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9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97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docx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docx(1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docx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物理教案

高考总复习·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质点的直线运动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参考系、质点 Ⅰ(考纲要求)

1.参考系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一个其它的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

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

(2)时间间隔:

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

3.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把此物体看作质点.

位移、速度 Ⅱ(考纲要求)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

(1)速度:

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个就是速度.

(2)平均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是矢量.

(3)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2)平均速率: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加速度 Ⅱ(考纲要求)

1.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

a=

.

●特别提醒

提醒一 

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提醒二 加速度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

解析 在研究乒乓球旋转情况时,尽管乒乓球体积和质量很小,但其不同位置的转动情形不同,即此时乒乓球不可视为质点,故选项A、B错误;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选项C错误.正确选项是D.

答案 D

2.下列几个速度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D.小球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5m/s

解析 平均速度与某一段位移或某一段时间相对应,故应选B项.

答案 B

3.如下表是某同学浏览央视网站主页看到的当日的节目单,那么节目单中出现的13:

30、14:

50、15:

20、18:

19、20:

30表示的是(  ).

今日电视

13:

30 CCTV-2

交易时间:

权威解读财经资讯

14:

50 CCTV-10

百科探秘:

与猛虎相伴的女郎

15:

20 CCTV-6

迪斯尼经典影片《功夫少女》

18:

19 CCTV-3

《快乐驿站》纪连海趣说和珅

20:

30 湖南卫视

节节高声:

锦衣卫护航飞轮海

A.都表示时间间隔

B.都表示时刻

C.13:

30表示时间间隔,14:

50、15:

20、18:

19、20:

30表示时刻

D.13:

30表示时刻,14:

50、15:

20、18:

19、20:

30表示时间间隔

解析 节目单中出现的13:

30、14:

50、15:

20、18:

19、20:

30表示的是节目开始时的时刻,选项B正确.

答案 B

图1-1-1

4.观察如图1-1-1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对乘车人说:

“你没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

“真快!

”司机和小女孩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  ).

                  

A.地面,地面B.地面,汽车

C.汽车,地面D.汽车,汽车

解析 乘车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而相对地面来说,车在运动.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5.

图1-1-2

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1-1-2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m,800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m、400m和800m赛跑.则(  ).

A.甲的位移最小B.丙的位移最大

C.乙、丙的路程相等D.丙的路程最大

解析 甲的位移大小为100m,乙、丙位移均为零,A、B错误,丙的路程为800m最大,D正确、C错误.

答案 D

6.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m/s2,a乙=-4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

解析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A错.甲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减速运动,B对.加速度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甲、乙速度变化一样快,C错.由Δv=a·Δt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

答案 B

考点一 对质点的进一步理解

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看成质点.如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时就可把火车看成质点.

【典例1】

下列情况下的物体,哪些可以看做质点(  ).

①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②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③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④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③

思路图解

答案 C

【变式1】

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解析 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

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旋转球”上的不同点转动情况不同,故不能把它看作质点;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应选D.

答案 D

考点二 对速度和速率的理解

物理意义描述

分 类

决定因素

方 向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

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变化量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点运动方向

续表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

平均速率、瞬时速率

平均速率由路程和时间决定

无方向

它们的单位相同;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典例2】

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

图1-1-3

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1-1-3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②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 ③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 ④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③

思路图解

答案 C

【变式2】

如图1-1-4所示,

图1-1-4

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不相同的是(  ).

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

解析 运动过程中两人的速度方向不同;起点、终点都相同,说明位移相同;因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在相同的时间内所走的路程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应选A.

答案 A

考点三 对位移、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

1.对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理解:

由a=

可知,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意味着速度变化快,并不表示速度变化大.

2.在同一条直线上判断物体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

要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方向相同则增大,方向相反则减小,而“增大”或“减小”的快慢就要看加速度的大小.

3.对位移的理解:

应注意:

只要速度方向不变化,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就一直增大,只有速度方向相反后,其位移才会减小,与速度的大小变化无关.

【典例3】

(改编题)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的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解析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应增大,当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均匀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增大,但不再是均匀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增大,A项错误,B项正确;因质点速度方向不变化,始终是向前运动,最终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C项和D项均错误.

答案 B

【变式3】

某质点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m,又经过2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竖直向下

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等

解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a=

m/s2=-10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选项A正确;由位移的定义知,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零,而路程为40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平均速度为零,但平均速率却为v=

m/s=10m/s,即选项B错误;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每时每刻的加速度都相同,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大小仍为10m/s2,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C错误;在抛出点两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答案 A

   1.对直线运动基本概念的考查

阅卷教师揭秘

(1)命题分析

高考试题中单独考查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的命题不多,主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矢量正负号的含义(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矢量的变化率等方面进行考查,例如2009广东17题、2010全国24题、2011安徽16题等.

(2)主要题型:

选择题

(3)卷面错因

①不能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②分不清矢量与标量,没能正确理解矢量正负号的含义;

③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