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7049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docx

《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docx

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

文化强国方略纵横谈

十七届六中全会主题重大、内涵丰富,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通过的《决定》就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重要部署、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读者朋友更好地学习理解、把握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人民论坛杂志近期将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解读全会精要。

本期“特别策划”在约请专家归纳分析六中全会主要亮点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文化强国方略”这一主题展开。

实现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还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

关键点在哪?

具体要搞好哪些方面?

本期专题结合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文化自觉”、“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公共服务”、“文化产业创新”等关键词进行了深入解读。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战略构想的提出与部署,体现了深刻的文化自觉,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必将凝聚起推动改革创新的强大力量,开启中华民族复兴的崭新阶段。

六中全会八大创新点

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世界文化潮流有一个规律性,那就是世界各国跟着世界前三名走,前三名引领世界发展潮流。

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前三名,世界就跟着资本主义的感觉走。

社会主义处于前三名,世界各国就跟社会主义学。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较量,终究靠实力说话。

经济发展是实力,是火车头,是“牵引机”,“牵引”世界经济发展。

发生“牵引”影响的是文化。

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名,所以就有了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其实,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建设有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个历史建设任务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

中国人民从1840到1949年,用了100年的时间,在反帝反封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始终围绕着时代的主题构建与创造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文化。

到了1949年,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第一个任务。

第二个历史建设任务是: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实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文明富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阶级斗争扩大化”政治文化的错误与曲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

三十余年的大发展,在继承和创新红色文化中,在批判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中,在与各种“西化”思潮与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博弈中,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200年的社会转型,是我们考虑所有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这样,我们的文化建设才会有历史的依据、现实的依据、民族的依据。

提出了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新命题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一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科学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创新,推进文化创新,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新实践;二是各文化部分,科学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文化精品与大众文化协调推进;四大基层文化,城市社区文化、农村乡村文化、国企民企外企微企之企业文化、校园军营机关事业单位之“单元文化”同时并举,专业文化教育科研医学队伍与广大群众同时从事伟大文化创造。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人本主义为核心

一是《决定》反映了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提出了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奋斗目标;二是以人为本,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进行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三是提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四是提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文化建设途径,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论断

正是因为如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吹响了“百年大进军”的文化号角

一是奔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要整合文化资源与文化力量,启动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步伐,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奔向新中国成立100年,要通过深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再创造和集成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梦想。

提出了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文化精品、杰出作品的奋斗任务

一是把其作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鼓励中华儿女为此而努力。

二是指出了具体实现途径。

那就是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对如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繁荣作出了新部署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二是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六是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提出了用三支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体系

一是党的队伍建设。

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三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原动力”队伍建设。

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为何当前提出“文化强国”战略

为什么说已经到了文化强国的时候?

有专家解读指出,“建文化强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您怎么看待文化强国这一崭新理念和思路?

为什么会提出“文化强国”的理念?

把文化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实际上这是第一次。

尽管之前有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还有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但是直接以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发展繁荣作为主题,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央全会的首次。

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文化强国的时候了。

从国内来看,最切近的一个理由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因为文化是一个低耗能、高效益的产业,各地也都在积极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突破点,以期文化产业能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外学者也认为,旧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也使人类面临一些困境,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等都逼着我们转变。

所以有人认为,经济时代已经结束,文化时代已经来临,未来的时代是以文化来引领的。

在过去的经济时代,文化处在幕后,而如今文化已经走到了前台,从配角成为了主角,走到了舞台的中心。

我们的党中央站在了世界文明的潮头来看待、探讨未来文化发展趋势,引领未来文化发展的新的道路。

对六中全会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有深刻的认知;对文化的本质性力量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对文化发展的独特规律有新的认识;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肩负的文化使命有一种深刻的自觉。

我们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保卫者、创新者,也是先进文化的主导者;这也是对过去我们发展文化、搞文化建设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反思;对最近一轮将近十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实践,有深刻的总结。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崭新理念和思路。

实现了这些突破,也就对文化强国有了新的定位

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我们已经做了哪些准备?

还需要哪些突破?

如果除开一些细节、一些技术性操作性的问题,从十七大到六中全会,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实现了一些突破,最重要的是对文化的功能有一种崭新的定位。

一是突破了很长时间以来某些时候对文化功能的狭隘的碎片化的理解,放宽视野看文化,看到文化的各种面相、各种维度。

文化不像其他具体的事物,文化就像海风吹拂之下,各种海浪涌起,向着各种可能性的方向绽放。

文化不会固定成一种样式,它会不停地自我复制和自我表现,这是文化的本质特性。

二是突破了表象化和纯功利化的理解的局限,把握了文化的本质性力量。

三是突破了古典时代和经济时代对文化思考的方式,为未来中国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是突破了对传统简单肯定和粗暴否定的一种局限,能够坦然面对传统,进行创新。

一方面,传统文化是祖宗留给我们的资产,我们作为子孙,应坦然接受;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祖宗留给我们的是债务的话,我们也应该父债子还。

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文化。

五是突破原来旧的意识形态、“左”的意识形态留给我们的一些有害的思维方式,真正为未来新的一轮解放思想开辟道路。

比如说一种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斗争思维方式,这是要突破的;还有一种泛政治化的思维方式,不管什么事情都要用政治标准来评价,不管是娱乐的还是文学艺术的,统统都把政治的标准放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还有把重要的东西变成唯一的东西的思维方式,我们也在突破;还有就是重理轻情,我们总是在说道理,过分关注生活中真假对错的东西,而过少地关注生活中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这个我们也有所突破;还有就是重主义轻生活,以前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主义在先,而不是以生活实践为根本。

共产党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生活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

当我们对以上这些都有所突破的时候,我们也就对文化发展有了崭新的定位,再也不把文化看成是一种经济工具、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而是正如联合国上世纪80年代所说的,“文化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评价发展水平、发展质量的指标。

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是一种创新

本次六中全会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您认为在考评文化发展的时候,应注意哪些方面?

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是一种约束机制、一种制度安排。

有一种硬性的考评机制的话,就必然会促使各级政府、各级领导认真地、均衡地考虑文化的发展,既要考虑人民群众物质上、生活上的改善,也要考虑精神生活的改善,两方面均衡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反过来又指导、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信仰系统、认知系统和审美系统。

文化引导人类不断地超越现象、个别和当下,进入本质、普遍和久远,是人类的意义之源、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

从长远、本质、普遍看,文化无坚不摧,从当下、个别、现象看文化又极其脆弱。

以自由为灵魂,以追问探索为动力,以保障提升生命为依归,文化发展具有渐进性、非爆发性;文化的存在具有弥散性、附着性、自相缠绕性;文化评价基本坐标的价值具有中立性。

文化是道和器的结合,有其物的一面。

任何精美的文化总要弥散性地承载于物之上。

文化也可以进行数量上的描写和描述,这是可以考评的。

当然,真正关乎精神、道德、信仰、价值的东西,不大像经济数据那么明确,考评也会带来一系列新的既有弹性、也能够大致判断是非的标准。

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新的开始,至于细节上的操作,怎么样准确评价文化发展上的功与过,还有待我们探索。

当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着手?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文化强国”的几个标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转变发展方式处于关键时期,同时面临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风险和新的发展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国内国外两个背景

从国内层面看,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首先,我国经济总量大幅跃升,2010年人均GDP已达43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越过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城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的消费意愿明显提高,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供给不足。

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顺应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更好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其次,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看,不仅包含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健康、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的精神文明目标。

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使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更为清晰;再次,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由于文化产业以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加工对象,具有消耗物质资源少、成长性好、发展空间大的绿色经济特征,从而成为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换言之,作为新兴产业和绿色经济的文化产业发展得越快、规模越大,对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从而有利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要求。

从国际背景来说,当前欧盟一些国家,如希腊、意大利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失业率高企、经济衰退,全球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

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一花独秀,经济发展态势基本良好,并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经济硬实力快速成长的同时,文化软实力虽然近几年来有所增强,但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提升阶段,显得比较弱小。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面临国际新秩序重建中,我们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

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谐文化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

毫无疑问,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个人主义、超前消费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

通过建设“文化强国”,从而提高和充分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从而为克服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强国的五个标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味着我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内容大国,成为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肩的文化强国。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中华民族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崭新面貌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是自184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和志士仁人为民族复兴而流血牺牲、艰苦奋斗的百年梦想和热切期盼。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强国”呢?

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衡量:

一是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充分激活,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文化发展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精品节目,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社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

二是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竞争力大幅提高,占到GDP比重的8%到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文化产业集团,能够与迪士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索尼等国际跨国文化传媒产业集团展开竞争,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引领潮流,在世界舆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三是文化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既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的宏大文化人才队伍,同时也要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和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创新的生动活泼局面。

四是文化贸易特别是版权贸易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版权贸易长期以来逆差严重的尴尬局面,实现从国际文化贸易大国而转变为国际文化贸易强国的战略目标,与我国未来作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强国和贸易强国的地位相适应,在世界文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各项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变目前国际议题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状态的不利地位。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魄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改革管办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要素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环境,促使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组合,为文化发展和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更大程度地发挥全社会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实现文化的社会化发展的新格局,从而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更多的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混合经济的文化经济形态。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加快文化发展的法制化进程,逐步改变目前以政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单一做法。

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要求,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文化政策上升为法律,从法律的角度界定政府与市场、公民文化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关系,使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遵循文化艺术发展和创新的规律,既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同时也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避免采取粗放发展的传统方式发展文化,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反对一刀切,不搞文化“大跃进”,从而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

打造文化强国的三大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去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文化发展也需要有经济实力,这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我们一个最大的优势。

第二个优势是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同时又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化的节点。

目前公民对文化消费需求很旺,这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个优势是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性非常高,放开市场准入后,很多民营企业进入文化领域,参与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在这方面投资很踊跃。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五千余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经使我们建立起民族的自信心。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我们同样能够创造文化建设的世界奇迹。

文化强国:

宏观微观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国文化的源泉。

我认为这个源泉在人民大众当中,在社会生活当中,在人民的创造活动当中。

从宏观看,应注意到三个方面

首先,上下结合。

“上”指政府、领导。

政府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文化改革,包括文化体制、组织、结构等,通过全面的文化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给文化人“松绑”,让人敢想、敢做、敢于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起作家、艺术家、文化企业家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文化是文化人主体的创造,如果有过多的束缚,就很难创作出传世经典的文化作品。

“上”应宽容,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从“下”来说,文化创造主体应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我们今天的文化创作是为弘扬中华文化、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而肩负重任。

如果没有这种责任感、使命感的话,就很难创作出好的文艺作品、高水平电影、高质量电视,很可能沦为粗制滥造。

文化人应该沉下去,沉到人民群众中去,细心体会群众心声,真正领会时代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其次,雅俗结合。

现在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大家都喜欢看些通俗的、流行的、娱乐的东西。

如果听任俗文化泛滥而不重视雅文化的话,我们从文化作品中所受到的启发意义就会越来越少。

现在很多文化作品只是单纯的搞笑,比如我有一次到一个地方看到的文艺表演,已经到了粗俗、庸俗甚至色情的程度。

这样就失去了文化真正的性质和价值,已经不是一种精神的创造而沦为庸俗的表现。

这种文化实际上是对社会对人们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种亵渎。

雅文化应该是“正俗文化”而不是“邪俗文化”。

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雅文化,加强雅文化的教化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质量,展现中华文化应有的精神和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有经典文化的出现。

现在每年长篇小说成百上千,真正留下来的能有多少呢?

电影电视剧充斥荧屏,但是真正算经典的能有多少?

这中间有大量的泡沫,在短时间内就会破灭,它们的价值、意义根本无从谈起。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究竟怎么样去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我们每个人负有什么责任和使命。

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这点,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才会得到切实的提升。

最后,中外结合。

大家都知道这句话: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

世界文化是由各个民族的文化组成的,民族的文化是对世界文化的充实和发展。

我们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时候,应该回到自己文化的源头上来。

我们的文化应该有国字号的标志,应该含有更多中国元素,涵容世界文化,也就真正充实了世界文化。

如果我们跟着西方走,一味模仿,失掉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就丧失了中华文化的自我,同时也降低了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可能在世界文化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很多文化作品之所以“走不出去”,不被别人所看好,就是因为里面国字号的标志不明显,中国元素含量不够。

《红楼梦》之所以被很多国家翻译,流传世界,是因为它已经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标志,一面镜子。

从微观看,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首先,无名而有名,有名而无名。

现在很多文化人、作家、文化企业家一味追名逐利,而不是埋头提升文化作品的质量,不去吃透中华文化的精髓,不去殚精竭虑地钻研作品,这种心存“有名”而追名的结果,只能是产生一堆粗制滥造的产品,反而失去了名。

只有心存“无名”,甘心坐一段时间冷板凳,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去研究、去思考、去提升作品的内涵、质量,反映时代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