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新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2360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5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新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考复习新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考复习新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考复习新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考复习新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新提纲.docx

《中考复习新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新提纲.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新提纲.docx

中考复习新提纲

中国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一

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2、清初          帝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帝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此后,清朝开始设立          ,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4、年西藏和平解放。

(元朝时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专题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表格

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技术(军事器物)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文化

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人物

派别

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口号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

时间

1898年

1911年10月10日

1915年在上海

影响

共同影响

特点

感悟

专题三党代会(热度10)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一大的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

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党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一大的内容

1、中共的诞生

党的当前任务:

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党的机构:

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一大的意义:

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2、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中共七大:

1945.4

内容: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

通过新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

(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共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P59)(1978年12月,北京)——改革开放的开始

内容: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5、1997年,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十二大:

1982年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1987年召开,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十四大:

1992年召开,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专题三八上出题率最高的题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公车上书2、资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团体:

兴中会

3、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5、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

五四运动

6、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

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7、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8、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9、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百团大战。

10、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

1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946年6月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12、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是: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3、标志着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结束的是:

南京解放

14、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京师大学堂

15、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结束时间:

1905年

二、新中国的外交

①1953年,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③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⑦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⑧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⑨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历史表格类

1、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时间

1640----1688年

1775---1783年

1789----1794年

领导人

 

开始的标志

 

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不反封建)

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主要过程

 

 

 

①.1640年,革命爆发②.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进入共和国时代.

1688年光荣革命,革命结束

开始: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建国: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转折: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

1781年,约克镇战役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①.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③.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上断头台④1794年,热月政变,大革命结束

文献及产生时间

19世纪60年代三次事件表格

国家

时间

事件名称

废除的旧制度

领导人物

主要措施

影响(背)

性质

共同影响

美国

南北战争

 

林肯

俄国

 

日本

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

明治天皇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时间

 

 

爆发标志

 

主要事件

3件

9件

性质

 

 

启示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第三次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机

宇宙飞船

主要发明(成果)

(最重要发明:

蒸汽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最重要发明:

电动机、内燃机,爱迪生发明电灯,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最重要发明:

电子计算机

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

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②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我国的对策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七年级上册

一、识记:

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

1、元谋人:

(1)时间:

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长江流域)

2、北京人:

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二、了解半坡、河姆渡聚落的情况

1、半坡人:

(1)时间:

距今约六千年。

(2)地点:

陕西西安市半坡村,黄河流域的代表。

(3)主要生活情况: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住半地穴房屋;使用陶器(称为彩陶)。

2、河姆渡人:

(1)时间:

距今约七千多年。

(2)地点:

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长江流域的代表。

(3)主要生活情况: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三、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炎帝:

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黄帝:

有许多发明创造。

3、华夏族的形成:

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4、尧舜禹:

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当时采用禅让制。

四、记住夏、商、西周、东周的建立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史上称为西周。

4、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两个时期。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公元前651年,在_______举行诸侯盟会。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亳,盘庚时迁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洛邑(yi)

周平王

 

五、西周的分封制

通过逐级分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六、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时间: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2、目的:

富国强兵

3、内容: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承认土地私有;

5)推行县制;(我国“县”这一地方机构最早设立的开始)6)统一度量衡。

4、作用: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启示:

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

同时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

 

七、甲骨文、金文、司母戊鼎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2、金文: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为铭文,也叫金文。

3、司母戊鼎:

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八、知道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1、孔子:

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

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1)创办私学。

(2)主张“有教无类

(3)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

(4)提出对待学习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3、战国时期,许多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