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4824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博野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

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

“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

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

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

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按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

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

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

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达方式比较模糊。

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大使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

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

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东印度公司的支柱产业。

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

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

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1.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A.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鸦片贸易应语重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

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2.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

B.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

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

C.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

D.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B.《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

C.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

D.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丁西林:

君子不器

丁西林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又是出色的剧作家。

一生共创作了8部独幕剧、9部多幕剧,其独幕剧的创作堪称典范。

他出现在中国现代喜剧的肇始期,初试戏剧之笔,就表现出了一种艺术上的成熟,显出“凤毛麟角一般的可贵”。

1914年负笈英国入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1919年获理科硕士学位。

学成归国后,受聘入北京大学任教,先后任物理学教授兼任理预科主任。

后多次被选为物理系主任,他极力延聘优秀人才,使物理系一时人才济济,称为一时之盛。

他大力提倡实验工作,以树立理论与实验结合的优良学风。

他讲授物理课,首倡采用中文编写讲义,并从事整理和订正物理学名词术语的中文译法,以利于国人吸收西方科学。

他在北京大学任教近十年间成绩卓著,深受学生尊敬,培养了不少学有专长的人才。

1927年丁西林出任设于上海的物理研究所所长。

白手起家,经费很少,所需各种器材、设备和书刊均必须从国外购进。

他毫无惧色,精心规划,刻苦经营,至抗战前,已建立一批实验室和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他任所长期间,坚持艰苦奋斗,锐意创新,功绩斐然,深得中研院长蔡元培先生的器重和所内人员的尊敬。

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留英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名著。

归国后业余从事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

作于1923年的处女作《一只马蜂》主旨在于批判守旧思想、宣扬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

但和当时流行的注重作品的社会意义的“问题剧”不同的是,没有常见的阶级矛盾的双方、水火不客的敌我,而是以一种轻松、幽默、含蓄的风格表现主题,让人物在一连串的反话与谎话中表现自己,使剧情变得轻松活泼。

丁西林对人物的态度也较温和,他用一种既嘲弄但又不乏爱护的态度描写每一个人,表现出一种温和轻松的幽默品格。

作为常年从事研究并取得重大成绩的科学家,丁西林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都不可能不为自然科学所要求的理性逻辑所渗透。

而用这套思维去观察、思考、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种别样的色彩。

物理学对研究者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使丁西林在从事戏剧创作时形成了优越的“喜剧审美定势”。

正是这种发现与挖掘能力,使丁西林像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从“找房子”“偷烟”“赔花瓶钱”这些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近乎无事之事”中捕捉到喜剧的因子,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

作为以严密逻辑推理为基本工作要素的科学家,他对逻辑关系的掌握是熟练的,而当作为一位戏剧作家,他便在作品中自如玩弄与破坏着生活中正常的承接与因果,从而使偶然性出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被自然化解,产生独特的喜剧效果。

丁西林认为喜剧是一种理性的感受,必须经过思考,必须有味。

喜剧的笑也不同于闹剧的哄堂、捧腹,而是“会心的微笑”。

丁西林一般不采用通常意义上的夸张,更不求助于外加的笑料。

他的独幕喜剧大都情节单纯,人物不多,也没有大的矛盾,但能把握住剧中的喜剧性“种子”,形成核心情节。

在剧情展开上,也是波澜起伏,妙趣横生,有鲜明的层次和节奏。

他很重视喜剧的结尾艺术,每每在全剧矛盾冲突已经结束之后,又出人意料地添上一笔,进一步强化喜剧效果。

他的语言,幽默俏皮,挥洒自如,毫无斧凿痕迹。

建国后,丁西林先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多种职务。

在繁忙工作的间隙,对于戏剧的创作与发展仍做出坚持不懈的探索,创作出多部话剧、舞剧、新编戏曲等。

他的独幕喜剧久演不衰,北京人艺多次把他的《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搬上舞台。

1974年4月4日,丁西林因心脏病猝发,不幸去世。

他在独幕剧创作上的突出成就为中国现代话剧史留下了宝贵的一页。

相关链接:

①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话剧史,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中国现代话剧是以悲剧为主体的,他是为数不多的喜剧作家之一;中国现代话剧的主要代表作大多是多幕剧而他却执著于独幕剧创作的艺术实验。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②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学者,丁西林通常面对的是抽象宏观的物质世界、超越人类之上的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因而培养了客观冷静的处世态度,不仅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而且怀纳的悲悯远大于愤激。

在黑暗中能看到光亮,在不可笑中发现可笑,让可笑变得更可笑。

(郑以然《行走在物理与戏剧之间》)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丁西林是物理学家又是剧作家,他的喜剧成就高于物理成就;一生共创作了8部独幕剧,9部多幕剧,独幕剧的成就高于多幕剧。

B.丁西林善于捕捉喜剧因子,自由驾驭生活正常的承接与因果,使一些偶然出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然化解,使喜剧效果独特。

C.任职北京大学时,他倡导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学风,首倡用中文编写教义,白手起家,建立了一批实验室和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D.丁西林在归国后从事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剧作家,他的《一只马蜂》《压迫》等独幕剧久演不衰。

E.丁西林认为喜剧的笑应该是“会心的微笑”,他的戏剧虽无大的矛盾,但能把握喜剧性的“种子”,形成核心情节,突出喜剧性。

5.为什么说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话剧史,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结合文本进行概括。

6.丁西林在戏剧创作上有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碗羊肉汤

金光

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典型时,长岭乡建起了一个大牧场。

刘乡长说,这个大牧场完全采用孟加拉式的养殖办法,从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各地购进优质绵羊2000只。

虽然乡里在农发行贷了100万元的款,但望着潮水般的羊群,大家心里很踏实:

这钱不出两年就可赚回来。

县委张书记亲自到牧场察看,拍着刘乡长的肩膀说:

“不错不错,因地制宜,这才是真正的脱贫项目。

”回到县城,张书记当即打电话召集开会,谈了到长岭乡察看天然牧场的感受,他要求从县委班子开始,轮流到长岭乡牧场去参观。

县委办的同志不敢怠慢,连夜排出参观者的顺序:

从6月8日起,当天是常委班子成员,9日是县政府领导,10日扶贫办,11日县委办,12日县委组织部……一直排到了第二年的3月19日,把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组都排上了,要求所有参观单位要认真了解长岭乡的经验,学习他们敢想敢干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提出自己乡、村的脱贫办法,力争在两年之内摘掉全国贫困县的帽子。

接到县委办的通知,刘乡长说,这次县里对长岭乡牧场如此重视,要把长岭乡树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我们一定不辜负上级的期望,一要把牧场建设得更好,二要搞好接待工作,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乡政府办的同志冷不丁地提出一个问题:

一天要接待二十多个人,生活咋安排?

这一下难住了刘乡长,牧场远在离乡政府二十多公里的荒山上,参观的人在乡里吃饭不合适,到山上又没有好东西招待,怎么办?

刘乡长忽然闪出一个念头。

他说:

“我说个办法,人家领导来参观牧场,这牧场就是养羊,咱们这里啥都缺就是不缺羊,明天领导们来,我们在山上垒两口大铁锅,拣两只大肥羊宰杀,在山上熬两锅羊肉汤,经济又实惠。

”大伙一听,不禁拍手叫绝。

第二天县委的小车一字型排开,足有二十多辆停在了离长岭牧场五六里的山下路旁,领导们一路风尘来到牧场,大家看到荒岭上建成如此规模的牧场,无不咋舌称赞。

中午12点,每人一大碗鲜羊肉汤配上两个脆香的烧饼,更让领导们赞不绝口。

县委张书记端着羊肉汤喝了一口说:

“香,这比吃几百几千块的宴席有滋味多了,你们勤俭节约的精神更值得发扬。

”张书记号召,今后无论谁来牧场参观,都只准喝羊肉汤,不准吃酒宴。

第一批来了,第二批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都对长岭乡牧场特别是那碗羊肉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市扶贫办的领导得知长岭牧场的事,决定到牧场看看。

这下可慌了刘乡长,他电话与县委张书记商量了好长时间,询问接待的事宜,张书记最后在电话中毫不犹豫地指示:

仍然用羊肉汤招待。

市领导来了,他们转圈看了看牧场后表示满意,就是不见大羊群,便问羊呢?

刘乡长心慌慌的,说正在联系贷款购买。

现在资金是个大问题,希望市里能给扶持点。

中午他们端起羊肉汤时,一位老领导提了个问题:

这羊肉是从山下买的,还是在山上杀的?

刘乡长忙回话:

“这是咱牧场的羊,现宰现熬,鲜得很,鲜得很!

”这位领导盯着碗里羊肉和漂在汤里厚厚的一层油,皱起眉头问:

“一天能宰几只?

”刘乡长忙竖起两根手指:

“两只,两只!

”领导没有再说话,放下羊肉汤就走了。

刘乡长等着市扶贫办的答复,但眼看牧场的优质绵羊宰完了,还不见上面的精神。

于是他沉不住气了,去找县委张书记。

张书记正在低着头看一份《内参》,一行醒目的标题在张书记和刘乡长眼前晃着:

《参观者一年吃掉一个牧场》。

张书记沮丧地说:

“刚才市里来了电话……牧场暂时关闭。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描写了长岭乡建牧场,由脱贫致富典型,发展为接待参观者,牧场羊快被吃完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市扶贫办领导对刘乡长他们的做法不满,就是通过老领导表情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特别是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准确巧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D.第三自然段描写县委办工作人员安排各级领导参观的日程表,突出了长岭乡接待任务的密集繁重,也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E.这篇小说运用典雅凝练,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了农村脱贫致富深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艺术感染力强,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8.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内参》的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9.从牧场关闭原因的角度,谈谈你对小说主旨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逊,博州高唐人。

数岁丧父,养于叔父职方员外郎干,后随母归魏仁浦家,驸马都尉咸信,其异父弟也。

太宗在晋邸,召隶帐下。

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市。

并海商人遂浮舶贩易外国物,甗婆、三佛齐、渤泥、占城诸国亦岁至朝贡,由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

逊请于京置榷易署,稍增其价,听商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

岁可获钱五十万缗,以济经费。

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

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

雍熙二年,录其劳,迁领妫州刺史。

三年,与安忠并命为东上阁门使。

数月,会许仲宣罢判度支,即以逊为度支使。

端拱初,迁盐铁使。

二年,授宣徽北院使、签署枢密院事。

未几,兼枢密副使、知院事。

与同列寇准不协,每奏事,颇相矛盾。

一日,逊等晚归私第,准与温仲舒并辔,有狂民迎马首拜呼万岁。

街使王宾旧与逊同事晋邸,逊又尝举宾,雅相厚善,因奏民迎准拜呼万岁。

准自辩:

「实与仲舒同行,盖逊令宾独奏斥臣。

」辞意俱厉,因互发其私。

太宗恶之,下诏切责,逊左降右领军卫将军,准亦罢职。

会判右金吾街仗蔡玉冒奏富人子为州大校,黜官,命逊代掌其事。

西蜀李顺为乱,诏发兵水陆进讨,以荆渚居其要害,命逊为右骁卫大将军、知江陵府,赐钱二百万,白金三千两。

逊既至,会峡路诸漕卒数千人聚江陵,有告其谋变以应蜀寇,府中议欲尽诛之。

逊止捕首恶杨承进等二十一人斩于市,余党亲加尉抚,飞奏以闻。

太宗嘉之,诏以其卒分配州郡。

数月,逊卒,年五十六,时至道元年也。

赠桂州观察使,归葬京师。

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其訏谋献替无闻焉。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市/

B.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市/

C.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市/

D.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市/

11.下列与文中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驸马都尉:

汉武帝时始置,掌副车之马。

设置之初即为帝婿称号,也简称驸马,汉代称恶妇。

B.左驿:

官吏被贬降级。

如白居易有诗云: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C.路:

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D.赠:

这是封建社会的封赠现象,封建王朝推恩大官重臣,把官爵授给本人或先人,对于死者城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逊幼时丧父,后随母得遇。

他只几岁就丧父,先有叔父抚养,后,随在家的母亲到了魏仁溥家,成了魏仁浦的儿子驸马都尉魏咸信的弟弟。

B.张逊有经济头脑,开放理财。

他从诸国入贡和关市行情中看到商机,互通关市可补充国家经费,每年获得50万钱的收益。

C.张逊官运亨通,但与同列不合而被降职。

在太宗登位后,他一路春风得意官至枢密副使,应与寇准闹矛盾,被降为右领军卫将军。

D.张逊治乱,力排众议。

在讨伐西蜀李顺叛乱时,遇数千漕兵聚集江陵闹市,府中意欲尽诛之,而他只捕首恶二十一人斩于市,余党亲加抚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逊请于京置榷易署,稍增其价,听商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

(2)会判右金吾街仗蔡玉冒奏富人子为州大校,黜官,命逊代掌其事。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

谢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

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

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暄风”,即春风。

“迟日”,即春日。

与《诗经》中的“春日迟迟”和杜诗中的“迟日江山丽”一样,写出了春光融融的情景,能给读者以春暖日长的感受。

B.“春光闹”化用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运用拟人,虽是概括的描写,却能引起姹紫嫣红开遍的联想。

C.“葡萄水绿”,两岸葡萄青藤满架,倒映水中,摇曳生姿,暗示游春者的陶醉之情。

D.上阕写游春所见所闻,由“暄风迟日”到“青山啼子规”,可见时间由白天到了晚上,开启下阙的“归来愁未寝”。

E.“归来愁未寝。

黛浅眉痕沁”写出主人公回来后无心整妆,写主人公眉间浅浅的黛色,既意味着残妆未整,又暗示着无人扫眉。

15.阅读这首词你可以看到主人公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三)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居住地的地理条件和恶劣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相见欢》“_______________”句借“梧桐”这一意象表达愁情。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代君王或自以为圣哲,常固执己见,师心自用,遂致臣下多曲意逢迎,不敢进言。

②江苏宜兴的朋友告诉我,只有保证了泥质、工具、款制,甚至做壶的心境等诸多条件,才能做出一把珠圆玉润的精品壶。

③如果对方应酬非常得体,礼貌而又周到,自己却连句感谢的话也不会说,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甚至跷足而待,就很容易被人认为有些欠缺修养了。

④在本次公益阅读推广活动中,与会专家们对儿童图画书、童话诗、幻想文学等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学理分析和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

⑤元好问认为,写诗就是要抒发真性情,要表达个人的感受,如果人家如何,自己就跟着如何,随人俯仰、陈陈相因,就太可怜了。

⑥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添枝加叶,才能早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④⑤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镇的形成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功能,如商贸、交通、边防等,而且其大量的传统建筑也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融合,构成了古镇别具一格的景观。

B.作为公益性的教育资源,博物馆应担起“雅俗共赏”的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更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

这是当下博物馆建设需要明确的功能定位。

C.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D.全球三次重大核事故以铁的事实证明,在所有污染中,核污染是人类最难对付的污染:

重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卡尔•刘易斯一代退役之后,博尔特在近二十年里成为复兴田径运动的最大明星。

他的每一次参赛,①有可能改写人类的极限;他的三届奥运会,已然改变了牙买加乃至世界对田径的看法。

而30万美元的比赛出场费,②是如今所有田径运动员中最高的。

不过,脚踏实地的博尔特却对自我、前途及未来都有着清晰的认识:

“我觉得每一年都很重要,③今年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④大家特别关注。

我想去实现一些从来没有实现过的东西,为下几代人树立更高的标杆。

我现在既兴奋又紧张,这也许是我留给后人遗产的最后机会。

⑤我退役了,我认为自己不会立马被超越。

人们⑥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打破我的记录。

也许有一天,人们告诉我,我不再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了,但我还会是那个拿了9块奥运金牌的人。

①②③④⑤⑥

A都也但所以即使还

B总却/那么虽然也

C也/但所以由于更

D常仍而且/一旦甚至

A.AB.BC.CD.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感恩教育并不是让人痛哭流涕,也不是让人下跪。

中国传统文化为父母洗脚、下跪等做法已经很难被年轻人接受,其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是独立的: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为父母而生。

当然,__________,即相互不是为了彼此活着。

我认为这样是对人的发展最有利的,否则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_________。

我们培养的其实______________,而是独立、尊重父母、尊重父母劳动、有责任感的孩子。

这种责任的能力是从小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地培养的,而不是通过感恩教育、通过一两场感恩讲座就能解决的,所以更多需要反思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21.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微信红包的四个特点。

2018年春节过后,微信红包以爆炸速度红遍网络。

“微信红包”在功能设计上遵循了简单的原则,发送方与接收方通过“微信”进行发送与接收。

积累的“红包”绑定银行卡即可提现。

微信红包在给诸多“微”民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已形成种种怪象与隐患。

“抢红包”已不局限于朋友圈中放松心情、试试手气,有人借各种理由讨要红包,使得原本“你情我愿”的招呼、问候、祝福等人际联系变味;不法人员盯上了微信红包这个载体,对其使用途径不断“创新”,新型的诈骗陷阱手段花样百出。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周末晚上,父亲伏案于电脑桌前,母亲蜷在沙发里看韩剧,孩子正用手机忙着发微信。

②课堂上,气氛沉闷,教师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却昏昏欲睡。

③重阳节,一敬老院的老人被志愿者洗了七次脚。

要求: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博野中学5月月考语文答案

【答案】1.B2.D3.A

【答案】4.BE5.①从人物身份上看,丁西林是物理学家,从事戏剧创作是业余身份;②从作品上看,艺术上成熟,与流行的社会“问题剧”不同,风格轻松、幽默、含蓄;③从后世影响上看,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喜剧作家之一,执著于独幕剧创作的艺术实验,在中国话剧史上意义独特。

6.①从平常小事中发现与挖掘喜剧因子,刻画深入细致;②通过破坏生活中正常的承接与因果,产生独特的喜剧效果;③对人物态度有着科学客观冷静的处世态度,悲悯大于愤激,具有独特的幽默品格。

(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

②留英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名著,给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③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学者,他有客观冷静的处世态度,微笑面对生活,具有悲悯的情怀,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笑点。

④对于戏剧的创作与发展他坚持不懈地探索。

【答案】7.BD8.①照应前面情节:

正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