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平新桥矿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557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29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漳平新桥矿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福建漳平新桥矿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福建漳平新桥矿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福建漳平新桥矿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福建漳平新桥矿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漳平新桥矿区.docx

《福建漳平新桥矿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漳平新桥矿区.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漳平新桥矿区.docx

福建漳平新桥矿区

 

福建省漳平赤水-新桥煤炭

矿区总体规划

(定稿)

 

二〇一二年十月

 

福建省漳平赤水-新桥煤炭

矿区总体规划

(定稿)

工程编号:

Z0019

设计规模:

1000kt/a

 

院长:

林孝跃

副总工程师:

毛福林

项目负责人:

曾传书

 

二○一二年十月

主要编制人员名单

专业

姓名

职务或职称

采矿

毛福林

注册咨询师、高级工程师

采矿

王怀远

高级工程师

采矿

曾传书

高级工程师

采矿

颜志明

高级工程师

地质

张忠新

高级工程师

环保

徐红蕾

高级工程师

环保

肖永强

工程师

矿建

黄德坚

工程师

总图

黄维佳

高级工程师、规划师

机电

林丰应

高级工程师

机电

陈生春

工程师

给排水

陈开作

工程师

机制

庄进忠

高级工程师

机制

庄敏

助理工程师

土建

林征

工程师

经济

叶恰妹

工程师

经济

许韶川

预算员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矿区基本情况5

第一节概况5

第二节煤层赋存和开采条件17

第三节煤层的煤类、煤质和工业利用方向23

第四节矿区勘查程度及资源储量29

第五节矿区内其它有益矿产和副产物资源33

第二章矿区开发34

第一节市场预测与矿区开发的必要性34

第二节矿区井田划分36

第三节矿井规划生产能力及开拓方式38

第四节矿区建设规模、服务年限及开发顺序45

第五节矿山安全49

第三章煤炭洗选加工与综合利用59

第一节煤炭洗选加工59

第二节综合利用60

第四章矿区地面总布置及防洪64

第一节矿区地面总布置64

第二节矿区行政、生产指挥和居住区68

第三节矿区防洪排涝69

第五章矿区辅助企业和设施71

第一节矿山救护和消防设施71

第二节机电设备修理设施71

第三节矿区爆破材料总库72

第六章矿区地面运输73

第七章矿区供电及通信75

第一节矿区供电75

第二节矿区通信81

第八章矿区给排水及供热82

第九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84

第一节环境保护84

第二节地质灾害及防治94

第三节水土保持95

第十章投资估算97

第十一章简要结论及建议103

 

附件:

委托书

   

附图:

1、矿区地质平面图

   2、矿区矿井现状分布平面图

3、矿区矿井规划布置平面图

   4、矿区地面总布置图

   5、矿区供电地理接线图

6、矿区通信系统图

前言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

福建煤炭作为重要能源在当前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矿区规划是矿区建设的先行工作。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4)891号《国家发展改革关于规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和闽政文〔2006〕51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编制矿区规划。

达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我省的煤炭资源,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煤炭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

为满足我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能源需求,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有关规定,结合《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文〔2006〕513号)和漳平市人民政府2009年5月《福建省漳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年)》,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特编制漳平赤水—新桥矿区规划。

并保证漳平赤水—新桥矿区资源有效开发以及其配套工程、装备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确保区内新井田的依法勘查,依法开采,安全生产,促进煤炭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达到与矿区建设、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规划同步发展的目的。

2009年12月,我院完成了《福建省漳平赤水—新桥煤炭矿区总体规划》(送审稿),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主持召开了该总体规划审查会。

依审查会评审意见,结合《福建省环保厅关于〈福建省漳平赤水—新桥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闽环保评[2012]93号),对“送审稿”进行补充完善,以《福建省漳平赤水—新桥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定稿)》正式出版。

二、编制的主要依据

本矿区规划的主要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

10、《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11、《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规范》GB50465-2008;

12、《福建省省级煤炭资源勘查专项规划》;

13、《龙岩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14、《漳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15、《福建省矿区开发总体规划编制规程》(闽国土资综[2003]231号);

16、《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9]197号);

17、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煤矿安全监察局、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物价局《关于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意见》(闽经贸能源〔2010〕298号);

18、《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煤矿改扩建项目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闽经贸能源〔2010〕303号);

19、福建省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报告(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

20、闽经贸能源[2009]689号《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2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4)89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22、发改办能源[2005]199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煤炭资源开发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

23、闽政文〔2006〕34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省级煤炭资源勘查专项规划的通知》;

24、闽政文〔2006〕51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25、规划区内有关井田的勘查地质报告;

26、漳平市人民政府2009年5月《福建省漳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年)》;

27、漳平市人民政府2006年6月《漳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5年)》;

28、《福建省漳平赤水—新桥煤炭矿区总体规划》(供审稿)审查会议纪要(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题会议纪要[2010]53号);

29、《福建省环保厅关于〈福建省漳平赤水—新桥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闽环保评[2012]93号)。

除以上依据外,本规划与国家有关行业规划、法规和漳平市相关规划相衔接。

三、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家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和法令,确保方案体现政策性。

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构思漳平赤水—新桥矿区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大原则和方案,努力使规划具有前瞻性。

切实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遏制生态恶化,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的方针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基本原则

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开采规模必须与储量规模基本相适应。

具体为:

1、资源优化利用原则。

根据省政府(闽政文〔2006〕51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发挥国有煤矿企业的主导作用。

2、合理规划协调发展原则。

根据漳平市人民政府2009年5月编制的(2008―2020年)《福建省漳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的“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矿产资源的持续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取得成效,矿业开发有序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得到有效调控,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基本实现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程度不断提高;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能力,矿产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不断完善,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平全面提高。

”的规划目的及本矿区的地形、工程地质和煤田地质条件、井田分布、交通运输条件等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贯彻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矿区,合理处理地面与井下、矿区内部与外部、集中与分散、近期与远期等关系,在矿区规划中力求做到有利生产建设,方便职工生活,减少占地和压煤,有利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既要全面规划又要利于分期实施。

3、资源整合改造原则。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保障安全、依法监管的原则,以资产和资源为纽带,促进煤炭资源整合。

鼓励老矿区加快进行资源整合改造工作,引导有条件、有资源的矿点进行资源整合改造。

4、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正确处理煤炭资源开发与其他自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

5、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

正确处理煤炭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加强并适度超前进行煤炭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

6、市场导向原则。

正确处理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之间的关系。

7、可操作性原则。

结合煤炭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好煤炭资源开采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发展。

三、主要问题与建议

目前矿区内多数生产矿井的服务年限较短。

如果开发后劲不足,矿井接替紧张,则矿区规模将会下降。

建议对区内的普查区和预查区抓紧安排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加强井田深部和外围找煤工作,加强对极薄煤层开采的研究,鼓励积极进行新区地质勘探,做好资源储量消耗与储备平衡及矿山的接替,确保矿区发展后劲。

第一章 矿区基本情况

第一节概况

一、概述

(一)规划矿区范围

漳平赤水—新桥矿区的规划范围从行政地域上涉及漳平市赤水、双洋、新桥、灵地、吾祠、象湖等乡镇(参见图1-1-1矿区井田划分布置平面图)。

矿区范围的划定,依目前已有的采矿权证和探矿权证范围,往外围扩20米,作为矿区的一种边界;并将两个井田之间距离小于1km的区域并入矿区。

原规划矿区共分为七个块段,但依《福建省环保厅关于〈福建省漳平赤水—新桥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闽环保评[2012]93号),块段一部分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块段二无开采价值、块段四部分位于九龙江北溪一级支流两岸一重山范围内、块段七地表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现将矿区范围作适当调整。

调整后,矿区共分为四个块段,矿区面积约171.68km2。

块段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