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26248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docx

《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docx

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A),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希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

作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短文两篇》

关于培根的《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

《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初版于1597年,只包含10篇极短的摘记式文章;经过1612年、1625年两次增补扩充,才收入短文58篇,然而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却有重要地位。

作者是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在书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

在这些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中,培根讨论了题材相当广泛的人生问题,内容涉及哲学思想、伦理探讨、做官秘诀、处世之道、治家准则等,还包括了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建议,也包括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

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且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这些精妙的格言警句充满成熟的人生经验,提炼概括了丰富深刻的生活哲理。

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始在英国植根,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由此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有特色的体裁之一,对此培根有开创之功。

关于《燕山夜话》:

马南邨,邓拓(1912—1966)的笔名,福建闽侯人。

当代作家。

1961年,正当我国处在暂时经济困难时期,邓拓同志应《北京晚报》的要求,遵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为宗旨,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

自1961年3月至1962年9月,一年半的时间,共发表文章153篇。

文章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大量地传播知识、开阔眼界、启发聪明、讽刺愚骄的广义的杂文,实际上是以知识性、艺术性为主,兼有思想性的散文小品著作。

第二部分即一般称作鲁迅式的以思想性、批判性为核心的杂文,也即通称杂文的部分。

《不求甚解》即选自《燕山夜话》。

知识积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2.致知:

获得理性知识。

3.诚意:

真心,不自欺。

4.正心:

心要端正。

5.修身:

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6.齐家:

整治好家政。

7..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8.不知所措(cuò):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受窘或发急。

9.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10.学术权威:

在某种学术范围内最有威望、地位的人。

11.丁肇(zhào)中    12.授予(yǔ)   13.遵照(zūn)

  14.彷徨(pánghuáng)  15.实践(jiàn)

《短文两篇》

《谈读书》:

1.怡情:

使心情愉快。

2.傅彩:

(给言辞)增添光彩。

4.文采:

文艺方面的才华。

  5.藻(zǎo)饰:

用华丽的文辞修饰。

  6.学究:

迂腐的读书人。

  7.滞碍:

不通畅。

  8.诘(jié)难:

诘问,为难。

  9.孜孜(zīzī)不倦:

勤勉而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

  10.吹毛求疵(cī ):

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11.高谈阔论: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也指范围广泛地谈论。

高:

大声地;阔:

广阔。

  12.鄙:

看不起。

  13.矫:

做作,不真实。

  14.寻章摘句:

搜寻摘取文章中的片段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15.阐证:

阐述论证。

  16.味同嚼蜡: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不求甚解》:

1.不求甚解:

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求彻底了解。

今指学习研究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甚:

很;解:

了解,理解。

  2.狂妄自大:

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狂妄:

极端的自高自大。

  3.要诀(jué):

重要的诀窍。

  4.咬文嚼(jiáo)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实质。

5.因小失大:

为贪图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6.豁然贯通:

指一下子就彻底明白。

豁然:

开阔通达的样子;贯:

贯穿;通:

通晓。

  7.开卷有益:

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开卷:

打开书本,指读书;益:

好处,收获。

考题例析

1.(2015•湖北荆州中考)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是著名女作家,其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她的诗集《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B.《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刻画了林冲、武松、李逵、宋江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C.《谈读书》的作者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作家,“知识就是力量”就是他的名言,其随笔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

D.《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语言生动优美,富于个性化,场景设置集中,矛盾冲突尖锐。

2.(2015•云南昆明中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乃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

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

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况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1醇香()②笃行()③浮躁()④崛起()

⑶第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解析:

1.B《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2.

(1)略

(2)①chún②dǔ③zào④jué

(3)①在阅读中,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而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并号召中国学生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短文两篇》

《谈读书》:

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归纳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真正目的,以及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的重要作用,论述全面,观点新颖,语言精辟,对我们的读书、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高清课堂:

求知与读书ppt40】《不求甚解》:

本文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批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

”从而在读书的方法上给读者一些深层次的启发。

理清结构

【高清课堂:

求知与读书ppt9】《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短文两篇》

【高清课堂:

求知与读书ppt19】

 

【高清课堂:

求知与读书ppt41-42】

 

 

写作特色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语言通俗易懂,亲切生动。

本文虽然是学术性演讲,但通俗易懂,使听众易于接受。

第一,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如第12段中,作者讲到了自己初到美国大学念物理时的彷徨恐慌,这样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并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格物致知的重要。

第二,作者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谈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时,作者举出了王阳明对着竹子硬想七天来“格物”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真正重视格物致知。

2.思路清晰缜密,论证深入浅出。

文章针对中国学生提出论题,主体部分摆事实讲道理,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安排结构,条理清晰、说理严密。

《短文两篇》

1.《谈读书》一文笔法很灵活,语言生动,说理方法多样。

一是运用比喻说理。

例如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一组比喻,来证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的观点。

这样写,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生动形象。

二是运用排比论述。

如“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等,这些语句列举同类事物或比较不同事物,让相同点或不同点更加明显,使论辩有力,气势贯通。

2.《不求甚解》一文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

另外还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段式。

3.《不求甚解》论证条理清晰,推理严密。

文章先摆出错误论调,进行分析反驳,揭示出“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从而提出:

要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

并列举事例进行论证。

最后指出重要的书要反复读,进一步强调补充自己的观点。

把握重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读下列语句,体会标红词的作用。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3)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4)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分析:

  

(1)作者强调实地实验对获得新知识的重要作用。

“只能……不是”在句中起到了强调作用。

  

(2)作者强调科学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不是……而是”是表并列关系的复句,一般强调“而是”后面的内容。

  (3)作者强调实验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不是……”对“毫无选择的测量”作了否定。

  (4)作者强调了“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不能……也不能”从两方面否定了错误的做法。

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3.作者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

“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

”请以作者所举王阳明“格物”这一事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细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王阳明的“格物”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要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的目的,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所以作者说:

“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

”从上下文来看,在作者心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

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

4.请你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古代《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平天下,所以它所格的物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获得新知为人服务,所以侧重于实地实验的精神。

5.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文中第4段举了王阳明的例子;第11段、12段联系实际,举了中国学生及作者自己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2)道理论证。

第5段、第8~9段,第13段都运用了道理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短文两篇》

《谈读书》:

1.文中作者认为为什么要读书呢?

  作者从很尖锐的问题出发,文章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罗列了读书的目的——“怡情”“傅彩”“长才”,但作者认为“长才”才是最值得推崇的目的之一。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修剪移接”,弥补自己的缺陷,提高自己的才干要从读书开始,但这并不是说光读书不去实践,只有读书并学以致用,善于思考观察,才能很好地达到“长才”的目的。

  2.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去读书呢?

  作者在阐述完读书的目的之后,又告诉我们书应该如何去读。

“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之言”,“亦不可寻章摘句”,在几个“不可”之后,作者介绍了读书的几种读法,“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

”这里所说的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选读、泛读、精读。

作者在这之后进一步指出读书不能孤立进行,要和讨论(思考)、作文(读后感)相结合,“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这样做才能使人有更大更快地整体提高。

  3.读书有什么作用?

  文章在讨论完读书方法之后作者又进一步阐述了读书的作用,也就是说读书对性格的作用,文中作者首先提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在其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因此读书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我们应该从小就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不断弥补自己的缺陷、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才智。

【高清课堂:

求知与读书ppt29-31】4.这篇随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培根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随笔对英国乃至世界影响都很大。

培根的随笔,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

全文好似一篇谈话,富于针对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饱学之士,对世人的谆谆告诫。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说理。

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

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作者善于运用排比说理。

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又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说理。

正面说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

又如,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不求甚解》:

1.《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高清课堂:

求知与读书ppt43】2.到底应该怎样理解“不求甚解”?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

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有人认为,除了不要“咬文嚼字”符合陶渊明本意外,其余不是陶渊明的意思。

陶渊明爱好读书,而且执着个人见解。

《杂诗》说: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移居》说: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说明读得相当深入,对疑义还要作一番辨析。

其实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旨在芟除枝叶,达到提要钩玄、取其精髓的目的。

这是道家不拘形式,专注精髓的一种方法论。

所以明代思想家李贽《四书评序》赞扬说:

“千古善读书者,陶渊明一人而已。

”(见蒋成《语文教学的儒道之辩──从“不求甚解”说起》)这种看法可供参考。

  3.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儒家与道家之间区别很大。

儒家入世,为国、为家、“克己”、无我;道家游世,以宇宙自然为本,张扬个体生命。

两家世界观、人生观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道家的读书方法以陶渊明说得最为明确: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就成为儒家批评的目标。

  儒家对待读书,讲究严谨、精细,其理论以孟子“以意逆志”为基石。

宋代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

”清代诗论家冯班则要求像郑玄注《礼》、毛苌注《诗经》那样深入地去读书。

因此,儒家批评道家的读书方法,就毫不奇怪了。

  4.《不求甚解》中说:

“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然而也有相反的看法: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

甚解岂难致?

潜心会本文。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意思是顺着作者思路,就能把握文意。

对这两种意见,你是怎么看的?

  要理解此题,要先了解一些资料。

  叶圣陶先生在《读〈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

甚解岂难致?

潜心会本文。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强调阅读就是顺着作者思路,进入作者胸境。

这样甚解可致,原意也不难重逢了。

  叶老批评陶渊明“疏狂不可循”,是因为他推崇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阅读理论。

他说过,阅读是通过文字这道桥梁,与作者会面。

“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

”叶老认为,文本意义是确定的,它先于阅读已潜藏在文本之中,就像矿藏埋于地下,苹果核包在苹果里头,只要用适当的方法(工具)取出即可。

由此可见,叶老批评陶渊明,是儒道两种阅读方法之争,也是阅读理论中的作者理论与读者理论之争。

拓展阅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小传

  

丁肇中由于和里希特各自独立发现一种新型的J/A粒子,而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是由于一次“意外的出生”而成为美国公民的。

他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

“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

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且果断,她丈夫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了,从那以后她回到学校当教师,把丁肇中的母亲抚养成人。

丁肇中在童年经常听到外祖母回忆那些艰难岁月里度过的窘迫生活,外祖母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

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

“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

在国内的时候在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

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

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

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

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

”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

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

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

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

每隔两个星期,他坐飞机回到美国麻省莱克新顿自己的家里看望妻子凯·路易丝·库恩和两个女儿。

1964年,丁肇中离开日内瓦回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直到1969年。

在那里他和斯坦伯格、希瓦兹、吴健雄、李政道等在内的第一流物理学家一起工作。

这个时期,丁肇中发现了“抗氢同位素”,使他初露头角。

美国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项发现。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些年里,他开始对“电子和正电子对”的生成发生了兴趣。

这时丁肇中又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聘,主持该学院的布鲁克海汶实验室,他负责的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实验室、瑞士欧洲核予研究中心和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三处进行类光子粒子的衰变探索,并且寻找衰变成电子对和lL介子对的新粒子。

这一研究夜以继日地整整进行了五年。

  1971年,丁肇中带领它的研究小组回到美国,开始在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进行试验。

经过将近三年的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在1974年8月觉察到一种新粒子存在的迹象,其重量约为质子的三倍。

由于丁肇中的小心谨慎,他们当时没有公布这一发现。

1974年11月10日,丁肇中到出席斯坦福大学的一次会议时,得知该校加速器实验室的里希特小组也刚好独立地发现了同一现象,并已将新粒子命名为中粒子,于是丁肇中立即通知他的助手发表他们的发现,并将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J/A粒子的发现,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

这一发现在物理学上的重大意义是:

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存在着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

从夸克模型看,J/A粒子是由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组成的强子。

以前,人们认为所有已知强子都可由三种夸克:

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以及它们的反粒子以各种形式组成。

丁肇中和里希特发现J/A中粒子的卓越成就支持了当今的弱相互作用理论,他们两人分获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79年,在德国汉堡,丁肇中领导他的小组又找到了胶子,这是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的一种重要证明,为统一强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丁肇中已成为当代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

他主持的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研究小组,首先接纳了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去西方工作。

他每次到中国讲课,听众都是数以千计。

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汉堡工作,同时又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

他说:

“在汉堡,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

对于我的小组,我尽量挑选那些也喜欢刻苦工作的人。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玩,也不看小说。

当丁肇中还没有从事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时候,他偏爱科学史。

他把法拉第看作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敬佩法拉第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其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立志做第二个法拉第。

《短文两篇》

一、培根与《随笔》(王佐良)

  培根.F.(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

家、作家。

出身官僚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

后又学习法律。

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家居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

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例如他在用拉丁文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