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6671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9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最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最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最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最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docx

《最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docx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法制渗透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操场上》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累计57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亻”“口”“讠”

教学目的

  1、复习生字词及儿歌。

  2、认识“亻”“口”“讠”

  3、练习书写。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亻”“口”“讠”

学法指导

读、练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词。

  2、用“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组词。

二、认识“亻”“口”“讠”

  1、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检查儿歌中的生字情况,学习偏旁:

    响──“口”口字旁。

    课──“讠”言字旁。

    体──“亻”单立人。

  3、做“接龙”游戏说说带“亻、足、口、讠”的字。

(学生说,老师写,看哪条龙接得最长)

三、扩展活动

  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

书上没有的自己可以用拼音补上。

  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教同桌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玩法。

四、学习写字

  1、仔细观察“大”“天”,比一比,说一说:

    “大”加一笔是“天”;“天”少一笔是“大”。

    学生书空。

  2、儿歌区别“八”“入”:

    “我是八,一撇一捺要分家。

”“我是入,一撇一捺要顶住。

    学生书空。

  3、师范写,生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描。

  4、实物投影部分学生的字,其他学生评价。

  5、用“八、入、大、天”口头组词。

五、作业布置

  1、用书写本练习写字。

  2、练习用学过的字,给“八、入、大、天”组词,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操场上》

    响──“口”口字旁。

    课──“讠”言字旁。

    体──“亻”单立人。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语文园地一》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累计58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的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学法指导

读、练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火车声音──今天天气真好,秋高气爽。

老师带你们乘坐火车去秋游,怎么样?

  2、火车已慢慢靠站,听!

广播里传来了列车员的声音:

欢迎你们乘坐本次列车,旅客们请注意,本次列车已经到站,请乘客们看清自己的车厢以及座位号。

  3、说说听到了什么?

4、从抽屉里拿出老师分给的拼音。

(声母与韵母卡片,根据学生人数可灵活设计成几组车厢,或卡车司机,或服务员等,以确保人人参与。

二、复习声母、韵母,并进行归类

  1、师指着黑板问:

有几节车厢?

他们分别叫做──

  2、请小朋友拿出“车票”,仔细辨认自己的车厢以及座位号。

  3、小朋友看这黑板上的火车图回答“声母、韵母”。

  4、把自己的车票介绍给四人小组听。

  5、把自己手中的“车票”贴到相应的车厢里。

  6、小朋友们这么守纪律、有秩序,想不到这么快就上了火车。

你们认识他们吗?

  7、开火车读一读:

   ⑴ 在读准音的同时,引导学生巩固发音方法。

   ⑵ 随时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语言愉悦。

  8、写一写:

   ⑴ 发拼音练习本,把分好类的声、韵母按顺序抄在四线格内。

   ⑵ 同桌互相检查,师生共评价。

三、找朋友

  1、你们为什么不上火车呀?

让小朋友仔细瞧一瞧你们的车票。

哦,原来,他们坐的是卧铺,分上铺和下铺。

  2、上铺的“上”在哪里?

  3、小朋友,你们说上铺的朋友会是谁呀?

(出示“下”)

  4、“左”边的朋友找“右”边的朋友: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5、交流生活中的反义词──对口令练习。

  6、当我们找到自己的座位,火车就要出发了。

──音乐想起。

(小朋友做动作)

四、谁结识的朋友多

  1、你们看,车厢可热闹了!

你姓什么?

我姓什么,他们在结交朋友。

  2、认认班里小朋友的姓,看谁结交的朋友多?

教师师范(出示姓氏花),认一个,涂一个。

  3、四人小组合作,涂文中的姓氏花,并演示汇报。

  4、你还知道哪些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语文园地一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累计59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2、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学法指导

读、练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火车还在行驶,让我们一起在火车上快乐地做游戏吧。

  游戏:

识字接龙

  1、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或两个以上的同学,一个同学摆出识字卡,一个同学迅速读出字音,要读得又快又准,如果读错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看谁最快读完手中的识字卡,就可以得到小小的奖品。

  2、尽量让同学们自由组合,合作玩游戏。

  3、把卡片中你认为是一类的试着摆放在一起。

  4、请摆好的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当小老师指读。

  5、全班齐读。

二、找朋友

  1、老师随机发给学生动物头饰或词卡头饰。

  2、问:

我的朋友在哪里?

回答:

你的朋友在这里。

  3、请带词卡的小朋友带读,全班跟读。

  4、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

(如:

熊猫爱吃竹子。

我家有电话。

  5、试着连一连:

请学生在书上做练习,指导用尺子连线的方法,同桌互相检察,帮助,老师巡视辅导。

三、谈话导入

  小朋友,游戏做完了,休息一会儿,我们来谈谈话,小朋友,你们在家里,有没有仔细观察过,爸爸、妈妈和你常做的事有哪些呢?

  1、学生自由发言。

如:

爸爸看报纸。

妈妈做饭。

我学习。

  2、出示书上的句子,学生读一读。

(建立句子的概念)

  3、同桌互相读,指名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大胆读。

  4、看图说句子。

  5、出示三幅孩子活动的图画。

  6、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谁?

在做什么?

    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桌讨论后,指名说。

(只要求把句子说完整即可)

  8、小朋友刚才是看图说句,现在我们只有一位小朋友的名字,(出示:

沙沙_______________。

  9、请你想一想,再说一说,沙沙在做什么?

学生自由充分地说,不必要求一种统一的形式。

四、图画导入

  小朋友,又说又玩也累了,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吧

  1、请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

(注重学生观察和体会)

  2、师:

这只漂亮的大白鹅被一位小诗人看到了,他像你们一样,高兴地赞美了这只大白鹅。

  3、出示古诗。

  4、教师范读。

  5、激趣:

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6、学生试读。

提出要求:

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正确,读清楚。

  7、组织学生评价。

(读得好,好在哪里)

    向参加朗读的学生相机提出:

你们为什么这样读?

以此引导学生体会“鹅”快活、可爱的样子,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8、教师带读,学生自读,比赛读。

朗读时引导学生语速稍缓,避免唱读。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旅途充满学习的乐趣,请小朋友张开想象的翅膀,到自己的梦想之地去遨游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单元测试

第1-2课时

课型

新授

累计60-6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学法指导

读、练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有趣的游戏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累计62课时

教学内容

有趣的游戏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教学重难点

能把自己做的游戏说出来,并能相互交流、询问。

学法指导

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即兴律动,课前激趣

  开讲前,师播放一首动听的乐曲,与学生一起根据音乐即兴律动,像小鸟一样飞进教室,寻找自己的座位。

二、自由发问,训练口语

  师现在是自由发问时间,今天你又想了解班上的哪位同学呢?

开始吧,记得用礼貌用语。

三、导入主题,分层训练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⑴ 过渡现在轮到我问你们了,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我这就带你们到游戏宫去做有趣的游戏。

   ⑵出示令人着迷的游戏宫,淘气的小丑向学生们发出邀请嗨,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到游戏宫,但愿你们玩得开心。

这里的游戏规则是每点击一次大转盘,就会随机出现一种好玩的游戏,我为你们准备了三种游戏老鹰捉小鸡、盲人打鼓、大脚板,请点击吧,祝你们好运。

   ⑶ 组长代表点击。

学生推荐三位组长上台点击。

   ⑷ 自由组合。

全班学生带凳子移动,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和哪位组长在一起做什么游戏,在教室里重组成三个活动小组。

(选择老鹰捉小鸡为第一组,选择盲人打鼓的为第二组,选择大脚板的为第三组)

 2、分层训练,步步提升。

   ⑴ 小组讨论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如何分工,怎么玩这个游戏。

(强调还不清楚该怎么玩的同学要询问组里的同学)

   ⑵ 分组汇报。

逐组汇报讨论情况(人员小组内定),同组学生自由补充,直到将如何分工、怎么玩、怎么奖励说清楚,说完整。

   ⑶ 示范练习。

    ① 指组活动。

请第1组的同学上台根据刚才的讨论,玩老

鹰捉小鸡游戏,其他两组同学仔细观察游戏过程。

    ② 自主述说。

让玩游戏的同学谈自己的活动感受,说说自己玩的是什么游戏,这个游戏怎么有趣。

(师范讲,生仿说)

    ③ 评议奖励。

2、3组的同学从说话的态度、音量、内容等方面对1组的同学进行评议。

请自述得到肯定的学生到聪明树上自选心爱的礼包。

    ④ 互动交流。

2、3组的同学就自己观察的感受和想法与1组的同学交流、对话。

同样请观察细致、礼貌大方的同学到聪明树上自选礼包。

   ⑷ 模仿训练。

    ① 玩中体验。

在欢快的乐声中,1组的同学回座位当观众,仔细观察。

2、3组的同学玩起了游戏。

要求边做边想,自己做的是什么游戏,有趣吗?

怎么有趣?

并于乐声停时终止活动。

    ② 组际交流。

请玩3种不同游戏的同学跨组自由组合(人数不限),模仿刚才做示范练习的同学进行交流,先自述,再互动对话。

话题同上玩的是什么游戏,怎么有趣。

    ③ 抽样汇报请几个组合到台上汇报交流的情况,并进行评议、奖励。

   ⑸ 师生互动,拓展交际。

鼓励学生自由寻找教室里的一位听课老师进行交流,询问他还做过什么游戏,怎么有趣?

对自己不熟悉的游戏问问他该怎么做。

四、总结延伸,课外激趣

  1、上了今天的课,你学会了什么?

  2、回去把这节课学到的跟家里人说说,并问问他们还做过什么有趣的游戏,怎么有趣。

 

板书设计

有趣的游戏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累计63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2个字

教学目的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学法指导

读、练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指导看图

  1、激趣:

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

(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准备给学生一个惊喜)

  2、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3、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

山、水、花、鸟。

二、学习课文

  1、谈话:

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

  2、指导熟读诗句:

   ⑴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⑵ 指名读诗句。

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

“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3、理解诗句:

   ⑴ 四人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⑵ 猜谜:

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

(板书课题:

画)

   ⑶ 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4、朗读古诗:

   ⑴ 师配示范读。

学生闭上眼边倾听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⑵ 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背诵诗文:

     教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

     依据板书,自己练背,同桌互查。

    指名背诵,齐背。

  5、识字:

   ⑴ 读准字音,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⑵ 记忆字形,小组讨论:

你认识哪些字?

是怎么认识的?

用了哪些好办法?

     用熟字形记忆“人”和“无”;区别“人”与“八”“入”、“无”与“天”音形义。

     用熟字加笔画记“来”。

     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忄”。

     用熟字和偏旁的方法记。

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之”旁里面都是熟字。

     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

  6、写字:

   ⑴ 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⑵ 展评。

  7、实践活动。

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

板书设计

还远近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累计64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

教学目的

  复习学过的生字,会在田字各中写“文”“六”两字。

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创设情境,领会诗意。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学法指导

读、练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惊、无、近、来、还、人”。

  2、读句子找生字朋友,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识记部分生字。

如:

   ⑴ 春雨细细地下,远山变成了绿色。

   ⑵ 我听见小学生在大声读书。

   ⑶ 指名背诵课文。

二、学习诗句中的几对反义词

  1、理解“远”和“近”:

   ⑴ 出示“远”和“近”两个词,让学生指着图,说说谁在“远处”,谁在“近处”。

   ⑵ 用“远”和“近”口头造句,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如:

谁离老师远,谁离老师近;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

  2、出示诗中另外几组反义词,让学生找。

  3、师生对说反义词,或同桌互说反义词。

  4、说说生活中你还认识了哪些反义词。

  5、做游戏:

把“我会说”中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在

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写字

  1、观察“文”与“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学生按笔顺选书空后练写。

  3、展评,

四、创设情境

  1、指名一位学生扮演小诗人,先站在教室后,一边看画面上的山,一边说“远看山有色,这山上一片翠绿,真美啊!

”又走近图画,一边听一边说:

“近听水无声,画上的流水一点声音也没有。

”。

小诗人指着画上的花说:

“春天过去了,花还在盛开。

”他又做赶鸟的动作,大家一齐说:

“人来鸟不惊。

  2、多请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并评议。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山 有──无

静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花 去──来

       人来鸟不惊。

  鸟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四季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累计65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学会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学法指导

朗读法 情境法 对话交流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切入举偶

  1、演示: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好吗?

(以动画的形式展现课文中的四季美景图)看到图,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四季的景色可真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诗歌。

(板书课题)

  2、展示:

    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

请你把课前收集到的插图展示给组内的同学看。

看到这些插图你有哪些想法?

(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1、欣赏:

    每个季节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吧!

(学生听教师范读课文。

  2、识字: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办法把字音读准,边读边画出生字。

(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前后桌读,同座读,组内读。

   ⑵ 出示“圆、秋、雪、肚”4个带拼音的生字(将这四个字的偏旁涂上红色),这些偏旁你认识吗?

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偏旁的?

这些偏旁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⑶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座交流识字方法。

(先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再互相检测)

   ⑷ 请你来当小老师,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

(比如:

“说、是”是翘舌音;禾+土=秋,月+土=肚,口+十=叶;“是”和“足”“惊”和“就”长得像,别记混了等等。

   ⑸ 开火车认读生字和生词。

3、朗读:

   ⑴ 将这些生字送回课文中你还认识他们吗?

请你试着读一读。

(自由练读课文)

   ⑵ 指名读文,听听他读得怎样。

  4、选读:

    选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注意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5、感悟:

    反复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如。

每小节讲的是一个季节,课文讲了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

  6、写字:

   ⑴ 出示“七、儿”两个字,认读。

   ⑵ 这两个字宝宝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这个笔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新的笔画:

竖弯钩。

(教师示范竖弯钩的写法)在你喜欢的地方书空,每个字各写两个,注意笔顺规则。

   ⑶ 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问:

这两个字怎样写好看?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实践。

   ⑷ 练写。

(老师示范竖弯钩的写法:

折角运笔的方法,要写得圆润。

)根据观察所得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四季

禾+土=秋

月+土=肚

口+十=叶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四季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累计66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学会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

学法指导

朗读法 情境法 对话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导入

  1、抽读生字,认读生字。

  2、朗读接力:

每组读一节。

二、熟读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可以个人读、同桌对读、小组轮流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理解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季节的特点和发生在这个季节的趣事。

四、背诵

  借助练习背诵课文(自由背、同桌背、指名背、齐背)。

五、表演

  1、分组练习后每组推选代表表演全文。

教师适时指导。

(“草芽尖尖”可读得轻细些,谷穗“鞠着躬说”要表现得谦虚一点,“雪人大肚子一挺”可做挺肚子的动作,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

  2、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分别戴上头饰。

全班同学合作读书。

 

六、拓展

  1、说说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边听音乐边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出来,然后讲给同学们听。

  2、模仿课文来说说四季的景物:

    (     ),他(   )说:

“我是(  )天。

七、写字

  1、出示“九”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提醒小朋友们注意些什么。

演示“九”的书写顺序。

(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

  2、出示“无”,问:

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与“天”不同,最后一笔是“竖弯钩”,第二笔要写在横中线上。

  3、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注意写字姿势和方法的指导。

  4、评议:

组内选出“小书法家”,奖励一颗小星星。

板书设计

四季

模仿课文来说说四季的景物:

    (     ),他(   )说:

“我是(  )天。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小小竹排画中游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累计67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生字

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生字;认识笔画“、”和3个偏旁“山、、”。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尝试看图模仿课文创编小诗。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祖国、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生字;认识笔画“、”和3个偏旁

学法指导

朗读法 情境法 对话交流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诵读古诗,激发兴趣

1、看诵读古诗《江南》。

  2、谈话创境:

小朋友,在这首古诗中你看到了江南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3、你知道江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出示中国地图了解大概位置)这节课我们要好好地去欣赏、了解咱们自己的家乡——江南。

咦?

大家平时出去旅游乘什么交通工具?

今天我们乘坐的是江南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出示“竹排”,指名拼读。

你坐过吗?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排”字吗?

让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