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048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19附答案

姓名:

_______________合作者: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日期:

9月7日-8日

实验名称: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一)

实验目的:

1.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胶头滴管等。

2.掌握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实验技能。

3.牢记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养成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意识。

4.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周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

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一药品的取用

【实战演练】

1.向试管中倒入少量液体A,然后向其中加3~5滴液体B,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向盛有少量液体A和液体B的试管中滴加液体C,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

变红色

硫酸铜溶液+酚酞试液

无现象

2.在试管中加入2~3块石灰石,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入约2mL稀盐酸,观

察石灰石表面发生的变化,然后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观察现象。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木条熄灭

实验二物质的加热

【实战演练】

1.取少量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稀盐酸,振荡试

管,观察现象。

然后加热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有无色变成蓝色。

2.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入试管中,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

蓝色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管壁上有水珠。

【反思交流】

1.在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中,你有哪些经验要与同伴分享?

合作共享,动手、动脑

2.结合对本实验的体验,谈谈化学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等。

姓名:

_______________合作者: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日期:

9月11日-13日

实验名称: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二)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或电子秤)、量筒等仪器。

2.学会物质的称量、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和仪器的洗涤等实验技能。

实验一物质的称量

在玻璃管上套上胶皮管用橡皮塞塞住试管

【实战演练】

称量3g食盐,放入一只100mL的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15mL水,倒入烧杯

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食盐逐渐溶解

实验二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实验仪器的洗涤气密性检查

【实战演练】

按右图所示连接好仪器。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连接完好、不漏气。

【反思交流】

托盘天平和量筒都属于计量仪器,使用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产计量误差?

如何减小这些误差?

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应该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读数时,量筒放平,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姓名:

_______________合作者: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日期:

10月18日-20日

实验名称: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实验目的:

1、与同学合作配制80g10%的氯化钠溶液;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溶质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

溶质的质量分数=————————————ⅹ100%

溶液的质量

三、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mL、100mL);

氯化钠、蒸馏水。

四、实验准备

你需要回顾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的使用方法,以及量取和搅拌液体等操

作方法。

友情提示:

用玻璃棒搅拌液体时,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玻璃棒碰触容器的器壁。

五、实验步骤: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1、计算

所需氯化钠 8g,水为72g(水密度为1g/ml)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8g,放入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

72mL的水。

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3、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加速固体的溶解速度。

4、装瓶存放

【课堂训练】

1、欲配制50g7%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步骤应为: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

(3)在托盘天平上称取3.5g氯化钠,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6.5mL水。

(4)将称量的氯化钠和水倒入烧杯中,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常用的方法是搅拌、研碎、加热等。

2、浓溶液用水稀释时:

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

②所用水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班级:

_____________ 合作者: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日期:

11月3日、5日

明确任务

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3~5瓶氧气,并选择适当物质,探究(或验证)氧气的性质。

2、初步学习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气体。

●做好准备

1、你需要准备以下实验用品:

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集气瓶(125mL)、水槽、酒精灯、玻璃片、量筒(50mL)、坩埚钳、燃烧匙;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条、木炭、细铁丝、蜡烛、石灰水。

2、你需要学会连接实验仪器及检查装置气密性。

●友情提示

1、过氧化氢水溶液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尽量小心。

2、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较剧烈,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请注意认真观察和控制反应,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这是你首次独立完成制备气体的实验,建议先熟悉实验的各项任务、基本程序和具体操作,以防动手实验时忙乱。

●动手实验

1、氧气的制取

(1)如图所示,按照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集气瓶预先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向锥形瓶中加入约0.1g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约15mL过氧化氢溶液。

(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过氧化氢溶液缓缓滴入锥形瓶中。

)待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集气。

集满后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实验台上。

●想一想:

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已经集满了氧气?

用带火星的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集气瓶已积满氧气。

●注意:

铁丝会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观察现象时不要凑近集气瓶直视。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放在燃烧匙里,立刻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用坩埚钳夹取一端绑有火柴的螺旋状细铁丝,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

待火柴即将燃尽时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瓶底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观察现象。

(3)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用铁丝固定一小段蜡烛,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与结论:

实验

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空气中

氧气中

碳+氧气→二氧化碳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木炭的燃烧

1.发红

2.放热

1.耀眼白光

2.放热

3.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铁丝的燃烧

1.发红,不能燃烧

2.放热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热

3.生成黑色固体

蜡烛的燃烧

1.产生黄色火焰2.放出热量

3.有少量黑烟

1.剧烈燃烧,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

3.瓶壁出现水雾,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交流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有哪些?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药品(先向锥形瓶中加固体,后从分液漏斗处加液体)、收集。

2、为什么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明显不同?

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有关。

氧气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所含氧分子数目越多,与另一反应物分子的碰撞几率越大反应越快

姓名:

_______________合作者: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日期:

11月13日-15日

实验名称: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目的:

1.自行设计并动手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通过完成一系列促进或阻止燃烧反应的实验,初步体会控制化学变化的一

般思路。

【动手实验】

1.分别尝试点燃浸过酒精和水的木条取一根木条,将其一端浸入烧杯中的酒精里约10s,用试纸轻轻擦拭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取另一根木条,将其一端浸入烧杯中的水里约10s,用试纸轻轻擦拭后,也尝试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2.“纸船烧水”

取一张A4纸,裁成两半,折成两只同样的纸船。

将一只纸船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记录纸船从开始加热到燃烧需要的时间。

向另一只纸船中小心注入约一半的水,放在上述铁圈上加热,记录该纸船从加热到燃烧需要的时间。

3.分别尝试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点燃钢丝棉用坩埚钳夹持一团钢丝棉,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

将钢丝棉迅速插入氧气中(瓶底需盛水或铺沙子),观

察现象。

【反思交流】

1.通过本次实验,你对燃烧条件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v

(1)可燃物。

v

(2)可燃物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

v(3)可燃物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

2.你能想出多少种熄灭蜡烛的方法?

这些方法分别破坏了燃烧的什么条件?

吹灭——降温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用一个杯子罩住蜡烛——隔绝蜡烛与氧气的接触

姓名:

_______________合作者: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日期:

12月13日-15日

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组装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动手实验】

1.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

(1)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往锥形瓶中装入石灰石(或大理石),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3)分别收集1集气瓶和3塑料瓶(分别标记为A、B、C)二氧化碳气体。

2.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250mL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

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慢慢倾倒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或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

现象

天平失去平衡,偏向有二氧化碳的一方

结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A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观察现象。

现象

塑料瓶变瘪

结论

二氧化碳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向上述盛有二氧化碳水溶液的塑料瓶A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拧紧

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结论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B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CO2+Ca(OH)2==CaCO3↓+H2O

③将准备好的两支蜡烛放入500mL烧杯中,分别点燃。

然后慢慢倒入塑料

瓶C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