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2924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方工程

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缘由分析:

(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匀整下沉。

(2)场地四周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必需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

场地内的填土慎重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幸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做好测量复核,幸免出现标高误差。

1.2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

缘由分析:

(1)边坡坡度偏陡。

(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和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接受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

(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

(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依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展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幸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3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抖,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缘由分析:

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展回填,或接受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展夯实或碾压,外表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

夯实填土时,适当限制填土的含水量;幸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展回填。

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

治理方法:

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匀整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1.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缘由分析:

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接受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

(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

(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限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展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到达要求的密实度。

处理方法:

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接受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接受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接受增加压实遍数或运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1.5挖方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缘由分析:

(1)基坑〔槽〕开挖较深,放坡不够。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接受有效降排水措施,由于水的影响,土体湿化,内聚力降低,失去稳定性而引起塌方。

(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

依据不同土层土质状况接受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接受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m;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展;并随时作成必需坡势,以利泄水;幸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展的施工依次。

处理方法:

可将坡脚塌方去除,作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等〕措施。

1.6边坡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

缘由分析:

1)接受机械开挖,操作限制不严,局部多挖。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凸不平。

(3)测量放线错误。

防治措施:

机械开挖,预留0.3m厚接受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展严格定位。

处理方法:

局部超挖,可用三七灰土夯补或浆砌块石填补,和原土坡接触部位应做成台阶接槎,防止滑动;超挖范围较大,应适当改动坡顶线。

1.7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

缘由分析:

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接受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

防治措施:

开挖基坑〔槽〕四周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泵连续排走或自流入较低洼处排走,使水位降低至开挖棉以下0.5~1.0m。

处理方法:

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可依据状况接受排水、凉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换土〔三七灰土〕夯实,或挖去淤泥加深根底等措施。

1.8基坑〔槽〕回填土沉陷基坑、槽回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散水坡空鼓下沉。

缘由分析1)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去除就回填,或根底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

(2)基层宽度较窄,接受手夯夯填,未到达要求的密实度。

(3)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接受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

(4)回填土接受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

防治措施:

回填前,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接受严格分层填、夯实;限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

处理方法:

假设散水坡面层已经裂缝破坏,应视状况接受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处理可用锤、凿将空鼓部位打碎,填塞灰土或碎石黏土混合物夯实,再重做面层。

2.混凝土

2.1蜂窝混凝土构造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的空隙。

缘由分析:

1)混凝土协作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匀整,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运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根底、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接着浇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措施:

慎重设计、严格限制混凝土协作比,经常检查,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匀整,坍落度相宜;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状况防止漏浆,根底、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幸免出现“烂颈部”。

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细致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去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外表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展水泥压浆处理。

2.2麻面混凝土局部外表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缘由分析:

(1)模板外表粗糙或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外表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潮湿或潮湿不够,构件外表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外表和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外表形成麻点。

防治措施:

模板外表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潮湿,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匀整,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匀整振捣密实,至解除气泡为止。

外表作粉刷的,可不处理,外表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潮湿后,用原混凝土协作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2.3孔洞混凝土构造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殊大,钢筋局部或全部露。

缘由分析: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接着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别,石子成堆,紧要跑浆,又未进展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困难部位,接受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溢,慎重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黏土块,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刚好去除干净。

将孔洞四周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潮湿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2.4露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袒露在构造构件外表。

缘由分析:

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爱惜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构造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溢钢筋四周,造成露筋。

(3)混凝土协作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爱惜层太小或爱惜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潮湿,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防治措施:

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爱惜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协作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展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潮湿并慎重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接受刀片或振捣棒进展振捣;操作时,幸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刚好调直修正;爱惜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驾驭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外表露筋:

刷洗净后,在外表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溢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

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2.5缝隙、夹层混凝土内成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

缘由分析: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去除外表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潮湿就浇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去除或未去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防治措施:

慎重按施工验收标准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外表;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洗5~10cm厚原配和比无石子砂浆,或10~15c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去除松散局部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外表封闭后进展压浆处理。

2.6缺棱掉角构造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那么,棱角有缺陷。

缘由分析: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潮湿或潮湿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低温施工过早撤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爱惜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匀。

防治措施: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潮湿,混凝土浇筑后应慎重浇水养护;撤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留意爱惜棱角,幸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爱惜好,以免碰损。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潮湿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慎重养护。

2.7外表不平整混凝土外表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外表不平。

缘由分析:

1)混凝土浇筑后,外表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外表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缺乏,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匀整下沉。

(3)混凝土未到达必需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外表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标准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依据水平限制标记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并防止浸水,确保不发生下沉;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到达1.2MPa以上,方可在已浇构造上走动。

2.8塑性收缩裂缝裂缝在新浇构造、构件外表出现,形态不规那么,类似枯燥的泥浆面,裂缝较浅,多为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大多在混凝土初凝后,当外界风速大、气温高、空气湿度很低的状况下出现。

缘由分析:

(1)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好,外表没有刚好覆盖,受风吹日晒,外表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很低,还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运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或运用过量的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3)模板、垫层过于枯燥,吸水大。

(4)浇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流淌的倾向,亦会出现这类裂缝。

防治措施:

配制混凝土时,严格限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混凝土要振固密实,以削减收缩量;浇灌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混凝土浇筑后,外表刚好覆盖,慎重养护;在高温、枯燥及刮风天气,应及早喷水养护,或设挡风设施。

当外表觉察微小裂缝时,应刚好抹压一次,再护盖养护;或重新振捣方法来消退;如硬化可向裂缝撒上水泥加水潮湿、嵌实,再覆盖养护。

2.9沉降收缩裂缝裂缝多沿构造上外表钢筋通长方向或箍筋上断续出现,或在埋设件的旁边四周出现,裂缝成棱形,宽度不等,深度不一,一般到钢筋上外表为止。

多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混凝土结硬后即停顿。

缘由分析:

混凝土浇灌振捣后,粗骨料沉降,挤出水分、空气,外表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降,这种沉降受到钢筋、预埋件、模板或大的粗骨料以及先期凝固混凝土的局部阻碍或约束,或混凝土本身各部相互沉降量相差过大,而造成裂缝。

防治措施:

加强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限制,水灰比、砂率、坍落度不要过大,振捣要充分,但幸免过度;对于截面相差较大的混凝土构筑物,可先浇灌较深部位,静停2~3小时,待沉降稳定后,再和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灌,以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适当增加混凝土的爱惜层厚度。

治理方法同“塑性收缩裂缝”。

3、凝缩裂缝混凝土外表呈现碎小的六角形花纹状裂缝,裂缝很浅,常在初凝期间出现。

缘由分析:

1)混凝土外表过度的抹平压光,使水泥和细集料过多地浮到外表,形成含水量很大的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更大的干缩性能,水分蒸发后,产生凝缩而出现裂缝。

(2)在混凝土外表撒干水泥面压光,也常产生这类裂缝。

防治措施:

混凝土外表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幸免在混凝土外表撒干水泥面刮抹,如外表粗糙、含水量大,可撒较稠水泥砂浆或干水泥砂再压光。

裂缝不影响强度,一般可不处理,对有美观要求的,可在外表加抹薄层水泥砂浆处理。

3.1干缩裂缝裂缝在外表出现,宽度较细,其走向犬牙交织,无规律性,裂缝不均,梁、板类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构造多发生在构造截面处;地下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较为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预制构件多产生在箍筋位置。

缘由分析:

(1)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外表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更很小,收缩小,外表收缩剧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而引起开裂;或者平卧薄型构件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收缩受到地基垫层或台座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

(2)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时干时湿,外表湿度发生猛烈变更。

(3)接受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

(4)混凝土经过度振捣,外表形成水泥含量较大的砂浆层,收缩量加大。

(5)后张法预应力构件,在露天漫长堆放而不张拉等。

防治措施:

限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要过大;严格限制砂石含量,幸免运用过量粉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留意对板面进展二次抹压,以提高抗拉强度、削减收缩量;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长期露天堆放的预制构件,可覆盖草帘、草袋,幸免爆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潮湿;薄壁构件应在阴凉地方堆放并覆盖,幸免发生过大湿度变更,其余参见“塑性裂缝”的预防措施。

外表干缩裂缝,可将裂缝加以清洗,枯燥后涂刷两遍环氧胶泥或加贴环氧玻璃布进展外表封闭;深进的或贯穿的,就用环氧灌缝或在外表加刷环氧胶泥封闭。

3.2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有外表的、深进的和贯穿的。

外表温度裂缝走向无必需规律性,梁板式或长度尺寸较大的构造,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大面积构造裂缝常犬牙交织。

深进的和贯穿的温度裂缝,一般和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于平行,裂缝沿全长分段出现,中间较密。

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沿全长无大变更。

外表裂缝多发生地在施工期间,深进的或贯穿的裂缝多发生在浇灌完2~3个月或更长时间。

缝宽受温度变更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

缘由分析:

(1)外表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差较大引起,如冬期施工过早撤除模板、保温层,或受到寒潮攻击,导致混凝土外表急剧的温度变更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使外表出现裂缝。

(2)深进和贯穿的温度裂缝,多由于构造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约束引起,如大体积混凝

土根底、墙体浇筑在坚硬地基或厚大混凝土垫层上,如混凝土浇灌时温度较高,当混凝土冷却收缩,受到地基、混凝土垫层或其它外部构造的约束,将使混凝土内部出现很大拉应力,产生降温收缩裂缝。

裂缝为较深的,有时是贯穿性的,常破坏构造整体性。

(3)根底长期不回填,受风吹日晒或寒潮攻击作用;框架构造的梁、墙板、根底等,由于和刚度较大的柱、根底连接,或预制构件浇筑在台座伸缩缝处,因温度收缩变形受到约束,降温时也常出现深进的或贯穿的温度裂缝。

(4)接受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混凝土降温制度限制不严,降温过速,或养生窑坑急速揭盖,使混凝土外表猛烈降温,而受到肋部或胎模的约束,常导致构件外表或肋部出现裂缝。

防治措施:

预防外表温度裂缝,可限制构件内外不出现过大温差;浇灌混凝土后,应刚好用草帘或草袋覆盖,并洒水养护;在冬期混凝土外表应接受保温措施,不过早撤除模板或保温层;对薄壁构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拆模时,块体中部和外表温差不宜大于25℃,以防急剧冷却造成外表裂缝;地下构造混凝土拆模后要刚好回填。

预防深进和贯穿温度裂缝,应尽量选用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掺适量粉煤灰、减水剂,以节约水泥,削减水化热量;选用良好级配的集料,限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0.6以下〕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抗拉强度;避开燥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必需时,可接受冰水搅制混凝土,或对集料进展喷水预冷却,以降低浇灌温度,分层浇灌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大体积根底,接受分块分层间隔浇筑〔间隔时间为5~7天〕分块厚度1.0~1.5m,以利水化热散发和削减约束作用;或每隔20~30m留一条0.5~1.0m宽连续缝,40天后再填筑,以削减温度收缩应力;加强洒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冬季适当延缓保温顺脱模时间,缓慢降温,拆模时内外温差限制不大于20℃;在岩石及厚混凝土垫层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可浇一度沥青胶或铺二层沥青,油毡作隔离层,预制构件和台座或台模间应涂刷隔离剂,以防粘结,长线台座生产构件刚好放松预应力筋,以削减约束作用;蒸汽养护构件时,限制升温速度不大于5℃/h,降温不大于℃/h,并缓慢揭盖,刚好脱模,幸免引起过大的温差应力。

外表温度裂缝可接受涂两遍环氧胶泥,或加贴环氧玻璃布进展外表封闭;对有防渗要求的构造,缝宽大于0.1mm的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可依据裂缝可灌程度,接受灌水泥浆或环氧甲凝或丙凝浆液方法进展修补,或灌浆和外表封闭同时接受,宽度小于0.1mm的裂缝,一般会自行愈合,可不处理或只进展表面处理。

3.3碳化收缩裂缝在构造的外表出现,成花纹状,无规律性,裂缝一般较浅,深1~5mm,有的至钢筋爱惜层全深,裂缝宽0.05~1.0mm,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完后数月或更长时间。

缘由分析:

1)混凝土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外表体积收缩,受到构造内部未碳化混凝土的约束而导致外表发生龟裂。

在空气相对温度低〔30%~50%〕的枯燥环境中最为显著。

(2)在密闭不通风的地方,运用火炉加热保温,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常会使混凝土外表加快碳化,产生这类裂缝。

防治措施:

幸免过度振捣混凝土,不使外表形成砂浆层,同时加强养护,提高外表强度;幸免在不通风的地方接受火炉加热保温。

治理方法和“干缩裂缝”同

3.4化学反响裂缝在梁、柱构造外表出现和钢筋平行的纵向裂缝;板或构件在板底面沿钢筋位置出现裂缝;有的在混凝土外表出现不规那么的崩袭,裂缝成块状或大网格图案状,中心突起,向四周扩散,在浇筑完半年或更长时间发生;有的混凝土外表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似圆形崩裂剥落,类似“出豆子”,内有白黄色颗粒,多在浇筑后两个月出现。

缘由分析:

(1)混凝土内掺有氯化物外加剂,或以海砂作集料,或用海水拌制混凝土,使钢筋产生电化学腐蚀,铁锈膨胀而把混凝土胀裂〔即通常所谓“钢筋锈蚀膨胀裂缝”〕。

有的爱惜层过薄,碳化深度超过爱惜层,在水作用下,亦使钢筋锈蚀膨胀,造成这类裂缝。

(2)混凝土中铝酸三钙受硫酸盐或镁盐的侵蚀,产生难溶而又体积增大的反响物,使混凝土体积膨胀而出现裂缝〔即通常所谓“水泥杆菌腐蚀裂缝”〕。

(3)混凝土集料中含有蛋白石、硅质岩或镁质岩等活性氧化硅和高碱水泥中的碱反响生成碱硅酸凝胶,吸水后体积膨胀,而使混凝土崩裂〔即通常所谓“碱骨料反响裂缝”〕。

(4)水泥含游离氧化钙过多〔多呈小颗粒〕,在混凝土硬化后,接着水化,发生固相体积增大,产生体积膨胀,而使混凝土出现“小豆子”似的崩裂,多发生在土法生产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工程上。

防治措施:

严格限制冬季施工混凝土中掺加氯化物用量,使其在允许范围内,并掺加适量阻锈剂〔亚硝酸钠〕;接受海砂作集料,氯化物含量应限制在砂重的0.1%以内;在钢筋混凝土构造中幸免用海水拌制混凝土;适当增厚爱惜层或对钢筋涂防腐涂料;对混凝土加密封外罩;混凝土接受级配良好的石子,运用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降低渗透率,有效阻挡电腐蚀。

接受含铝酸三钙少的水泥,或掺加火山灰掺料以减轻硫酸盐或镁盐对水泥的作用,或对混凝土进展防腐,以阻挡对混凝土的侵蚀;幸免接受含硫酸盐或镁盐的水拌制混凝土,或采用低碱性水泥和掺入火山灰的水泥配制混凝土,降低碱性物质和活性硅的比例,以限制化学反响的产生。

加强水泥的检验,防止运用含游离氧化钙多的水泥配制混凝土,或经处理后运用。

钢筋锈蚀裂缝,应把主筋四周含盐混凝土去除,铁锈用喷砂法去除、然后用喷浆或加围套方法修补,其他参见“干缩裂缝”。

3.5沉陷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和沉陷状况而变更,有的在上部,有的在下部,一般和地面垂直,或是30°~45°角方向开展,较大的不匀整沉陷裂缝,往往上下左右有必需差距,因载荷大小而异,且和不匀整沉降值成比例,裂缝宽度受温度变更影响较小。

缘由分析:

(1)构造、构件下面地基软硬不均,或局部存在软弱土未经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地基局部产生不匀整沉降而引起裂缝。

(2)现场平卧产生的预制构件(如屋架、薄腹梁等),底模局部在回填土上,由于养护时

浸水局部下沉,而构件侧向刚度差,在弦、腹杆件或梁的侧面常产生裂缝。

(3)模板刚度缺乏,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