化流程过程中,不需人工干预和处理。

如控制测量结束后即可在测站进行控制网的平差计算,施工放样数据可以在放样过程中自动计算等。

五、计算题

1、用极坐标法测量P点的坐标,若P点距起点100

,要求P点的点位误差≤5cm,试按“等影响原则”确定测角和量距的精度

解极坐标法测定P点时的点位误差为:

测角与量距误差等影响

2、在极坐标法测量和边角网中,测角误差引起横向误差

,测边误差引起纵向误差

,设测角误差为1.0″,测边的固定误差为1

测边的比例误差为1

,试计算边长为50、100、500、1000、1500、2000和2500

时的纵、横向误差,并绘制图、表。

若满足

,则认为边角精度是匹配的,说明边角精度匹配的边长区间。

解:

1)测角误差引起的横向误差

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测角误差(单位为"),

为206265(单位为"),

为测距边长(单位为mm)。

2)测边误差引起的纵向误差

的计算公式为:

或者

,其中

为测边的固定误差(单位为mm),

为测边的比例误差(单位为1ppm),

为测距边长(单位为mm)。

3)针对本题,横向误差计算公式为:

(a)

纵向误差

的计算公式为

(b)

或者

(c)

4)所以将测距边长

为50m、100m、500m、1000m、1500m、2000m和2500m分别代人(a)、(b)、(c)式可得如下表所示的结果:

(m)

(mm)

(mm)

按公式(b)

按公式(c)

按公式(b)

按公式(c)

50

0.242

1.001

1.050

0.242

0.231

100

0.485

1.005

1.100

0.482

0.441

500

2.424

1.118

1.500

2.168

1.616

1000

4.848

1.414

2.000

3.428

2.424

1500

7.272

1.803

2.500

4.034

2.909

2000

9.696

2.236

3.000

4.336

3.232

2500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