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初稿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760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初稿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文初稿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文初稿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文初稿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文初稿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初稿3.docx

《论文初稿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初稿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初稿3.docx

论文初稿3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

小学课堂教学公平状况研究

—基于莘县某农村小学的个案研究

专业代码:

110302

作者姓名:

孔晓惠

学号:

2009204597

单位:

教育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

邴倩

2013年5月30日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前言1

一、课堂教学公平概念1

(一)公平的概念1

(二)教学公平的内涵1

(三)课堂教学公平的特征2

二、小学课堂教学公平存在的问题2

(一)课堂教学时空上的公平问题2

(二)课堂教学师生交流互动上的公平问题3

(三)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公平问题3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公平问题3

三、小学课堂教学不公平问题原因分析3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3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4

(三)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4

(四)教师的个人素质4

四、实现小学课堂教学公平的建议5

(一)改变落后的教育体制5

(二)优化教学组织形式6

(三)构建有利于课堂教学公平的评价机制6

(四)提高教师素质7

结语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摘要

公平是人类社会所关注的主题和追求的目标,备受各界学者的关注。

对小学课堂教学公平的研究,要先探讨公平的概念、教学公平的内涵、课堂教学公平的特征。

所谓课堂教学公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智力水平、家庭背景、性别不同的学生加以平等对待,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

本人结合自身实习支教经历,以此来探究我国小学课堂教学公平的现状,并深入分析导致小学课堂教学不公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小学课堂教学公平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来改善小学课堂教学公平的现状。

关键词:

课堂教学公平;现状;原因;对策

Abstract

Fairnessistheconcernofthehumansocietyandthepursuitofgoals,thethemeofthescholar'sattentionfromallwalksoflife.Primaryschoolclassroomteachingfairresearch,firstdiscussestheconceptoffairandfairconnotation,classroomteaching,theteachingcharacteristicofthefair.So-calledfairofclassroomteaching,referstoteachersintheclassroomteachingofintelligence,familybackground,genderdifferentstudentsaretreatedfairly,andonthebasisofequalitytreatdifferentobjectsindifferentways.Myownpracticeteachingexperience,inordertoexplorethepresentsituationofprimaryschoolclassroomteachingfairinChina,andin-depthanalysisofthecauseofprimaryschoolclassroomteachingunfair,onthisbasis,thefeasibilitytorealizefairelementaryschoolclassroomteachingadvice,inordertoimprovetheprimaryschoolclassroomteachingthepresentsituationofthefair.

Keywords:

Classroomteachingfair;presentsituation;reason;countermeasures

小学课堂教学公平状况研究

—基于莘县某农村小学的个案研究

前言

所谓课堂教学公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智力水平、家庭背景、性别不同的学生加以平等对待,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

课堂教学公平问题是教育公平在微观教学层面的表现。

从微观层面来考察,生活在同一课堂的具有不同家庭背景、个人禀赋、性别和身份的学生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国直接以课堂教学公平作为主题的研究并不多见,并且大多停留在对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的描述上,对不公平的认定缺乏清晰的标准,对不公平的原因的分析缺乏理论的透视。

因此对于课堂教学不公平原因的分析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就更显迫切和必要。

一、课堂教学公平概念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人们在渴望受到良好教育的同时,公平问题一直为人们所追求和崇尚。

公平的内涵极为丰富,同时,也争议颇多。

小学课堂教学公平的研究,要先探讨公平的概念、教学公平的内涵、课堂教学公平的特征。

(一)公平的概念

公平是人类社会所关注的主题和追求的目标,受各界学者的关注。

公平有两种涵义:

一种是文本意义“不偏不倚”;一种是解释意义,通常指社会公平。

公平要满足主体的某些价值目标,公平利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时,因此,公平是合目的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二)教学公平的内涵

教学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平等性。

它包含两个方面含义:

一指师生地位平等和学生与生俱来的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发展权利两个方面,即人人平等。

二要求教师“一视同仁”,不能歧视某些学生,即生生平等。

学生的平等权必须得到尊重,成为教师不该以学生为由而不公平的对待学生。

2.差异性。

学生与学生具有一定差异,教学要因材施教。

差异性包括两个方面含义:

一是教师必须了解、认识、理解、尊重学生在个性特点、学习风格、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千差万别”。

二是教师要因材施教,“差异对待”学生。

上述平等性、差异性这两点看似矛盾,但实际上不冲突。

平等与差异共存,不相矛盾。

综上所述,教师在平等对待学生差异的前提下,尊重、利用、发展学生差异,满足学生差异需求。

3.发展性。

学生具有发展的权利,课堂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教学公平要求教师满足学生充分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其个性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公平的特征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实践领域,是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课堂教学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关系到个体的发展。

所谓课堂教学公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智力水平、家庭背景、性别不同的学生加以平等对待,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

本文课堂教学公平指教师尊重对待每个学生,在此基础上,有区别的施以每个学生差别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小学课堂教学公平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现象:

学生不能共享教育资源、教学活动不公平、教学评价不完善等。

应素质教育要求,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消除这些不公平的现象。

本文以自身支教实习所在的聊城莘县十八里铺王铺完小1-6年级师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一个学期课程的观察分析,从课堂教学资源的分配、课堂教学师生交流互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教学评价这四个维度展开观察,实际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表现,探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为了解小学课堂中教育公平现状提供实证数据,丰富课堂教学公平研究方法与内容,引领教师关注学生差异,开展以学定教,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同时对一到六年级的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在访谈过程中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针对搜集的数据资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来察小学课堂教学公平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时空上的公平问题

在和学校老师、学生交流以及自己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观察中发现,在座位的编排上,一般,教师倾向于把学习成绩较好一些的学生排在第一排和中间位置,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被排在后面。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较多的关注坐在中间和第一排的学生,然而被排在后面几排的学生,相比坐在中间和第一排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注少很多。

关于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方面,教师对学生单独交流可以很好促进学生发展,但是,班级有学生几十个,课堂时间和教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完成一对一交流,也就做不到绝对公平。

相同时间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意义,有的学生得到了发展,有的学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观察、访谈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教师更倾向于对学习成绩优异者进行个别交流与辅导,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个别指导与关注相对较少。

(二)课堂教学师生交流互动上的公平问题

通过观察以及与教师交流得知,在课堂师生交流方面,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更乐于发言、与教师沟通交流。

相比之下,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在课堂发言、与老师沟通交流方面表现的不积极。

本人实习期间曾担任三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通过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及与本班教授数学的王老师的班级学生情况的交流中发现,课堂上表现积极活跃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像班长苏志栋、王佳艺、邢润涵、王亚彤、王雅茹这几个学习成绩比较靠前的学生,而学习成绩比较靠后的学生课堂上很少发言,表现也比较安静。

在与其他年级老师的交谈中,也都谈及了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的不同,一方面与学生个性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对学生表现所做反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

理论经验可知,良好的师生互动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通过对观察以及访谈结果的分析表明:

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失衡。

教师倾向于对优秀生做积极反馈。

在多次的课堂听课中发现,教师多用“很好”“不错”等鼓励性的话语对成绩靠前的学生的发言、回答、提问等作出评价,倾向于对他们的回答及提问进行深入的启发诱导,而对成绩落后的学生很少进行提问,对其表现用简单的“好,请坐”“嗯”及点头示意等作出反应。

(三)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公平问题

教学内容设计偏向优秀学生。

教师一般根据优秀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进度来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调控教学进度。

这种做法无法照顾到学习落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一定程度上导致优生更优,而差生一步落下步步落下。

这样的不公平,无法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课后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普遍反应上课听讲比较吃力,跟不上老师,在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以及完成课堂练习及家庭作业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而与任课老师的交谈中也了解到,老师以大部分学生能够跟的上教学进度、理解教授内容为基准展开学科教学,对成绩落后的学生照顾较少,且没有进行额外的课上、课后辅导。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公平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以学习成绩高低为标准,而忽视学生在其他方面才能潜力的挖掘。

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被冠以“差生”,在课堂互动等方面就较少受到教师的重视。

在我刚任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开始的一周内,由于对班级学生缺乏了解,就和已在校任教三年的王老师了解学生情况,在谈及在本人课堂上表现比较活泼好动的刘耀轩同学时,我在表达说他挺聪明的时候,王老师反驳说“刘耀轩这学生可不聪明,学习成绩都倒数,可笨了。

”足以看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主要参考标准是学习成绩的高低。

三、小学课堂教学不公平问题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当前,尽管素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但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及评价标准仍对现实的课堂教学有较深的影响。

当今评价学校仍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学校紧抓教学质量主线,把学生统一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聘任教师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就想尽办法,竭尽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

在这种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下,教师的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