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717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贵州省兴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贵州省兴义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卷

高二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一百万分之一B.一千万分之一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

2.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20厘米B.40厘米C.60厘米D.80厘米

【答案】1.D2.B

【解析】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地球的赤道实际长度大约为40000千米,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由此可以计算出该地球仪的比例尺=80厘米/40000千米=1/50000000,故选D。

.....................

3.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⑤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的坐标为(30S,30W),②的坐标(0,0),③的坐标(30E,30N),④的坐标为(30S,30W),⑤的坐标为(60N,90E),故答案B正确。

4.下图是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A点以西、D点以东是海洋,B和C之间为某一海域,AB、CD为陆地。

C-D之间的陆地是()

A.阿拉伯半岛B.西奈半岛C.马达加斯加岛D.澳大利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

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

A点以西、D点以东是海洋,B和C之间为某一海域,AB、CD为陆地。

则该纬线为23°S,经过非洲大陆。

图中C--D之间的陆地是马达加斯加岛。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

6.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答案】5.A6.B

【解析】试题分析:

5.山脊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从而可以判断山脊的基本走向为东北—西南。

6.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地形特点,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疏密程度,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7.下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图中数值a<b<c。

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位置B.沿岸暖流C.地形因素D.夏季风影响

【答案】C

【解析】图中等温线凸出方向数值升高,说明弯曲处气温低(凸高为低),可能是海拔高,C正确。

如果是纬度位置,等温线形状应平直;暖流影响气温应升高;夏季风主要影响降水,故A、B、D错误。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在上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③在④的方位是()

A.东南B.西南C.西北D.东北

【答案】8.D9.C

【解析】

8.根据经纬网的知识,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经度1°的距离,纬度越高,距离越短。

因为经线长度相等,所以纬度1°的距离长度相等。

读图,可以看到,①、④经度、纬度差相同,①比④纬度高,所以面积小。

②、③经度、纬度差相同,②比③纬度高,面积较小。

④取一半,跨经度15°,纬度7.5°.③取一半,跨经度15°,纬度6.5°。

读图可以看到,③比④纬度高,所以③比④面积小,面积最大的是④,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

比较面积大小注意先分组,然后注意③所跨经度是④的2倍,但纬度为一半,因此各取一半,可以提高解题速度

9.读图可知③、④都在北半球,③低纬度高于④,因此③位于④以北。

③、④均为西经度,且③经度大于④,因此③位于④以西,故③位于④西北方向,C正确。

10.若此图为等高线图,已知a>b>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处的海拔小于aB.Q处的海拔大于b

C.P处是山坡上的洼地D.Q处是山坡上的洼地

【答案】D

【解析】两条等高线之间由闭合中心,判读遵循“大大小小”原则。

a>b>0,所以P处海拔大于a,为山坡上的凸起,Q处的海拔小于b,为Q处是山坡上的洼地。

D正确。

【点睛】本题有难度,注意熟记等高线的判读方法。

11.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   )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A

【解析】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内部。

故A正确。

12.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   )

A.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终年湿润B.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C.终年温和降水集中在夏季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B

【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于海洋的西风影响,因此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B正确。

1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地区主要位于(  )

A.赤道地区B.两极地区C.中纬度内陆地区D.中纬度沿海地区

【答案】C

【解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气温日较差大,受大陆影响显著,主要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

C正确。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寒冷;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温日较差小。

A、B、D错误。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444千米B.3333千米C.2222千米D.1823千米

15.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

16.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60°N,80°E)B.(60°S,100°E)C.(30°S,100°E)D.(60°S,80°W)

【答案】14.C15.B16.B

【解析】试题分析:

14.60°纬线长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即2万km;60°纬线上经度每差1°距离相差111/2km,MN之间经度相差40°,故MN间的实地距离为2222km。

选C项

15.本题考查大圆航线,N点位于M点东方,两者在同一纬线上,M点到N点的最短航线,是偏向极点的劣弧,方向为先东北再东南。

选B项。

16.M点的坐标为60°N,80°W。

M点的对跖点(过地心的对称点)与M点纬度数相同,但符号相反;经度和M点经度互补,但是符号相反,所以对跖点的坐标为100°E,60°S。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定位】经纬网的综合运用

【名师点睛】该题以经纬网为背景考查经纬网中距离的判断、最短航线的判断,对跖点问题等。

经纬网的应用,经度差1°,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差(111*cosa)km(a为所在的纬度);两点的最短飞行距离所在的面一定过地心,轨迹为一大圆。

同在北半球,最短航线,是偏向北极点的劣弧,如图

対拓点是某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如下图),特征有:

①关于地心对称,

②两者位于不同的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上。

时差12小时,这里午夜,那边正午;季节恰好相反,这里炎夏,那里寒冬。

③两点之间距离两万公里,等于地球半圆周长。

④两点纬度相同经度东西经相对且互补。

⑤两点总是孤立的屹立在两边,一个在东岸,一个在西岸。

17.下图中甲国位于(  )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答案】D

【解析】图中经度越向东度数越小,为西经度;越向北纬度数越大,为北纬度,但属于低纬,故D正确。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8.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20.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368mB.488mC.678mD.708m

【答案】18.B19.A20.B

【解析】试题分析:

18.图中四个居民点均沿河分布,靠近水源,其中②③④三地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势较低,易受水患影响。

而①地位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受水患影响小,A正确。

19.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的点应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的③地,A错;M点与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B错。

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河流大致从西南流向东北,C错;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时,先穿越山脊再经过河谷,地势起伏很大,D正确。

20.由等高线的数值,得出等高距为100米。

M山顶的海拔高度介于700—800米,⑤聚落海拔高度200—300米之间,因而两地的相对高度应该介于400—600米之间,B正确。

【考点定位】等高线判读,相对高度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较大,即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又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试题综合性较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地势起伏的判断。

基本思路是先判断地势,整个地图上哪儿高,哪儿低?

由哪儿向哪儿倾斜;然后找出最高、最低极值点;再看等高线总体弯曲变化状况,从而对地形有个确切的把握,这是做好此类题的基本思路。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图中断崖m的相对高度()

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B.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C.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D.是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3倍

22.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

A.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

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多

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

D.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

【答案】21.C22.D

【解析】试题分析:

21.陡崖等高距是50米,应该在150米≤H<250米之间,而山峰K的高度为1250米

所以本题C正确。

22.先求二者高程,P为900米,1250米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二、综合题。

2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上游段①及四大支流②③④⑤画法错误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坝址,以“//”为图例在图中画。

筑坝前,A、B两个村庄中村需搬迁。

【答案】

(1)东南——西北

(2)④、⑤④、⑤处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

(3)A村

【解析】

(1)河流应发育在山谷中,谷地地形中等高线凸出方向数值增大(凸高为低),再依据指向标可知河流流向为东南——西北。

(2)河流应发育在山谷中,谷地地形中等高线凸出方向数值增大(凸高为低),图中④、⑤等高线凸向低值,凸低为高,为山脊,山脊为水岭,因此画法错误。

(3)水库选址处等高线形状“口小肚大”,因此大坝坝址应选在A与B之间同一等高线距离最近处。

A位于库区内,因此A需要搬迁。

2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