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及其预警.docx
《论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及其预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及其预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及其预警
论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与预警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
如果危机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化解,会使企业的生存陷于困境,同时,也会给关联企业及其他债权人和银行造成巨大损失,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对整个宏观经济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而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又会反过来加剧企业财务危机的恶化。
因而,如果能够提早发现财务危机的征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减少损失。
因此,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和防范研究,无论是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是对整个经济环境的改善都有重大意义。
为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之基础上,综合运用企业风险管理、预警管理及综合评价等理论与方法,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防范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财务危机的概述
(一)财务危机的基本概念
财务危机是指为企业明显无力按时偿还到期的无争议的债务。
对于财务危机,通常公认有两种确定的方法:
一是法律对企业破产的定义,企业破产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危机最常用的标准,也是最准确和最极端的标准;二是以证券交易所对持续亏损、有重大潜在损失或者股价持续低于一定水平的上市公司给予特别处理或退市作为标准。
财务危机是导致企业生存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及早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二)财务危机的特征
1.客观积累性
财务危机的客观积累性表现为期间概念,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个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而非会计报表某一时点上某一项目的失误,即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综合。
2.实发性
财务危机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更多因素是爆发性的、意外性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
3.多样性
由于受到企业经营环境、经营过程、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影响,这些活动环节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4.损失性
财务危机虽然包括多种情况,但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还是企业破产,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
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国企业中较典型的表现主要有:
1.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
具体表现为产品成本费用高,毛利率低;资产收益水平差,投资回报率低。
从长期而言,获利能力是企业在未来经营中产生现金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指标之一。
实际上,企业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于投资以后所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如果投资以后不能获得大于或等于现金流出量的现金流入,就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2.资金不足,缺乏偿债能力
具体表现为资金匾乏,负债过度;信用等级低,融资能力差。
企业适度负债,可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但过度负债一方面会导致企业信用等级降低,再筹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会弱化企业的支付能力,一旦信用链条上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或者实际现金净流量比预期减少,就会影响到期债务偿付,甚至发生财务危机。
3.债务结构不合理
一般来讲,企业的短期债务资金应当用于流动资产,更确切地说,应当与速动资产保持一致。
当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没有足够的现款时,可将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变现后偿还债务。
如果企业短期债务比例过高,或者把短期借款资金投资于变现能力差的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就会降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影响短期偿债能力。
4.经营能力不佳,不良资产比例大
具体表现为资产质量差,沉淀下来大量不良债权和“残次冷背”存货,资产周转率低。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预期产生经济利益的资源,其周转率体现了企业对资产的运用效率。
企业对资产的经营管理能力差,不仅关系到能否达成预期目标,而且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预示着日后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5.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本积累率和销售增长率下降,业务不断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
成长能力反映了企业的发展趋势,暂时的成长性下降,也许并不意味企业的财务危机的来临,但长期的成长性下降,或是企业进入了衰退期,或是企业经营出现了问题,都是企业财务风险加剧的体现。
(四)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路径
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以预防与控制为主,以危机管理为辅。
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直接与管理危机防范意识的淡薄有关。
为了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财务危机管理意识,对潜在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具备识别与控制各种财务危机的能力
1.注意优化财务结构,适度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结构优化是财务稳健的关键,优化目标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
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通过存量和变量调整的手段,不断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进行结构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1)要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结构,负债经营的临界点是全部资金的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利息。
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比率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
(2)要优化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
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在安全边际。
企业也应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以确定既使风险最小、又能使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
(3)要优化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
2.抓住现金流量生命线,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或企业总价值最大化。
它通过获利水平和利润指标反映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金流量这一企业生命线上的。
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并非因为资不抵债,而由于暂时的支付困难。
因此,利润或是企业总价值最大化不能停留在账面盈利上,而要以价值的可实现性和变现能力作为前提。
企业应把利润和现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速资金回笼和周转,提高资产变现能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力度,尽量减少呆坏账。
企业应根据现有业务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追求相应的成长速度,同时要手持一定量的现金,以满足正常运营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
3.注意国家政策变化,预防可能的财务风险
负债经营的企业一方面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政策、财税政策等的变化对企业在投资项目、经营项目、筹借资金、经营成本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因市场格局、市场需求、供求关系等变化而使企业采购成本和市场投入增大,引起企业成本费用和资金需求增加,使财务成本上升而出现经营亏损。
此外,在基建技改方面,也要关注因银行紧缩银根,使项目缺乏资金而延缓工期,影响企业预期利润的实现。
企业经营者如不及时针对这些政策因素的出现调整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必将导致企业步入财务危机。
4.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及时防范企业财务危机
企业增长周期波动理论奠定了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基础,企业财务危机的渐进性使构建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成为可能。
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1)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的跟踪监测,及时分析预测企业盈利能力,及时减少财务危机的隐患。
(2)通过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对流动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权益比率以及负债权益比率等指标的跟踪监测,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及时预测企业的稳定性,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杠杆所产生的风险。
(3)通过对营运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所有者权益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的跟踪监测,分析监测企业的活力,及时发现财务危机的先兆。
5.谨慎提供资产担保,减少企业损失和财务风险
企业经营者在向有隶属关系、有投资关系或业务关联单位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时,一定要谨慎行事,对被担保的企业或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到胸中有数。
并且,在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方可结合本企业的情况适度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担保。
这是因为这些企业是在自身不具备到期偿还债务本息能力的情况下,才向外寻求担保。
这些企业一旦经营不善或者不能到期偿还债务本息时,担保人必须承担连带责任,负责偿还被担保人的债务本息,给担保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从而增加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
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
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
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
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
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
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3.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主观原因
1.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
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显然,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有的企业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个人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市场已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三角债在当时一度成为企业的通病。
一方面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另一方面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
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
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治理我国企业财务危机的对策
针对上述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正确的应对策略,最大限度的降低或控制财务风险。
(一)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财务行为。
即理顺财务关系,以企业为主体,合理合法处理企业内外的财务关系。
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主要应健全和完善以下一些内容:
明确内部财务管理的方法、任务和目标,以及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资本金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产品销售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利润分配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和考核管理制度等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保证财务的正常活动。
(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要避免理财失误,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就必须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日常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运用;二是制定翔实的财务计划,通过计划将企业可能面临的不确定因素确定下来,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机制,以减少未来风险的影响,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三是重视融资管理,健全财务结构,维持资金来源的连续性,降低资金成本;四是规范投资行为,选择最佳投资方案,提高企业产品竞争能力、创利能力。
(三)建立财务危机防范机制。
危机防范主要是在危机尚未发生之前,未雨绸缪,事前对企业的资本经营活动进行战略设计,制定一套乃至几套防范危机的方案,应用财务的预警指标,变被动为主动,防患于未然,对企业举债、用债、偿债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进行预测,定期检查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便对危机进行预控,尽量避免危机发生。
(四)加强对危机的控制。
即在企业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财务危机的时候,企业通过一定的方法化解当前面临的危机。
如处理不良债权,加快回收应收账款;削价处理库存商品;出租或出售闲置的固定资产;收回对外投资;严格控制营业费用等。
(五)正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度是防止财务危机的关键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负债规模和偿债能力,考虑负债经营的度是企业防止发生财务危机的关键。
企业财务部门在把握负债度上,首先,要注意负债经营的临界点,在达到临界点之前,加大负债将会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效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将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其次,要注重筹资结构,按筹资方式不同可将筹资划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这一环节上要对两者安排合适的比例,负债水平要适当,不能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再次,要合理安排债务偿还的时间和额度,力求债务偿还平稳,防止还款过于集中,造成无法支付到期债务。
结论
经济危机虽然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因此,企业财务一定要有效的强化和化解财务危机,建立健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制定多套防范危机的方案,尽量避免危机发生。
任何只顾获取单纯的企业经济利益,无视财务风险和预防的做法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最终将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吴世珍: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财会月刊》,2007,(3):
16-19.
(2)程 涛:
财务预警模型综述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0)
(3)王开田,娄 权:
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
(4)王玉文: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8,(02)
(5)刘静静:
财务危机预警探析《会计之友》2008(5)
(7)许梅英,任鄂湘:
《商业研究》,2010,(18)
(8)吕峻:
财务危机公司的治理结构征兆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
(1)
(9)王娟:
《统计与决策》2008,(11)
(10)吴福林:
《商业研究》2009(15)
(11)卫海社,李雅娟:
《山西财税》,2010,(04)
(12)张承耀:
《中国工业经济》,2010,(01)
(13)林永明:
《消费导刊》,2009,(02).
(15)王敏:
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会计之友》2008年第4期
(16)]张振,刘麦荣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架构《山东经济》2009年,第4期
(17)周 慧:
财务危机及其管理 《兰州学报》2010,(4)
(18)吴世农,卢贤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