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1420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docx

《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docx

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

“视像”为源网络教研更见活水来

------记一次难忘的“视像中国”网络教研活动

 

活动背景

我校于2006年12月加入了“视像中国”计划行列。

该计划是香港优质教育基金会资助,由香港中文大学连同香港圣文德书院负责推动实施,通过网络视频电话,将中国内地与香港近百所学校连接成为网络姊妹学校,这些学校以远程实时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专题学习活动及文化交流活动等。

本人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多次参与了“视像中国”(V-China)网络视频教学研讨活动。

咱们和香港同行一路通过网络进行过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课堂教学研讨,两边都感觉收获挺大。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关注语文学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学期初我通过“MSN”跟香港圣文德天主教小学的林伟才主任就如何通过教研活动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及语文课堂有效性问题进行了交流。

林老师告知我:

他们学校内听课、评课是有重点的,每学期研究课堂教学中1—2个问题。

本学期他们学校研究的重点有两个:

一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活动教学进行时学生分组活动的效能,二是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技能。

所谓的活动教学,就是分小组进行教学,学生4人一组合作学习,每人都有学习任务,然后集体汇报学习所得。

林老师还说,他们教研活动观课时老师教的知识点是不是清楚和学生可否理解也是他们评课时要兼顾到的,另外课堂中如何照顾学生不同,也是他们教学的重点之一。

他还建议,若是咱们想深切了解他们的做法,能够再安排一次中文课视像教研活动进行探讨。

我欣然同意了,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分组活动的效能和教师的提问技能,这不正是咱们教研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立足点吗?

而且增强两地教学资源的共享,推动两边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也是咱们参加“视像中国”计划的目的之一。

于是,咱们定于4月14日上午10点到11点半进行教学研讨。

活动进程

上午9点半我校的语文老师聚集在学校的远程教室,调试好视频仪器,彼此问好后咱们就开始了教研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广东佛山南海区的语文教师、我校语文教师和香港圣文德天主教小学的教师。

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是:

先由香港圣文德天主教小学李永健老师执教四年级中文科校本教材单元五“游记”《有空到山上走走》示范课,再评课。

在上课之前,圣文德天主教小学主持本次活动的林伟才老师把上课的教材和观课的核心通过网络视屏传送给咱们,内容如下:

(一)教材《有空到山上走走》(附在文后)

(二)观课核心参考表:

提问技能/分组效能(2007-2008)

专案

成功准则/可观察行为或现象

提问技巧

 

- 问题配合课题和学习内容

- 提问由生活经验出发

-问题适合学生的程度

- 问题具启发性,能引导学生思考

- 问题具开放性和方向性

-问题的形式多样化,能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

- 问题清晰、明确、精简

- 问题具不同的层次,有浅有深

- 提问后,能给予学生足够时间思考和回答

分组效能

- 分组的目的需要配合课题和学习内容

- 分组活动富趣味性和互动性

-分组前有良好的导入,学生明白自己在组别中的角色和需完成的工作

- 组员在分组中讨论的内容配合学习主题或内容

- 组员与组员能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 组员在小组中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意见

- 各小组能发挥功用,互相提问或分享成果

- 学生能留心聆听同学的汇报

看了对方传送过来的教材内容和观课重点后,咱们老师在听课的时候也特别关注课堂中提问的适合性、层次性、开放性、启发性……和学生分组活动的效能。

李老师的示范课分五个环节来教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效能

1、小组分读

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读音

互相纠正读音

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多感官描写方法

教学文中运用了多感官描写方法的章节

在课文中找运用多感官描写的语句

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可以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去观察事物。

3、运用多感官描写方法状物

派发不同礼物并进行适当写作指导

运用多感官、多角度地去观察礼物并写下观察所得

学生初步掌握了多角度认识事物并描写事物的方法

4、各组汇报所写内容

指正学生汇报中不足之处

小组成员互相配合汇报所写内容

组员与组员能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5、总结及布置家课

小结所学重点布置家课

再次感受文中内容及情意

让学生明白“游记”描写景物,同时能表达情意

李老师在进行第一环节教学时,当学生小组分读,彼此纠正读音后,为了让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在山上观察所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适时提出了一个问题:

作者走上小山,观察到小山的真面目是如何的?

那个问题不仅配合课题和学习内容,而且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试探。

关于作者观察到小山的真面目,每一个学生都能回答出一些内容,因此那个问题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但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又是不一样的,程度好的学生,回答得比较周密、全面;学习逊色一些的学生也能找到作者描述的景物,例如:

枯叶、青苔、野花、小草、露珠等。

在回答老师问题的进程,每一个学生对课文再一次感受,都有所收获。

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的教学,更是深深地吸引了咱们听课老师,而且也能够看到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举起的小拳头(香港小朋友上课是举拳头的)就像一片小树林。

在第二环节的教学中,由于第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明白了文中作者在山上观察到并描述出来的景物,在此基础上李老师接下去提了开放式的、帮忙学生多角度试探的问题:

作者在山上走,通过那些感觉器官感受到这些景物?

听了老师的问题,学生把拳头举得高高的,抢着回答。

有的说,通过眼睛看、脚踩,感受到山中小径中枯叶、青苔是湿润和滑腻的,露珠是闪光的;有的说,通过鼻子呼吸、嗅一嗅,感觉到空气是清新的,花是香的;还有的说,通过耳朵,听到了小鸟在说话……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恍如身临其境,作者观察到的,他们似乎也全数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感觉到了。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感知的基础上,李老师对知识进行迁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向学生提了一个超级巧妙的问题:

你平时在山上游玩通过感觉又观察到了哪些景物?

对于那个问题学生在生活中都有所感悟,超级有兴趣。

这次学生的回答更出色。

有学生说:

通过眼睛看到了嫩绿的小草、火红的太阳、湛蓝色的天空和高大粗壮的树木。

老师还让学生按照颜色和形状两类别离写在白板上。

还有学生说:

嘴巴品尝到了酸溜溜的橙,耳朵听到了风呼呼地刮着、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鼻子闻到了香香的味道,手摸到了粗糙的树皮,我的心感受到快乐极了。

学生的回答老师都让他们写在白板上,为第三环节学生仿写练习作范例。

在学生对课文多感官描述方式了解的基础上,老师给四人小组派发礼物,让他们运用多感官去观察事物、描述事物。

有一组分到的是棉花糖,装在一个红盖子的瓶子里,很吸引人;还有几组分到的:

有软绵绵的青蛙状的电话座,有色彩多样的万圣节的礼物等等。

这些礼物色彩鲜艳,有好玩的、好吃的,很能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

接着四人小组合作观察并描述礼物。

有的品尝,有的触摸,有的把礼物往上抛掷,观察落地时的样子,总之学生运用多感觉去了解礼物,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在一张跟报纸一样大的白纸上。

其中描述棉花糖一组是如此写的:

嗅觉香喷喷;视觉黄白色、绿白色;触觉柔软;味觉甜甜的;感觉好吃极了。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超卓既活泼又有序,彼此配合又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参与的踊跃性超级高。

在学生观察、描述进程中老师一直在巡回指导,而且与学生相处和谐,有时和学生一路品尝食物,有时触摸礼物,以自身的不同观察方式去引导学生从多感觉的角度去感受事物。

通过十几分钟的小组合作,完成了对礼物的描述,进入了教学的第四环节学生汇报,然后是老师简单小结并布置家课(家庭作业)。

在李老师上完示范课后,由张伟菁校长、李喜森主任(教务)进行评课,着重从提问技能和分组效能两方面进行评析。

他们是如此评的:

关于提问技能,第一准确把握提问机会,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讲解进程中提问,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切试探。

第二,针对班级中学生程度不齐的实际,教师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取所需信息并释放信息,起到学生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高的良好作用,启发出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能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全班讨论——全班同窗一路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最终得出比较统一的答案。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踊跃。

然后由南海方面和我校发表意见,大家都以为:

本堂课在小组合作方面进行得超级成功。

李老师在分组方面﹐采取的是异质分组﹐每组里有能力高及能力欠佳的同窗﹐他们在小组里面都担当不同的角色﹐都很清楚个人的职位﹐相对地在学习的进程会有安全感﹐因为他们都明白在课堂上﹐他们需要做甚么﹐应该如何做。

在交流中,三地教师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都感觉收获很多。

活动反思

参加本次教研活动就我个人来讲也是获益匪浅,感受颇多。

我不仅感受到了香港同行灵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网络实时互动平台跨越时空的奇效,更感受到香港同行踏踏实实的教研作风。

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关注的点不多,只是课堂提问技能和分组效能,可是他们研究得超级实在,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十分有效。

具体的我从以下几方面论述自己对本次活动的试探:

一、借助“视像中国”远程实时互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既高效又省时

“视像中国”网络平台能多向、即时进行交流,本次教研活动有佛山、香港、咱们学校三地同时进行,教师之间运用话筒能够实时对话。

从教研活动的时空看,“视像中国”网络教研冲破了固定的时刻、地址的限制,真正实现了跨越时空,也使课堂环境更开放,上课气氛更活跃。

从教研进程看,“视像中国”活动更易实现师师、师生间的即时交流、回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

而且在交流的时候感觉挺好,不仅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还能在屏幕上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图象,就像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访谈节目一样。

利用远程实时互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减轻了教师奔走之苦,降低了教学本钱。

以往各地域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要来回于各校间,费时费力。

“视像中国”教研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奔走之苦,能直接在本校与外地外校的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更能与千里之外的师生进行即时互动,真是“天涯若比邻”,提高了教学实效。

开展“视像中国”教研活动最大的优势还在于:

参加活动的学校能一路分享其他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像这次活动咱们就分享到了香港圣文德天主教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提问实效和有效进行分组活动教学这些教学方式。

二、教师擅长启迪,巧妙提问,促使学生踊跃思维

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了三个主要问题。

在进行第一环节教学时,提出的问题是:

作者走上小山,观察到小山的真面目是如何的?

在第二环节的教学中,提了两个问题:

作者在山上走,通过那些感觉器官感受到山中景物?

你平时在山上游玩通过感觉又观察到了哪些景物?

“一堂课最令人振奋的地方就在于学生出色的回答。

”要想让学生有出色的回答,教师必需擅长启迪,巧妙提问。

李老师的三个有必然的层次性,第一个问题主如果从学生感知层面来提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从认知角度来提问,第三个问题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的迁移来提问的。

而且这三个适合问题不同程度学生去试探,富有必然的启发性。

李老师课堂提问也超级巧妙。

能抓住机会,按照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

如:

提“作者走上小山,观察到小山的真面目是如何的?

”那个问题时,学生刚读完课文,还停留在对课文的回忆中,对小山上的景物有点记忆,但还不是很清楚。

李老师专门好地抓住了提问机会,促使学生去试探,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提升。

李老师提问机会的选择,还依据教学进程,按照教学的重难点和具体教学情形灵活选择。

第二个问题作者在山上走,通过那些感觉器官感受到山中景物?

这多角度描述事物不仅是本堂课应该学会的知识点,也为下一环节教学服务。

李老师把握好问题的“度”,即难易程度不过深、过难,每一个学生都有取得教师提问和肯定性评价的机缘。

如此“因人施问”对培育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专门好的效果。

教师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启发思维,鼓励学生踊跃试探。

在咱们的课堂教学中,有时问题提出后,好似石沉大海,听不到回声。

咱们不妨反躬自问,那个问题可否激起学生试探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有兴趣,必能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反之,提问就起不到有效作用。

三、让活动教学融合于语文学科教学当中,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香港同行李永健老师在他执教的《有空到山上走走》一课中,把活动教学有机地融合于中文课教学当中,在半个小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运用各类感官参与学习,始终维持着昂贵的学习兴趣。

香港同行提倡的活动教学方式更值得我学习。

活动是人进展的源泉与动力,活动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和学生具有加倍重要的意义,活动中孕育着学生进展的所有偏向。

教学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的活动中展开,学生的活动经历成了教学的起点,活动的实质是要求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大体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进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取得身体与心灵的解放,使学习活动主体化、主动化。

在李老师执教的《有空到山上走走》这一课中,活动教学运用最成功的是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学生兴趣浓厚地运用多感管去感知事物,用眼去观看,用耳去倾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行有效分组合作学习,也是李永健老师课堂的一个亮点。

香港学生的分组合作井然有序,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主持、秘书、助理、组员),又能合作性地学习,每一个学生运用多感官观察事物时,都能把自己感受的内容写出来,小组成员之间既能愉快地沟通又能分享意见。

面对着香港同行成功地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方式,我再一次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

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非合作。

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往往一声不响,心甘甘心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我也急于让学生发表合作结果,有时看看时刻不足,慌忙结束。

在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式运历时,我感觉我自己、我的同行真的应该向香港同行多多学习。

从李老师成功运用活动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气,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中,我反思着自身的课堂教学。

很多时候,我只是把学生看成同意知识的对象。

在课堂教学中尽管重视学生的学习,而轻视学生的活动与生活体验。

我没有把学生的主动的、踊跃的思维参与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名,使得学生大多数时候在课堂上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认知体”而存在。

听了李老师的示范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最朴素的道理:

运用各类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同意知识真是应了故人的一句诗“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总之,本次教研活动,我看到了香港同行的教学优势和认真实在的教研作风。

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巧妙,学生能踊跃主动地参与,快乐有序地合作,一路分享学习进程和功效。

但我感觉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师要有问题意识,提问要有技能,同时也应该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生提问也是超级重要的。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

有教育专家说:

“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可见,教育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

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也应该是教研活动应该探讨的重点。

另外,在听课中我也感觉到香港学生书面表达、口头表达的不足,远远不如咱们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交流汇报中,大多采用生动形象的短语式的语句来交流,而不是完整的一句话、一段话。

就从这一点来讲,咱们的课堂教学虽不如他们那样活泼有趣,充满生气。

但能够肯定的是,也存在着许多可取的地方。

扬长避短,咱们的网络教研活动肯定会有更多“活水”来。

附教材:

有空上山走走

大约两年前,我从房主太太的口中得知,住家周围有一座小山。

为了一探讨竟,特别选了个礼拜天,我一大早起床,尾随上山的爷爷奶奶的身后,终于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沿着山路蜿蜒而上,小径上散落枯叶与青苔,有点湿润和滑腻,可能是昨夜宿雨所致。

路的两旁长满野花小草,花草的叶梢上栖息闪闪发光的露珠,空气里彭湃着清新的活力,走在满布鸟语花香的山径,心情开始接纳一份新奇与鲜活的生命力。

花木扶疏的山上,还有很多的设施,像是篮球场和简单的健身器材等,可供上山者运动和锻炼体魄;有的小径树林蓊郁,超级适合丛林浴,好好做做深呼吸;若是想观赏鸟类,可别忘了携带望远镜,才能看得更清楚。

想不到从住家仅步行几分钟的路程,即可远离尘嚣的纷沓,重回山林的怀抱,真是何其有幸。

自从发觉那个世外桃源后,它已成为我闲暇散步的好地址。

有时工作累了,或心情烦闷时,我终会到山上走走,望着绿意盎然的花花草草,心情不知不觉开朗起来。

或躺在路旁的大石头上,吹着拂来的清凉山风,心里感到清静凉爽,只有充满闲情逸致,才能学习如何海阔天空,宽广心胸、舒坦自己。

其实接近大自然,不必然非取得深山不可,只要咱们细细地看、静静地听、轻轻地摸、用鼻子嗅一嗅、用心去感觉,即即是座不起眼的小山,仍然美丽和令人感动。

没错,大自然是咱们最好的朋友。

当我细听周边万物的诉语,放高兴灵仔细聆听时,就会听见回荡在心底深处,最真挚最纯真的声音。

这也是我喜欢上山的原因了,不但能亲近自然,还可沉淀思维。

所以,有空多到山上走走吧,让自己活得更有生气,让心情取得放松,何须把自己困死了,天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忘了跟大自然打声招呼。

走吧!

上山来,不要迟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