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6168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docx

《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docx

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

第四章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动物疫病

第一节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动物疫病

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猪瘟等四种I类边物传染病。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又称鸡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禽以及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点是发热、咳嗽、全身衰弱无力,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炎症。

根据病原的致病性强弱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

(一)病原

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为A、B、C三型。

引起禽流感的A型流感病毒外有两种辐射状突起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容易变异,已知HA有16个亚类(HI-H16),NA有9个亚类(N1一N9),它们之间的不同组成,使A型流感病毒有许多亚型,各亚型之间没有交互免疫力。

病毒不耐热,60℃20分钟可灭活,对低温和于燥的抵抗力强,不耐酸和乙醚。

对紫外线、甲醛很敏感,一般消毒剂均可杀灭。

(二)流行病学

1、传播特性

病禽、野生水禽是病毒循环感染的自然宿主。

病毒主要在呼吸道黏膜细胞内增殖,当患病动物打喷嚏、咳嗽时随飞沫排出。

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播。

目前还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昀可能性,所以污染鸡群的蛋不能作种蛋用。

2.流行特点

本病可由所有HA和NA不同组合的型所引起,其中大多数致病性低,只有H5和H7中的少数亚型具有高致病性,并伴有高死亡率。

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既与禽的种类及易感性有关,又与毒株的毒力有关,还与年龄、性别、环境因素、饲养条件和并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等有关。

A型流感病毒自然感染猪、马、禽类和人,在禽类中鸡和火鸡最易感,鸭和鹅的易感性较低,某些野禽也可感染,还可感染貂、海豹、鲸等。

B型、C型流感病毒正常情况只感染人,但也有在不同动物之间或动物与人之间互相传播,如猪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流感。

(三)症挞特征

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几小时到数天,发病急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常突然暴发,无明显症状而迅速死亡。

病程稍长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咳嗽、呼吸啰音和呼吸困难:

冠、肉髯、眼睑水肿、发绀或坏死:

眼结膜发炎,眼、鼻有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腿部鳞片有红色或紫黑色出血;排出黄绿色稀便;产蛋量明显下降,并可见软皮蛋、畸形蛋;有的鸡有神经症状。

(四)病变特点

眼、鼻有分泌物,冠、肉髯发紫或水肿。

有的可见颜面、头部肿大,鼻窦肿大、充满黏液。

喉头、气管黏膜充血、出血,严重时有水肿,并伴有黄色纤维塞性渗出物或干酪样渗出物。

腺胃乳头、腺胃与肌胃交接处有出血点,十三指肠和泄殖腔、扁桃体充血或出血。

输卵管黏膜、卵巢充血、出血,卵泡变形,卵黄变稀易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肾肿大,尿酸盐沉积。

(五)诊断要点

病禽表现禽冠、肉胃、眼睑水肿,头肿大,眼、鼻有分泌物,腿部鳞片出血,有呼吸道症状和腹泻;剖检时见有黏膜膜和脏器出血,腺胃乳头、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卵巢萎缩、出血,输卵管出血,肾肿大,直肠黏膜出血等,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进行实验检查,一般在感染初期或发病急性期取死禽气管、肺、肝、肾、脾、泄殖腔等,活禽用棉拭子涂擦喉头、气管或泄殖腔采取病料送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六)鉴别诊断应与鸡新城疫鉴别。

(七)防制措施

加强平时的兽医卫生管理工作,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引进禽类和产品时、一定要从无禽流感的养禽场引进;加强禽流感的监测,做好集市、屠宰场检疫;对种禽场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在受威胁地区的禽类接种疫苗。

一旦发现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及时采取病料,迅速送检确诊,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并立即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

严格加以封锁,禁止禽类及禽类产品外运;扑杀所有感染高致病力禽流感的禽类,对尸体进行销毁或深埋;对禽舍、环境和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场内垃圾应掩埋或焚烧,然后再喷洒消毒药。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易感群应进行高密度的紧急接种。

(八)免疫程序

l.种鸡、蛋鸡免疫

初免:

雏鸡7日~14日龄,甩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

二免:

初免后3~4周后可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

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免疫一次。

2、商品代肉鸡免疫

7日~10且龄时,用禽流感或禽流感一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免疫一次即可。

3.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免疫

初免:

雏鸭或雏鹅14日~21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二免:

间隔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

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4.商品肉鸭、肉鹅免疫

(1)肉鸭7日~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免疫即可。

(2)肉鹅

初免:

7日~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次免疫。

加强免疫:

第一次免疫后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5.散养禽免疫

春、秋两季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各进行一次集中全面免疫。

每月定期补兔。

6.鹌鹑、鸽子等其他禽类免疫

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或参考鸡的免疫程序,剂量根据体重进行适当调整。

7.调运家禽免疫

对调出县境的种禽或其他非屠宰家禽,要在调运前2周进行一次禽流感强化免疫。

8、紧急免疫

发生疫情时,要对受威胁区域的所有易感家禽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对发生或检出禽流感变异毒株地区及毗邻地区的家禽,用相应禽流感变异毒株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九)常用疫苗选择及使用

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为乳白色乳状液。

在2~80℃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用于预防H5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鸡、鸭、鹅的禽流感。

接种后14日产生免疫力,鸡免疫期为6个月;鸭、鹅首免后3周,加强接种1次,免疫期为4个月。

颈背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

2~5周龄鸡,每只0.3毫升;5周龄以上鸡,每只0.5毫升;2~5周龄鸭、鹅,每只0.5毫升;5周龄以上鸭,每只1.0毫升;5周龄以上鹅,每只1.5毫升。

需注意①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鸡或健康状况异常的鸡,禁止注射本疫苗;②使用前应先使疫苗达到室温并充分摇匀:

③疫苗开启后,限24小时内用完:

④屠宰前28日内禁止使用;⑤用过的空疫苗瓶或开启后未用完的疫苗等,均应经消毒后废弃,不可乱扔。

2.重组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Re-4株)为乳自色乳状液!

在2~80℃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用于预防H5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鸡、鸭、鹅的禽流感。

接种后14日产生免疫力,鸡免疫期为6个月:

鸭、鹅首免后3周,加强接种1次,免疫期为4个月。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

3.禽流感H5、H9亚型二价灭活疫苗(D96+F株)为乳白色均匀乳剂,呈油包水型,在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用于预防H5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接种后21日产生免疫力。

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7~14日龄鸡,每只0.3毫升,免疫期为2个月;21日龄以上鸡,每只0.5毫升,免疫期为4个月。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

4.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为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20℃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用于预防鸡的H5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

点滴、滴鼻、肌肉注射或饮水免疫。

首免建议用点眼、滴鼻、肌肉注射,按瓶签注明羽份,用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点眼、滴鼻接种0.1毫升(含1羽份),或腿部肌肉注射0.2毫升(含l羽份)。

二免及以后加强免疫如采用饮水免疫,剂量应加倍。

应注意①疫苗稀释后,应放于冷暗处,在2小时内用完;②疫苗不能与任何消毒剂接触;③开启后未用完的疫苗及用过的空疫苗瓶均应消毒后废弃;④点眼、滴鼻免疫时,应保证足够1羽份疫苗液被吸收,肌肉注射免疫时,应采用7号以下规格针头,以免拔出针头时疫苗液流出,饮水免疫时,忌用金属容器,饮用前应至少停水4小时;⑤被免疫雏鸡应处于健康状态,如上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有其他病原感染或炎症反应,应在点眼或滴鼻免疫同时采用肌肉注射免疫,每只鸡接种总量为1羽份;⑥在本疫苗撞种前及接种后2周内,禁止接种其他新城疫疫苗。

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其他活疫苗的接种应间隔5—7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二、口蹄疫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起的人和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小水疱和溃烂。

(一)病原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和易变异性。

己知的病毒有7个血清型,即A、0、C、南非1、2、3型和亚洲1型,每一主型又分若干亚型,目前已发现65个亚型。

各主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同一主型各亚型之间有一定的交叉免疫性。

病毒在实验和流行中都能出现变异,实践中疫苗的毒型与流行毒型不同时,不能产生预期的防疫效果。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土壤和毛皮传染性可保持几周至几月。

但对紫外线、热、酸和碱敏感,1%~2%氢氧化钠、3%~5%福尔马林、0.2%~0.5%过氧乙酸、0.1%灭菌净等都是良好的消毒剂。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

患病动物通过水疱皮、水泡液及发热期的乳、唾液、眼泪、娄尿、呼出气体等排毒。

潜伏期动物排毒和康复后动物在一定时期内排毒是本病危险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本病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经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近年来证明通过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传染更为重要。

饲料、垫草、用具、饲养管理人员以及犬、猫、鼠类,家禽等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3.易感动物

口蹄疫的易感动物多达30多种,但主要是偶蹄动物,其中奶牛、黄牛最易感;牦牛、—水年和猪次之;绵羊、讪羊、骆驼再次之。

一般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

人也可感染。

4.流行特点

本病传播迅速、流行猛烈、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搬从秋季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少。

该病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自然条件下每隔l~2年或3~5年流行一次,往往沿交通线曼延扩散或传播,也可跳跃式远距离传播。

单纯性猪口蹄疫仅猪发病,不感染牛羊。

(三)症状特征

牛:

潜伏期平均2~4天,最长1周。

病牛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流口水,开口时有吸吮声。

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水疱,此时病牛大量流口水。

水疱约经一昼夜破溃,形成边缘整齐的浅表红色溃烂,以后体温降至正常,溃烂逐渐愈合,全身状况好转。

如继发感染,则溃烂加深,愈合后形成疤痕。

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蹄部柔软处皮肤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以后干燥结痂愈合。

如继发感染则发生化脓、坏死、跛行,严重的蹄壳脱落。

乳头和乳房部皮肤有时也出现水疱和烂斑。

本病多为良性经过,一般经1~3周可痊愈。

恶性口蹄疫在上述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心脏麻痹死亡,病死率达20%~50%。

犊牛患病时多呈恶性,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病死率高达60%—90%。

羊:

潜伏期1周左右。

症状与牛相似但较轻。

绵羊蹄部症状明显,山羊口腔症状明显,羔羊常因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死亡。

猪:

潜伏期1--2天。

以蹄部水疱为主。

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食量减少或不食,不久在口腔黏膜形成小水疱或糜烂,蹄冠、蹄叉、蹄球等处形成米粒、蚕豆大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出血性溃疡。

如无细菌感染,一周左右痊愈,如继发感染严重可引起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常卧地不起。

病猪的鼻盘、乳房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

哺乳仔猪多发生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达60%~80%。

人主要由于饮食带毒乳,越通过挤奶接触患病动物等引起感染。

主要表现为唇、齿龈、颊部黏膜及指尖、指甲基部等处发生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薄痂或溃烂,病程1周左右,愈后良好,儿童感染后发生胃肠炎,严重者呵因心肌麻痹而延亡。

(四)病变特点

除口腔河蹄部的水炮河烂斑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反刍动物前胃黏膜可见圆形烂斑,真胃和大小肠黏膜呈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有弥漫性或点状出血,心脏松软似煮肉样,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俗称为“虎斑心”。

(五)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症状及剖检变化等可作出初步诊断。

但在确诊时必须进行毒型鉴定;一般采取患病动物的水疱皮或水疱液(置于50%甘油生理盐水中),或取恢复期血清送检。

(六)鉴别诊断

牛口蹄疫应注意与牛瘟、牛恶性卡他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传染性水疱性口炎鉴别。

牛瘟目前在我国已经消灭,发生的可能性小,主要表现口舌粘膜没有水疱,仅有灰色小结节、坏死假膜或边缘不整的烂斑,蹄部无病变,有严重的下痢,病死率极高。

牛恶性卡他热在口鼻粘膜坏死之前无水疱,角膜浑浊,全身症状严重,病死率高,多散发。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在口腔粘膜糜烂过程中没有水疱,并有较重的腹泻,发病率低。

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猪、牛、马都感染,流行范围小,发病率低。

猪口蹄疫应注意与猪水疱病、猪水疱疹、猪水疱性口炎鉴别。

猪水疱病一般仅感染猪,主要发生在集中饲养的猪场,发病率较高,但无死亡。

猪水疱疹一般仅感染猪,呈散发或地方流行,发病率低,无死亡。

(七)防制

平时加强检疫,禁止从疫区购入动物、动物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购入动物必须隔离观察,确认健康方可混群;常发地区定期应用相应毒型的口蹄疫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发生口蹄疫时,应立即上报疫情,并及时采取病料,迅速送检确诊定型,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封锁疫区,捕杀患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尸体焚烧或化制;对污染的环境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对疫区内的假定健康动物及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迸行紧急接种。

待最后一头病畜消灭之后,3个月内不出现新的病例,经过终末大消毒后解除封锁。

(八)兔疫程序

1.规模化养殖家畜

(1)猪、羊

初免:

应用相应毒型的口蹄疫疫苗,28~35日龄仔猪或羔主,免疫剂量为成年猪、羊的一半;

二免:

间隔1个月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加强免疫:

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

(2)牛

初免:

应用相应毒型的口蹄疫疫苗,90日龄犊牛,免疫剂量是成年牛的一半。

二免:

间隔1个月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加强免疫:

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次。

2.散养家畜

春、秋两季对所有易感家畜应用相应毒型的口蹄疫疫苗,进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殖家畜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3、调运家禽

对调出县境的种用或非屠宰畜,要在调运前2周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4.紧急免疫

发生疫情时,要对疫区、受威胁区域的全部易感动物应用相应毒型的口蹄疫疫苗,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九)常用疫苗选择及使用

1.猪口蹄疫0型灭活疫苗(普通型)为乳白色或淡红色略带粘滞性的乳状液,2~8℃保存,有效期为1年。

用于预防猪0型口蹄疫。

注射后15日产生免疫刀,免疫期为6个月。

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

体重10~25千克猪,每头2毫升;体重25千克以上猪,每头3毫升。

注射后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①注射局部出现肿胀,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1~2天,以后逐渐恢复正常。

②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甚至可能出现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怀孕母猪可能出现流产。

2.猪口蹄疫0型灭活疫苗(浓缩型)为乳白色或淡红色略带粘滞性的乳状液,在2—8℃,有效期为1年。

用于预防猪0型口蹄疫。

注射后15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

体重10—25千克猪,每头1毫升;体重25千克以上猪,每头2毫升。

不良反应同猪口蹄疫0型灭活疫苗(普通型)

3.猪口蹄疫0型灭活疫苗(进口佐剂型)为乳白色或淡红色略带粘滞性的乳状液,2~8℃保存,有效期1年。

用于预防猪0型口蹄疫。

注射后15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

体重10~25千克猪,每头l毫升;体重25千克以上猪,每头2毫升。

4.猪口蹄疫0型合成肽疫苗为乳白色略带粘滞性的乳状液,2~8℃保存,有效期1年。

用于预防猪0型口蹄疫。

注射后15日产生免疫力,1个月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

不论猪只大小,每头均注射1毫升。

5.牛口蹄疫0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为乳白色或淡粉红色略带粘滞性的均匀乳状液,2~8℃保存,有效期1年。

用于预防牛、羊0型、亚洲I型口蹄疫,猪也可以用。

注射后15日灭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牛、羊颈部深部肌肉注射。

牛,每头注射2毫升;羊,母只l毫升。

猪耳根后肌肉注射,每头2毫升。

 

(八)常用疫苗的选择及使用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为乳白色液体,在2~8℃条件下保存,有效期12个月。

免疫期暂定为4个月,接种后28天可产生免疫保护力。

耳后根肌肉注射,3周龄及以上仔猪,每头2毫升:

母猪,在怀孕40日内进行,初次免疫接种,间隔20日后进行第2次接种,以后每隔6个月接种1次,每次每头2毫升;种公猪,初次接种与母猪同时进行,间隔20日后进行第2次接种,以后每隔6个月接种1次,每次每头2毫升。

应注意:

①对妊娠母猪进行接种时,要注意保定,避免引起机械性流产;②接种后,个别猪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减食等反应,一般在2日内自行恢复,重者可注射肾上腺素,并采取辅助治疗措施;③疫苗开封后,应于当日用完;④屠宰前21日不得进行接种。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l-R株),为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在-15℃以下,有效期为18个月。

接种后21--28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

耳后根肌肉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加生理盐水稀释,仔猪断奶前后首免,1头份/头,4个月后强化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免疫1次,l头份/次。

应注意:

①初次应用本品的猪场,应先做小群试验。

②本品仅用于接种健康猪。

③本品不应用于紧急免疫接种。

④阳性猪群、种公猪和妊娠母猪禁用。

⑤疫苗在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应防止高温、接触消毒剂和阳光照射。

⑥疫苗稀释后限l小时内用完。

⑦接种后个别猪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可用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治疗。

⑧剩余的疫苗及用具应消毒处理后废弃。

⑨屠宰前30日不应进行接种。

 

\

 

(九)常用疫苗选择及使用

1.猪瘟活疫苗(组织苗)为淡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在-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年。

注射疫苗4日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断奶后无母源抗体仔猪的免疫期,脾淋源疫苗为18个月;乳兔苗为1年。

按瓶签注明头份加生理盐水稀释,每头注射1头份,肌肉或皮下注射;在猪瘟没有流行的地区,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注射1次即可。

在有猪瘟疫情威胁时,可在仔猪21--30日龄和65日龄左右时各注射1次。

应注意:

①疫苗应往8℃以下冷藏条件下运输;

②如气温在8~25℃时,使用单位从接到疫苗时算起,要在10天内用完,如气温在25℃以上时,应用冰瓶或冷藏箱加冰块领取疫苗,随领随用;③疫苗稀释后,如气温在15℃以下,6小时内用完;如气温在15--27℃,则应在3小时内用完。

2.猪瘟活疫苗(细胞苗)为乳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入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在-15℃以下,有效期为18个月。

注射疫苗4日后,即可产生免疫力。

断奶后无母源抗体仔猪的免疫期为1年。

用法与用量同猪瘟活疫苗(组织苗)。

 

第二节国家规定的全面免疫动物疫病

国家推行全面免疫的疫病包括一种一类动物传染病鸡新城疫和两种二类人兽共患动物传染病狂犬病和布鲁菌病。

一、鸡新城疫

本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是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

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常呈败血经过。

(一)病原

新城疫病毒根据不同毒力毒株感染鸡的表现不同,可分为几种类型:

速发型或强毒型毒株、中发型或中毒型毒株、低毒型或无毒型毒株,但有交互免疫保护。

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被干燥、日光杀死。

但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中,病毒可以生存很久。

在掩埋的尸体和土壤中,能生存1个月。

在室温或高温条件下,存活期较短。

常用的消毒药,如2%氢氧化钠溶液、3%石炭酸溶液,3分钟内都能杀死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播特性

主要是病鸡和流行间歇期的带毒鸡,感染的鸟类亦不容忽视。

感染鸡在出现症状前一天,即可由口、鼻分泌物和粪便排毒。

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经卵垂直传播,伤口和交配也可感染。

2.流行特点幼鸡雏和中鸡雏最易感,2岁以上的鸡易感性较低。

四季都可发生。

但以春秋两季较多。

一些鸡场常常出现免疫失败,或免疫鸡群出现非典型薪城疫,从而给防制带来困难。

新城疫病毒一旦感染鸡群,就长期存在,通过疫苗免疫的方法,无法将其清除,当鸡群的免疫力下降时,就可能表现出症状。

非易感的野禽、外寄生虫、人畜均可机械地传播。

鸡、火鸡、鸽子、鹌鹑、鸵鸟及野鸡都有易感性,以鸡最易感。

鸭、鹅可感染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

从麻雀、鹦鹉、孔雀、乌鸦、燕雀、燕八哥、猫头鹰等鸟类也分离出病毒。

哺乳动物有很强的抵抗力,但人可感染,表现为结膜炎或类似流感症状。

(三)症状特征

潜伏期一般为3~5天。

根据症状和病变,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无明显症状而迅速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2.急性型最为常见,体温升高达43~44℃,精神不振,闭目昏睡,食欲减退或废绝,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冠及肉髯变暗红至暗紫色。

母鸡产蛋停止或产软壳蛋等。

随着病程的发展呈现典型症状,鼻流黏液性分泌物,咳嗽,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嗉囊内充满液体,倒提时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内流出,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使,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后期排出蛋清样排泄物。

有的病鸡有神经症状,如翅膀、腿麻痹,最后昏迷死亡。

病程2~5天,1月龄以内的鸡病程短,症状不明显,病死率高。

3.亚急性或慢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只是表现轻微。

但神经症状明显,翅膀和腿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动作失调,一般经10~20天死亡。

此型多见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病死率较低。

非典型型病例多见于免疫程序不当的鸡群,当鸡群内新城疫强毒循环传播,或有新的强毒侵入时则可发生。

仅表现呼吸道和神经症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低。

(四)病变特点

主要病变是全身黏膜和浆膜出血,淋巴系统肿胀、出血和坏死。

尤其是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变最为明显。

嗉囊内充满酸臭液体,肌胃角质膜下常见出血点,腺胃乳头和乳头间有出血,黏膜水肿,溃疡或坏死,这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小肠、盲肠和直肠黏膜均有出血点和坏死性假膜,其下有溃疡。

盲肠扁桃体常见肿大、出血和坏死。

呼吸道病变为气管黏膜出血或坏死,周围组织水肿,肺淤血或水肿。

心冠脂肪有出血点。

产蛋母鸡卵泡和输卵管显著无血,卵泡膜极易破裂.以致卵黄落入腹腔内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肝、脾、肾无明显病变。

脑膜充血或出血。

非典型新城疫仅见黏膜下卡他性炎症,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腺胃乳头出血少见,直肠黏膜泄殖腔和盲肠、扁桃体多见出血,且回肠黏膜表面常有枣核样肿大突起。

(五)诊断要点

根据病鸡出现严重下痢,呼吸困难,或有神经症状。

腺胃乳头和肌胃角质膜下出血,小肠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扁桃体肿大、出血或坏死等可初步诊断。

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取病死鸡的脾、脑、肺等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确诊。

需注意与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相区别。

(六)防制措施

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防止一切带活动物特别是鸟类和染物品进入鸡群,进入人员和车辆应产格消毒;不从疫区购进饲料、种蛋和鸡苗,新购进鸡必须隔离观察2周以上,证明健康者方可混群。

发生本病时,封锁发病鸡场,紧急消毒,分群隔离,尽快用疫苗进行紧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