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16 完整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434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题专练16 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选择题专练16 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选择题专练16 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选择题专练16 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选择题专练16 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择题专练16 完整版.docx

《选择题专练16 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题专练16 完整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择题专练16 完整版.docx

选择题专练16完整版

选择题专练16

2016·惠州市高三模拟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图。

回答1—2题。

1.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  

A.东进        B.南下

C.西扩D.北上

解析 根据该时间段内耕地重心的变化可以发现,从1975—2005年间耕地布局总体特征呈现西扩的特点,故选C。

答案 C

2.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A.土地沙化B.耕地撂荒

C.退耕还草D.自然灾害

解析 该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降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扩展,西北部降水更少,不利于耕作业的发展,更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为保护当地草场资源,在西北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区进行退耕还草,会使耕地重心东移。

故选C。

答案 C

2016·浙江宁波市十校联考19世纪中叶,波士顿成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其中特别以服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业著称。

20世纪70年代,波士顿依托高等学府和军事订货,沿128高速公路集聚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使经济再次腾飞。

回答3—4题。

3.19世纪中叶,波士顿处于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世纪中叶,波士顿成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其中特别以服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业著称。

为工业化阶段,故选B。

答案 B

4.下列对波士顿经济再次腾飞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技术B.市场

C.交通D.资源

解析 20世纪70年代,波士顿依托高等学府和军事订货,沿128高速公路集聚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使经济再次腾飞,主要依赖技术、交通及市场,而资源的依赖性小,故选D。

答案 D

2016·甘肃四中模拟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在下图,甲是海南岛气候分区示意图,乙图为地形分区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5.海南岛气候可划分为湿热、湿凉、干热、干凉四个类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湿热B.b——干热

C.c——湿凉D.d——干凉

解析 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根据图示划分,a为湿凉,b为湿热,c为干热,d为干凉,故选D。

答案 D

6.海南岛的地形可分为三个地带,下列有关三个地带发展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力发展热带农业区,②大力发展加工工业,③恢复和保护森林

B.①发展民族风情旅游,②大力发展红树林,③大力发展热带森林

C.①积极保护水源地环境,②建设甘蔗、粮食等农业基地,③建设港口,发展特色工业

D.①大力保护红树林,②划定农田保护区,③大力推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解析 海南岛地形分为沿海平原带③、丘陵台地带②和山地丘陵带①,平原地区可以发展港口建设和加工工业,②发展热带农业,③恢复和保护植被,结合选项选C。

答案 C

2016·浙江宁波市十校联考2016年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

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

下图为“三沙永乐龙洞”垂直剖面。

完成7—8题。

7.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蓝洞类似的是  

A.海沟B.地堑

C.溶洞D.三角洲

解析 关于蓝洞的成因,科学家们经过无数实地勘察及分析,如今早已大白于天下。

巴哈马群岛属石灰质平台,成形于一亿三千万年前。

在二百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寒冷的气候将水冻结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导致海平面大幅下降。

因为淡水和海水的交相侵蚀,这一片石灰质地带形成了许多岩溶空洞。

蓝洞所在位置也曾是一个巨大岩洞,多孔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因重力及地震等原因而很巧合地坍塌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开口,成为敞开的竖井。

当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后,海水便倒灌入竖井,形成海中嵌湖的奇特蓝洞现象。

溶洞成因与蓝洞类似,C正确。

答案 C

8.蓝洞形成前期,会造成  

A.海岸线变短B.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

C.三角洲萎缩D.粮食增产的概率增加

解析 蓝洞形成前期,全球气候变冷,陆地冰川增加,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变长,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三角洲增大,粮食增产的概率变小,B正确。

答案 B

2016·浙江宁波市十校联考冰岛地处大西洋北部,北极圈从其北部穿过。

2016年欧洲杯半决赛,冰岛以2∶1逆转英格兰闯进八强,再次用他们精彩的表现震惊世界。

完成9—10题。

9.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被称为“无烟城市”源于  

A.没有工业,污染排放少

B.地热能丰富,化石能源少

C.科技发达,治污能力强

D.使用脱硫煤,污染烟尘少

解析 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被称为“无烟城市”是因为冰岛地热资源丰富,生产生活当中大量地使用了地热资源,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使用较少,B正确。

答案 B

10.下列有利于冰岛足球事业发展是  

A.极昼日多,训练时间较长

B.海洋性气候,适宜草地建设

C.纬度较高,队员爆发力强

D.平原面积广,适合球场建设

解析 冰岛没有极昼现象,纬度较高与队员爆发力强没有直接关系,冰岛全境四分之三土地是高原,沿海有狭小平原。

属于海洋性气候,适宜草地建设,B正确。

答案 B

2016·陕西文综地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11—13题。

1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B.降水量

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

解析 在高山苔原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的温度与海拔有关,A错;该带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湿度很大,降水量较多,降水量与海拔有关,B错;该地风力较大,坡度越大的地区,积雪厚度小;坡度较小的地区和洼地,积雪的厚度大,因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C对;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D错。

答案 C

1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

解析 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由此判断积雪覆盖一方面通过增加土壤的湿度,起到抵御冻害的作用;另一方面“积雪覆盖”会低于强风的侵袭,起到“保温”作用。

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A错;西北坡,不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地区,气温不是最低,B错;西北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日照时数不是最少的,C错;西北坡是冬季的迎风坡,风势猛烈,积雪易被风力吹散,不易堆积,植被裸露,导致冻害加剧。

答案 D

1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

解析 气候变暖,一方面,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积雪不易存留堆积,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矮小灌木裸露,缺少积雪的覆盖,加上强劲的风力,使得冻害加剧。

答案 C

2016·江西五校高三地理新闻专访华为总裁任正非,他说如果没有深圳1987年18号文件明晰民营企业产权,就不会创建华为。

当记者问到“华为会出走吗深圳的危机在哪”,任总回答“世界中心在哪不知道,会分散化,会去低成本的地方。

”另外一边华为二东家——东莞正在开庆功会,华为东莞有限公司成为东莞营收和纳税第一大户。

据材料回答下列14—15题。

14.华为与深圳的小船真的说翻就翻吗华为若出走主要原因  

A.产业结构调整B.生产成本太高

C产业集聚D.土地有限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企业会迁到低成本的地方。

华为若出走主要原因生产成本太高,B对。

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有限不是主要原因,A、D错。

华为企业生产属于产业分散,C错。

答案 B

15.华为在东莞的分公司,可能为东莞带来的主要好处是  

A.分散城市职能B.促进区域合作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带动经济发展

解析 华为在东莞的分公司,可能为东莞带来的主要好处是带动经济发展,D对。

企业建立分公司,与分散城市职能无关,A错。

对促进区域合作影响不大,B错。

不会改变城市服务范围,C错。

答案 D

2015·滨州市二模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新生代后期

解析 图中断层切断了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但未切断含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于这两个岩层之间,即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C正确。

答案 C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为变质岩

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解析 甲处岩层侵入沉积岩层中,为侵入型岩浆岩,A错。

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表面有侵蚀的痕迹,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B正确。

丙岩层形成于侵入岩周围,属于变质岩,内力作用形成,C错。

丁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属于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D错。

答案 B

2015·江苏高三高考压轴卷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

小时/年。

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显示的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大致为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日照时数等值线东北值大,西南值小,呈由东北向西南递减事态,B正确。

答案 B

19.图中有一等值线闭合中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人类活动

C.沙尘暴频发D.植被

解析 图中有一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日照时数低,原因是塔里木盆地内部沙尘暴频发,大气能见度较低,C正确。

纬度影响日照时数,但应成带状,A错。

植被状况对日照时数影响极小,不会出现小范围明显差异,D错。

人类活动对之影响主要是城市等工业、人口密集区,在塔里木盆地这样的地广人稀之地影响应该很小,不会有明显差异,B错。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