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501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有多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老鼠逃掉了。

它掩饰说:

“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

它装出笑容说:

“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

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刚才到阁楼上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都是污泥。

看到同伴们诧异的目光,它解释到:

“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用这种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

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

“你们以为我会遇到危险吗?

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

”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吹捧——________    惊异——________

掩盖——________    可能——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爱吹嘘的猫

(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

(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解析】【分析】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吹捧——吹嘘捧场。

惊异——感到意外,奇怪;惊奇诧异。

掩盖——遮盖大雪掩盖着田野掩饰该受责备的或违法的事掩盖丑事。

可能——可以实现;也许;不肯定,估量。

(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爱吹嘘的猫

(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不仅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人,而且比欧洲科学家取得相同的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乏的贡献也很大。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

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虽然他的历法当时没有被采用,但十年后,“大明历”的先进之处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国家最终还是废除了旧历法,采用了“大明历”。

   此外,祖冲之还是一位能工巧匠。

他制成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多种器械。

只可惜这些精巧的器械,都没有流传下来。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分别概述了祖冲之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的成就。

(2)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

(3)你还知道祖冲之哪些方面的发明创造?

写一写。

【答案】

(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

(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3)略

【解析】【分析】

(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第一自然段。

(3)了解祖冲之的发明创造,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

故答案为:

(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

(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3)“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月食的探索和研究。

【分析】

(1)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

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体会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让人敬畏的生命

或许我们会认为胡杨不喜水,是天生的耐旱植物。

然而错了,实际上胡杨是非常喜欢水的,没有水就没有它的生命。

它的种子必须遇到河流、吸足了水之后才能发芽,不发芽当然就不能成长,自然也就没有生命。

有人会问,现在胡杨生长的沙漠里没有河流啊?

它们是怎样生长的?

这是问题的关键。

的确,这里现在已经没有了河流,可当年却是有河流的,追随河流的胡杨种子在这里吸足了水,扎下了根,长成了林。

不承想,河流断流了,胡杨的生存受到了严重挑战,怎么办?

环境无法改变,只能从自身做起。

胡杨的做法是惜水如命,即充分吸收那点微量的雨水,尽力保存在体内不流失。

幼苗时,它在叶子上下功夫,尽量让自己的叶子长得细小,形似柳叶。

这样,减小了蒸发面积,减少了水分蒸发。

随着逐渐长大,细小的叶子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叶子则渐渐变成卵状,直至变成杨树叶的形状。

叶子大了,蒸发量必然大,又会造成过多的水分蒸发散失。

胡杨还是在叶子上下功夫,每片叶子上都长了一层蜡质物,很有效地保住了体内的水分。

这样,它们才得以生存。

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这怎能不让人敬畏呢?

不但这样的植物让人敬畏,这样的人也让人敬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敬重—________  坚强—________  周而复始—________

(2)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的确,这里现在已经没有了河流。

________

②不承想,河流断流了,胡杨的生存受到了严重挑战。

________

(3)“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生生不息,这怎能不让人敬畏呢?

”给句子换一种表达方法,使意思不变。

(4)胡杨是怎样惜水如命的?

(5)为什么说胡杨是让人及敬畏的生命?

【答案】

(1)敬畏;顽强;生生不息

(2)①确实;②没想到

(3)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生生不息,这让人敬畏。

(4)充分吸收那点微量的雨水,尽力保存在体内不流失,为了减少蒸发,让自己的叶子形似柳叶,变成卵状,表面长一层蜡质物。

(5)胡杨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在环境变恶的情况下,它能够主动改变自己。

比如它的叶子,无论是幼时的形似柳叶,还是后来变成卵状,在叶子上长了一层蜡质物,都是顽强求生,主动适应环境,从而生生不息。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敬重—恭敬尊重。

坚强—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使坚强。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⑴敬畏;顽强;生生不息;⑵确实;没想到;⑶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生生不息,这让人敬畏。

⑷充分吸收那点微量的雨水,尽力保存在体内不流失,为了减少蒸发,让自己的叶子形似柳叶,变成卵状,表面长一层蜡质物。

⑸胡杨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在环境变恶的情况下,它能够主动改变自己。

比如它的叶子,无论是幼时的形似柳叶,还是后来变成卵状,在叶子上长了一层蜡质物,都是顽强求生,主动适应环境,从而生生不息。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注意多练。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救救我吧,人类

我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穿着一件厚厚的空气外衣,在外衣里面还穿着蓝色、绿色、褐色的花衣裳,自古以来,人类便在我的怀抱中生活。

人类给我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地球”。

起初,我十分健壮,山清水秀。

但是,随着一幢幢楼房的崛起,一片片工地的开发,成千上万吨的垃圾,形形色色的污染物,使我渐渐地生起病来。

人类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水,绝大部分侵入了我的血液里,使海洋、河流的生物危在旦夕,人类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

所以,我患上了一种“水源污染”病。

愈来愈多的车辆、工厂排出的废气,使保护我的大气层也受到侵害,我的呼吸道感染,体温急剧上升,病情恶化,我得了“空气污染”病。

人类建筑的打桩声,工厂的机器声,汽车的鸣笛声,冷气机的隆隆声……这声那声在我耳边回荡,使我听力下降。

我又不幸得了“声音污染”病。

更令我胆战心惊的是人类砍伐树木,毁坏农田,毁掉我的绿衣裳,损害了健康的皮肤,使我变得面黄肌瘦,百病交加。

救救我吧,人类!

让我恢复原来美丽的面孔,让我为你们——我的孩子们,做一个好母亲吧!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①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________

②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

________

③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________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引文的省略        B.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 表示列举的省略        D.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3)文中具体写到“我”患的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后面的词语“________”可以看出“我”患的还不止这些病。

(4)联系前后文想一想,地球变成面黄肌瘦的原因是什么?

(5)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地球母亲早日痊愈呢?

【答案】

(1)山清水秀;形形色色;面黄肌瘦

(2)C

(3)“水源污染”病;“空气污染”病;“声音污染”病;百病交加

(4)地球变得面黄肌瘦的原因是人类砍伐树木,毁坏农田,毁掉地球的绿衣裳,损害了健康的皮肤。

(5)提示:

从保护水源、空气,减少噪声等方面具体来说。

【解析】【分析】

(1)解答本题首先理解给出的词语的解释,根据意思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2)本题已经给出了省略号的作用,做题时根据语境进行选择即可。

(3)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文章中关键性的语句进行填写。

(4)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5)结合社会和自身实际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①山清水秀;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