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1单元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5437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1单元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1单元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1单元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1单元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1单元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1单元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1单元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1单元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1单元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第11单元第23讲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宏观把握·历史主线

[通史坐标]

[线索特征]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经历了如下演变历程:

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改造和独尊(西汉)→转型与成熟(宋明)→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后世各种思想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源头,此时儒家思想产生、发展,成为“显学”。

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正统地位确立,成为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

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考纲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考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

①士阶层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②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

(2)流派:

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影响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诸子思想

(1)儒家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孔子

①政治:

“仁”,即“爱人”;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

②教育:

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创立了儒家学派

孟子

①政治观: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②伦理观:

主张“性本善”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荀子

①政治观: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民本观:

提出“君舟民水”思想

③伦理观:

提出“人之性恶”

(2)道家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老子

①世界观: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②政治观:

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③哲学观: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开创了道家学派

庄子

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②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得到了发展

[易错警示]   孟子“民本”思想与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区别

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3)法家学派

①代表人物:

韩非子

②主要思想: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③影响:

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4)墨家学派

①代表人物:

墨子。

②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尚贤”。

③影响:

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

[精巧点拨]数字法系统归纳“百家争鸣”

NO.2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

核心问题1 先秦儒家思想

[史料探究]

先秦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史料一 子曰:

“仁者爱人。

”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宽、信、敏、惠。

……”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1)史料一反映出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其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

提示:

核心内容:

“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

“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

史料二 孟子曰: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荀子认为:

“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2)史料二反映了孟子和荀子的什么主张?

提示:

孟子主张给予百姓一定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温饱以巩固统治基础。

荀子认为府库充实而百姓贫穷这样政权会很危险。

[史论拓展]

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的比较

(1)三者的思想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从三位思想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孔子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

(2)三者都以“仁”为思想核心。

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都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三者都提出民本思想。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则看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

(4)三者都对人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特别是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恶论”有明显的分歧。

核心问题2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要点归纳]

春秋战国时期的三种主要治国思想

(1)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道家“无为”政治,即所谓的“帝道”。

(2)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

(3)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史料印证]

道、儒、法三家的思想主张

史料一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史料二 ……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长。

——《孟子·梁惠王上》

史料三 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解读] 

(1)史料一:

老子认为只要做到清静无为,不扰民,就能很好地治理社会。

(2)史料二:

从治国理念和个人修为上,充分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3)史料三:

韩非子提出的严刑峻法治国思想,认为其做法可以很好地维护统治。

NO.3探究——感悟真题·捕捉动向

(1)主干知识: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主张。

(2)史观角度:

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运用文明史观理解“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思想的异彩纷呈;运用社会史观理解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3)社会热点: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理念在诸子百家思想中的体现。

(2017·无锡中学模拟)《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由此可见孔子(  )

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流程]

一定时空——春秋

二抓关键——“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三析选项

选项

理由

结论

A

根据材料仁之本为孝悌,孝悌并非外在的礼仪

错误

B

材料并非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而是最终实现一种家国和谐

错误

C

仅根据此材料并不能说明形成了完成的政治思想体系

错误

D

材料表明孔子主张借助孝悌这种人伦情感来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正确

NO.4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中国某学派时说:

“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该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D.法家

B [道家学派主张消极避世,故A项错误;儒家注重实用,主张积极入世,注重道德伦理,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故C、D两项错误。

]

2.(2016·无锡一模)“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言论应该出自(  )

A.《论语》B.《道德经》

C.《孟子》D.《韩非子》

D [由材料“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得知,作者主张严刑峻法,反对实行仁政。

《论语》记载的是孔子的言论,其核心思想是“仁”,故A项错误;《道德经》是道家老子的著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孟子》是孟子的著作,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故C项错误;《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与材料观点相符,故D项正确。

]

3.(2016·苏北四市期中)《墨子·尚贤》云: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B.“以民为本”

C.“以德治国”D.“公正至上”

D [“兼爱”“非攻”虽然是墨家的主张,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提到了德,但是不够全面,故C项错误;题干主张以德、能、劳、功等为依据选贤举能,结合“举公义,辟私怨”可知为公正至上,故D项正确。

]

4.(2017·辅仁高级中学模拟)老子认为,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

首先,不能轻易运用武力;其次,即使在迫不得已用兵时,也一定要以一种“悲哀”的心情来对待;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

这体现出他的人生观是(  )

A.恬淡为上,胜而不美B.隐忍退让,以和为贵

C.知足寡欲,隐于山野D.上善若水,刚柔并济

A [题干中“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说明老子主张不能轻易用战争这种激进的方式解决问题,体现出应该恬淡为上的人生态度,题干中“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认为胜而不美,故A项正确;题干中“迫不得已用兵”说明老子认为最终还是可以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了对待战争应该持怎样的态度,而没有谈到欲望的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中“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轻易运用武力”说明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与刚柔并济不符,故D项错误。

]

5.(2017·南京摸底)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

曰:

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该思想属于(  )

A.儒家B.墨家

C.道家D.法家

B [该思想反对“大国之攻小国”,主张非攻;反对“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主张兼爱。

儒家的仁爱是有差别的爱,不同于无差别的兼爱,故A项错误;材料观点符合墨家的主张,故B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符合“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有为思想,故C项错误;法家支持“大国之攻小国”的兼并战争,故D项错误。

]

考点2

汉代儒学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背景

(1)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

(2)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内容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

(3)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3.儒学成为正统

(1)尊儒措施

①政治:

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②教育: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易错警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不是孔子的“儒学”,而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NO.2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

核心问题1 认识董仲舒新儒学

[史料探究]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史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春秋繁露》

史料二 仲舒复对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上述两则史料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重要主张?

提示:

史料一: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

史料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的主张。

[史论拓展]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于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社会正统思想。

(5)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核心问题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要点归纳]

董仲舒的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形势需要: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

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

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根本原因: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史料印证]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史料一 到西汉中期,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急功近利……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外事四夷,内兴功利”。

——《中国法律思想史》

史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史料三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置五经博士。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书·董仲舒传》

[解读] 

(1)史料一反映出新儒学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2)史料二反映出新儒学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巩固政治统一。

(3)史料三反映出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NO.3探究——感悟真题·捕捉动向

(1)主干知识: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特点及汉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2)史观角度:

运用社会史观理解“三纲五常”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3)社会热点:

从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的角度理解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2014·江苏高考)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比较、分析能力。

[解题流程]

一定时空——原始儒学;汉朝董仲舒的主张

二抓关键——“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三析选项

选项

理由

结论

A

对于君与民的关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不同于原始儒学的“民贵君轻”,并未继承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错误

B

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

正确

C

材料主要是原始儒学和董仲舒思想关于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并没有涉及仁爱思想

错误

D

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德治并没有摒弃,关于德治的主张材料也没有反映

错误

NO.4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6·南京、盐城二模)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

“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

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

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

由此可知(  )

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

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

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

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

C [董仲舒把阴阳五行家等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东汉末年才出现道教组织,但董仲舒是西汉儒家的代表人物,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程朱理学认为……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表明两者的人性观有相似之处,故B项错误;材料中“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表明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三纲五常,故D项错误。

]

2.“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

据此可知(  )

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

C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故选C项。

]

3.(2017·淮阴中学模拟)东汉章帝时进一步确立了“三纲六纪”的伦理规范,“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

……何谓纲纪?

纲者,张也;纪者,理也。

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

”这表明东汉(  )

A.儒家伦理开始融入社会生活

B.礼仪规范已经得到严格遵守

C.社会秩序维护以道德为主导

D.政府社会控制范围逐步扩大

D [西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伦理就开始融入社会生活,故A项错误;材料指的是伦理规范,不是礼仪规范,故B项错误;“三纲六纪”是伦理规范,不是道德观,故C项错误;从材料“东汉章帝时进一步确立了‘三纲六纪’的伦理规范”可知,政府对伦理规范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故D项正确。

]

4.(2017·昆山中学模拟)在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中,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用隶书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

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该墓葬目前已出土文物一万多件。

该材料(  )

A.为研究孔子言论提供了实物史料

B.说明汉兴后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

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

D.其史料价值已经超过马王堆汉墓

C [屏风上书写的孔子生平和孔子画像并不能反映孔子言论,故A项错误;仅凭海昏侯墓出现的隶书无法说明汉朝统一文字,故B项错误;屏风上的字与画都与孔子有关,说明孔子地位很高,间接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马王堆汉墓的史料价值,故D项错误。

]

5.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

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

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

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

A.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

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 [君主自谴符合“天人感应”的理论,但其主要意图不是宣扬这一理论,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君主自谴与社会教化无关,故C项错误;君主自谴主要意图是宣扬自己天子的地位,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故D项正确。

]

6.《汉书·地理志》:

“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

”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丞相中出自齐、鲁、东海诸地多达11人,12人次,占总数的52.38%。

这说明(  )

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B.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D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学习儒学成为跻身官僚队伍的主要途径,而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故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

由此可知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故选D项。

A、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秦朝时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排除B项。

]

历史非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图文混合类

图文混合类非选择题是将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和表格材料等结合起来的材料解析题,其突出特点是将文字材料同图表、图片材料结合起来;文字材料同图表、图片之间的关系:

一是相互补充,文字材料表述准确,阐释深刻,图表、图片材料直观明了。

二是文字材料对图表、图片材料进行注释和说明。

图文混合类非选择题难度最大,要求最高,对考生的能力考查最全面:

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各种历史材料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又考查学生对各种历史材料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理解能力。

[运用演练]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参照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解析】 第

(1)问必须点出从早期的无序到后期的有序,注意把握材料一中的相关事件,分析其影响。

早期殖民扩张史实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无序状态,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说明经济全球化逐渐步入正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关贸总协定的建立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体系化、制度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更加有序。

(2)问首先要明确题目要回答什么,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依据题目要求首先归纳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即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是整理,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是探讨因果。

解释材料二就是依据材料三的认识分析,把材料二中的信息归类整理,如交通工具、通信工具、传媒工具等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然后分析原因,可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人思想的进步等方面归纳。

【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