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复习题教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673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9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复习题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复习题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复习题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复习题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复习题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复习题教程.docx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复习题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复习题教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复习题教程.docx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复习题教程

2009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复习题

1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基本原理?

1

2举例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4

3试述个人崇拜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遏制个人崇拜。

7

4试述苏联解体的教训9

5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改革有哪些特点?

12

6在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前景的认识。

16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哪些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1

8、课程建议23

1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基本原理?

答: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一本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著作。

《宣言》出版于1848年2月,至今刚好160周年。

160年来,《宣言》曾用20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多次。

正如恩格斯在《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的那样:

“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论述中,《宣言》已经成为一种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的话语表达形式。

江泽民: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

”胡锦涛: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十七大报告)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都把接触到《共产党宣言》看作是自己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起点,但解读并不一样。

毛泽东从《宣言》中读出了阶级斗争的精神;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也突出强调了《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邓小平则从《宣言》中看出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并且从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中看到向资产阶级学习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那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呢?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集中体现在《共产党宣言》里,我们只要认真读一下《共产党宣言》,就可以大体上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所谓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或标准。

从学理上看,能够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特有的质的规定性,因而它是与资本主义或其他主义具有本质区别的;第二,它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共性,即不管是什么民族或国家,它只要宣称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些原则,否则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第三,它具有超越历史阶段的普遍性,即不管处在社会主义的什么发展阶段,都必须始终遵循;第四,它是社会主义理论中最核心层次的原理,只有在与各民族国家的具体实际结合中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五,它是历史的、与时俱进的,必然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而深化。

《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着重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以下基本原理:

第一,关于阶级斗争和“两个不可避免”的原理。

自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以来,以往的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不仅如此,资产阶级社会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成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主色调,斗争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也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提出这一结论,并不是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出自良好的意愿,而是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客观存在的矛盾得出来的。

他们历史地分析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指出它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①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加深和经济联系的密切化,生产力越来越具有了社会的性质,各个企业相互密切依赖,整个国民经济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生产资料却归资本家私人占有,这种占有方式同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产生了矛盾。

生产社会性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这种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由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变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阶级斗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

《共产党宣言》指出,自原始社会瓦解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①马克思恩格斯描述了历史上不同社会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状况,表明过去各个历史时代,社会都划分为各个不同的阶级,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他们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

他们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斗争,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

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

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而且只要阶级没有完全消灭,阶级斗争就必然存在。

只有到了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才会消失。

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第二,关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只有无产阶级领导受压迫的劳苦群众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新的社会;无产阶级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是社会革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如果不这样,它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第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夺取政权,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其后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废除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存在的条件。

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取得政治统治权。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明确提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革命的性质、进程和结局完全取决于政权掌握在谁手里,哪个阶级掌握政权。

要改造世界,就应该有政权,“要知道,即使有美好愿望的人,如果不能提出夺取政权问题和没有掌握政权,他们能做出什么呢?

最多他们只能协助夺取政权的新阶级,而他们自己是不能把世界翻过来的。

”②但是无产阶级要从资产阶级手里取得政权,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涉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们必然进行反抗。

资产阶级是不会自动放弃政权的,在紧要关头他们会用暴力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进行镇压,这时,无产阶级就不得不采取暴力革命形式来夺取政权。

这是阶级斗争客观的规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第四,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改造社会的必要条件;领导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执政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始终代表整个工人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者:

在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的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党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建立起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强调无产阶级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

这个政党“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它同无产阶级其他组织的区别在于:

“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③为什么无产阶级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呢?

这是由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地位和任务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丧失了生产资料,而且被无政府的竞争所分散,因而相对于资产阶级来说处于劣势。

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

马克思指出:

“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

”④这个政党应该是无产阶级的独立的政党,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政策。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性质的政党,它应该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而不受资产阶级的影响,不应“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充当资本主义病床前的医生。

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全民党”的思想。

第五,关于未来新社会的构想。

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到底是什么?

对此《,宣言》作出了十分精辟而又简要的回答: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由此可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宣言》的核心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在实践上为之奋斗终生的主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原则。

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社会主义奋斗,使人们在社会主义遭遇每一次腥风血雨之后,总能见到更加绚丽的彩虹。

《宣言》发表160年来,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展现了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可能性,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发展也使共产党逐步认识到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世纪之交,我们党提出的“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目的都是为了人本身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宣言》关于未来社会核心命题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我们必须坚持这些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原则。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而不是像某些人歪曲的那样,是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物。

对于这一原则问题,我们应该旗帜鲜明,不能有丝毫含糊。

2举例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答: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必然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

恩格斯: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列宁:

“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的、僵化不变的学说。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