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5840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6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docx

《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docx

浮力提升练习题全带批注

浮力专题

1.(2019秋•顺义区期末)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完全相同的小球A、B,密度均为ρ,它们分别漂浮在液体甲、乙上,此时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球A和液体甲的密度关系是ρ=ρ甲

B.小球A和B所受浮力关系是F浮A=F浮B

C.甲、乙液体对其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

D.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2.

(2019•亭湖区校级一模)在“自制密度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按照教材的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如图所示)。

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b.将其放入密度0.9g/cm3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c.接着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饮料吸管均匀标上刻度;针对他的实验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制作的密度计,刻度0.9应该在B点

B.若所测的盐水的实际密度为1.1g/cm3,则实际液面处在此密度计B点的上方

C.若所测的酒精的实际密度为0.8g/cm3,则实际液面处在此密度计0.8g/cm3刻度线的下方

D.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是正确的

3.(2018•遂宁)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

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

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

A.悬浮B.漂浮

C.沉底D.无法判断

 

4.(2020•徐汇区一模)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若将小球从两液体中取出,则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p和压力变化量△F的大小关系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5.(多选)(2019秋•武侯区期末)如图所示,一底面积为S、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A放置于水平地面上,里面盛有适量的水,水的深度为h0,现将质量为m0底面积为s0的实心金属圆柱体B竖直放入容器A中,圆柱体B沉入容器底,待静止后,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圆柱体B的高度为

B.金属圆柱体B的体积为

C.金属圆柱体B的密度为

D.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6.

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于M受到的浮力

B.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

C.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D.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8.完全相同的三个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并放在a、b、c三个台秤上,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体A、B、C分别投入三个容器中静止后如图所示(A与容器底没有紧密接触),此时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个物体下底面所受液体压力可能是FA=FB>FC

B.三个物体所受浮力可能是F浮A<F浮B=F浮C

C.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是ρ甲>ρ乙>ρ丙

D.取出物体后,三个台秤的示数可能ma<mb=mc

9.如图所示,弹簧上端与物块m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

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

物块的体积为100c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不计弹簧质量及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对底部的拉力为0.2N

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

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是0.1N

D.物块的质量为0.9kg

10.如图所示,甲图中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

若m1:

m2=5:

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木块A的质量mA与m1之比为1:

3

B.在丁图中,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木块A的密度为0.6×103kg/m3

D.在图丙中,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木块A的体积之比是1:

5

11.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金属圆柱体将其缓慢放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距水面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对应的示数F,图乙是根据记录数据作出的F和h关系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  )

A.该圆柱体的高度为8cm

B.该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60cm2

C.该圆柱体的密度为1.5g/cm3

D.撤去弹簧测力计,将圆柱体置于容器底部时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3×103Pa

12.

(多选)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cm、横截面积50cm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N,如图甲所示。

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g取10N/kg.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cm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

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kg/m3

B.弹簧秤的示数为1N时,水面升高9cm

C.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cm2

D.加水700cm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N

13.

(多选)如图是公共厕所常见的自动冲水装置原理图,浮筒P为正方体其体积V=8×10﹣3m3的,另有一厚度不计,质量不计,面积S=8×10﹣3m2的盖板Q盖在水箱底部的排水管上。

连接P、Q的是长为0.3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杠。

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使浮筒刚好完全浸没时,盖板Q恰好被拉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

当盖板Q恰好被拉开的瞬间,则(  )(取g=10N/kg)

A.浮筒受到的浮力80N

B.水对盖板Q的压强500Pa

C.浮筒P的质量4kg

D.水对盖板Q的压力30N

14.

(多选)如图所示,一个重50N的金属球,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关于金属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可能是20N

B.金属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C.金属球的密度可能是2.5g/cm3

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20N

15.

(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S甲>S乙)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ρA、ρB两种不同液体(ρA<ρB),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现将两个质量为m1、m2,体积为V1、V2的实心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均不溢出),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两物体均漂浮,m1一定大于m2

B.若两物体均漂浮,V1一定大于V2

C.若两物体均悬浮,m1可能大于m2

D.若两物体均沉底,V1一定大于V2

16.育红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自动冲刷厕所的水箱模型,这种水箱模型能把自来水管供给的较小流量的水储存到一定量后,自动开启放水阀门,冲刷便池中的污物。

如图是这种水箱模型的主要部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水箱A是一个边长为50cm的正方体;浮筒B是一个质量为0.2kg的空心圆柱体,其底面积SB为80cm2,高为35cm;放水阀门C是一个质量可忽略的圆柱体,其底面积Sc为55cm2,厚度d为1.5cm;放水阀门C能将排水管口恰好盖严,阀门上固定一根轻绳与浮筒相连,绳的长度l为10cm.则水箱中的水深H至少为  cm时,浮筒B刚好能将放水阀门C打开。

 

17.小宁为了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规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他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开始时他将合金块A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

容器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实验时,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在此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

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g取10N/kg)

(1)合金块A的重力是  N。

(2)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N。

(3)合金块A的密度是  kg/m3。

(4)在容器中用一条水平的实线作出放水40s时水面的大致位置。

18.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

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200g,小筒底面积50cm2,高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对应刻度为“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水面距小筒底10cm时,在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标为最大测量值。

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1)当水面距小筒底10cm时,小筒所受浮力为  N;

(2)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g;

(3)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250g;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100g,该石块密度为ρ石=  kg/m3。

19.如图甲水平升降台上有一足够深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实心圆柱体M(不吸水)悬挂在不可伸缩的细绳下端(细绳体积忽略不计),使M浸没水中并刚好与容器底接触但不产生压力,现使升降台匀速下降,图乙是绳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

(1)在t1和t2时刻,M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浮1、F浮2,则F浮1  F浮2(选填“>”、“<”或“=”)

(2)物体M的密度为ρM=  (用图乙中所给的字母和水的密度ρ水表示)。

结合题中的操作,思考所测得的M的密度与真实密度相比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现用细线将另一实心圆柱体N(不吸水)悬挂浸没于图丙容器的水中(未接触底部),发现细绳对N的拉力与t1时刻图甲中细绳对M的拉力相等,已知ρM>ρN>ρ水,则M的质量  N的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

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

小科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

(1)分析BC段:

随着h的增大,工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  ,从图象分析,a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  ;

(3)工件在D点时受到的浮力为  N。

21.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

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金属块a、金属块b、大小柱形容器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a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2)在实验步骤B中金属块a所受浮力F浮=  N;

实验步骤

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4

2.3

2.2

2.2

2.3

(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  有关。

(4)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金属块a的密度为  kg/m3.若将A放至最后一步,则会使得金属块a的密度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不变”)。

(5)同组的小萨只有刻度尺这一测量工具,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另一平底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1为12cm,如图甲所示。

②将待测金属块b吊在烧杯底部(金属块未触底),测量出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h1为6cm,容器中水的深度H2为18cm,如图乙所示。

③将金属块b放在烧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h2为2cm,如图丙所示。

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3倍。

则金属块b的密度为  kg/m3。

 

22.小余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往溢水杯中装满了水,然后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溢出的水全部流入旁边的小桶中。

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

(1)圆柱体的重力为  N;

(2)比较  图可得:

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3)比较(a)(b)(c)三图可得:

浸在同一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  有关;

(4)小余完成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深度h的F﹣h图象。

实验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跟  有关,此液体的密度为  kg/m3。

(5)利用浮力和杠杆的知识,小颗发明了密度秤。

如图丙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在A、B两端分别挂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C、D(边长为10cm,重力为20N),OA=10cm,OB=8cm。

向容器中倒入不同密度的液体,每次都将C浸没在液体中,移动物体D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OB上便可以标出不同液体的密度值。

①当物体C浸没在水中时,物体D移动到B点时杠杆给好水平静止,那么OE的长度为  cm,在E点标上ρ水=1.0×103kg/m3

②该密度秤能够测量的最小液体密度为  kg/m3;

③OB上的刻度是否均匀:

  (选填“是”或“否”)。

 

23.某中学的物理实验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下面是验证实验的操作过程。

(1)实验小组依次进行图的实验操作,由图可知,铁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排开水的重力为  N.他们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情况可能原因是  。

A.实验时,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

B.实验前,空桶中残留有少量水

(2)实验小组通过讨论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其实验装置如图甲,他们将装满水的圆柱形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

当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减小量始终等于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增加量,这说明了  

(3)已知铁块重力为2N,溢水杯重力为1N,底面积为25cm2,当溢水杯加满水时,水的深度为10cm,将铁块浸没在溢水杯水中时,此时溢水杯对水平升降台面压强为  Pa。

(4)实验小组又将铁块换成图乙的蜡块继续探究。

如图丙,发现随着溢水杯升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成零,最终蜡块漂浮在水面上,实验小组若要得到物体漂浮时阿基米德原理依然成立,将获得的实验结论是图丙中弹簧测力B的示数应该为  N。

 

24.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半径为3cm、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A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得其重力为  N,他用手竖直向上轻轻托起小球,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  。

(2)他又将小球A缓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小球受浮力作用且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  ,当小球顶部距水面7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9N,如图乙,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

(3)为进一步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小明自制了薄壁实验箱,左右分别是柱形箱B和C,B箱下部有一圆孔与C箱相通,他将上下表面是橡皮膜的透明空心立方体M放在圆孔上紧密接触,并向B箱中加入适量的水使M浸没且沉在箱底,如图丙。

现往C箱加水至与M下表面相平时,M下表面橡皮膜  (选填“受到”或“不受”)水的压力作用;继续向C箱中加水至M上下表面橡皮膜形変程度相同时,则M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再向C箱中加一定量的水,M上下表面形变程度如图丁,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这就是浮力产生的真正原因。

(4)同组小斌同学根据第

(2)小题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和第(3)小题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巧妙地计算出图乙中小球A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是  N.(圆面积公式S=πr2,取π=3)

 

25.物理兴趣小组的小王和小李想知道中国“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中执行任务时是如何实现浮沉的,他们用一个小塑料空药瓶、干抹布、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做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如图1所示。

请你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应正确的内容。

(1)他们首先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A.将部分螺母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下沉;

B.取出小瓶,用抹布擦干小瓶;

C.将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见图(a),测出其重力为  ;

D.将小瓶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见图(b),则小瓶受到的浮力为  N;

E.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  。

(2)他们接着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A.取出小瓶,  ;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瓶的重力;

C.将小瓶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在小瓶露出水面前,它受到的浮力  。

(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D.分析比较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

  。

做完实验,小王和小李将图(c)潜水艇结构模型与做实验所用的小药瓶进行类比分析,终于明白了:

潜水艇与小药瓶实现浮沉有共同之处,即是  。

(3)同组的小张还想利用溢水杯、小口径量筒(口径比玻璃钢小)水以及常见生活材料,测量玻璃钢的密度,实验步骤如图2所示。

A.把一不吸水泡沫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使之漂浮在水面,溢水杯中水溢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0mL;

B.用细线系住玻璃钢,将玻璃钢轻轻放入溢水杯,玻璃钢沉至杯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mL;

C.取出玻璃钢并轻轻放置在泡沫块上方,泡沫块和玻璃钢漂浮在水面,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0mL;

①由上述步骤,可知道玻璃钢的密度是  g/cm3;

②步骤C中溢水杯对水平台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步骤A中溢水杯对水平台的压力。

26.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方向为  ;

(2)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排开盐水的重力是  N;

(3)比较  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由甲、乙、丙、丁四个步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5)圆柱体的密度是  kg/m3。

27.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了水,物体浸没后,水全部溢出到旁边的小烧杯中。

溢出水倒入量筒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

(1)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结论是  ;

(2)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甲、乙两图中F1和F2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此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3)根据浮力的知识,由图示信息可得: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图丙中盐水的密度为  kg/m3.(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4)爱动手的小明在经历上述探究实验后又制作了如图戊装置﹣﹣“浮沉子”,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用力挤压塑料瓶后,小瓶下沉;小芳也学着做了一套该装置,可用力挤压大塑料瓶后,小瓶却始终不能下沉,则可能的原因是  。

(答出一种即可)

28.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B弹簧所挂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升降台,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A的示数逐渐减小,待重物完全浸没后,逐渐调高平台,弹簧秤A的示数不变。

实验表明: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当完全浸没后,与  无关。

(2)当重物逐渐浸入的过程中,溢出的水逐渐流入塑料袋中。

观察到弹簧秤A的示数的减小的值  弹簧秤B的示数增大的值,得出结论:

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3)当物体有一半浸没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的7倍,则该物体的密度为  kg/m3。

29.把一个体积为200cm3的形状规则的物体放入形状规则的容器中,如图所示,记录倒入容器中的水量及容器中水的深度,如表格所示。

水量/cm3

60

120

180

240

300

360

水深/cm

5

10

15

19

22

25

(1)容器底面积为  cm2,物体高度为  cm。

(2)当容器中水深达到25cm时,物体的状态为  。

(3)物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  N。

(4)物体的密度p物=  g/cm3。

 

30.小秋将一个空饮料罐的口用橡皮膜密封住,并用它进行了下列的实验:

(1)撕一张纸条放在桌边沿,将饮料罐压在纸条上,如图(a)所示,然后迅速向左抽出纸条,饮料罐  (选填“会”或“不会”)随纸条一起向左运动,这是因为饮料罐具有  。

(2)将空饮料罐用细线粘住,并将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容器内的水中,如图(b)所示。

现用剪刀将细线剪断,会发现,空饮料罐在水中沿  方向向上运动,这是因为空饮料罐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最后当饮料罐静止时会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或“悬浮”)。

(3)将空饮料罐贴有橡皮膜的一端朝下,从水面不断将其按入水中,如图(c)所示,发现按入水中越深,橡皮膜向内凹陷越多,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同时会感觉到,在饮料罐还没有完全浸没入水中前,越往下按饮料罐,手所用的力越  ,这是因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