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086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

《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x

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为实现“率先小康,生态文明,人民幸福”目标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13日)

孙正东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宁国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共宁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市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对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选举产生中共宁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全市人民进一步凝心聚力、激情创业,为实现“率先小康,生态文明,人民幸福”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市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市委带领全市上下围绕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团结奋进、共克时艰,开创了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省县市领先位次,在全省率先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行列,为加快“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富民强市”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

在市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基础上,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市委动员全市上下开展全民思想大解放活动,并按照“深入基层调研、借鉴外地经验、专家把脉咨询、广泛全面论证、领导深入思考、党委集体决定”的科学决策程序,在保持决策连贯性、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创新,作出了《关于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确定了城市人居、文化、产业定位,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现代化中小城市的战略方向、“三年强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新跨越”的战略目标和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五区”建设的战略举措。

制定了《宁国市科学发展三年重点行动纲要》和“五区”建设实施意见,编制了生态主体功能区规划,修编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系列规划,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明晰,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五年来,我们克难攻坚、“二次创业”,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宁宣杭高速公路宣宁段、宁千段和扬绩高速公路宁绩段建设加速推进,皖赣铁路客运专线和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等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制定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企业上市、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鼎公司实现了定向增发、融资兼并、跨越发展的目标,江南化工、司尔特肥业、太阳禽业成功上市,飞达集团与世界500强旗下的爱普科斯公司嫁接合作,瑞泰科技、华普建材、新马耐磨等与央企联姻成果不断深化,新增亿元企业16家,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组织开展了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大会战及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宣城保持领先、位居全省前列,开发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位列第6、在县市省级开发区位列第1,港口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坚持“主攻二产、加快三产、提升一产”,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顺利通过全省汽车橡胶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中国耐磨铸件之都”评估验收,再次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5.5亿元增加到130.7亿元,财政收入由7.6亿元增加到20.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7%和21.6%,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本、普惠民生,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和谐。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城区面积扩展到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8万,体育中心、三水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垃圾处理场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和“美丽和谐乡村”创评工作,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市创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3个、示范村24个和市级示范村20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高度关注民生,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0.6亿元,在全面完成省定民生工程的同时,大力拓展民生工程领域,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医保并轨运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村村通延伸等工作,民生工作始终保持省、宣城市领先水平。

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意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995元增加到2010年的8475元,年均增长16.5%。

加快推进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省农村卫生示范县、省文明县城等荣誉。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及时果断、科学稳妥地处置了“8.10”洪水等突发应急事件,圆满完成了国庆60周年、奥运会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锐意改革、先行先试,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彰显。

在全省率先实施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了相应的分类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出台了《关于调整布局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唯一的县域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

不断深化土地管理、投融资等体制改革,是全省唯一的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和县域金融安全区,跻身全省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县市行列。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成为全国林权制度改革典型县市。

积极探索建立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组织推进“宁绩旌‘绿三角’经济协作区”建设,进入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区行列。

  五年来,我们加强党建、提升效能,政治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和“千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机关、农村、社区和非公党建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创新中求发展,被评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

以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分类指导选好人、多管齐下育好人、活化机制用好人,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市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测评达97.8%。

人民代表大会依法监督、民主决策的职权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进一步发挥,宣传、统战、工商联、群团组织和党管武装工作继续加强。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践行廉政准则,优化政治生态”和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健全,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严肃查处,机关作风显著改进,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营造了和衷共济、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同志们,市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冲击、宏观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艰巨的五年。

在省委、宣城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的宁国精神,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辉煌。

实践证明,这五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科学发展最为鲜明、生态文明最为注重、惠及民生最为广泛的五年。

在此,我代表中共宁国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宁国改革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经验尤为宝贵,值得认真总结。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

  第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在远谋近施中抢占先机。

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宁国、放眼世界,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并及时将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规划和具体项目,不仅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复杂宏观形势的严峻挑战,而且超前把握了发展趋势和中央精神,构筑起科学发展的先行优势。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远谋近施、主动作为,就一定能把握时代潮流,抢占发展先机。

  第二,必须坚持转变转型,在先行先试中争取主动。

我们以建设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田为载体,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五区”建设,积极争取自主创新、土地改革、金融服务等各类试点,率先建立主体功能区、统筹城乡、分类考核等各项体制机制,不仅有效缓解了人才、土地、金融等要素制约,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转变转型,也赢得了上级的更多支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外部环境。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把准方向,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就一定能拓展空间,赢得主动。

  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中凝聚民心。

我们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拓展民生工程范畴,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加了全体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所急所盼,就一定能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市上下共识共为的强大合力。

  第四,必须坚持创先争优,在改进作风中优化环境。

我们坚持以各项工作“全省争先进,宣城争第一”为标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的宁国精神,落实“五先”,大兴“五风”,争做“五型”干部,不断优化政治生态。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咬定“领先、争先”目标,改进党风政风,形成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还较为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极其繁重,破解要素制约、发挥资源优势的任务还较为艰巨,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效能提升还亟待进一步加强。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未来五年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宁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市加快“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富民强市”进程的关键阶段和攻坚时期。

做好未来五年的工作,必须正确判断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当前,我市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城镇化率超过50%,已经迈入工业化中后期提升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科学发展具备了更加稳固的基础、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是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随着全球发展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已是大势所趋。

我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碳汇资源,且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具备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是先行先试的政策条件。

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我市建设安徽县域科学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田,批准宁国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域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市,这为我们加快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城市转型,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和难得的政策支持。

三是产业转移的时空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入国家层面,作为泛长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我市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长期的合作优势和包容的人文环境,必将从长三角分工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是交通改善的后发优势。

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直升机场的规划建设,我市将成为安徽区位优势最明显、对接长三角最便捷的县市之一,为宁国更好地发挥自然山水的生态优势,释放多年积累的发展潜能,承接沪杭宁的辐射带动,赢得了更大的空间。

但也要看到,未来五年,用地审批从严、节能减排从严、信贷监管从严、财税监督从严等宏观政策制约将愈发凸显,区域竞争将更趋激烈,市民期盼将越来越高。

总体来说,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前景看好。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确定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转型、跨越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