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7717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docx

《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docx

TOP3000ECS画面编辑器手册V30

 

第三部分

TOP3000ECS

电厂电气监控自动化系统

画面编辑器用户手册

 

目录

一、适用范围:

1

二、几个基本概念1

三、基本功能介绍:

1

四、界面说明3

五、操作说明6

画面编辑器是TOP3000ECS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为 ECS系统编辑各种画面,同时可以定义数据源的链接,达到系统动态显示实时数据画面的功能。

画面编辑器运用地理图形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微软视窗为开发平台,适用于WIN2000等微软视窗平台,具有界面美观、操作方便等优点。

一、适用范围:

TOP3000ECS电厂电气监控自动化系统中的厂站一次系统图、系统工况图、潮流分布图、地理接线图等各种画面的图形编辑和链接数据源等。

二、几个基本概念

TOP3000ECS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一系列画面显示说明监控的各项数据、信息。

一个ECS系统可以包含多个画面,每一幅画面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层次的数目可设置(最大为16层)。

系统可画面链接、层次链接关系实现同一画面各层次之间、不同画面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切换。

一幅画面由各种不同图形元素组成,其中包括点、线、椭圆和圆、矩形、多边形、文字、按钮、位图以及棒图、曲线图等,通过编辑图形元素属性可以改变各元素的颜色、线型、填充方式等特征。

利用这些元素用户可设计各类图纸、表格。

绘制完图形、表格后用户可通过链接数据源将图形元素与一个检测信息点关联起来,或定义鼠标点击时系统的响应。

如果一个图形元素与一检测信息点关联在一起,则当该信息点发生变化时,图形元素也将随之变化,用户可以定义图形元素的变化方式,包括旋转、变色等。

三、基本功能介绍:

画面编辑器采用Windows多窗口风格,支持编辑画面的放缩、平移和线形漫游、可定义画面层次和画面元素的显示系数,达到分层显示和放大增繁和缩小去繁等功能。

3.1基本绘图

画面编辑器可绘制的图形元素包括:

实心点、直线、矩形、椭圆、正多边形等基本图形元素和文字、位图、按钮、棒图、曲线图等复杂图形元素。

●下表列出了各基本图形元素可编辑的属性:

大小/长短

旋转

边线

前景、背景填充方式

显示系数

实心点

1-5五个等级。

绘制前线型可选择为实心、破折、点划、点点划、空,粗细可选择5个等级,颜色可由调色板任意配置。

空刷、阴影刷或实心刷,阴影刷的形状可为:

上左斜45°、十字刷、网刷、下左斜45°、水平刷、垂直刷。

颜色可由调色板任意配置。

0.4-1.8

直线

利用鼠标拖动实现任意大小长短。

矩形

椭圆

正多边形

任意角度

●文字的可编辑属性包括:

可输入文字内容,并利用Windows标准字体设置不同字体、字形、文字大小、文字颜色、加下划线/删除线等,文字底色可设为透明模式和非透明模式,文字显示系数可为0.4-1.8之间任意数据。

文字背景刷可设置为空刷、阴影、实心,阴影刷的形状可为:

上左斜45°、十字刷、网刷、下左斜45°、水平刷、垂直刷,并可通过调色板设置阴影刷和实心刷的颜色。

●位图的可编辑属性包括:

在画面中按位图文件名引入任意位图,设置位图自动伸缩可使图形随鼠标拖动任意伸缩。

●按钮的可编辑属性包括:

可输入按钮文字内容,并利用Windows标准字体设置不同字体、字形、文字大小、文字颜色、加下划线/删除线等,文字底色可设为透明模式和非透明模式。

按钮的显示系数可为0.4-1.8之间任意数据。

前景刷和背景刷可设置为空刷、阴影、实心,阴影刷的形状可为:

上左斜45°、十字刷、网刷、下左斜45°、水平刷、垂直刷,并可通过调色板设置阴影刷和实心刷的颜色。

●棒图的可编辑属性包括:

可设置棒图垂直标尺的最小值、最大值,是否显示出刻度栅格以及栅格的数量。

每个棒图最多可显示12个数据(0-11号)的状态,每个数据须说明其厂站来源、类型、信息点名等信息。

每个数据棒可通过调色板分别设置其颜色。

显示系数可为0.4-1.8之间任意数据。

前景刷和背景刷可设置为空刷、阴影、实心,阴影刷的形状可为:

上左斜45°、十字刷、网刷、下左斜45°、水平刷、垂直刷,并可通过调色板设置阴影刷和实心刷的颜色。

●曲线图的可编辑属性包括:

可设置曲线图垂直标尺的最小值、最大值,曲线左右两侧是否显示出刻度。

设置曲线图区域以外是否留出一定空间以及是否显示水平标尺刻度。

每个曲线图最多可显示12个数据(0-11号)的状态,每个数据须说明其厂站来源、类型、信息点名等信息。

每个数据曲线可通过调色板分别设置其颜色。

显示系数可为0.4-1.8之间任意数据。

前景刷和背景刷可设置为空刷、阴影、实心,阴影刷的形状可为:

上左斜45°、十字刷、网刷、下左斜45°、水平刷、垂直刷,并可通过调色板设置阴影刷和实心刷的颜色。

3.2画面元素数据源

绘制各种图形画面元素后,可链接数据源使此图形元素成为可随实时数据动态变化或响应鼠标操作的动态画面元素。

通过设置图形元素链接数据源窗口中的动态标志以及厂站来源、数据类型、信息点名即可使该元素与数据源链接在一起。

当数据源发生变化时,图形元素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图符变化方式”可选择:

●根据数字量旋转

定义数字量由合

(1)变分(0)的旋转角度以及由分(0)变合

(1)的旋转角度。

●根据模拟量大小旋转

以画面元素水平轴(方向向右)为准,定义零值角度及旋转1°所对应的模拟量增量值。

负数往相反方向旋转。

●根据模拟量正负旋转

以画面元素水平轴(方向向右)为准,定义正数旋转角度(方向为逆时针)。

●图形虚实

主要针对封闭图形的填充色而言。

定义合(数字量为1)的填充方式(空/阴影/实心)以及分(数字量为0)的填充方式(空/阴影/实心)。

●显示变色

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值显示不同的颜色。

●无图形变化

通过设置图形元素链接数据源窗口中的链接标志可使用户鼠标点击该元素时系统作出一定的响应,包括:

画面、层次链接和对话框链接。

利用画面、层次链接可使系统显示同一画面的其它层次或另一画面的任意层次。

利用对话框链接可打开设备信息对话框和信号复归对话框。

3.3文件操作

画面编辑器提供新建图形文件、打开一个已有图形文件,以及图形的打印、打印预览、打印设置等功能。

3.4系统设置

●栅格

对画面背景栅格的设置。

可设置栅格的宽度和高度,自动对齐和允许栅格功能。

自动对齐功能指所有画面元素的边界限制为栅格的交点上。

●画面大小

设置编辑画面的宽度和高度。

●画面背景色

设置画面及层次的背景色。

●线型、线色及线宽

设置绘制点、线等图形时线条的类型、颜色、宽度。

3.5其他辅助功能

●撤消操作

撤消前一次的添加和删除图形元素的操作。

●选定

用户可用鼠标选定一个或多个元素,进行统一移动等操作。

●剪切、复制、粘贴

对于选定的元素可剪切至剪切板或复制至剪切板,并进行多次粘贴。

四、界面说明

4.1界面概述

由于画面编辑器是面向微软视窗系列平台开发的,因而具有微软视窗软件的界面风格。

同时画面编辑的用户交互功能是通过鼠标、菜单、热键、工具条来实现的。

用户交互既有传统的菜单方式,也有进一步方便用户使用的工具条方式,与此同时采用了方便用户的鼠标操作的方式。

下图是画面编辑窗口的全貌,可以看出,它完全具备微软视窗的界面风格,同时简明易用。

 

4.2菜单说明

主菜单及其菜单项说明如下:

如下图所示。

主菜单:

文件

新建:

创建一个新的画面文件。

打开:

打开一个已有的画面文件。

关闭:

关闭当前有效的画面文件。

保存:

将当前有效的画面文件保存到磁盘中。

另存为:

将当前有效的画面文件以另一个文件名保存磁盘中。

打印:

打印当前有效的画面文件

打印预览:

预览打印效果

打印设置:

设置打印机参数信息

1.***.TOP0:

最近曾打开的画面文件

退出:

退出画面编辑系统

 

图2菜单说明

编辑

全屏显示:

以全屏方式显示画面,屏幕上只保留画面编辑区和工具条。

剪切:

将选中的图形元素剪切到剪切板,原图形元素不保留。

删除:

删除选中的图形元素。

复制:

将选中的图形元素复制到剪切板,原图形元素保留。

粘贴:

将剪切板中的图形元素复制到当前有效的画面中。

图符重叠:

包括置前、置后、放置最前、放置最后四个子菜单项,用于在两个或更多图形元素相互重叠在一起放置时,改变选中元素的前后位置,置前的元素将覆盖置后的元素。

重画全屏:

刷新当前画面。

符号栏:

打开或关闭图形符号栏

链接数据源:

使图形元素链接数据源有效或无效。

画面元素

选择点、线、矩形、椭圆、正多边形、文本、位图、按钮、棒图、实时曲线菜单项即可在画面上放置该图形元素。

画面放大:

放大当前画面。

画面缩小:

缩小当前画面。

画面设置

画笔属性:

打开画笔属性对话框,修改画笔属性。

栅格:

打开栅格对话框,修改栅格大小。

背景色:

打开调色板对话框,改变画面背景色。

画面大小:

打开画面尺寸对话框,改变画面大小尺寸。

画面层次:

改变当前画面层次。

画面图库

新增(结束编辑)

保存

编辑

装入

 

图2菜单说明(续)

窗口

层叠:

将当前已打开的所有画面文件以层叠方式显示

平铺:

将当前已打开的所有画面文件以平铺方式显示

1.***.TOP0:

当前已打开的画面文件

帮助

帮助主题:

打开画面编辑器帮助文件

关于画面编辑器:

画面编辑器版本信息

图2菜单说明(续)

4.3工具条说明

工具条中共包含31个工具按钮,分为9类工具,如图3所示。

将鼠标停留在各按钮上约2秒左右,画面上自动显示出按钮的名称。

其中:

文件操作包括:

新建,打开,保存;

编辑操作包括:

剪切,复制,粘贴;

撤消包括:

撤消、恢复;

画面操作包括:

画面重画,画面放大,画面缩小,全屏显示;

另外还有栅格控制和帮助两个按钮。

4.4工具箱说明

1.绘制图形元素包括:

绘制线、矩形、椭圆、正多边形、点、文字、按钮、动画、视频、FLASH、棒图、位图、棒图、实时曲线、模拟仪表、接地警示、图库编辑;

2.图形对齐包括:

左、右、上、下四种对齐方式;

3.图形的置前、置后。

4.线形选择。

5.符号栏包括:

打开/关闭符号栏,新增图库符号,保存图库。

6.Hotpoint的设置(动态数据的数据库连接)。

 

五、操作说明

画面编辑器的使用遵循两个步骤完成:

①图形画面的编辑生成与存储;

②热点的定义、静态动态数据源的链接、存储。

下面便根据上面的两个内容为主线,本着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详细地介绍画面编辑器的使用。

5.1画面的编辑

编辑画面是要完成的第一步工作,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画面编辑输出的画面文件要在应用管理中直接使用。

一般情况下,要画出一个满意的图形画面应该遵循以下的步骤:

1、明晰定义编辑环境,主要包括:

栅格大小、颜色的定义,画面背景颜色的定义,线框颜色的定义、画面大小的定义等。

2、根据蓝图中不同部分的颜色、线形、线粗等要求,首先定义好线形、线颜色、线粗等,然后选择适当的图形元素,分步完成图形画面的编辑。

3、最后把编辑好的画面存储在硬盘上。

下面就按照以上的条目逐一详细地进行阐述:

●图形文件的新建与打开、存盘

如下图所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以上功能:

1、菜单;2、工具条。

菜单方式:

打开下拉菜单【文件[F]】,见图2文件菜单。

用鼠标点击【新建[N]】便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图形编辑文件。

用鼠标点击【打开[O]】就产生一个打开文件的对话框,选择要打开的文件名字用鼠标点击【打开[O]】就可以了,打开文件的对话框如图4所示。

用鼠标点击【保存[S]】便可以保存当前图形文件。

对于一个尚未保存过的新文件,会打开一个保存对话框,见图5。

注意:

画面文件存时以TOPn(n为从0开始的整数)为扩展名,如AAA.TOP0,注意n不能重复。

将事故推出的画面的文件后缀名定为TOP0。

点击“另存为”可打开文件保存对话框,将当前图形文件以其它的名字保存。

点击关闭可关闭当前的图形文件,如该文件经修改后尚未保存,系统将给出提示。

工具条方式:

工具条的式样如下图所示,点击<新建>按钮完成“新建文件”的功能,点击<打开>按钮完成“打开文件”的功能,点击<存储>按钮完成“存盘”功能。

●定义编辑环境

编辑环境包括画笔属性、栅格、画面背景、画面大小四部分。

点击下拉菜单【画面设置[S]】可以看到对应这些功能菜单项,见图2画面设置菜单。

1.定义“画笔属性”

如下图所示,下拉菜单【画面设置[S]】,用鼠标点击【画笔属性[P]...】,接着产生“画笔属性”对话框,如图6所示。

在这个对话框中可以选择“线形”、“线宽”、“颜色”,其中“线形”包括:

实心线、破折线、点线、点画线、点点划线、空线;“线宽”从1至5。

点击<颜色>按钮可打开调色板对话框,如图7所示。

选择合适颜色并按“确认”即可。

 

2.栅格大小、颜色的定义

如下图所示,下拉菜单【画面设置[S]】,用鼠标点击【栅格[G]...】,产生“栅格设置”对话框,根据具体的要求输入栅格高、宽尺寸,选择相应的项目,便完成了设置。

 

栅格颜色的设置与画笔相同,点击<颜色>按钮可打开调色板对话框。

3.画面背景色的定义:

如下图所示,下拉菜单【画面设置[S]】,用鼠标点击【背景色[B]...】,接着产生与图7相同的调色板对话框,接下来选择所需要的颜色并确认就可以了。

4.画面大小的定义

画面的大小是以屏幕像素点为单位的,也就是说,一个单位代表一个像素点。

定义方法:

如下图所示,下拉菜单【画面设置[S]】,用鼠标点击【画面大小[S]...】,接着产生“设置页面大小”对话框,添入所需的数值就可以了,建议大小:

长1024,宽768。

●图形元素的选择、绘制

画面编辑器的图形元素主要包括:

点、线、矩形、椭圆、正多边形、文本、位图、按钮等。

1、图形元素的绘制方法:

首先,选择要绘制的图形元素(有两种方法:

点击菜单;点击按钮),然后,在窗口的客户区中欲画图形元素的起始点按下鼠标的左键不放,拖动至欲画图形元素的终结点,最后放开鼠标的左键,完成图形元素的绘制。

2、图形元素的选择:

有两种方法完成图形元素的选择,菜单方式与工具条方式。

·菜单方式:

如下图所示,下拉菜单【画面元素[C]】,如图2画面元素菜单所示,其中包括点、线、矩形、椭圆、正多边形、文本、位图、按钮、棒图、实时曲线等各种元素,点击合适的元素即完成选择。

·工具条方式:

直接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工具条按钮就可以了。

下面对于比较特殊的“文本”元素、“正多边形”元素、“按钮”元素、“位图”元素、棒图元素、曲线图元素进行以下详细的说明:

 

“文本”元素:

当在画面上完成“文本”元素的画面操作后,它只是一个空的框,这时,双击鼠标左键或按下〖Enter〗键,则弹出一个对话框,如图10,可以输入文字、改变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等:

说明:

关于“文本”元素的的“透明方式”:

是指文本无背景色,除了文字本身不覆盖画面的背景。

“非透明方式”:

是指文本的背景色为白色,完全覆盖背景的图形。

“按钮”元素的使用方法与“文本”元素的使用方法基本相似,如图10所示。

 

“正多边形”元素:

当在画面上完成“正多边形”元素的画面操作后,双击鼠标左键或按下〖Enter〗(回车)键,则弹出一个对话框,如图12,可以选择多边形的边数以及旋转角度:

“旋转角度”的方式如图13所示:

 

 

“位图”元素:

当在画面上完成“位图”元素的画面操作后,双击鼠标左键或按下〖Enter〗(回车)键,则弹出一个对话框,如图14,在“文件”处输入一个位图文件名就可以将该位图载入本画面。

点击“文件”右边的按钮<...>,则弹出标准“打开文件”对话框,选择适当的文件就可以了。

“图形自动伸缩”的概念:

是指要画的位图正好填充在画面元素边界框内,可以通过鼠标拉伸位图边框,以达到拉伸位图的目的。

“棒图”元素:

当在画面上完成“棒图”元素的画面操作后,双击鼠标左键或按下〖Enter〗(回车)键,则弹出一个对话框,如图15。

输入棒图坐标系纵轴的最大值、最小值,如果选择“显示网格”,则须输入显示的网格的数量。

然后为棒图添加数据源,数据源信息的输入次序应为:

选择数据源序号。

每个棒图可以有16个数据源,从0号开始。

添加数据源应从序号0逐个添加,不能跳过某个序号。

为该数据源选择一个颜色。

选择数据源所在的厂站、数据类型和信息点名。

最后必须点击SET按钮。

则完成一个棒图数据源的添加。

●关于图形元素属性的改变

在一个实际画面的编辑过程当中,往往需要修改一些画面元素的属性,以适应蓝图设计的要求,例如,修改线框的颜色与粗细、改变画面元素的背景或前景属性(实心刷、空心刷等),这样就引出了一种操作:

修改画面元素属性操作。

操作方式:

首先用鼠标点击欲改变属性的画面元素(选中它),然后,双击鼠标左键或按〖Enter〗键,则出现“画面属性”对话框(如图17)。

“画面属性”对话框中各个组件的意义如下:

左边的“前后景”和“风格”组合起来可以确定前后景的画刷,包括:

空刷、阴影刷、实心刷,当选择“阴影刷”和“实心刷”时,右边的<填充颜色...>按钮被激活,用鼠标点击<填充颜色...>按钮则弹出“颜色”对话框,选择适当的颜色就可以以该种颜色的画刷填充选中的画面元素了。

“画面属性”对话框右边的“显示系数”的含义是:

在应用管理用户图形界面的显示区中当放大、缩小系数大于“显示系数”时,画面元素被显示;当放大、缩小系数小于“显示系数”时,画面元素不被显示。

至于“边框宽度”和“边框颜色”,其含义明确,勿需多言。

●辅助功能

辅助功能包括:

画面放大、画面缩小、新增画面图符、保存画面图符、装入画面图符、图符重叠、重画全屏、全屏编辑等。

1.画面放大、画面缩小的方法:

有三种方式:

菜单、工具条、快捷键。

菜单方式:

如下图,下拉【画面元素[C]】选择【画面放大F5】或【画面缩小F6】就可以放大、缩小画面了,每选择一次放大或缩小则画面放大或缩小0.2倍。

工具条方式:

用鼠标点击放大、缩小按钮也可以达到如上的效果。

2.图符重叠:

“图符重叠”的概念:

画面元素在一幅画面中的生成在时间上是有先后次序的,在时间上先画到画面上的元素,在空间平面上处在“后面”的位置上;在时间上后画到画面上的元素,在空间平面上处在“前面”的位置上。

这样,在选择图形元素时,在平面空间上互相重叠的位置在“后面”的元素便不能被选取,必须使之在平面空间上处于“前面”的位置才能被选取。

方法:

如图18,首先,用鼠标选取欲叠前、叠后的元素,然后下拉菜单【编辑[E]】在【图符重叠】选项后有【叠前】、【叠后】、【放置最前】、【放置最后】,选择适当的项目就可以了。

●其它技巧

1.用鼠标选取多个画面元素:

首先确保没有选择任何菜单项和按钮项,然后,在欲选取元素的外边框左上角按下鼠标左键,然后拖动鼠标,至欲选取元素的外边框右下角放开鼠标左键。

注意:

当欲选取多个元素时,鼠标拾取框只要包括欲选取元素的一角就可以了,如图19。

2.复制元素:

方法:

按住〖Ctrl〗键,然后在欲复制的元素上用鼠标左键单击,然后用鼠标拖走新复制出的元素。

3.拖动画面元素:

方法:

把鼠标的光标放在欲拖动的元素上,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至目标位置,然后放开鼠标左键。

4.小距离拖动元素:

方法:

首先,如图20所示,应该保证状态条的“用键盘改变大小”栏为空,然后,选取欲移动的元素,最后按击〖↑〗〖↓〗〖→〗〖←〗键,每按击一次〖↑〗〖↓〗〖→〗〖←〗键,元素移动一个单位。

 

5.小单位改变元素大小:

方法:

首先,按〖CapLock〗键如图20所示,状态栏右端显示“用键盘改变大小”,然后,按〖SPACE〗键变换元素要调整的边界,包括左边、右边、上边和下边,选定后最后按击〖↑〗或〖↓〗或〖→〗或〖←〗键,每按击一次〖↑〗或〖↓〗或〖→〗或〖←〗键,元素边界改变一个单位。

5.2数据源的定义链接

数据源链接的意义及其实时数据动态显示的过程:

整个SCADA软件系统的数据动态显示的过程如图21。

 

由图22可以看出在画面编辑器中数据源的链接实际上就是在画面文件中嵌入数据库中定义的点,然后应用管理程序根据嵌入的点信息动态地显示数据。

数据源联接的方法:

首先,下拉菜单【编辑[E]】,确保【链接数据源...】被选中(即点击【链接数据源...】菜单项,使其左边的“”出现);然后,把鼠标移动到欲联接数据源的图形元素上,双击鼠标左键,则弹出“链接数据源”对话框,如图22。

由图22可以看出,“链接数据源”对话框中包括两种类型的数据源:

动态点、画面联接。

动态点就是在数据库中定义的测量点,而画面联接则包括:

1.其它的画面文件;2.设备对话框连接等。

 

●关于“数据源”栏目的说明:

首先,用鼠标点击【动态标志】复选框,确保【动态标志】复选框左边有一个“

”,下面就可以下拉【子站名】、【数据类型】、【点名】组合框以选择适当的条目。

如果在数据库中有厂站的定义,则【厂站名】组合框中就会出现相应的通讯机名字,如果在数据库中有各种点的定义,则【点名】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点名字。

其中【数据类型】包括:

“遥测”、“遥信”、“电能”、“计算”、“设备”和"遥控”。

●关于“链接属性”栏目的说明:

方法:

当图形元素选中了【链接】复选框时,【画面链接】、【层次链接】、【对话框链接】三个

按钮使“能”,选且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个

按钮。

若选取【画面链接】则可以下拉【画面链接】右边的组合框,以选取适当的画面文件名;若选取【层次链接】则可以下拉【层次链接】右边的组合框,以选取适当的图形层次;若选取【对话框链接】则可以下拉【对话框链接】右边的组合框,可以选取“设备对话框”,“保护复归对话框”。

使用设备信息对话框时,应在数据源中选择适当的设备,使用信号复归对话框时应选择适当的遥控点,同时在图形变化方式中选择无图形变化或其他变化方式。

作用:

当图形元素选中了【链接】属性后,在“应用管理”程序中,用鼠表双点该元素则:

1、若选取【画面链接】,则画面跳到其指定的图形画面上;

2、若选取【层次链接】,则画面跳到其指定的层次上;

3、若选取【对话框链接】,可弹出相应的“设备”对话框,“设备”对话框中的内容是数据库中定义的该设备的说明。

或弹出相应的“保护遥控复归”对话框,对保护信号进行复归。

●关于“图形变化方式”栏目的说明:

当栏目“数据源”的复选框“动态标志”被选中时,栏目“图形变化方式”的各个

按钮使能,下面介绍一下栏目“图形变化方式”的各个

按钮的作用:

A.“根据数字量旋转”主要用于图形(一般为直线)的角度根据遥信的开合而对应的相应的位置,说明如下:

如图23所示,开关的“由合至分”应该旋转225°,即旋转的角度从X轴的正方向开始算起,那么“由分至合”应该旋转270°。

B.“根据模拟量大小”指图形元素根据遥测量数据值的大小改变其旋转角度。

其坐标系为直角坐标系,角度按照逆时针由X轴正方向旋转。

首先确定遥测量为0时元素的位置,即相对X轴角度,然后确定元素旋转1o对应遥测量值的变化量。

例如“档位”等,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零点对应角度”、“旋转一度对应数据值”,

C、“根据模拟量正负”指图形元素根据遥测量数据值的正负改变其旋转角度,主要用于潮流方向的显示,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正旋转角度”的数值,其坐标系和旋转方向同上。

D.“图形虚实”用于开关合分的显示,在不同状态下采用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