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664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docx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docx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

  前国军中将曾泽生逮住条不大不小的大不列颠黄花鱼。

第五十军原本是右翼突击集团中最后突破叁八线的一个军,按理捞不到什么油水货。

可人家曾泽生就是憨人有憨福,楞就是后来居上,逮住了不知死活的英步兵第二十九旅。

而且打得顺风顺水,砍瓜切菜一般。

  第五十军的前卫是陇耀师长的第一四九师。

  1月2日,一过临津江,第一四九师首先在高阳以北的碧蹄里遭到美步兵第二十五师第四十五团一个营的阻击。

说是阻击,实在有点高抬了这帮美国鬼子。

"阻击"这个词在军语中的含义是:

阻止和迟滞增援、退却、突围之敌,以及掩护主力展开或转移的防御作战。

而笔者在此之所以还沿用这个军语,仅仅是因为这确实是一支装备精良的美军部队,确实也拦在第五十军冲往汉城的要道上,确实也摆出了一付要"掩护主力展开和转移"的架势。

而且美第九军军长约翰·库尔特少将确实也赋予了他们这个任务。

  可这个"阻击"实在是太稀松啦!

第一四九师主力尚未展开,师前卫第四四六团两个连一个冲锋扑进了碧碲里,乒乒乓乓打了不到20分钟,美国兵就干干脆脆地把重武器一扔,爬上汽车,攀上坦克一溜烟地跑啦。

给第一四九师留下了28个跑不动的少爷兵。

这会儿的美军官兵,胆已经破了。

常常有志愿军官兵在捉俘虏时怒吼一声,就要吓瘫一群"联合国军"官兵。

而且被俘者常常一连几天都楞神儿,说不清话。

中央新闻电影厂跟来拍电影的摄影师们也抓过这样的美国兵。

有时候甚至女同志出去也能带几个牛高马大的美国俘虏回来。

据说这叫"吃惊病"!

  对手太稀松软蛋了也实在没劲不是?

  不过美国杨基这一跑,却把拴在一根绳上的英国表兄给晾了。

  刚占领的高阳的第一四九师马不停蹄,继续向汉城方向前进,在高阳东南仙游里高地与英步兵第二十九旅皇家来复枪团第一营打了个脸对脸的照面。

这些家伙几乎和碧蹄里的美步兵第二十五师一样稀松。

  也是只用了两个先头连,半个小时就把高地夺了下来。

  英国兵也是比划一下就跑,一点也不比美国兵慢,连摆在地上与近距空中支援飞机联系的联络布板都未及撤收。

给+++断后当垫脚石,英国绅士从来没□炼过这种责任心。

  仙游里这一轻松得手,就把位于佛弥地的英国皇家第八骑兵团直属重坦克中队与其英步兵第二十九旅主力给分割开了,造成了极为有利的攻歼态势。

曾泽生军长喜不自胜。

不过,曾泽生们抗战时跟英国人打过交道,知道这些"尖头曼"(绅士)们打起仗来的最会偷奸耍滑头,牛皮吹得山响,逃跑起来比谁都快。

所以也不敢掉以轻心,一边让后续部队抓紧控制议政府周围的高地,让仙游里的部队死死挡住英步兵第二十九旅主力,不使其增援,一边令第一四九师师长陇耀抓紧动手围歼重坦克中队。

第四四六团迅速对皇家重坦克中队达成合围。

这煮熟的鸭子飞不了啦。

  1月3日,仙游里高地的阻击战打了整整一天。

  英步兵第二十九旅旅长托马斯·布罗迪准将知道,整个大不列颠陆军中,也没有几个这样的重坦克中队--清一色的"百人队长"式,装备着当时最大口径的105毫米坦克榴炮,要是就这么随随便便地给扔了,上对不起女王陛下,下对不起大不列颠的众多纳税人。

于是一大早,从议政府赶来的1000余名英军官兵配合昨天从仙游里退下来的皇家来复枪团残部,在近200门大小火炮的掩护下,轮番向仙游里高地猛烈反扑。

仙游里整个变成了"烟"游里。

  英军连续5次冲击均被打退。

  仙游里高地的第五十军守备分队虽然伤亡很大,却也打得很勇敢打得聪明。

他们戴上英军的钢盔,用联络信号板糊弄美国飞机,让它们轰炸阵地周围的英军部队,眼瞅着美国鬼子把英国鬼子炸得鬼哭狼嚎。

战士们边瞅边乐:

"看着敌人打敌人,真是件开心的事。

"

  打到最后,职业老行伍布罗迪也没了信心,只好象去年在云山盖伊少将扔下骑八团一样,也忍痛扔下皇家重坦克中队,于4日弃阵撤逃。

不知道这家伙回去怎么对女王陛下报的账。

  3日夜,第四四六团第二营开始向皇家重坦克中队发起猛攻。

  这一打,打出了一个步兵打坦克的经典战例--当年《人民日报》还在头版发了消息《叁个连全歼英军一个坦克营》。

这是第五十军历史上最风光的一仗。

第四四六团可以说没有任何象样的反坦克武器,甚至连支"巴祖卡"也没有,完全靠炸药包、反坦克手雷、爆破筒与"百人队长"相搏击。

按理,这不是一种对等的较量。

可土八路们的本事就是把这种仗打得五颜六色,不由你不服。

  晚22时,第五连首先抢占了佛弥地阵地。

  佛弥地位于西北距高阳7公里,东南距汉城30公里,旁边是一个小小的谷地,议政府至汉城的公路横贯其中,公路高出地面1米左右,坦克不能越路横行。

公路东为大山,西为丘陵,东西有一条河,公路越桥而过,而桥已被破坏。

这个地形也很帮中国兵们的忙。

  佛弥地这个地名听起来怪祥和的,象是个佛祖普渡众生之所在,可惜这会儿既听不到寺庙高僧唱出的诵经,也见不着善男信女供奉的香火。

有的只是象礼花一样满天飞舞的信号弹、照明弹、曳光弹,象玩具一样满山遍野熊熊燃烧的坦克车、装甲车、牵引车。

还有横七八竖的尸体堆。

以及不绝于耳的冲锋号声、喊杀声、蹩脚英语的劝降声。

不过想想这也没什么,超度恶徒到西天极乐世界,本身就是功德无量的佛门善事,中国兵们这是在行善积德,行佛门未行或难行之至善至德之事。

第五连在桥的两侧150米正面展开,主要火器就集中在桥的附近。

他们占领阵地刚20分钟,陷入重围面对猛攻的英军就开始向南突围。

  先是一辆装甲车气势汹汹地扑了上来。

  机枪射手王新元让过装甲车正面,在5米距离内对着车的侧面猛烈射击,将装甲车的装甲板敲得叮当乱响,火花飞溅。

其实这时态势不利的是拿机枪打装甲车的人。

子弹不能穿甲,又不爆炸,对装甲车威胁不大,更伤不着里面的乘员。

而被装甲车弹起来的跳弹却使近距离的射击者极易受到杀伤。

这种跳弹起来时弹头已经变形,被击中后创面更大,因而也更具杀伤力。

可里面的英国兵被叮叮当当的子弹敲得慌了神儿,掉回头就想跑,结果一个不留神儿从1米高的公路上窜下来,一头扎进一个稻草堆里,一时间竟挪不动窝了。

这功夫第五连的所有机枪都冲着装甲车开火,把车上的机枪压住,密集的子弹把装甲车敲得分不出点儿来。

步兵们也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从四面八方冲上来围住装甲车,用半生不熟的英语乱七八糟地喊道:

"嗨,哈罗,东特安克特!

"(喂,别动!

)"里佛特汉兹!

"(举起手来!

)……

  装甲车里伸出一面白旗,4个吓得面无人色的英国佬高举着双手钻了出来。

其中一个扛着一付少校的肩章。

这是重坦克中队的一个分队长。

这下大家信心更足了,牛皮哄哄的皇家重坦克部队不过尔尔。

  不到5分钟,又有3辆坦克冲了上来。

第一辆一路打着曳光弹,第二、第叁辆喷着长长的火焰。

样子怪吓人的。

  这是喷火坦克,中国兵们大都没见识过这玩艺儿。

  "这家伙,黑鸦鸦的,哇哇怪叫,又打炮,又喷火,咋一瞧心里都有点含糊。

要是神经稍微脆弱点,十有八九真会被它吓瘫。

"参加过那次战斗的战士们后来老老实实地对来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李庄和超祺讲了这个感受。

也是,别说坦克,就是辆汽车冲你冲过来,你恐怕也得冒冒汗。

  不过打完前面那辆装甲车,土八路们已经看得清清楚楚瞅得明明白白,这些家伙夜晚行车连灯也不敢开,根本看不见也听不见外面是怎么一回事儿,整个一个又聋又瞎又笨又喘。

那猛烈的炮火全是盲目射击,没他娘的有什么了不起。

战士刘凤歧跳上第一辆坦克,把一个炸药包塞进履带。

  不知为什么,炸药包没响。

  没了称手家伙的刘凤歧正急得乱跺脚,战士杨厚昭从另一边上去,把一根爆破筒塞进履带。

轰隆一声,响倒是响了,可坦克还在跑。

  这狗日的"百人队长",确实有该它牛气的地方。

  "龟儿子你命还大倒在哩!

老子们给你加一码!

"

  正把一挺英勃然轻机枪打得风风火火的机枪班副班长李光禄看得火起,把机枪往副射手手中一撂,喊一声你掩护我我上去啦,抄起两根爆破筒再次冲了上去,拉着火将它们塞进履带。

又是轰隆一声,坦克跳起半尺多高,再也不动了。

战士周士杰、陈子连分别将后边两辆喷火坦克给打瘫了。

打到这会儿,第五连击毁了3辆坦克1辆装甲车,还无一伤亡。

  5分钟后,又冲上来3辆坦克。

  这其实是英国鬼子们很冒傻气的地方。

  这种3辆一次3辆一次的战术完全抵消了一个重坦克集团在机动力和冲击力方面的全部优势,就象一道一道上菜一样,让中国兵们吃了一道又一道,中间还能喘口气儿喝口水消停消停。

而且大家还能轮着立功。

  第叁排副排长陈春贵抱着4个手榴弹攀上第一辆坦克,摸着一个20厘米见方的铁盖子,再一看,坦克上有两根天线。

这是辆指挥坦克!

陈春贵乐得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顺手塞进两颗手榴弹,一纵身跳了下来。

这手榴弹在里边炸响,一下子冲起两丈多高的火焰,映红了夜空,照亮了战场,煞是好看。

这功夫李光禄也把第二辆坦克炸毁了。

  只有战士彭德玉不太顺手。

这时候,天上飞来几架"油挑子",不停地低空盘旋扫射,虽然炸弹、机枪全打在200米以外,对近距攻击坦克的步兵们构不成什么威胁,可是那些接二连叁的照明弹却把战场照得通明,十分讨厌。

彭德玉正在把一根爆破筒往第叁辆坦克履带里塞,一个英国鬼子借着照明弹的亮光钻出炮塔,抡起一支左轮手枪就向他开了火。

彭德玉脖子和屁股一麻,伸手一摸,粘糊糊一手的血,屁股上还冒起了火。

  挂花了!

"我操#你#妈,老子今天非跟你拼个你死我活!

"彭德玉一边发狠,一边拼尽全力将爆破筒塞进坦克履带。

  当他滚下公路再一抬头:

一团火光在眼前冲起。

又报销了3辆。

  战斗打到这会儿就很喜剧了。

  后面的坦克搭载着大量步兵,陆续向第五连冲来。

打得兴起的第五连这会儿斗志正盛,机枪、冲锋枪象刮风一般将搭载坦克的步兵刮落在地,爆破手们也不爆破了,纷纷跳上坦克用手榴弹敲打着坦克炮塔,大声喝令英国鬼子们赶快投降,交枪不杀。

这会儿的英国兵们也格外听话,打开炮塔纷纷举着手,一动也不敢动。

战士们还得把他们一个个地往下拉,否则他们是真不敢动。

胆已经破了。

  拉到第叁辆的时候,拉出了一条狼狗。

倒把正在拉俘虏的战士们吓了一跳。

不过这狗夹着尾巴,早被吓得没了脾气。

这阵仗它也没见过。

  看看,大不列颠的绅士们真把朝鲜当作休闲旅游胜地了。

也不想想,这还是一八四0年那会儿吗?

  最后冲过来的3辆坦克表现得最硬气。

这3辆坦克上坐满了人,机枪、冲锋枪、卡宾枪、喷火器、坦克炮拼命地扫射、轰击,在周围形成了一堵火墙。

陈春贵、李光禄等都决定再立一功。

陈春贵在机枪掩护下,先扔上一颗手榴弹,把搭载步兵炸得七歪八倒滚到地上。

他乘机跃上第一辆坦克,用手榴弹敲打着叫里面赶紧投降。

敲了一分钟,里面没反应。

  "狗日的,老子叫你硬气!

"

  陈春贵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象上回一样熟练地如法炮制,从坦克顶盖上的暸望孔塞进两颗手榴弹,跟上回一模一样,这辆坦克跳起半尺来高,瘫了。

  李光禄这功夫也把第叁辆坦克给拾掇了。

李光禄是笔者的四川老乡,他在这场战斗中用爆破筒和炸药包击毁了3辆坦克,荣立特等战功。

不知道他是否还健在。

笔者很想跟他再掰活掰活这场战斗。

  只有战士李为经有点扫兴。

他刚用手榴弹把护板上的敌人扫清,爬上坦克正要下手,一个英国兵突然从炮塔里钻出来,举起卡宾枪要向他射击。

李为经一着急,一把抓住卡宾枪身就跟那家伙拔起河来。

没想到那个英国鬼子脑子满灵醒的,看看李为经使上劲儿了,突然把手一松。

李为经一个跟头裁下坦克。

坦克开足马力就跑。

李为经气得跺着脚大骂英国佬不是东西,让老子到手的功黄了。

不过这辆坦克最终还是没跑掉,让另外两个连队给拾掇了。

  第五连打得热热闹闹的时候,第四连、第六连也打得很欢实,在另外的方向上把皇家重坦克中队给堵住了。

第四连战士顾洪臣在用爆破筒炸毁两辆坦克时手中只剩下一颗手榴弹,仍然不依不饶地跳上另一辆坦克,掀开炮塔举着手榴弹喝令里面的英国兵投降。

在英国军队中,即使是二战老兵也从来没见过这么打仗的人,哪里还有什么斗志,纷纷举起手来。

这辆坦克正好挡住了道,替中国兵们把英国佬们给关进了笼子。

  剩下的就没什么故事好讲了。

  有下来的老兵们声称,那一天晚上,光听见大家都乱哄哄叽喳喳疯颠颠乐呵呵地操练蹩足英语了,虽然只会那么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