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8058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3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备课教师:

王静赵文联徐小情

一、教材分析:

历史九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介绍了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情况。

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建设国家的一些启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历史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表现为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喜欢自我表现等良好的性格特点,这些都为完成本课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持。

采取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教学难点:

“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五、教学方法

1、史料教学法:

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获得新知识。

2、情境导学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讨论问题,以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

3、启发式教学:

使用设疑启发、类比启发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分钟

“欧日风情”

这是人类生活水平较高、环

境以及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

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等各领域水平最高的大洲之一,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位于此。

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其科学研发能力十分强大,拥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

它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堪称典范,其国民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和较高的国民素质。

至今,其仍较好地保存着以茶道、花道、书道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教师过渡:

刚才同学们欣赏到的是璀璨的欧洲、日本文明,可以说闪烁着高度智慧的光芒,可是你知道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是什么样的吗?

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战争带来的噩梦。

战后的欧洲和日本是寒冷和凄惨的,这人与人的暴行,使多少年的繁华不再。

战争的发起者德国、日本满目疮痍;而战争的胜利者英国、法国一片狼籍,到处都是饥饿、寒冷、贫穷、悲惨和混乱。

这一双双孤儿的眼睛,是那么哀伤和忧郁,战争的创伤要如何去抚平?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出路在哪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共同见证西欧和日本经济战后重建的奇迹。

设计意图:

在上课开始,通过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图片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把学生快速拉入学习的主题。

【讲授新课】

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两部分:

第一环节为“欧洲的联和”。

第二环节为“小岛上的大国”。

1、欧洲的联合

(一)战争影响下的欧洲

教师过渡:

欧洲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由于二战的影响,欧洲的社会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下

面的图标,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国别

煤(百万吨)

铁(万吨)

钢(万吨)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英国

235

193.1

811

789

1343

1290

法国

50.2

49.3

738

344

795

441

德国

396.9

105.5

1775

208

2373

256

设计意图:

通过图表的形式让学生真实感受二战对西欧的经济破坏程度,锻炼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战后初期的欧洲

教师总结过渡:

由此可见,战争对欧洲的破坏十分严重,但欧洲各国却在短短不

到十年的时间内工业生产已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

下面我们让图表来讲述西欧在战后初期的发展状况。

教师出示材料:

这是西欧国家二战前后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表。

请同学们仔细分析图表,思考问题。

材料:

时间段

西欧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1870---1913年

2.6%

1913---1950年

1.9%

1950---1970年

4.9%

提出问题:

通过分析这份

图表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材料表格,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最后进行答案整合,培养获取捕捉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师总结过渡:

西欧为什么能在战后初期这么短的时间内促使经济恢复并超过战前水平呢?

它有什么促使经济发展的“奇招”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结合以下材料来探究其原因。

探究一:

战后西欧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如:

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刺激经

济的发展。

材料二:

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支援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

材料三:

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四:

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尽管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

提出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请同学们回答西欧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的原因。

设计意图:

课前安排了同学们预习,通过阅读课

本也可以顺利的找出战后西欧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的原因,但这样就显得有些单薄,通过材料的设置,透过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这样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做到了论从史出。

教师过渡:

虽然战后西欧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但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却严重束缚了它快速前进的步伐。

下面我们来继续探究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三)走向联合的西欧

探究二:

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教师讲解:

这是西欧国家的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欧国家国土面积小,主权国家多;这就使得西欧国家市场狭小,关税壁垒和货币障碍多,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如何突破这一经济发展的瓶颈呢?

谈谈你的见解。

我们再来听听当时主要西欧国家领导人的主张。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

如果欧洲人民为了相互的利益决心团结起来,……那么,他们仍然有力量扫除周围的恐怖和灾难。

————丘吉尔

提出问题:

从他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

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设计意图:

西欧为什么要走向联合,这是本课的难点。

通过补充限制西欧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当时西欧领导人的讲话,用事实和史料讲话,帮助学生理解此问题的由来,也为下一步西欧走向联合的目的做好铺垫。

教师追问:

他们的“联合”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吗

还有其他目的吗?

这是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的评价,结合刚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话,谈谈你的观点。

材料: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

的可能性。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设计意图:

通过材料的设置锻炼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做到了论从史出。

教师总结过渡:

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西欧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它逐渐走向了联合,成为“欧洲人的欧洲”。

那么欧洲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联合的呢?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文有关内容来向大家讲述欧洲联合的过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提取课本有效信息的能力。

探究三:

欧盟成立的影响

教师过渡:

欧盟成立后对欧洲乃至世界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用事实说话,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标及材料。

图标:

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西欧16%

西欧27%

美国27%

其他46%

美国35%

其他49%

材料:

欧盟的

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资本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

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欧盟可以称得上是个经济“巨人”。

提出问题:

这份图标表明欧盟的成立对西欧及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

用图表和材料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欧盟成立的影响。

同时锻炼学生分析图表和材料的能力。

教师总结过渡:

由此可见,欧盟的成立不仅对西欧经济和国际地位产生了巨大影响,还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

那么欧盟成立后对西欧人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欧盟成立后的景象,感受西欧的变化。

(四)欧盟下的西欧

教师继续展示:

欧盟成立后西欧的新气象。

“口袋里的欧洲”——欧元

欧元是欧盟中17个国家的货币,于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

欧洲护照

2005年2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向欧盟成员国公民发放一种在欧盟各国通用的就业护照,以便于公民的求学与求职。

提出问

题:

欧盟诞生给欧洲带来了新气象。

假如你是欧盟的一名普通公民,想一想,这些新气象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设计意图:

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展开想象,能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欧盟的成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

欧盟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各国的国际地位。

这直接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欧洲已真正成为“欧洲人的欧洲”。

而战后日本的发展又创造了经济上的一个神话,也骄傲的宣称:

“日本跟着美国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下面我们继续来探究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过渡,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欧盟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同时自然引申到日本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的学习。

2、小岛上的大国

(一)飞速发展的日本

教师提问:

以上图标展示了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图表让学生感知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速度,为下一步探究原因做好铺垫,也是遵循由现象到本质的一个历史学习规则。

教师追问:

日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下列措施密不可分。

请同学们自学本课相关内容并结合以下材料,总结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一: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美国的扶持密不可分。

美国主持签订了对日和约,日本没有支付多少战争赔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在亚洲发动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以日本为军需供应基地,日本因此大发战争财。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行政费用的1/5左右,这一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1950年—1972年,教育经费由1599亿日元增加到40244亿元,增加近25倍。

材料三:

1956年日本政府在《经济白皮书》中宣称:

“今后的增长将由现代化来支撑。

”为此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和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扩大投资,扩建新企业,采用最新技术设备,迅速形成电机、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合成纤维和合成树脂六大新兴工业部门,从而为日本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打下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设计意图:

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通过老师对相关材料的呈现和学生对课本的预习,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立足课本来很好的获取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学习重点。

教师过渡:

既借助机遇又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日本创造了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神话,迅速跻身成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资本主义强国,真可谓是“小岛上的大国”。

你知道现在日本有哪些知名产业或品牌领先于世界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

我们所熟知的的本田、丰田、凌志等著名汽车品牌都是日系车。

日本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在1980年日本汽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世界汽车市场形成日欧美三足鼎立的局势。

除此之外,日本在电子行业还有很多知名品牌,如我们所熟知的索尼、松下等产品。

这是由于日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早在1964年就成功举办了第18届奥运会。

日本成功举办第18届东京奥运会—1964年

设计意图:

展示学生熟知的日本产品等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日本的崛起。

为下一步讲日本在政治上的举动做好铺垫。

教师过渡:

日本成为经济上的巨人后,不愿再做政治上的侏儒,为此它采取了哪些行动呢?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

(2)谋求政治大国的日本

探究二:

日本政治上的表现及意图

材料:

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以加强“防卫”为名,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20世纪末,日本的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日本军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还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屡次向国外派军。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教师提问:

依据材料,总结日本在国际舞台上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有效提取历史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教师讲述:

除此之外,近年来日本还明确提出要加入政治大国的行列,多次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

结合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谈谈你对日本谋求政治

大国这一行为的认识。

材料:

近一段时间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悍然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了所谓“国有化”,妄图以此实现对该岛的“实际拥有权”。

现在,日本顽固坚持“钓鱼岛归日本”、“钓鱼岛无争议”,修改二战和平宪法,准备建立军队,并开始派兵出国执行军事任务。

教师提问:

依据材料,你认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行动表明日本藏有什么政治野心?

它的崛起对中国和世界会有何威胁?

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保证国家主权完整,避免重蹈“二战”的历史。

设计意图: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它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我们也要居安思危,努力提高综合国力,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总结过渡:

我们一定要铭记“落后就要被挨打”的教训,吸取历史经验,加速我国发展,这样才能应对世界形势的变化。

学习了本节课后我们再来回顾战后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从西欧和日本崛起的原因中,你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设计意图:

“学史以明智,学古以鉴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之一。

让学生及时复习重点知识,总结历史经验,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堂总结:

梁启超说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我们中学生应该学以致用,

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设计意图:

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

【课后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欧盟的相关资料,想一下假如你到某一欧盟成员国去留学,你的学习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同学们相互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