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629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docx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docx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指导性教学计划说明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水平、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通过3年在校学习及总计1年的企业学习,通过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设备、工艺、系统,操作或维修产品、服务等领域的训练,胜任相应的工作,并能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特长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表现出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基本规格: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3.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遵纪守法,举止文明,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作风,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美学修养。

4.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专业方向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并对本专业学科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新动向有一定的了解。

5.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实验等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于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

6.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素质。

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8.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合格标准。

9.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及专业特色

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可从事于:

1、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及控制;

2、机械工程领域的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体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了由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设计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使学生一是适应性强,有广阔的就业机会;二是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三是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与工作需要的能力强。

三、专业培养标准

本教学计划共安排课内学时(含课内实验、上机)1896学时。

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课三大类。

具体学分分配如下:

1、通识教育必修课39学分,占总学分20.53%,通识教育选修9.5学分,占总学分5%:

2、学科基础课为53学分,占总学分的27.9%

3、专业选修至少修满16.5学分,占总学分的8.7%。

4、实践课至少42学分,占总学分的22.1%。

5、个性化学分为30学分(其中创新教育6学分不得欠修)。

占总学分的15.77%。

6、最低毕业学分为190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参见教学计划表。

四、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能力

实现

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具有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活动中的问题

1.1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1.1.1掌握必要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工科化学

1.1.2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发现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力学1,2,3、流体力学、热工基础、电学1,2、机械控制工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MATLAB程序设计、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1.1.3扎实掌握工程制图知识,并能熟练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进行各种复杂图样的表达

工程图学、CAD/CAM技术及应用、产品建模与分析

1.1.4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法律与环保知识与意识,具备跨文化技术交流的能力。

政治理论、大学英语、专业英语、人文类选修课 等

1.2掌握机械工程、机械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

1.2.1熟练掌握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系统设计、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与应用、CAD/CAM技术及应用、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师基础训练、机械创新设计等

1.2.2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

制造技术基础、工程训练、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计算机辅助制造、工程师基础训练,专业课题讲座,专业技能训练等

1.2.3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

控制工程理论、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装备电气与PLC控制技术、电学相关课程实验,专业课题讲座,工程师基础训练。

1.2.4机械系统检测与质量管理

工程测试技术及信息处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动态测试与数据处理、先进制造技术、阶段性生产实习、工程师基础训练

1.2.5计算机应用及数控技术

数控技术、数控基础、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CAD/CAM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集成与柔性制造

1.3了解机械工程领域有关的技术标准

1.3.1了解并掌握有关的机械工程基础标准,并能熟练使用

机械制图、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

1.3.2了解有关的方法标准

机械制图、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

1.3.3常用机械零部件标准

3.5.2了解项目评估的过程

3.5.3具有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的能力

2、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

2.1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能够编制支持产品形成过程的策划和改进方案

2.1.1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

有关专业课程、阶段性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2.1.2能够编制支持产品形成过程的策划和改进方案

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

2.2参与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 等

2.2.1参与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

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

2.2.2制定各种技术工程计划的同时也能全面考虑技术、经济、财政、环境、社会及其他相关因素

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

2.3参与制定实施计划

2.3.1参与制定计划

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2.3.2参与实施计划

2.4实施解决方案,完成工程任务,并参与相关评价

具备方案执行能力

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具备将新技术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各专业课程,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等

掌握常用的方案评价方法

机械系统设计、设计方法学,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等

2.5参与改进建议的提出,并主动从结果反馈中学习

实施过程中具备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的能力

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具备从结果中学习的能力

2.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各类创新大赛、各专业课程、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创新学分

具备创新的意识

具备创新所需的专业知识

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

3、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

3.1具有一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按确定的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工作

3.1.1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

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阶段性生产实习、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 等

3.1.2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3.2具有机械工程相关的项目管理能力

3.2.1项目管理能力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创新学分、学科竞赛、工程师基础训练

3.2.2项目相关的财务管理能力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工程师基础训练

3.2.3项目相关的设备管理能力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创新学分、学科竞赛、工程师基础训练

3.3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能够发现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的变化,并采取恰当的行动

3.3.1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有关的讲座,社会实践等

3.3.2 发现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变化等问题并做出恰当处理的能力

各专业课程,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工程师基础训练

3.4团队管理及组织协调能力,确保工作进度

3.4.1有着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善于调动团队积极性,激发团队战斗力。

企业管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各课程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社会实践活动。

3.4.2良好的组织能力以及冲突协调能力

大学生创新实验、社会实践活动、各级竞赛活动、工程师基础训练

3.5参与评估项目,提出改进建议

3.5.1掌握正确的项目评估方法

机械创新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大学生创新实验、社会实践活动、各级竞赛活动

3.5.2了解项目评估的过程

3.5.3具有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的能力

4、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4.1、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

4.1.1具有较强的汉语言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掌握常用应用文体、科技说明文体、专业技术论文的撰写能力

写作、形式逻辑等

4.1.2具备英语日常会话能力,专业科技文章阅读能力,简单专业技术资料的撰写能力。

能够进行跨文化技术交流

英语口语与写作、专业英语、科技英语翻译等

4.2、能够进行工程文件的编纂,如:

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并可进行说明、阐释。

4.2.1了解技术文件的编写格式与程序,具有技术文件的编写能力

写作、形式逻辑、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的开题、中期及最后的报告撰写工作。

4.2.2技术文件的说明与解释能力

各实践环节的答辩工作、各种演讲、讲座等

4.3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

4.3.1了解与人沟通的原则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形式逻辑、创新学分、演讲比赛、讨论会及讨论课、各实践性环节中需要多人合作的环节

4.3.2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愿的能力

4.3.3良好的表达能力,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

4.4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4.4.1生活自理能力

军事训练、大学体育、阶段性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工程师基础训练等

4.4.2主动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4.4.3面对人际环境与工作环境的变化,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4.5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4.5.1了解前沿科技的相关动态及技术发展趋势

专业导论、各专业课程的前言部分、工程师基础训练、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创新学分、CCTV机器人大赛等知类竞赛,

4.5.2具有在相关专业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4.5.3能根据本专业范围的工程实际问题需要获取与处理信息,具有分析归纳,逻辑推理能力

4.6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4.6.1做事主动的品格

课程实验、工程训练,各实践环节中需要多人合作的内容、校运动会、院及班级活动、社会实践等

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