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561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5年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右图中所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漫长认知过程。

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经历了天圆地方-不规则的球体-圆球体的结论。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受认知能力的影响,古代人认为地面是平的,天是方的,故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

后来随着认知视野的扩大,人们认为“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

随着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到现在,人们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上拍到的地球照片,更加准确的证明地球是圆球体的结论。

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180°经线B.20°E,160°W

C.20°W,160°ED.本初子午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之和180°)组成的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避免了用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给分隔到两个半球上。

故选:

C。

考点:

本题考查。

3.与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接近的地点是()

A.北京(40°N,116°E)B.广州(23°26′N,113.5°)

C.基多(0°,78°W)D.曾母暗沙(4°N,112°E)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即八万里。

所以,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地”指的是赤道。

与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接近的地点是基多(0°,78°W)。

故选:

C。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右图是用手电筒做光源,模拟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仪上,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关于演示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①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②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③此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

④灯光能照射到地球的小部分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

5.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五带的形成D昼夜长短的变化

【答案】4.A5.A

【解析】

试题分析:

4.用手电筒做光源,模拟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仪上,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我们会发现,

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灯光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

故选:

A。

5.此实验是演示地球的自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国际时差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故选:

A。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

6.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一个是()

05km

A、1:

5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C、D、1:

50000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较分子都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大的反而小;分子小的反而大。

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分母最大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故选:

B。

考点:

本题考查地图。

7.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北逆南顺。

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大洲和大洋。

8.地球上有一个地方会让人“找不着北”,这个地方位于()

A.赤道B.北极点C.南极点D.本初子午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而每一条经线都是连接南北两极。

所以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

在南极点上朝任何方向看都是北。

反之,在北极点上往任何方向看都是南。

所以,地球上有一个地方会让人“找不着北”,这个地方位于北极点上,故选:

B。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9.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往往蕴涵了许多地理知识。

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D.我们济南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国际时差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根据题意,故选:

C。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

2013年5月20日15时,美国中部俄克拉荷马州遭遇龙卷风袭击,造成24人遇难、40人失踪的重大灾难,引起全世界关注。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0.此时,地球公转位置正确的是()

11.灾害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济南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南回归线D.济南昼短夜长

【答案】10.A11.B

【解析】

试题分析:

10.当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所以2013年5月20日15时,美国中部俄克拉荷马州遭遇龙卷风袭击时,地球公转位置处在图中的春分和夏至日之间。

故选:

A。

11.根据第一小题的分析,2013年5月20日15时,美国中部俄克拉荷马州遭遇龙卷风袭击时,地球公转位置处在图中的春分和夏至日之间。

所以,此时,太阳的直射点正在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济南昼在变长,夜在变短。

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

12.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正确的是

A.23.5°S;冬至B.23.5°N;夏至

C.23.5°N;冬至D.23.5°S;夏至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当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正确的是23.5°N;夏至。

故选:

B。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

13.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交替

c.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d.昼夜长短的变化

e.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f.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g.五带的形成

A.abcB.cdeC.begD.acde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国际时差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

14.下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

据此判断,在范围相同的情况下,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D。

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地图。

15.下面是一幅村庄平面图,根据地图的要素,你认为至少有几处错误:

()

A.一处  B.二处C.三处D.不知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地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应当明确这些“语言”的含义。

读图可知,这幅村庄平面图,根据地图的要素,至少有两处错误:

缺少比例尺和图例。

故选:

B。

考点:

本题考查地图。

16.我们学了五种地形,除了盆地以外,还有下列四种,你能依据下面的图示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

A.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B.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盆地

C.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平原D.①丘陵②山地③高原④丘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

故选:

C。

考点:

本题考查地图。

17.序号处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排序正确的是()

A.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B.陡崖山谷鞍部山脊山顶

C.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D.陡崖山脊山谷鞍部山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读图可知,序号处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排序正确的是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故选:

C。

考点:

本题考查。

18.下列地图能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分层设色地形图D.平面示意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情况。

故选:

B。

考点:

本题考查地图。

1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A.8693米 B.9003米  C.8690米  D.8999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海拔定义可知,地图上表示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根据相对高度定义可知,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所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8844-(-155)=8844+155=8999米。

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地图。

第十届全国艺术节已于2013年10月26日在泉城济南(36°40′N,117°02′E)完美闭幕。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济南位于右图中的

A.甲点B.乙点

C.丙点D.丁点

21.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大约在右图中的

A.A与B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