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835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docx

《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docx

语文之痛专栏之二虚假的课文

语文之痛专栏之二:

虚假的课文

课文诗

接着,我要具体地分析一篇小学课文。

诗体课文《信》,载于上海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本上册,要求学生背诵。

课文没有署作者名字,据教材末页编者后记,应为编写者自创。

一首要求学生背诵的诗,据我的理解,不是先秦散文经典、两汉南北朝名篇、唐诗宋词元曲杰作、明传奇清小说妙品,也应该是现当代白话文学名家的佳构。

只有公认的名家名作,才是独特的精神和艺术养料,学生背诵后才能长时间地消化这些优秀作品,感受其独特魅力,吸收内在的精华,转化成自己的文学修养。

古代文学中选本,建议学生背诵的作品,如《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古文观止》等,都是千锤百炼的传世之作。

这首课文诗以“信”为题,要表达的是对“信”以及对所涉及的外部世界的“独特”理解,并且要把这种对抽象世界的简单图解,印进小学生们的脑海里,化为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学会了写信,

用笔和纸,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写呀,

写许多许多的信——

替雏鸟写给妈妈的信,

让妈妈快快回巢,

天色已近黄昏。

替花给蜜蜂写,

请快来采蜜,

花儿已姹紫嫣红。

替大海给小船写,

快去航海吧,

海面风平浪静。

替云给云写,

愿变成春雨;

替树给树写,

愿连成无边的森林。

给自己,

我也要

写一封封信,

让自己的心

和别人的心,

贴得紧紧,紧紧——

这是一篇拙劣的课文,称为“诗”,是对诗的莫大侮辱。

它不仅内容陈腐,观念落后,充满虚伪的道德说教,也没有一点真情实感。

全诗用词浅薄,空泛苍白无趣。

这首课文诗到底是探讨“信”的本质呢?

还是“信”的功能?

通篇读下来都不是,不署名之作者感兴趣的仅仅是道德说教,而且漫无目标,毫无逻辑,想到什么就拉来充数。

“信”这首课文诗就这样变成了空泛无边的神侃。

它的作用就像是一种催眠术,用来熄灭小孩子对美好作品的热情。

教材编写者们要把“语文”这个“工具”变成一根大棒,把本来活泼可爱,想象力超绝的小孩子敲昏,让他们都变成磕头虫和糊涂蛋。

信与真

那么,“信“到底是什么呢?

现代通用的“信”,古称“书”。

在古汉语中,“书”“信”差别很大。

“书”是写,“信”是说。

《说文解字》曰:

“信,誠也。

从人从言。

訫,古文信。

这个解释表明,“信”本意就是“诚”。

一个人要从自身出发,从内心出发,才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如果从外在的事与物出发,就不是“诚”,而是“伪”。

写文章,首先要有发乎真情,表达诚肯,才能形成准确的、优美的文字。

好的作家,总是从自身出发,从小事、从细微事物出发,来寻求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具体情感支撑。

作家是真诚的,作品真情流露,就能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发表演讲,跟人交流,也要有诚意,而不是虚情。

不然,就会传播虚假的消息,造成各种危害。

“信”从人从言。

古代书写工具和印刷技术都不发达,普通人相互之间的信息很多都是口口相传。

亲人、恋人之间的思念,除了富贵的、有教养的人家能写书信,很多信息的传递,都要托别人“带个口信”。

缺乏具体物件依托,这就要求发信者和捎信者,都必须严谨守信,才能把真正的信息传递出去。

如果说者无心,带者乏诚,那么这个“口信”的传递过程就会产生变异。

明传奇里很多曲目,都有这样的情节,因为“口信”的误传,一对有情人经受了严酷的身心折磨。

在空口无凭的情况下,“诚信”作为一种严格要求的品德,对社会对个人都显得至关重要。

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信”进化成“信用”,要求更加严格,对政治制度和经济贸易,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用体制的建立。

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也深知信用的重要,《论语·为政》里孔子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是对居上位者的要求。

如果政府和官员缺乏信用,百姓就不再遵从,而宁可听信和传递谣言。

我们所熟知的商鞅变法,也是从表达诚意开始。

为政这样,做人也必需讲信用。

只有真实守信,你的表达才是有效果的,有力量的。

由此引申,“信”的外延扩展到“真实”的概念。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这里的“美言”,应该理解为漂亮话,虚情假意的言语,它很夸张,很华丽,却缺乏诚信,或者说不可信。

什么是可信的?

就是那些真实的情感和诚挚的表达。

根据以上的分析,“信”字的基本含义形成了这样的流变:

信→诚→信用→真实。

而后来演化而成的“书”,则是“信”的载体,人们把写在纸上的文字,称为书。

家书,国书,图书,史书,都是很正式的文本,用在比较正式和严肃的场合。

《说文解字》的解释:

“书,箸也。

”,“箸”同“著”,说文序云:

“著于竹帛谓之书。

”对于书写的文字,历来都极其尊敬,奉为神明。

所以,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

“书”是正式的、严肃的表达。

《与妻书》、《两地书》,这种庄重的题目,就不能改成《与妻信》和《两地信》。

我们要较真地来看待“信”这个字的起源、流变与功能,那么,通过学习这个字的不同时期的变化,来强调诚信与真实的重要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既然信这么重要,那么,人们学会了“用纸和笔,用手和心”来写“信”时,首先要写给什么人呢?

养育自己的父母,爱慕思念的情人,寒窗情深的同学,都是写信的对象。

亲情、爱情和友情,则是写信要表达的内容。

爱、思念与关心,需要用表达来维系。

小孩子学语,第一个会说的词是“妈妈”,会写字之后,通常会给爸爸妈妈写。

我们长大离开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想到的也是给父母写信。

第一次出远门,兴奋、激动、好奇和思念等种种情感交杂,都非常需要向父母和同学表达,像上面那首诗体课文的第一段里说的那样,“写许许多多的信”。

“信”是情感和爱恋的维系,关心、思念和爱情,都在信中得到体现和强化。

“信”是情感的载体,是真情实感地去表达和书写之后形成的书信文章。

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书信,中学课本里最早的信,可能是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以“家书”为题咏目标的古代诗歌非常多,杜甫的“家书抵万金”是中学生都会背诵的名句,而“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是明代诗人袁凯的名作。

中学生知道的书信,除了林觉民《与妻书》和鲁迅许广平合著的《两地书》之外,这类书信还有很多,《傅雷家书》同样以父子情深的文字,来打动很多读者。

在小学课文里,如讲究避讳,需尽量避开情爱这种字眼,那么父子情深总是安全的,干净的。

《傅雷家书》里很多篇目都是感人至深的佳作,随便选择一篇短文放在这里,都再适合不过了。

随便背诵哪一篇,都比这首课文诗要好上几百倍。

现代病

在《信》这首课文诗里,匿名作者自作主张地代表了所有人:

我(学会了写信)、雏鸟(给妈妈写信)、鲜花(给蜜蜂写信)、大海(给小船写信)、云(给云写信)、树(给树写信)、自己(给自己写信)。

匿名作者自封为全能代表,给所有的事与物写信,甚至还给自己写信,却不给别的人写一封信。

这样一来,“信”的第一个基本的“交流”功能就作废了。

诗体课文中的“我”,一开始学会写信,就自说自话地大包大揽,非要替别人写信。

这里有一种强力意志,暗示着“我”的强大,完全可以不征得这些“雏鸟”们、“鲜花”们的同意,就代表了他们的思想,仿佛,这些事物是没有权利自己思考,也没有能力自己思考,需要由“我”这个自封的“人民代表”来代替他们发出声音。

这种自作主张的“代表”恶习,是長期受暴力思维影响下的代表狂症。

课文诗还有一个微妙的暗示,匿名作者自己根本无“信”可写,他自己是空心竹段,毫无真情实感,专门强行地替雏鸟鲜花大海白云和树写信。

一个典型的谵妄症患者,常常会妄图通过写信给上帝,而达到变成上帝的目的。

课文诗的匿名作者,因为不信仰上帝,只好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强制性置换,胡乱对各种事与物写信。

这是单向度的信,只是发出,而不接受回音。

这种暴力性的情感替换,有意地造成了是被强迫背诵的“小学生”们的自己(我)的情感的假象,从而抽空他们的具体感受力,像填鸭子一样把这些空洞的抽象情感作料填进来,使他们成为肥肥胖胖的北京烤鸭,放进烤箱里烤得香喷喷的,傻头傻脑的。

课文诗将这些小学生的情感物化,感受力空洞化。

通过强迫性的背诵,迫使小学生们不由自主地相信,他们也可以像这位匿名作者一样谵妄症发作,可以自作主张地替那些花鸟鱼虫们写信。

“雏鸟给妈妈写信”是一种笨拙的比喻,用以代指亲情。

在这篇课文诗里,真情实感的表达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一个具体的人,变成了被代表了的小鸟,一个他者,暗示着他被剥夺了自我表达的权利。

如果是表达亲情,课文诗如何能跟《傅雷家书》相比?

《傅雷家书》出版十八年来,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发行已达一百多万册,曾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足以证明这本小书影响之大,阅读面之广。

教材编写者阅读面再窄,想必也有所耳闻。

要让小学生学习怎样写信,怎样表达真情实感,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书信范文了。

也许教材编写者认为学生不过是一朵鲜花,又嫩又傻,识字量不够多,不足以阅读和理解《傅雷家书》的深奥意义,只有编出这种低级的诗体课文来,学生才能理解。

这种对学生智力的有意打压,是摧残学生自信心的最习见手段。

我女儿从二年级结束的暑假开始,到现在已经把洋洋几百万字的七部《哈利·波特》全部读完了——第一部读了七遍,第七部有五十多万字,她读了三遍,其他的几部,也读了至少四五遍。

其文字阅读量,何止于千万言。

其他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等名著,每本她都读了好几遍,很多段落复述起来自然而然,贴切准确,我们一起交流这些作品的感受,几乎毫无障碍。

书里的很多细节,她记得更牢,更深刻,我常常要请教她,才想得起来。

我女儿在班级里,智力中等,《语文》成绩也中等,作文常常勉强及格,班上比她聪明的孩子很多。

职业关系,我每年要阅读几千万字的中外文学作品,,跟女儿一起探讨,交流,常常得到很多精妙的启发。

很多年前开始,我就不断地跟女儿的母亲、这个古典文学博士说,我真心地拜女儿为自己的人生老师,她的纯净心灵,如镜子一样,清晰地照见了我的污浊。

对小孩子智力的无端打压,不仅毫无道理,而且隐含着巨大的无耻。

通过对学生的智力和信心的逐次打压,学校的程式化教育成功地把学生物化,从而夺取了他们自我个性形成的权利,并藉此借口,肆意介入学生的生长进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同质化的养殖过程。

他们掺杂了三聚氰胺的劣质饲料,就是这样一篇篇自产自销的教材。

在替动物(雏鸟)写完信之后,匿名作者再度出击,把目光转向植物(鲜花)。

一朵(或无数朵)鲜花向一只(或无数只)蜜蜂发出邀请,这是小学课文的通常想象模式,很多人已经习惯成自然了,不会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值得分析的问题。

匿名作者由“雏鸟”这个动物的代言人,摇身一变成了植物思想的代表。

这种做法同样包含了极大的暴力思维。

“鲜花”作为学生的隐喻,是一种脆弱的美,他们因此需要“园丁”的照看,无论这园丁是温和的春雨,还是尾巴上带着毒刺的蜜蜂。

强行剥夺“鲜花”的表达权利,自作主张地代表“鲜花”给“蜜蜂”写信,热情邀请蜜蜂前来采蜜,这是匿名作者受虐狂发作的征兆。

受虐狂的外化特征,是放弃自己应有的尊严和权利,让自己成为一个“先天性”的“贫乏的人(物)”,而自愿地把自己天然的权利,交由暴力机构来接管。

在这里,蜜蜂不是为人间酿造蜂蜜“酿蜜者”的甜美形象,而是暴力者的象征。

它们的到来,像征着横征暴敛(采蜜)和武力(毒刺)恫吓。

“鲜花”对此不仅不加以拒绝,反而写信邀请它们的光临,等于主动放弃了自由,而成为蜜蜂的奴隶。

在课文诗第四段,匿名作者变得狡猾起来了。

他冒充“大海”给“小船”写信,说“海面风平浪静”,劝诱小船“快去航海”。

这令我想起狼外婆和小红帽的故事——虽然假装自己是外婆,但是狼仍然是一条企图吃掉小红帽的恶狼。

“海”在传统的文学解释中,通常是一种威权的象征。

在海明威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里,老人所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强大的暴力机构。

老人必需时时警惕,避免自己的财产被大海掠夺和侵占。

在希腊神话里,海神波塞冬也是一个滥施暴力的像征。

他动不动就发怒,常常掀起滔天巨浪。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赛,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