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115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二年级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了解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勤于朗读背诵,乐于外阅读。

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方法。

逐步养成乐于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良好的学习习惯涉及范围很广,需要训练的内容也很多,本册教材是在前两册强调培养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朗读背诵和阅读外书报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已掌握一些方法,阅读外书报的兴趣习惯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训练,持之以恒进行培养。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卡片

教学安排:

3时

第一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形式,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朗读姿势。

教学准备:

有关挂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良好的语学习习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是呀,这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能把语这门学得更好。

现在我们升入了二年级,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顺利地学好语,小朋友,你们想要吗?

二指导看图12

1图上的小姑娘在干什么?

2仔细观察她的朗读姿势,她是怎样朗读的?

小结:

朗读时要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双臂平放。

三模仿评价

1请几个学生练习读书姿势,其余学生观察评价。

2小结:

如果姿势不正确,会对人体有影响,身不正肩不平容易引起脊柱弯曲,两臂不自然平放,朗读时会感到吃力,目光与本不能保持垂直,本上的字就不容易看得真切,眼与本的距离不能保持一尺,过远过近都会影响视力。

3指导看下图,全班同学的朗读姿势怎么样?

4全班朗读,指名分组观察,交流。

巡视纠正。

四集体训练

1复习要领。

2指名几位学生摆正朗读姿势一齐朗读。

3评价指出:

朗读时不仅要姿势正确,还要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嘹亮,态度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利,富有情感,神情专注,边读边想。

4正确的朗读姿势需要我们在平时每一次朗读时加以注意,经常地进行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五总结: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势和要领,以后我们要天天坚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本插图,使学生了解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背诵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姿势及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背书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画面

1指导观察顺序: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1)全班集体背诵。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

(3)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4)一位女同学在家长面前背诵。

()后相互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12

1背诵时本和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

小结:

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

请同学们猜一猜,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

6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呢?

要注意什么?

(图中有,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介绍你以前是怎样背诵的呢?

1在背诵以前就要把反复朗读,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在背诵时,边背诵边想象中所写的景象,按照顺序背诵。

3在背诵时同样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图3: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背诵时怎样?

2看图4:

图上的人在干什么?

感情怎样?

妈妈怎样?

3看图:

小朋友们态度和姿势怎样?

4小组模仿,同桌交换相互检查背诵。

请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说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哪儿,又是怎样进行背诵的。

你还想在哪儿怎样进行背诵呢?

五总结

本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背诵的正确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

今后,我们在学习时要多读勤背,乐背。

这样你肚子里故事就会越越多。

难怪,有的小朋友能成为故事大王呢。

第三时

教学要求:

了解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设计:

一观察图:

1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同学借到了一本心爱的外书,他多开心呀!

3你知道为什么这位小同学得到一本外书就会这么开心呢?

出示几条格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饭可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

4说说你知道谁经常爱读外书的。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爱读外书的习惯。

看图2

阅读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态专一,但为了保持阅读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6观察图3:

小同学在干什么?

表情怎么样?

7小结:

从这三幅图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那么高兴,阅读时又是那么专心,在挑选外书时那么认真。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请你说说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小朋友在图书馆阅览室挑选借阅图书和看报纸。

他们有的在精心地挑选自己喜爱读书,有的在老师那儿进行登记,有的在认真地阅读,他们都非常的安静。

有的小朋友读到有趣的内容就轻声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与同学分享。

三小结

当你与书交上朋友后,你会得到无穷的快乐,因为她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成为小博士;她会让你了解一些新闻,成为百事通;她会让你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成为受人欢迎的故事大王……

识字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8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难点:

1.认识本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时划分:

两时

教学设计: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2.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

3.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江南,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

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

你怎么看出的?

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

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

出示韵。

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

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

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

为什么呢?

请你领大家读读。

谁还想说说。

(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

谁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

男女生分两排读。

四排词语连起谁行?

点名2人,齐读。

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

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读。

齐读。

.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

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

你们觉得美么?

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读?

点名读。

师范读,我读得美么?

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

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

你们也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

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

相机认识菱藕。

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

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

点名读,评: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听出了,你特别爱吃菱藕。

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

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

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

能读好这排词语么?

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

点名读。

评议。

4.夕阳终于落了,夜晚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

出示图片,美么?

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

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读,你们还能读好么?

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

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特别上口,听起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

师配乐朗读。

我读得好么?

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

(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学生练习。

3.点名读。

(评议:

停顿,想象。

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

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

齐读。

五.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

出示生字。

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

点名读。

齐读。

把拼音去掉也行么?

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看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起白浪,猜一植物。

谁猜到了?

你怎么猜到的?

看看是不是它。

你真聪明。

3.接下我们就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

还发现了什么?

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

观察范字。

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

学生描红。

(写字提示:

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

学生描红。

我的反思:

第二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韵。

2.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指导用中词语造句,以及中插图的说话:

“游水乡”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具准备

美丽的水乡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

金秋烟波水乡夕阳归舟渔歌

芦苇菱藕荷塘枫叶灯火月光

上节,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2.抽读这些词语。

3、朗读,指名读,齐读。

二、指导感悟

1.激趣促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

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

提示:

到什么地方?

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你认为哪儿最美?

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

互说互读。

4.反馈指导。

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

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

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

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

语速较慢。

(2)第二行:

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

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

(3)第三行:

一幅“渔歌唱晚图”。

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

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4)第四行:

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

读的时候语速稍慢。

.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顺序:

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读全。

(提示:

边读边联起想像一幅幅画面。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