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5717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docx

《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docx

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状态检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东南大学振动控制与信息系统研究所陆颂元

1、前言

状态检修实施是否可以取得预期成效,取决于是否把握了它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状态监测技术(包含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检修决策技术等,同时,还涉及到人员、资金、管理与组织形式等。

本文就其主要方面进行探讨,给出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供实施状态检修时参考。

2、状态监测及其和状态检修的相关问题

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技术的核心。

缺乏完善的状态监测技术和手段,不可能实现状态检修。

2.1振动状态在线监测技术现状

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内第一批引进的菲利普RMS700系统装配在国产20万千瓦机组上,我国大型机组的状态监测发展迅速。

当前,20万千瓦以上机组主机均已配备了引进的振动监测系统,20万千瓦以下的主机大部分也已配备了引进的或国产的振动监测系统。

30万千瓦以上机组的主要辅机一般也已配备了振动监测系统。

这些系统以国外为主,主要有:

·本特利3300、3500,DM2000;

·菲利普PR3000;

·申克公司的VI.BROCOM4000、VI:

BROCOM5000

·CsI公司的3130

·B&K.公司的cOMPASS等

其中火电机组以本特利3500居多。

它们有如下特点:

(1)连续监测汽轮机组多种参数的振动信息,多点显示;监测对象和目的确定后,系统配置可以灵活组态,利用软件方便地选择监测参数,包括传感器种类、灵敏度、量程、记录仪输出、报警时间延迟、报警逻辑和继电器组态等。

(2)硬件部分,每种板卡的功能增多,板件种类减少,通用性增强;但利用软件的监测参数设置非常便利;配备有备用电源和备用通讯通道,系统硬件可靠性显著提高。

(3)系统网络化,通讯功能先进。

以3500为例,具备三种独立的接口:

·数据管理接口

·组态/数据接口

·通讯接口

接口支持PLc、PCC和DCS,通讯通道支持Modbus协议。

本特利DM2000forwindowsNT测点数最多1080个,可组态12台机组。

它们都遵守TcP/IP、sNA或IPx网络协议,与外部公共信息网络或电厂专用信息网(MIs)、监测网络连接方便,数据可做远距离传输。

但目前国内电厂实际很少用到这些通讯接口功能。

在监测系统发展方面,国内水平落后于国外,一是硬件的可靠性低,二是监测诊断的功能设计不如国外产品严格、成熟。

“八五”期间国家投资上千万元开发类似本特利3300的监测保护系统,最终以失败告终。

西方国家机组状态信息网络远程传输和分析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建立了州级或地区性的状态监测分析大型网络,实现远距离对机组的实时监测、分析。

利用机组运行状态大型数据库,如北美能源可靠性咨询数据系统(NERC—GADS)数据库,预测设备性能或潜在故障的趋势。

新型的开放性更高的平台正在研究开发之中,研究并力图推行状态监测数据通讯标准(MIMOSA),以提高监测系统的兼容性和开放性,提高数据资源的网络利用率。

国内,当前这些TsI系统在现场的主要功苁窍蛟诵腥嗽碧峁┗槭凳闭穸恐担诵卸曰樽纯鲎龀雠卸稀=甓喔龅绯е骰璞阜⑸挠胝穸泄氐氖鹿是凹嗖庀低撤从吵龅恼穸斐P畔⑼辉诵腥嗽焙雎缘袅耍嗖庀低趁挥蟹⒒佑τ械淖饔谩U饫镉泄收吓卸戏治瞿讯鹊奈侍猓性诵小⒓际豕芾砣嗽敝渡疃任侍猓灿邢低彻δ苌杓品矫娴奈侍狻?

/P>

2.2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状态监测技术除了包括前端一次信号的数据采集,还包括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

以FFT为主的频谱分析是当前广泛使用的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此外还有:

·倒谱分析、·细化谱分析、·相关分析、·相干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包络分析等。

近年来出现的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维纳分布(Wigner—Vi1le)、小波变换(WT)等时频分析法将信号同时变换到时域和频域,对非稳态信号处理中获得了较好效果。

小波分析方面,国内外近年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如采用小波变换提取齿轮运行中早期故障信号的微弱特征;利用小波包变换算法给出振动信号在部分频带范围的小波包分频带分布;采用半正交3次B样条小波包分析得到了有效区分动静碰摩故障与不平衡不对中复合故障的小波谱能量特征。

在故障的非线性振动特征方面,国内有人进行了故障相关维数、分又、拟周期、分形等混沌特征的非线性振动理论研究。

这些研究现今仍处于试验阶段,距离工程实用还有相当距离。

2.3从状态检修看当前状态监测系统的缺陷

从状态检修角度,当前大机组现配备的监测仪表系统以及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基本可以满足状态评估和故障早期诊断对原始数据的要求,但仍有需要做重大改进的地方(包括进口监测系统):

(1)系统采样速率对汽轮发电机组已足够,但对升降速率快的辅机,如风机、泵的升降速瞬态过程,采样速率过慢,无法获取详细的瞬态特征数据;

(2)数据存储采用文本文件方式,存储过程人工操作过多,数据容易丢失;数据管理调用繁复,缺乏大型数据库操作的便利性;

(3)弓I进的监测系统数据开放性不够。

出于商业原因,仪器厂商拒绝给出通讯协议,致使后续需要另行添加的分析诊断和决策软件无法共享前端数据资源。

2.4状态监测中Des和TSI数据的利用

当前,主辅机振动和过程参数的状态监测由国产或引进的Dcs或DEH实现,DCS监控了厂内全部主机和重要辅机,Dcs应该是电厂状态检修数据的主要来源,从这里获取信号是一条捷径。

Dcs可以实时显示机组振动量值和报警,但由于在Dcs或DEH中对振动数据按直流量处理,仅取振幅峰峰值,原始振动所含有的大量重要信息都被丢失,如相位、波形、频谱等。

而且,Dcs采样速率远低于振动专业仪表。

因此,利用它们无法进行FFT或其他信号分析,也就是说,用DCS的记录数据来进行故障诊断和状态检修是远远不够的。

振动数据只能从振动专业仪表和系统获取。

大机组主机和主要辅机原配备的状态监测设备TsI是用来供运行人员实时掌握设备状况,决定运行操作。

这些系统通常采用进口设备,如本特利3300、3500,它们可靠性高,数据准确,状态检修的基础振动数据首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系统。

但这些TsI一般没有数据存储功能,可以将它们作为前端,后面添加带有数据存储、管理功能的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管理系统。

状态检修数据采集系统从TsI获取振动一次信号,再从DCS获取相关运行参数,组成专用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好的构成方案,这种形式已经在国内外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5振动数据连续在线监测和便携仪表的数据采集

设备振动数据获取有两种形式:

连续在线监测和便携仪表采集。

在线系统记录数据齐全,连续,可以减少人力,但仅依靠在线数据不够。

对于那些没有配置TsI的设备,如风机、循泵等,便携仪表采集数据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便携仪表测量部位和时间有更大的弹性,并由此可以得到振动相位。

一般地说,对关键性设备宜采用在线检测的方式,重要设备可以采用离线检测的方式,一般性设备可以根据其故障出现的频率采用离线的视情检测。

当然,这种策略还取决于检测系统的价格状况。

必要时,两种检测手段可以相互验证,确保检测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前广泛使用的便携式仪器有三种,一是只能测量振幅的便携表计,这类仪表简单轻巧,在现场可以用来验证大型仪表读数,也可以用在非重要设备状态监测的数据采集。

另一类便携仪表可以测量振幅,采集波形,实时显示频谱,数据可以传输到台式机上长期存储,但不能测量相位。

还有一种类似于本特利DAIu一208的仪器,除具有上述仪表功能,还具有多种数据分析功能,可以测量相位,本机具备足够的数据存储空间,这类仪器一般便于携带,键相传感器的安装稍显复杂。

从状态检修角度,上述任一种仪器单独都无法满足要求。

由于前两种仪器价格不高,建议在购置其中一种的同时,再配备第三种,便可以完整地进行一个电厂所有设备状态检修振动数据的就地采集和分析工作。

2.6状态检修对振动分析仪器和系统的特殊要求

根据国内外经验,对参与状态检修的振动分析仪器和系统,除要求它们应该具有现行通常的振动监测功能和技术要求外,还应该注意下列两点:

(1)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应该具有开放性,最关键的是数据格式应该由厂商提供,以便于不同厂家仪器系统之间数据的传输。

一个电厂所用的状态检修仪器不可能全部只由一家仪器商供应,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仪器采集的数据向状态检修数据库的传输必须易于实现,且应该避免控制在独家仪器供应商手中。

系统软件至少应该运行在windowsNT下,如果需要在商家系统之外进行分析,从原数据库获取数据应该十分便利。

(2)采集数据的多样性要求

对设备状况的分析判断,在以振动数据为主的同时,还要利用转速、负荷、轴承温度、油压、主蒸汽温度、压力、膨胀、差胀、真空、轴向位移等多种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从MIs上获取,也可以直接从DCS获取。

除此,用于状态检修的在线分析系统还需要计入热成像、超声波、油质颗粒、电流等多种类型的参数,这些参数都应该利用数据传输接口,而不是用手敲键盘,存入到状态检修数据库中。

3、故障诊断技术以及对状态检修的可支持程度

3.1国内旋转机械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现状

状态监测系统获取的信息用于设备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进而确定最佳检修方式。

故障诊断是对处于工作环境中的设备或系统查明导致系统已经出现的某种功能非正常的性质或原因,判断恶化的程度,评估带病安全运行的持续时间,并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有两种方式:

人工诊断和智能诊断,或者称自动诊断。

人工诊断是基本的方式,直至现在,它仍然是国内外电力设备主要的诊断模式,当今大量的现场实际疑难故障,通常还是由人工进行诊断分析,与过去不同的是测量工具和信号分析手段的更新。

七十年代起,人工智能理论和计算机的发展为故障诊断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

国内外故障智能诊断理论和技术近二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出现了利用软件分析推理并自动给出诊断结论的自动(或称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国内智能诊断研究范围一是对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二是实际技术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根据近年在这一领域发表的论文、参与的人数、获奖的成果以及国家、地方各部门投入的资金看,国内本项研究的发展是迅速而规模庞大的。

当前故障智能诊断的方法有两大类:

基于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前者的标准模式由知识库、推理机和人机接口组成;后者是由简单的处理单元相互连接成的网络,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前向多层网络,在学习过程采用了BP算法[1];模糊神经网络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数学结合起来进行模糊推理诊断[2】。

国内在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研究方面,多年停留在方法的翻版或汇合、算法的改进上,始终未能成功地给出工程性的实用产品来。

这种低层次的重复型研究已经成为国内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进行故障诊断理论研究的定常规范内容。

近年来发表了一些有关小波分析应用于故障诊断的报告,包括利用尺度谱和相位谱来诊断某种特定故障;利用小波或小波包分解与重构将分形用在小波分析中。

从所公布的结果看,小波分析有一定的效果,但作为实用性的技术方法,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对多种典型故障的小波特性进行比对研究,需要确定实际机组和实验台转子故障小波特征的异同。

在非线性特征研究方面,有研究振动信号在伪相空间的相关维数,有对碰磨转子进行混沌分叉的数值仿真分析。

通过对不同的故障信号时间序列重构伪相空间,可以提取相关维数、分形维数等非线性特征量,得到不同故障的一些定量特征。

但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不同故障的这些非线性特征量存在重叠现象,说明该方法本身存有不足之处。

另外,在重构相空间过程中时间延迟量和嵌入维数的确定有很大困难,大都采用试算的方法获取,使得上述特征量的计算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实时诊断的要求。

事实上,小波、分形及非线性分析方法本身不能称为智能诊断方法。

类似于FFT,小波分析也只是一种信号分析工具,只是对非平稳信号分析有优势。

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大多数对小波分析的研究都局限于利用小波分解,将信号细分为各个频段,计算各频段内的能量成分,并将其作为特征向量进而对故障进行分类。

对于大量的由频域特征信息就可以定性的故障,这一诊断过程完全可以由成熟的FFT来代替。

采用非线性特征分析,真正是舍本逐末。

在实际机组故障诊断系统方面,国内近十多年研制开发了总计约数十种的故障诊断系统配备在机组上,它们通常由前端数据采集、上位机和分析诊断软件组成。

国内这些诊断系统绝大多数没有达到在线自动诊断的功能目标,其中较好的具有可靠的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功能,研制不成功的只能运行一、二年后即自行报废。

国家“八五”投入了巨资开发研制机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虽然项目完成并鉴定验收获奖,但系统的实际功能和可靠性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以××电厂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系统为例,国家投资上仟万元,项目鉴定数月后系统出现故障停止工作至今。

各电厂或局自行立项上的系统存在类似结局。

除去其中的人为主观因素,就其纯技术原因,这些系统缺乏来自诊断方法、故障机理的深层次理论和技术支持,缺乏将大量重要的现场实际诊断经验有效融入诊断系统的推理机制,从而无法给出有效诊断结果。

国内硬件可靠性远低于进口的同类产品,是系统可靠性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实际状况说明,当前国内自动诊断技术水平不能满足状态检修的要求。

3.2国内旋转机械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现状

从近年召开的美国全国状态检修技术会议发表的报告反映出:

美国各电厂在CBM的故障诊断中人工诊断占很大成分,他们所使用的故障诊断软件主要功能还是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所给出的诊断结论只能做为生产管理和状态检修的参考意见。

当前,他们仍致力于信号分析方法的研究,如恒百分比带宽分析(cPB)、最小误差分解谱(MVDs)、小波分析、分形和混沌分析、高频包络线分析、异常信息解调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残余寿命预测方面,利用概率诊断和系统危险评估方法进行最优化计算。

对大型机组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不仅限于轴系部件,还扩展到通流部分、调速系统、主变等电气一次主设备。

另据资料报道,欧洲国家也正致力于相关基础性应用技术以及工业化研究。

欧洲共同体从1996年5月起开始了一项“VIsION”大型联合项目的研究,它利用人工智能和仿真技术提高状态监测和诊断系统的功能与精度。

法国连续多年实施一项名为“利用永久性状态监测实现状态检修(PsAD)”的研究计划,PsAD系统是由主工作站、分析工作站和远程站组成,实现主要部件在线故障检测、利用专家系统对故障进行评估、向全国分析中心发送监测数据。

PsAD系统已经成功地用在了四个核电厂的汽轮机组、反应堆循环泵上,计划配备法国全部核电厂。

3.3当前国内故障智能诊断技术能否满足状态检修的要求?

审视国内故障智能诊断发展现状可以发现,现今这个领域理论本身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没有显著的突破性成果;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没有取得关键性进展;实际应用的成功范例更是寥寥无几。

根据近年本领域发表的大量的技术报告看,当前,我国故障智能诊断研究从目的、内容、方法,到研究结果,均严重脱离工程应用实际。

有许多研究报告反映出理论研究不深不透,实际应用不予涉及或回避。

对自身理论或方法在拓廷到应用方面的内容中,介绍的十分浮浅,试验方法不够严格,试验装置粗糙,试验方案草率,试验数据可信度不高,结论不可靠。

诊断系统的研制开发及应用方面,国内电力、石化、机械、钢铁、军工等行业近十多年研制开发了总计约上百种的故障诊断系统。

近年来兴起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通常采用两种实现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模式,c/s结构使用较多,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与远程诊断中心的通信多通过电话线连接,存在通信滞后、实Nj-,}生不足等缺点。

B/S结构已有单位开发成功,这种模式通过将企业内部网接入:

Internet,在远程诊断中心直接通过浏览器上网,可以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视,这里需要注意,无论是C/S还是B/S模式,当前应用范围还仅限于数据传输和远程实时监测,尚没有应用于故障诊断。

国内现已配备的智能诊断系统投入使用的情况和效果不理想,其中较好的具有可靠的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功能,绝大多数没有达到在线自动诊断的功能目标,不能向运行人员和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诊断结果。

国内硬件可靠性远低于进口的同类产品,是系统可靠性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相当一部分系统研制不成功,只能运行一、二年后即自行报废。

相比之下,国内故障诊断系统的应用远不如Dcs和DEH系统研制应用得成功。

3.4国内智能诊断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

(1)多数研究人员缺乏对现场实际诊断过程和特点的了解

1)现场实际人工诊断的原始依据和信息来源是多方面的;

2)现场诊断中的人工分析与推论方法,有正向推理和反向推理,有比较和类比,还有联想,这里包含着很大的经验性。

3)现场诊断中包含故障定性、原因确定、处理决策三部分内容,这也是状态检修所要求的内容。

现场故障人工诊断,不但要对故障进行定性,还要给出原因,进而给出处理方法(方案)。

故障定性一原因确定一处理,这才是状态检修所要求的一个完整的内容。

故障定性只是整个工作的一部分。

近年国外状态检修文献经常出现一个名词“根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sis)[3,4],这是决定故障能否消除,处理方案是否得当的关键一步。

实际上,国内近年已做的大量的故障定性研究还只限于故障诊断的一部分,且不说对故障诊断整体研究的深度怎样,仅就这一小块研究工作本身来说,它距工业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整体上更是远远满足不了状态检修的需要。

(2)仅利用频谱做为诊断依据是远远不够的

频谱是人工诊断的依据之一,仅依靠频谱的诊断是片面的。

在智能诊断中,同样应该设法利用各种信息。

国内神经网络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只把频谱特征做为征兆输入量,这样的故障频谱样本,往往又都是来自早年的白木万博的特征表或其他参考书提供的特征表。

用现场实际故障特征来衡量,这些表是简单而又脱离实际的,并有多处错误,不宜做为实用性诊断的故障频谱特征依据。

基于频谱的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对于非现场人员很难收集到,仅能从发表的文章中发现一二;如果样本数据来自于转子试验台,其数据的质量不同于真实数据,这样,网络无从训练,整个诊断系统的功效无法实现。

(3)故障诊断系统中故障定性缺乏准确的量度

(4)从事故障智能诊断研究的人员脱离实际

(5)新型理论与故障人工诊断的基础方法严重脱节。

4、用于状态检修的监测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方案

4.1总体方案构想及设计基本原则

4.1.1项目目标

·对全厂旋转机械进行以振动为主的离线和连续在线状态监测、数据存储、分析和故障诊断;实时全面掌握全厂旋转机械设备状况;

·通过振动和相关参数的监测,及时准确地对出现异常的设备进行安全性评估;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避免发生事故,保障安全生产;

·正确判断设备状况,在尽量少地影响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对设备运行或消缺做出合理安排,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

·利用长期监测的数据积累和分析,为实施状态检修提供依据,对设备检修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分析参考意见和建议。

·提高设备故障消缺的效率和效果;减小设备大、中修维修工作量,减少维修的人力投入,缩短处理时间,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4.1.2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方案的设计,考虑到如下一些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厂内现有检测设备、仪器仪表和网络系统;

·基于厂内现有的点检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人员不做大的调整;

·利用厂外成熟可靠的监测、分析等状态检修技术;

·加强数据分析、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部分的功能,融入人工诊断经验,通过专家系统模块给出有价值的分析结论,向技术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注重效果、注重投入/产出比;

·建立密切适用于本厂实际的、切实有效的先进监测和检修方法及体制;

·采取总体规划、逐步开展、不断调整完善的实施步骤。

4.1.3关于项目实施步骤的设想

项目可一步实施到位,也可分阶段实施。

鉴于状态检修在我国还是一项探索中的新技术,本方案建议采取总体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推广,逐步调整完善的工作步骤。

各阶段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独立性,完成后均具备一定的实际功能。

项目目标和具体内容在实施的各阶段根据厂里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达到对生产和检修有直接效益的目的。

本系统以加强某电厂2台350Mw机组和主要旋转辅机的设备检修,协助提高安全生产和主要设备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降低维修成本为首要目标。

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力求先进、实用,对生产切实有效;硬件设计与制造强调高可靠性,工作稳定性;网络设计做到与厂内MIs系统统一。

4。

2总体系统方案

4.2.1总体系统构成

该系统由下列五个子系统构成:

1状态检修数据管理与分析诊断软件系统

2主机振动数据采集、分析及数据存储管理系统

3小汽机/给水泵、一次风机等重要辅机振动数据采集、分析及数据存储管理系统

4便携式振动数据采集分析及数据管理系统

5子系统与金厂MIs的连接及振动数据远程传输

4.2.2项目内容

1对已配备本特利振动监测系统的主机、风机、小汽机、给水泵、凝泵等建立振动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系统(硬件为主);

2对其他没有配备振动监测系统的旋转机械,建立以便携式振动测试数据采集器为主的监测系统(硬软件);

3主设备振动数据与MIs连通,实现在全厂MIs各站点可实时监测设备振动状况和分析结果;

4建立全厂旋转机械振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5建立振动数据分析、故障诊断、设备状态分析评估软件系统;

6为状态检修进行数据积累;

7实现振动数据的远程实时和离线传输,具备远程分析、诊断功能。

4.2.3状态监测和分析的参数

在状态检修开展初期,监测和分析的参数以振动为主;

同时计入主要过程参数,包括主蒸汽温度、压力、有功负荷、差胀、膨胀、真空、排气缸温度、轴向位移、瓦温、油温、转子电流、风压、流量、转速等。

随着状态检修的开展,逐步开展对热成像、电机电流、超声波、油液的监测和分析。

4.2.4状态监测和状态检修对象

(1)主机

(2)主要辅机:

小汽机/给水泵

一次风机

引风机

电动给水泵

凝泵

真空泵等

(3)全部旋转机械

(4)高加、低加、除氧器、凝汽器

(5)变压器(主变、厂高变等)

4。

3状态检修核心工作内容

(1)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硬件系统配置和完善

(2)建立状态检修数据库

(3)设备分级及测点、测试参数、测试工况、频度确定,作业指导文件编制

(4)各设备振动基础数据统计及报警标准、限值的制订

(5)数据采集和数据库管理

(6)数据分析

(7)设备状态分析、评估

(8)故障分析、诊断和发展趋势预测

(9)设备检修和消缺方案制订

(10)状态检修经济性分析

(11)人员技术培训

(12)新技术摸底和引入

4.4某厂2×3501~机组振动数据采集、分析及数据管理硬件系统方案

某电厂两台350MW汽轮发电机组现已装有Bently3300振动在线监测、保护系统,该系统具有实时振动幅值显示和越限报警和跳闸保护功能,基本可以满足运行监控的需要。

但Bently3300不具备振动分析、趋势分析和振动数据长期记录存储及打闸前后追忆功能,因而不能提供对机组异常振动的分析、查询和故障诊断的要求。

4.4.1系统功能

根据机组情况,在原有本特利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安装在线监测、分析及趋势数据管理系统,以实现以下功能:

·振动信号实时数据采集、在线监视与动态显示;

·对机组启、停机过程以及正常运转过程实现连续状态监测和实时分析;

·连续存贮机组历史振动数据,提供历史数据管理功能;

·振动异常的报警或突变前后追忆功能;

·各种振动数据分析与趋势分析图表,提供各种及数据报表的打印功能;

·网络通信接口,方便与其它系统连接;

.·可通过MO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