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688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比较异同。

两句话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表达的句式不同,原句的“一定”换上“非……不可”,在语气上更肯定。

   2、试改第1句。

交流。

   3、独立练习第2句。

  三、指导第六题。

   1、回忆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哪几部分。

   2、判断每句话缺少了什么。

   3、补充缺少部分,注意加上标点。

   4、交流纠错。

  四、指导第七题。

   1、自由读,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想想:

概括这段大意,可以用什么方法?

为什么?

(用摘录法,因为有概括性的句字)。

   3、划出概括性的句子并加以整理摘录。

  五、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第十六课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理解新的词语的意思。

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奇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

4、齐读。

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

宾客盆景

后鼻音:

玉屏楼状如黑虎

翘舌音:

状如黑虎

(2)朗读下列词语:

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

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

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

情有独钟绝胜处遒劲

  检查:

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

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练习:

  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

(1)黄山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四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卡片出示: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_____。

所以课文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_______”。

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

 5、设疑:

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

——下节课学习。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

誉:

撇和捺要舒展。

遒:

“西”内别忘了一横。

盆:

撇和捺的位置要摆正。

屹:

右边不要多横。

俯:

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

  状:

同“壮”要区别开来。

  五、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状()陪()府()盆()

  壮()部()俯()贫()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松”,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

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

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好吗?

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

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指名说,板书: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划好了吗?

谁愿意来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出示句子)

指导朗读:

⑴、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

(指名说)

⑵、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

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

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

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指名说)

①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正如文中说它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大家试着读一读这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②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

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

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

(指名读)

③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

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出示:

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

能读好吗?

(指名读)

⑶、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

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

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

大家试着再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⑷、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

怎么办?

(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

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

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

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

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

大家准备一下。

(学生自由读)

(学生朗读)

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

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三棵奇松,好吗?

(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教师引读第二节。

(三)、布置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

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

同学们,可以记下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板书设计:

20、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第十七课黄果树瀑布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

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

揭题

5简介黄果树瀑布:

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形成原因:

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

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

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

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渎,要求:

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悬挂漫天浮游撩过来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山回谷应漂浮聆听胸膛挟来掩映沉醉)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交流:

瀑布:

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

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三、分段朗读课文

自渎—指名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该怎么读?

突出“真是”、“杰作”。

过渡:

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默读课文,思考:

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

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4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

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

板书。

5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你最喜欢哪一段?

为什么?

6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四、作业 :

1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斯帝暴页夹撩

2填空。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齐读1——4自然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二、细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

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

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

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

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

“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

”“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

“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

感受:

舒服

3小结节意:

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4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5电脑出示句子,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