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3812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

《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ocx

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东阳市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经济发展决定财政收入增长,经济增长的速度快慢、质量高低对财政收入直接产生促进或约束作用;反之,财政收入增长过快或过慢也影响经济发展,过小的财政收入规模或过慢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使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过大的财政收入规模或过快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会制约经济发展活力。

因而,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评价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主要研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等指标的变化。

国内外经济发展表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越高。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既综合反映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也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

如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过低,一方面将严重影响政府各项职能的正常履行,削弱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优化的调控能力;另一方面说明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不高,GDP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财政收入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在加速发展的同时,运行质量逐步提高,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步提升。

但与全省相比,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仍相对偏低,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水平不甚协调。

本文搜集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阳和省内各县(市)的历史数据,试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的建议。

一、东阳市地方财政收入与GDP增长情况分析

㈠从纵向看,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呈现由降转升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弹性和地方财政边际收益率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表1:

1978年-2008年东阳市地方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情况表

单位:

亿元

年份

地方财政收入

较同期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较同期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地方财政收入弹性

地方财政边际收益率(%)

1978

1792

15115

11.86

1979

1973

10.10

19992

20.6

9.87

0.49

3.71

1980

2162

9.58

22801

12.1

9.48

0.79

6.73

1981

2391

10.59

23221

4.9

10.30

2.16

54.52

1982

2740

14.60

29315

19.2

9.35

0.76

5.73

1983

3094

12.92

30789

2.9

10.05

4.46

24.02

1984

3649

17.94

35773

17.3

10.20

1.04

11.14

1985

4911

34.58

48198

19.4

10.19

1.78

10.16

1986

5651

15.07

57429

14.2

9.84

1.06

8.02

1987

6476

14.60

70879

16.2

9.14

0.90

6.13

1988

7976

23.16

90268

14.2

8.84

1.63

7.74

1989

8960

12.34

96183

-7.3

9.32

-1.69

16.64

1990

9380

4.69

108934

18.9

8.61

0.25

3.29

1991

10128

7.97

130983

15.0

7.73

0.53

3.39

1992

11088

9.48

162773

25.0

6.81

0.38

3.02

1993

14569

31.39

234890

20.8

6.20

1.51

4.83

1994

7892

-45.83

352196

20.9

2.24

-2.19

-5.69

1995

10033

27.13

482009

21.5

2.08

1.26

1.65

1996

11622

15.84

582287

17.9

2.00

0.88

1.58

1997

13037

12.18

629442

5.9

2.07

2.06

3.00

1998

15086

15.72

682878

10.3

2.21

1.53

3.83

1999

17709

17.39

728792

10.3

2.43

1.69

5.71

2000

23543

32.94

820473

10.5

2.87

3.14

6.36

2001

32499

38.04

894374

10.3

3.63

3.69

12.12

2002

39262

20.81

1005799

12.5

3.90

1.66

6.07

2003

49510

26.10

1187517

14.2

4.17

1.84

5.64

2004

51925

4.88

1421322

14.4

3.65

0.34

1.03

2005

56584

8.97

1598447

12.0

3.54

0.75

2.63

2006

89170

57.59

1835725

12.5

4.86

4.61

13.73

2007

113258

27.01

2097216

12.5

5.40

2.16

9.21

2008

135710

19.82

2370900

13.05

5.72

1.94

8.20

资料来源:

根据《东阳改革开放三十年统计资料》中数据计算而得。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市地方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792万元上升到1991年的10128万元、2005年的51925万元、2007年的113258万元,已连续跨越1亿元、5亿元、10亿元三个台阶,每次跨越的时间快步缩短。

2008年,我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57亿元,是1978年增长的75.7倍,年均增长15.52%;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7.09亿元,是1978年增长的156.8倍,现价年均增长18.35%。

同口径比较,1978年以来,我市GDP年均增幅比财政收入年均增幅快2.8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系数为0.85,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平均比重为4.27%,地方财政平均边际收益率为5.5%,虽然从总体上看财政收入增长滞后于GDP增长,但自1994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平均比重由降转升,财政收入的运行质量有所提高。

从地方财政收入波动周期看,大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

这一阶段,在加快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国营和集体企业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东阳工业化从起步奠基时期向稳步发展时期迈进。

同期,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即1980-1984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1987年“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和1988-1993年“大包干”。

这一阶段,从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看,呈现由高走低、一路下滑的趋势,从1978年的11.86%下降到1993年的6.2%,平均每年下降0.38个百分点(见图1);从地方财政边际收益率来看,除1981、1983、1989年外,其它年份都低于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表明地方财政收入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到有效增加(见图2);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来看,1978-1985年期间呈低开高走态势,增幅从1979年的10.1%上升到1985年的34.58%,年均递增15.5%;1986年-1993年期间呈W型震荡走势,由于1989年我市遭遇历史上罕见的“7·23”洪灾,使全市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导致199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跌至低谷,增幅仅为4.69%,且以后连续三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见图3);从地方财政收入弹性来看,震荡跳跃,起伏不定,时而快于GDP增速,时而慢于GDP增速,表明地方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差。

第二阶段(1994-2008)年:

这一阶段,我市工业化经历了20世纪九十年代的稳步发展时期和本世纪初的低速调整时期,并正在稳步迈向加速推进时期,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乡镇工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异军突起,物流人流开始趋旺,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民和城镇集体职工收入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明显提高,全市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

同期,1994年开始的税制改革,实行了分税制并开征增值税,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积极性。

这一阶段,从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呈现低开高走、一路上扬的趋势(见图1),从1994年的2.24%上升到2008年的5.72%,平均每年上升0.25个百分点;从地方财政边际收益率来看,除分税制改革开始的前三年和2004、2005年以外,其它年份都高于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表明地方财政收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到有效增加(见图2);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来看,1994-2003年期间呈低开——高走——回落态势,增幅从1994年的-45.83%、1995年的27.13%上升到2001年的34.58%,再回落到2003年的26.10%,年均递增22.63%,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连续9年超过同期GDP现价增幅(见图3),年均超过8.1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弹性也从-2.19上升到2001年的3.69,表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2004年-2008年期间呈倒V型走势,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环境不优及2005年4•10事件的影响等因素,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工业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显得力不从心,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从2003年的26.10%下降到2004年的4.88%和2005年的8.97%,地方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也降至2004年的0.34和2005年的0.75,为分税制改革以来的低谷,2006年后地方财政收入虽有大幅增长,并且高于GDP现价增幅,但增幅连年下滑,财政收入运行质量有所下降。

㈡从横向看,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仍然较低

⒈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全省的位次。

笔者对2000-2008年全省61个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进行了排序,发现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全省的位次很低(见表2),其中2001-2004年的位次在倒数2、3位,2005-2007年位次虽有上升,但都在50位左右。

2006、2007、2008三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4.86%、5.4%和5.72%,比列全省第一的鄞州区8.64%、10.16%和11.19%分别低3.78、4.76和5.47个百分点。

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与全省的差距从2000年的2.71个百分点扩大至2008年的3.28个百分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表2:

2000-2008年东阳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与全省比较

 年份

项目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东阳地方财政收入占比

2.87

3.63

3.90

4.17

3.65

3.54

4.86

5.40

5.72

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占比

5.58

6.06

7.08

7.28

7.73

7.94

8.25

8.78

9.00

东阳与全省平均的差距

2.71

2.43

3.18

3.11

4.08

4.4

3.39

3.38

3.28

东阳在全省的位次

56

60

59

59

60

51

50

49

42

资料来源:

根据历年《浙江统计年鉴》中数据计算而得。

⒉我市与人均GDP相当的县(市)比较。

2008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5.72%,在与我市人均GDP相当的省内16个县(市)中列倒数第4位,比16个县(市)平均值低0.52个百分点,比最高的青田县低2.12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2008年东阳市与全省人均GDP相当的县(市)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比较

县(市)

GDP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GDP(%)

人均GDP(元)

县(市)

GDP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GDP(%)

人均GDP(元)

宁海县

217.9

15.7

7.21

36447

浦江县

105.5

6.7

6.35

27285

长兴县

220

16.3

7.41

36271

洞头县

30.14

2.1

6.97

24119

乐清市

404.2

25.07

6.20

33615

云和县

26.5

1.84

6.94

23503

建德市

162.27

9.69

5.97

31706

临海市

259.7

16.1

6.20

22732

瑞安市

368.16

23.97

6.51

31525

青田县

88

6.9

7.84

22551

安吉县

140

8.27

5.91

31379

龙游县

90.72

4.7

5.18

22545

嵊州市

217.02

10

4.61

29569

江山市

125.8

6.21

4.94

22220

武义县

98.24

6.93

7.05

29414

平 均

174.45

10.88

6.24

——

东阳市

237.09

13.57

5.72

29267

资料来源:

《浙江统计年鉴》(2009)

⒊我市与经济总量相当的县(市)比较。

2008年,在与我市经济总量相当的省内15个县(市)中,我市GDP总量列第5位、地方财政收入列第9位、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列第12位;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比15个县(市)平均值低0.53个百分点,比最高的长兴县低1.69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2008年东阳市与全省经济总量相当的县(市)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比较

县(市)

GDP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GDP(%)

县(市)

GDP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GDP(%)

平湖市

276.31

18.67

6.76

宁海县

217.90

15.70

7.21

临海市

259.70

16.10

6.20

嵊州市

217.02

10.00

4.61

玉环县

252.81

15.80

6.25

嘉善县

212.94

14.00

6.57

永康市

244.83

15.80

6.45

苍南县

205.56

11.72

5.70

东阳市

237.09

13.57

5.72

海盐县

202.18

9.69

4.79

临安市

229.17

11.66

5.09

德清县

190.00

13.50

7.11

象山县

220.62

14.84

6.73

奉化市

187.94

13.50

7.18

长兴县

220.00

16.30

7.41

平 均

224.94

14.06

6.25

资料来源:

《浙江统计年鉴》(2009)

⒋我市与金华各县(市)比较。

2000年以来,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除2000和2008年列各县(市)倒数第二位外,其余年份均列倒数第一位(见表5)。

如2006和2007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4.86%、5.40%,比市区分别低3.9和3.03个百分点,比义乌市分别低1.94和2.25个百分点;2008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仅比兰溪市高出0.04个百分点,比市区低2.72个百分点,比义乌市低1.94个百分点。

表5:

2000年-2008年金华各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比较

年份

县(市)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金华市

3.54

4.95

5.03

5.70

5.53

5.55

6.60

6.96

7.12

市 区

4.07

5.37

6.17

7.68

7.70

7.86

8.44

8.43

8.76

义乌市

3.81

5.00

5.02

5.64

5.80

5.78

6.87

7.65

7.66

永康市

3.84

5.22

4.95

5.37

4.56

4.97

6.54

6.31

6.45

东阳市

2.87

3.63

3.90

4.17

3.65

3.54

4.86

5.40

5.72

兰溪市

2.76

5.25

4.78

5.10

5.01

4.59

5.26

5.43

5.70

武义县

3.33

5.23

4.92

5.69

5.68

5.47

6.64

7.43

7.05

浦江县

3.02

5.10

4.81

5.02

4.80

4.69

5.71

6.08

6.39

磐安县

4.46

5.92

5.64

6.58

6.38

6.15

6.49

6.69

6.67

资料来源:

历年《金华统计年鉴》

㈢东阳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合理值的界定

假设GDP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呈线性关系,我们根据2006-2008年全省各县(市)GDP与地方财政收入数据,运用回归方法进行分析,以GDP(亿元)为自变量X、地方财政收入(亿元)为因变量Y,建立XY散点图(见图5、6、7),得出它们的回归模型(见表6)。

从图5、6、7及表6可以看出,2006-2008年自变量GDP(X)和因变量地方财政收入(Y)两者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314、0.9216和0.901,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2006-2008年全省各县(市)地方财政收入与GDP的回归模型,计算得出2006-2008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5.89%、6.40%、6.65%,比实际值4.86%、5.40%、5.72%高出1.03、1.00、0.93个百分点,说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水平不甚相称,或者说我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处于不协调发展时期。

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合理值起码应该在原有水平上再提高1个百分点,这样才能达到全省各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对GDP的边际倾向水平,即当GDP增加1亿元时,拉动地方财政收入增加728万元(以2008年全省各县(市)GDP与地方财政收入相关分析为例)。

表6:

2006-2008年全省各县(市)地方财政收入与GDP回归模型

年份

回归模型

相关系数

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得出的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东阳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实绩(%)

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得出的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与实绩的差距

2006

y=0.0617x-0.5107

R2=0.9314

5.89

4.86

-1.03

2007

y=0.0688x-1.0052

R2=0.9216

6.40

5.40

-1.00

2008

y=0.0728x-1.4839

R2=0.901

6.65

5.72

-0.93

资料来源:

根据历年《浙江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二、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相关因素分析

考察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时,其中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GDP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GDP数字不准确,有水分;其二,经济结构不合理,包括三次产业结构和二产、三产内部结构;其三,各种因素导致的经济效益水平低。

具体到我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的原因来说,可能三方面问题都存在,但由于第一方面问题缺乏确凿而充分的理据,难以判定,故暂且不论。

另外,按财政学的一般原理,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受税制、物价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在消除前两项因素的前提下,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把分析问题的着力点放到经济运行质量、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等因素上来。

㈠经济运行质量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按收入法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而增加值包含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这四个部分也构成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财政收入的增长首先来源于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增长的拉力强弱,将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大小。

下面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从金华市和浙江省两个层面,分析比较我市经济运行质量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⒈我市与金华各县(市)比较。

假设GDP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呈线性关系,笔者选取分税制改革以来1994-2008年和2000-2008年两个时期金华各县(市)财政收入与GDP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以各县(市)GDP(万元)为自变量X、地方财政收入(万元)为因变量Y,得出两个时期各县(市)GDP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回归模型(见表7)。

表7:

金华各县(市)地方财政收入与GDP回归模型

县(市)

1994~2008

2000~2008

回归模型

相关系数

回归模型

相关系数

金华市

y=0.0829x-220499

R2=0.9892

y=0.0839x-230098

R2=0.99

市 区

y=0.1047x-53927

R2=0.9897

y=0.1044x-52219

R2=0.9949

义乌市

y=0.0878x-64620

R2=0.9905

y=0.0901x-72304

R2=0.9882

永康市

y=0.0729x-23947

R2=0.9767

y=0.0745x-26061

R2=0.9685

东阳市

y=0.0628x-25398

R2=0.9612

y=0.0683x-34686

R2=0.9488

兰溪市

y=0.0692x-17722

R2=0.9608

y=0.0642x-11827

R2=0.9657

武义县

y=0.0833x-11947

R2=0.986

y=0.0845x-12564

R2=0.9848

浦江县

y=0.0744x-13259

R2=0.9822

y=0.0721x-11333

R2=0.9765

磐安县

y=0.0798x-4232.6

R2=0.9824

y=0.073x-2246.4

R2=0.992

资料来源:

根据历年《金华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两个不同时期各县(市)地方财政收入与GDP相关系数均达到0.95以上,显示二者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以1994-2008年我市GDP与地方财政收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的回归模型为:

y=0.0628x-25398

分析结果表明,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对GDP的边际倾向很低,1994年以来的边际倾向为0.0628,即当GDP增加1亿元时,拉动财政收入增加628万元,是金华各县(市)中最低的;而同期金华全市、市区、义乌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