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9790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

情况分析

一、课标对本年级的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测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试验的意义。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

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热”单元里,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教时

1-2

2、22-3.4

一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3

3.7-3.11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造一艘小船

2

4

3.14-3.18

5.浮力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2

5

3.21-3.25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2

6

3.28-4.1

二 热

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

2

7

4.4-4.8

3.液体的热胀冷缩

4.空气的热胀冷缩

2

8

4.11-4.15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热是怎样传递的

2

9

4、18-4.22

7.传热比赛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2

10-11

4.25-5.6

三 时间的测量

1.时间在流逝2.太阳钟

2

12

5.9-5.13

3.用水测量时间

4.我的水钟

2

13

5.16-5.20

5.机械摆钟

6.摆的研究

2

14

5.23-5、27

7.做一个钟摆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

15

5、30-6.3

四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2

16

6.6-6.10

3.证明地球在自转

4.谁先迎来黎明

2

17

6.13-6.17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转吗

2

18

6、20-6、24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2

19

6、27-6、30

期末复习

 

第___1____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一、 沉和浮

(三维目标)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2、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

在液体中上浮。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

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6、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

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教学

重点

1、通过简单的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活动获得结果。

   

2、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

难点

1、学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3、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关注

要点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认识到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能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

第___2____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二 、热

 

(三维目标)

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

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

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4、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5、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搜寻证据以解

决问题

教学

重点

1、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搜寻证据以解决问题。

2、改进实验方法,以获得更多、更明显的观察现象。

3、根据已有知识,运用推理对现象做出解释。

教学

难点

1、尝试自主设计实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2、对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法(文字或图示)进行描述和交流。

3、学习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等仪器开展观察实验活动。

关注

要点

1、发展探究热现象的兴趣2、相信自己的感受,但更愿接受客观事实。

 3、意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可

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被人们所认识的。

第___3___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三、 时间的测量

 

(三维目标)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在不同

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

度在延伸的。

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

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

 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4、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教学

重点

1、观察和记录有关太阳运动变化周期的信息。

2、学习辨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可

变因素。

3、预测和测试怎样改变一个可变因素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4、解释结果及总结可变因素是如何改变、影响实验结果的。

教学

难点

1、学习用图表、表格等来记录、整理、交流信息。

2、设计、制作和改进“太阳钟”“水钟”和“摆钟”等简易计时器。

3、阅读和研究科学资料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关注

要点

1、发展探究时间以及计时工具的兴趣2、认识重复实验证实结果的重要性。

3、欣赏前人在测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作的贡献。

第___4__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四 、地球的运动

 

(三维目标)

1、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

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4、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

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

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5、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公转过程中,地

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教学

重点

1、对地球的运动进行较系统、持续和细致的探究。

 

2、根据所要模拟的对象特征做模拟实验。

3、通过观察、模拟实验、收集资料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有关的证据。

教学

难点

1、、对获得的证据进行批判性选择和思维加工,最终形成解释。

如解释有多种可能性,需进一步探求证据。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和测量的结果,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关注

要点

1、懂得在探究活动中,需要审视观察到的事实和探究所获得的证据。

这些事实或证据,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可能有

2、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科学知识是长期探究、不断修正的结果。

着不同的作用。

课题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课时数

1

总课时数:

1

上课时间:

2.22

三维目标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

难点

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过程

备注(教法)

一、明确目标: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

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

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

沉。

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

浮。

2.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

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

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

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

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当堂检测: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

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

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

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

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

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四、拓展延伸:

小结:

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

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

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教学反思: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我在课堂上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如,上课开始创设了让学生猜测四种物品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情景,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去观察,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显神通。

这时候,不是老师让他们猜,而成了他们自己要猜,争先恐后地要猜,为这节课的继续探索创造了较好的效果。

课题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课时数

1

总课时数:

2

上课时间:

2.24

三维目标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

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过程

备注(教法)

一、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3.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

二、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实验一:

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小球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我们的发现:

 

 

 

预测

 

 

 

 

 

结果

 

 

 

 

 

说明:

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为了减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立方体类,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实验二:

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立方体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我们的发现:

 

 

 

预测

 

 

 

 

 

结果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组织交流:

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第一层次:

-----------------------------------------------

第二层次:

----------------------------------------------

第三层次:

--------------------------------------------------

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

三、归纳整理、拓展提高:

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

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

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实验单第(  )小组

小瓶子状态

大部分浮

小部分浮

沉到底

 

沙子数量

 

 

 

 

3.组织讨论:

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

四、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1.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说明:

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

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

实验二:

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立方体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我们的发现:

 

 

 

预测

 

 

 

 

 

结果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组织交流:

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第一层次:

-----------------------------------------------

第二层次:

----------------------------------------------

第三层次:

--------------------------------------------------

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

三、归纳整理、拓展提高:

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

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

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实验单第(  )小组

小瓶子状态

大部分浮

小部分浮

沉到底

 

沙子数量

 

 

 

 

3.组织讨论:

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

四、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1.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说明:

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

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

教学反思:

课题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课时数

1

总课时数:

3

上课时间:

2.29

三维目标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过程

备注(教法)

一、目标呈现: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

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

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

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2.讨论:

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

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

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

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

三、当堂检测:

1.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2.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

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怎样做呢?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的

形状

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放入后

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

(毫升)

沉浮状况

实心团

200

 

 

 

沉的形状

200

 

 

 

浮形1

200

 

 

 

浮形2

200

 

 

 

浮形3

200

 

 

 

四、拓展提高:

你有什么收获?

 

 

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教学反思:

课题

4.造一艘小船

课时数

1

总课时数:

4

上课时间:

3.2

三维目标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

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贡献。

重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

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过程

备注(教法)

一、目标呈现: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自主学习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1.谈话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

并控制时间。

4.测试:

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垫圈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

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

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学生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