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1933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docx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人才培养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docx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学制与学历

学制:

三年。

学历:

专科。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制造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掌握现代机械制造及自动控制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从事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以及维修、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要求。

(2)掌握必备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

(3)了解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1)通过英语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

(2)通过计算机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能完成机械零部件的制造及加工工艺设计。

(4)能完成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

(5)能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生产技术与管理。

(6)能完成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7)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第1页共24页

3.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受到初步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效率、保密及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4)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四、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造企业,从事以下岗位工作:

(1)机电设备操作工:

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的操作。

(2)工艺员:

零部件加工工艺的设计、实施与管理。

(3)设备维修工:

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

(4)设备管-理-员:

各类机电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程机械、仪器等)的技术管理与调度。

五、职业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取得1~2张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企业)颁发的以下中级证书。

(1)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车工、铣工、磨工、钳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工、维修电工等。

(2)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证书(CETTIC):

数控工艺员。

(3)软件企业认证证书:

UG、SolidWorks、Protel、Greo等。

六、课程体系的构架与教学进程安排

(一)课程体系的构架与说明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将岗位(群)实际工作凝练成典型工作,并将系列典型工作由难到易逆向排序,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将系列典型工作由易到难进行教学加工,形成课程体系。

根据工作的相关性,围绕学生职业能

第1页共24页

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以典型工作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组织课程内容,形成工作任务引领型课程。

同时以典型零件(产品)或机床为载体,将企业工作流程与规范、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做到“教、学、做”合一,体现工学结合特色。

(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专业核心课程简介见表1。

表1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见表2。

表2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

第1页共24页

第1页共24页

(一)专业教学团队基本要求1.团队规模

按本专业40人班级、在校生200人左右计算,建议专兼职教师30人,专任教师10人,兼职教师20人;老、中、青年龄比例为:

1;3;6;教师职业资格基本要求为高级工,并以技师为主。

2.专业带头人

熟悉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掌握高职教育基本规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具备相应职称和职业资格。

3.骨干教师

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机械制造从业经历,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

专任教师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一体化专业技术课程教学。

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员、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维修工、车间工长、销售代表等,主要承担工学结合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选修课程教学。

(二)教学建议

1.通过校企合作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依靠校企双方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校企双方互建“工作站”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工作条件和环境,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

2.重视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专兼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和实施。

3.采取双专业带头人

由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担任专业带头人。

学校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教学开发设计,制定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团队管理,

第1页共24页

行业企业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及时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

4.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师培养方式

根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针对教师个体特点,将培训目的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开发能力,通过企业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兼职教师则主要提升执教能力,融入教学环境。

5.社会服务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开发与合作的方式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发挥团队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提升团队建设水平。

八、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基本要求及建设意见

(一)校内专业实训室

校内专业实训室基本配置要求及功能说明见表3。

表3校内专业实训室基本配置要求及功能说明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配置标准见表4。

表4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配置标准

第1页共24页

(1)根据本专业定位和发展规模制定建设规划,分阶段实施,在软硬件配置和场地等方面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2)可采取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实行企业主导或者学校主导的管理与运营模式。

企业主导时,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效果;学校主导时,要保证训练环境的真实性和生产性。

(3)实训设备应符合目前多数企业制造技术应用现状,并以生产型设备为主,辅以适量教学型仪器,充分发挥仿真软件的作用。

(4)工作人员或实训教师应与实训基地规模、学生规模匹配,并可开展生产、培训和技术服务。

(三)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制造技术发展特点,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

一类是以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反映目前制造技术应用的较高水平,并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学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提供条件,2家左右即可;另一类是以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制造工作岗位,并能保证一学期的有效工作时间,数量宜多,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

九、实施建议

(一)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迅速,应依靠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专业教学资源,或根据学校行业特点建设教学资源,体现专业

第1页共24页

特色,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由于本专业职业技能训练所依赖的教学仪器设备投入较大,故不同学生规模的教学组织用有所区别,可以通过细化分组、增加重复次数、调整上课时间等方式保证学生的实训时间和效果。

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行业企业人员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使人才培养的环境、过程、氛围等体现职业要素和产业特征。

“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1页共24页

机械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方案2017-01-0316:

33|#2楼

一、专业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1、专业设置的社会背景及行业背景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随着机械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大公司都把高新技术注入机械产品的开发中,作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

另外,国民经济中的任何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并提供装备;在国民经济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占60%以上。

机械制造业是其他高新技术实现工业价值的最佳集合点。

目前机械制造业进入了建国以来最活跃的时期,这已为各个方面所关注。

21世纪的前20年,世界制造业大举向中国转移,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提供了制造业实现突破甚至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也将遇到严峻的挑战。

企业的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管理落后;高级技工严重缺乏;条块分割导致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然没有根本改观;国有企业总体活力不足;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分析显示,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当前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的行业。

国家制订的近十年工业发展目标明确指出,要在十年内实现企业普遍采用CAD/CAM技术。

在本领域内需要培养适应传统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向高科技、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需要,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传统工艺、现代先进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及企业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机械加工设备,能够熟练应用机械CAD/CAM技术,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1、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中,体现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强化技能培训。

根据职业岗位需要与终身学习的需要关系以及扩大专业服务面向,加强职业岗位的针对1

性。

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从具体国情出发,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创新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推行“项目教学”,和校企结合模式,力求实现教学与岗位就业零对接。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职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理论水平和相应的职业技能,适应生产和技术管理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材。

3、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

即在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1:

1的前提下,前两年以理论教学、校内、外实践教学为主,第三年安排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最终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业务规格与能力结构

1、从业范围

主要从业范围:

在用人企业,从事普通机械加工、维护和维修、应用机械制造软件进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和管理。

次要从业范围:

在用人企业,从事计算机绘图及管理、机械设备管理。

2、业务规格

培养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机械制造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高技能型、管理型机械设计与制造专门人才。

具有机械加工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机能,掌握零部件及一般模具、夹具的设计能力以及常用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改装的基本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

专业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分析框图

四、素质、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分解表

五、主要课程及内容简介

1、道德与法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精神,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自觉维护和遵守宪法和法律。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2、思想政治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3、体育

主要学习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达到大学生体育训练标准的有关规定,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4、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讲授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以及通用零件和常见传动装置的功能、构造和基本设计方法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及其传动装置的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

具有运用资料和手册设计一般机构和中等复杂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环节使学生掌握常用零件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5、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主要讲授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能够掌握金属工艺学基本知识,常用刀具结构与选择,典型表面常用的加工方法的选择。

6、金属切削机床

金属切削机床主要学习机床结构、性能、传动、调整、使用和机床设计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机床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能正确选用、合理使用、维护、保养、安装、调试、修理以及检查和验收常用机床的能力。

并具有改装机床部件和设计简单专用机床的初步能力。

7、机械加工工艺学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机床工序的设计、各种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的理论基础、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等。

8、机床夹具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介绍各种夹具的工作原理,对各种模具的具体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夹具的加工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制-作-工-艺。

9、模具工程技术基础

模具工程技术基础熟悉各种模具的工作原理,对各种模具的具体要求,所使用的材料,模具的加工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制-作-工-艺。

10、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

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主要学习机械零件的磨损与润滑理论,零件的常用修理方法,轴类、轴承、齿轮等零件和部件的修理与装配,过盈配合连接件的计算与装配,静、动平衡试验,安装用的设备工具和技术文件,机器和基础的连接装置,安装工作中检验的基本方法,典型机械设备与部件的修理、安装调试等内容。

六、《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教学时间分配表

七、《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程表

八、《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安排表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01-039:

29|#3楼

一、学科门类:

工学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代码:

080301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标准学制:

4

修业年限:

3-6年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重创新”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本领域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或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基本素质:

①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诚信友爱,严谨踏实;

②身体健康,乐观进取,精力充沛;

③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承接能力。

2.知识结构:

①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终身学习的知识保障;

②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等;

3.基本技能:

①具有良好的运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

②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的对外交流和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③具有较熟练的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④具备基本的冷加工、热加工和数控加工实际操作的能力;

⑤具备基本的电工技能、电路设计与制作技能;

⑥具有一定的机电系统结构与零件、材料、工艺路线与方法、测试方法以及控制策略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设计能力。

4.创新能力:

①掌握科学研究和机电产品研发的一般方法;②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的能力;

③良好的自学能力,初步的经济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

四、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材料力学、电工学、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测试技术、CAD/CAM等。

五、主要实践环节

拆装测绘实训;冷加工实训(普通机床,钳工);热加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电子电路实训;机械机构设计;典型零件工艺流程及工艺方法设计;机械测试或控制系统设计;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六、创新课程

博士教授系列讲座:

人文视野下的行业前沿科技。

七、毕业学分、学位条件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

175学分。

学生修满175学分,符合学校规定的其它条件与要求,准予毕业。

符合学校规定的有关学士学位授予条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结构与学分(学时)分配

说明:

①专业(主干)必修课和专业(主干)选修课学分含在专业基础课之内;②集中实践环节未统计学时数;③不含选修课的实践教学总学时为794学时,占总学时(不含选修)31.86%。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十、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注:

1.社会实践包括:

植树造林、带薪实习、三进三同、企业做工、学军、社会调研报告;

2.大学生创新项目2学分,包括校级以上各类专业竞赛获奖、公开发表论文、发明专利、参与教师科研、大学生创新实验、参加学术讲座等,细则详见《重庆三峡学院学生创新学分实施方案》;

3.毕业实习8周,视具体情况可另加暑期5周共13周;

4.技能学分的申请项目含汽车驾驶执照、技能鉴定证书(至少1学分)、以及其他可以申请学分的项目(如自主设计的实验装置或系统调研、小发明、小制作、报告等等)。

学生最少修满4学分,多修学分可抵专业选修课学分,同一项目不重复计分,学分认定由机械工程学院制定办法;

5.开课学期按标准学制四年(8个学期)计;6.每学期理论课(含课内实验)排课周数表。

说明:

①第一学期按19周计,集中实践指军训和入学教育计3周,实际按学校教学安排执行;②第二至第

七学期均按20周计,实际差异通过“课堂教学”周数增减补齐;③第八学期通常只安排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其余时间由学生按要求掌控(如参加招聘会、办理离校手续等)。

十一、说明

1.本方案自2011级实施;

2.技能鉴定、创新项目、素质拓展等学分包含在创新实践学分之内。

审核签字栏

学院领导:

教务处长:

主管校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