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006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docx

《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docx

鲁教版九年级人生规划教案

人生规划教案

 

滨海中学

专题一劳动最光荣

第1课时《劳动创造了财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

教学准备:

观察家长或其他劳动者一天的劳动情况。

教学方法:

小组内交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又是艰苦的,辛劳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谈谈劳动。

二、策划

1、恳谈会需要做哪些准备?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邀请的时间、地点、请谁的家长做典型介绍、确定准备展示哪些生活中的劳动图片、照片等等。

三、行动

1、向家长发邀请函。

2、回家后观察父母忙碌的一天,做记录

3、统计一年来家庭的劳动成果,从中感受劳动的报偿。

四、恳谈会

1、与家长沟通,谈谈自己对劳动的看法。

2、听取家长的建议。

五、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劳动是辛苦的,也是辛苦的。

六、展示我们有关“劳动”的图片,

欣赏这些劳动场面的图片,大家说一说,议一议。

七、总结本课

同学们,因为劳动,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因为劳动,我们变得更加热情和健康。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美好的世界。

相信你的劳动生活无论过程是多么苦涩的,结果却是快乐的。

八、拓展练习

1、继续关于劳动方面的调查。

2、完成一份关于劳动的手抄报。

专题一劳动最光荣

第2课时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导入新课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具体说就是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得每个劳动者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都处在了主人翁的地位。

在我国,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标签,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它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是通过现实的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体现出来的。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第二节的内容──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讲授新课

第二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板书)

一、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板书)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板书)

(1)什么是劳动者的权利(板书)

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劳动者的权利这一概念时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劳动者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是由我国劳动法规定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框题第1自然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的劳动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它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它的颁布实施标着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的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颁布的,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它是一部全面规定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保障各行各业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规律,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长期缺乏基本法的落后状态从此结束,并开始逐步走向完整的劳动法体系的新局面。

第三,劳动者的权利包括劳动者依照劳动法行使的权力和依照劳动法享受的利益这两个方面。

这里的“行使的权力”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法定的范围内可以支配的力量,也就是指依照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可以获得的各种有利因素。

第三“权利”两字,一方面是指劳动者依法“行使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是指劳动者依法“享受的利益”,它是与劳动者应当承担的“义务”相对应的。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框题的第2自然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

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主要权利?

什么权利是公民享有的各英权利的基础?

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选择职业的权利(板书)

这是劳动者依照劳动法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

就业即劳动就业,是指一个人能够得到职业和参加工作。

职业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由于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和所学专业知识的不同,因而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在我国,宪法赋予每一个人以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宪法规定: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为了保证公民享有的劳动权利能够得以实现,宪法又规定: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国家还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劳动就业能力。

目前,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出现了大量下岗人员。

为了重新安排下岗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再冰业,国家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实施再就业工程,以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真正得以实现。

自1996年以来,全国共组织500多万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工程,其中有300多万人接受了就业指导,74万人参加了转业培训,339万人享受失业救济,并且使245万人实现了再就业。

目前,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探索解决再就业的新措施,以保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尽快就业。

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板书)

请同学们回忆并简述高一政治课第二课所讲的关于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的具体内容,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它是通过一定的劳动报酬的形式来实现的。

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中普遍实行工资制,另外还有奖金和津贴等。

在农村普遍实行的分配形式是联产计酬,即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和分配单位,在完成上缴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剩下的(大部分)全归自己。

除以上按劳分配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金分配(私营企业的收入、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经营风险收入、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分配。

现阶段,这些分配方式是合法的,是由我国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这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充分说明了我国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加班应取得的劳动报酬也有明确规定: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处长工作时间,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体的,支村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这同样说明我国劳动者有取得报酬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板书)

我国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女工在生育期间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为了使以上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能得以充分实现,国家还提供了种种物质保证。

如增设疗养院、休养所、公共文化设施、游乐场所、旅游景点等。

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板书)

我国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声音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和身体健康的行业,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劳动法还规定:

对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不得安排其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军事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用人单位应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劳动还法规定。

对经期、孕期的女工,不得安排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组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不得安排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人公上劳动法的各项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律确实赋予每个劳动者,“以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为了使这项权利在劳动的过程中真正得以实现,还必须注意两点:

其一,作为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劳动纪律(如我们在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矿山井下等劳动现场经常看到的“生产操作规程”、“安全顺知”等);其二,作为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不能声音指挥和冒险作用,还要落实对未成年工和经期、孕期女工的各项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措施。

劳动者享爱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板书)

职业技能是指劳动者能够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经过专业学习、职业培训,并在实践中努力锻炼而获得的。

为了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全面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劳动法明确规定:

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

这就为职业技能培指明了方向,也为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开通了发展成才的道路。

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有27个省、22个部季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下设的有鉴定所、站已达到了2000多个。

每年鉴定的劳动者人数达100万以上。

这充分说明劳动者享有的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得到了实现。

劳动者享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板书)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如宪法、劳动法)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业及为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

它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以全休社会成员为对象的公共福利,如城市中的道路、公园、交通等福利设施和服务活动。

二是对国家职工的福利,如各种福利补贴。

三是对孤、老、残、幼等社会困难成员的特殊福利。

以上劳动者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权利是有法律保障的。

我国劳动法第九章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和福利有专门的论述和规定。

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

公民在年老、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废人的生活。

第七、劳动者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板书)

我国劳动法第十章的内容是“劳动争议”。

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都被纳入了法制管理和保护体系中,使劳动者在尽职尽责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其各项权益都得到了切实的维护。

此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犯,就要理直气壮,据理力争,依法到有关部门进行申诉,把损失找回来。

在这里,劳动者行使的就是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第八、劳动者享有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板书)

如劳动者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工会代表有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劳动者有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在会或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以上,我们从八个方面分析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在这些权利中什么权利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呢?

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劳动权,即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并按照工作质量和数量取得报酬的权利。

这一权利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因为,如果公民的劳动权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

下面,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保障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各英基本权利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保障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题,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使他们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二、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主要义务(板书)

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的。

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

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请同学们看教材本框题第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什么是劳动者的义务?

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什么是劳动者的义务(板书)

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这些责任包括:

第一,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第二,劳动者必须提高职业技能。

第三,劳动者必须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第四,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纪律。

第五,劳动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劳动者的这些义务是法律所规定的,是受法律制约的。

当劳动者没有履行这些义务时,必须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劳动者依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