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5487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docx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docx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word文档

园林规划设计(余燕)

第五章园林艺术基本原理

一、形式美法则

1、形式美的表现形态:

线条美、图形美、体形美

二、形式美法则及应用:

1、统一法则:

多样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协调与对比

2、时空法则:

时间序列、空间序列

3、数的法则:

(1)、尺度:

1单位尺度引进法

2人的习惯尺度法

A、景观尺度:

超人尺度、自然尺度、亲密尺度

B.景观空间场所的三个基本尺度:

1)20~25m见方的空间,感觉比较亲切,是创造景观空间感的尺度;

2)110m:

超过110m才能产生广阔的感觉,是形成景观场所感的尺度;

3)390m:

人无法看清390m以外的物体,这个尺度显得深远、宏伟,是形成景观领域感的尺度.

3景物与空间尺度法:

即景物与环境尺度的协调统一规律

4模度尺设计法:

运用好的数比系列或被公认为最美的图形作为基本模度,进行多种划分、拼接、组合、展开或缩小等,从而在立面、平面或主体空间中,取得具有模度倍数关系的空间.

重要的尺度概念:

A.建筑空间1/10理论——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庭园空间之比至少为1:

10.

B.B.景物高度与场地宽度的比例(即最佳视距)H:

L=1:

3~1:

6。

C.地与墙的比例关系(即高宽比(H:

L))

a.H:

L=2~3形成夹景,空间的通过感较强

b.H:

L=1形成框景,空间通过感平缓

c.H:

L=1/3~1/5空间开阔,空间围合感较弱

D.墙或绿篱的高度在空间分割上的感觉规律:

a.当H≤30cm时,有图案感,无空间隔离感,多用于花坛花纹、草坪模纹边缘处理;

b.当H=60cm时,划分边界,稍有隔离感,多用于台边、建筑边缘处理;

c.当H=90~120cm时,有较强烈的边界隔离感,多用于安静休息区的隔离处理;

d.当H>160cm时,产生空间隔断或封闭感,用于障景、隔景或封闭空间处理。

(2)、比例:

①、“黄金分割”理论:

1:

0.618

②、布龙台“简单、逻辑”理论

③、“动态比例理论”:

用图解法获得。

④、费波纳齐级数理论:

以A,B,B+A=C,B+C=D,……得到的数列越大,则相邻两数的比值越接近黄金比。

5、人体比例模度数列理论(勒.柯布西耶)

⑥、功能决定比例

(3)、模数

三、园林造景艺术手法

1.主景与配景(次景)

2.抑景与扬景

3.实景与虚景

4.夹景与框景

5.前景与背景

6.俯景与仰景

7.内景与借景

8.季相造景

四、园林空间艺术原理

1、静态空间的艺术构图

(1)静态空间的类型:

开阔空间、亲密空间、林荫空间、洲岛空间、峡谷空间、清凉空间、山屿空间

(2)静态空间艺术构图:

①、风景界面与空间感:

A、峭壁、高树、蹬高夹持界面

B、铺地、景墙、花架、绿篱围合界面

C、山石、水潭、瀑布笼罩界面

D、沙滩、海面、天空展开界面

②、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最宜视距:

25~30m;30~50m;

◆最佳视域:

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或宽度的1.2倍。

观景的三个最佳视点位置。

◆观景的三个最佳视点位置:

即垂直视角为18o【3H】、27o【2H】、45o【1H】

◆三远视景:

A、仰视高远:

当视景仰角为大于45o、60o、80o、90o时,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威严感;大于90o,则产生下压危机感。

这种视景法又叫虫视法。

B、俯视深远:

当俯视角<45o、<30o、<10o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深渊、凌空感;当<0o时,则产生欲坠危机感。

C、中视平远:

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o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产生平坦开阔感。

2、动态空间的艺术布局

(一)园林空间的展示序列

1.一般序列

1两段式:

起景-高潮

2三段式:

起景-高潮-结景

2.循环序列:

采取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分,分散式游览线路的布局方法。

3.专类序列:

规定性序列,如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等

(二)园林道路布局的序列类型

1.串联式

2.并联式

3.环形式

4.多环式

5.放射式

6.分区式

(三)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

▲风景序列的基调、主调、配调、转调

1.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

2.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

3.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4.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第八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一、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城市用地。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3、生态优先,发挥功能;

4、远近结合,保证质量;

5、均衡分布,比例合理;

6、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兼顾。

三、城市园林绿地系的类型

1、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交通绿地等七类

2、5个大类(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13个中类、11个小类

四、城市园林绿地的定额指标

1、城市园林绿地定额指标:

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等。

2、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计算

•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hm2)=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交通绿地+风景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100%

城乡新建区绿地率应不少于30%

旧城改建区绿地率应不少于25%

一般城市的绿地率以40%~60%较好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100%

到2010年,城市绿地覆盖率应不少于35%,远期应达50%。

•人均公共绿地占有量(平方米/人)=市区公共绿地面积(hm2)/市区人口总数(人)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不足75m2

应不少于6m2

75~105m2

应不少于7m2

超过105m2

应不少于8m2

理想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应大于9m2

3、城市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

•城市建设用地包括: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九大类,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

•居住、工业、道路广场、绿地四大类主要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为60~70%

4、各类绿地面积的计算问题

1公共绿地:

公园中,一般建筑物、构筑物占全园用地面积的1%~7%,道路、广场占3%~5%,可按总用地100%计算面积。

一般公园内的水面作为绿地面积计。

2居住绿地:

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中心区公共绿地的绿化面积不宜小于70%。

3建设部在1986年公布并实施相关文件,要求个城市园林苗圃用地面积应为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3%。

430~40m2/人的绿地指标,已成为制定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科学依据

5、各项绿地单项指标应符合

1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

2城市道路主干道绿地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干道不低于15%;

3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m;

4单位附属绿地率不低于30%,其中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0%,产生有害气体等污染的工厂的绿地率不低于30%,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50m的防护林带;学校,医院,休、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

5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比率不低于2%;

6公共绿地中绿化用地所占比率,应参照《公园设计规范》执行。

7属于旧城改造区,可对①②④项规定指标降低5个百分点。

五、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

(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

1.块状绿地

优点:

分布均匀,接近居民,使用最为方便

缺点:

独立分散,不成体系,难以充分发挥绿地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艺术面貌的功能

2.带状绿地

功能作用:

起防护隔离作用;联系各类绿地城市网络;创建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通风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改善和表现城市环境艺术面貌。

3.楔形绿地

功能作用:

显著改善城市小气候,联系城郊环境,促进市郊空气对流,改善通风条件,缓解热岛效应,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艺术面貌。

缺点:

把城市分割成放射状,不便于横向联系。

4.混合式绿地

优点:

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使用;有利于改善城市小气候和环境卫生条件;丰富城市总体与各部分的艺术面貌。

5.片状绿地

(二)、布局方式——点、线、面相结合

•点:

指城市中的花园[各类公园]布局;

•线:

指城市道路绿地、滨河绿带、工厂及城市防护林带等;

•面:

指单位附属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面积最大的部分。

(三)、树种规划的步骤

1.调查研究

2.选择骨干树种:

选定1~4种基调树种,5~12种骨干树种作为重点树种。

3.制定主要的树种比例

1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地被之间的比例:

以乔木为主,一般占70%。

2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

•城市公园中常绿树所占比例:

a.南方地区为6:

4

b.中原地区为5:

5

c.北方地区为4:

6

3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

4常绿树在城市绿化面积中所占比例

4.绿地种植参考模式

以乔、灌、草为基本形式的复层结构种植形式

乔:

灌:

草:

绿地=1:

6:

20:

29

参考模式包括居住区用地、专用绿地以及隔离林地的各种复层结构种植模式。

5.树种规划文字编制及附表

第九章公园规划设计

一、按公园功能分类

(一)、市、区级综合性公园

•特点:

供本市或本区市民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大中型绿地。

占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较完善。

功能分区明确,植物种类丰富,自然景色优美。

•市级综合性公园:

面积10hm2以上,服务半径为2~3km,居民乘车约30min可到达。

•区级综合性公园:

面积10hm2左右,服务半径约为1~1.5km,步行20min左右可到达。

(二)、儿童公园

•占地面积为5hm2,娱乐设施、运动器械及建筑物的规划设计,都要考虑到少年儿童活动的安全需要和适当的比例尺寸,且色彩明亮、造型活泼、装饰丰富、植物安全。

•根据不同年龄可分设学龄前幼儿活动区、学龄儿童活动区

(三)、动物园

•是集中饲养、展览各种野生动物和优良家禽的绿地。

一般在大城市中独立设置,中小型城镇常附设在综合性公园中。

1全国性动物园展出动物品种可达700种;

2综合性动物园展出品种可达400种;

3特色动物园品种在200种左右。

(四)、植物园

(五)、风景名胜公园

(六)、纪念性公园

(七)、其他专类公园

二、公园系统分类

1.分散式公园

2.绿道式公园

3.环状绿带式

4.放射式绿地

5.放射环状式

6.分离绿带式

三、公园规划设计

(一)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1、规划形式:

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公园游人容量—公园的游览旺季(节日)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

2、相关规定

C为服务区范围居民人数的15%~20%,50万上人口的城市公园的C为全市居民人数的10%。

市、区级公园的Am以60m2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30m2为宜;

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得低于15m2.

风景名胜公园的Am宜大于100m2.

水面和坡度大于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50%的公园,Am应适当增加

3、公园规划的面积标准:

我国市级综合性文化休闲公园面积应大于10hm2,区、县级公园面积可适当小些。

全市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至少应为6m2,远期以不少于60m2为宜

四、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

(一)、综合性公园的主要活动与设施内容:

1.观赏游览

2.安静休息

3.文化娱乐

4.儿童活动

5.老年人活动

6.体育活动

7.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

8.服务设施

9.园务管理

(二)、功能分区规划

1.科普及文化娱乐区(全园中心)

2.体育活动区

3.儿童活动区

4.游览休息区(广布全园)

*特点:

占地面积大(50%),游人密度小(100m2/人)

*规划要点:

宜布置在距出入口较远之处,环境安静,景色优美,并与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闹市区等分隔。

适当设阅览室、茶室、画廊、凳椅等,艺术性要求较高。

林间可设立简易运动场所和植物专类园。

5.公园管理区

五、公园出入口的设立

(一)公园出入口的类型

1.主要出入口:

应设在城市主干道和有公共交流的地方,并设置游人集散广场。

2.次要出入口:

设在公园内有大量集中人流集散的设施附近。

3.专用出入口:

设在公园管理区附近或较偏僻不易为人所发现处。

(二)出入口的主要设施

•布置形式:

规则对称式、均衡式

•设计方法:

欲扬先抑、开门见山、外场内院、“T”字形障景

(三)园路的类型与宽度

1.主干道路宽4~6m,纵坡<8%,横坡1%~4%

2.次干道路宽2~4m

3.游步道路宽1.2~2m

4.专用道与游览路分开,减少交叉,以免干扰

(四)园路的线形设计

(1)平面线型

①、平曲线最小半径

园路Rmin≥6m,有消防功能的道路Rmin≥12米

2、平曲线加宽:

为防止车辆后轮驶出路外,车道内侧需适当加宽,成为曲线加宽。

ⅰ曲线加宽值与车体长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弯道半径成反比

ⅱ弯道中心线平曲线半径R≥200m时刻不必加宽;

ⅲ园路分叉和交汇处,为通行方便,应加宽曲线部分。

(2)纵断面线型:

•竖曲线:

道路中心线在其竖向剖面上的投影形状,它随地形的变化而呈连续的折线。

1纵向坡度

行车道:

0.3%~8%;游步道、特殊路段<12%;支路、小路<18%

2横向坡度1%<横坡<4%

3弯道超高(离心力)为防止车辆向外侧滑移及倾覆,并抵消离心力的作用,需将路的外侧抬高,设置弯道超高。

弯道部分就形成了单一向内侧倾斜的横坡。

(3)园路弯道与交叉口处理

①弯道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

3两条主干道相交的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

4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过多;

④“丁”字交叉口宜点缀风景。

(4)园路与建筑的关系

园路一般不穿过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通往大建筑:

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作为过渡和联系;

通往一般建筑:

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

•地形处理总体原则:

以最少的土方量丰富园林地形。

六、专类公园规划设计

(一)植物园规划设计

1、植物园的功能分区与用地平衡

1)、科普展览区:

占40%~60%;

(1)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

(2)经济植物展览区

(3)抗性植物展览区

(4)专类园

(5)温室区

(6)树木区

(7)岩石植物区

(8)水生植物区

2)、苗圃及实验区:

占25%~35%;

(1)温室区

•主要用于引种驯化、杂交育种、植物繁殖、贮藏不能越冬的植物以及其他科学实验。

(2)苗圃区

•包括实验苗圃、繁殖苗圃,移植苗圃、原始材料圃等。

•苗圃用地要求:

地势平坦、土壤深厚、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3)、其他,占15%~25%.

(二)动物园规划设计

1.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区:

由动物科普馆组成,设在公园出入口附近。

2.动物展览区:

由各种动物笼舍组成,占地面积最大。

*以动物进化顺序布局:

由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

即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哺乳类占地1/2~3/5,鸟类占1/5~3/4,其他占1/5~3/4.

*按动物地理分布安排,并可创造不同特色的景区

*按动物生活环境安排,利用动物生长和园容布置

3.服务休息区:

使用方便

4.经营管理区:

行政办公室、饲料站、兽医站、检疫站隐蔽隔离,联系方便。

5.职工生活区:

一般设在园外。

(三)、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1.幼儿活动区

2.幼年儿童活动区

不同年龄儿童分区

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

规模

绿化

设施内容

幼儿活动区

6岁以下

儿童和陪

伴的成人

居住区内或靠近住宅100m的地方,150~200户的居住区内设一处;

每位幼儿

10m2以上

以高大乔木绿

化为主;

适当增设游戏

设施,并配备

服务设施。

幼年儿童

活动区

7~13岁小学生

距离居住区300m以内,没有交通车辆通过,在1000户的居住区

内设一处;

每人30m2

以上,面

积3000m2

左右

同上

各种游乐运动

设施,冒险运

动、幻想设

施,女生的静

态游戏设施及

其他服务设施

少年

14~15岁

步行10min达

每人50m2

同上

增设棒球场、

活动区

以上的中

学生

到,即距离居住

区600m范围之

以上,面

积8000m2

以上

网球场、篮球

场、足球场、

游泳池等运动

设施和场地

3.少年活动区

4.活动区:

保证安全、卫生,适合儿童特点

5.管理区

(四)、运动公园规划设计

功能分区:

以田径运动场为中心,因地制宜地设置运动场、体育馆、各种球场、儿童游戏场、园林等分区,设置草地、树林等植被景观。

(五)、纪念性公园规划设计

#纪念性公园的规划原则:

1.总体布局:

采用规则式布局手法,形成明显的主轴线和干道;主体建筑、纪念形象、雕塑等应布置在主轴的制高点上或视线交点上,以利突出主体;其他附属建筑物也应对称布置在主轴两旁。

2.主题表现:

用纪念性建筑物、纪念形象、纪念碑等来表现纪念人物的性格、作风等。

3.空间划分:

以纪念性活动和游览休息等不同功能特点来划分空间。

#功能分区与设施

1.纪念区

•由纪念馆、碑、墓地、雕像等组成,平面布局和建筑物等都采用对称均衡的手法和构图,创造严肃的纪念性意境。

2.园林区

•以自然式布局为主。

地形处理、平面布置都要因地制宜,自然布局,一些在综合性公园内的游憩设施均可设置。

第十一章现代广场规划设计

一、现在城市广场的类型

(一)按广场功能性质分类

1、市政广场

•选址:

城市中心,布置在城市主轴线上,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

•特点:

面积较大,以硬质铺装为主,常设有重要建筑物或大型雕塑。

•布局:

较为规则,甚至中轴对称,标志性建筑位于轴线上,其他建筑及小品等对称或对应布局。

•交通:

良好的可达性和流通性。

•注意:

不安排娱乐性、商业性很强的设施和建筑。

2、纪念广场

•功能:

纪念人物或事件,举行追悼活动;供游览休憩等

•选址:

远离商业、娱乐区,突出严肃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纪念主题。

•布局:

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中心突出,轴线明确。

广场中心或轴线以纪念雕塑(或雕像)、纪念碑(或柱)、纪念建筑或其他纪念物为标志,成为整个广场的构图中心。

•场地:

具有完整的硬质铺装场地,并与主要纪念物保持良好的视线与轴线关系。

3、交通广场

•功能:

组织城市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站前交通广场——城市内外交通汇合处的广场

•作为城市入口,位置较为重要,体现城市风貌;

•规则式布局,以硬质铺装为主,以满足行车面积、停车面积和行人场地。

2).环岛交通广场——城市干道交叉口处的交通广场

•常处于城市轴线上,形成城市道路的对景、端景,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组分。

•形式以圆形居多,以绿化为主,常设有城市标志性建筑或小品。

4、休闲广场

•功能:

供市民休息、娱乐、游玩、交流等活动。

•位置:

城市人口密集处,如街道旁、市中心区、商业区等。

•布局形式:

自由灵活,与环境结合紧密,规模可大可小。

•设计要求:

广场尺度、空间形态、环境小品、水体绿化、休闲设施等都应符合人的行为规律和人体尺寸要求,以让人轻松愉快为目的。

5、文化广场

•功能:

展示城市的文化积淀和悠久历史,供休闲娱乐、游憩观赏

•选址:

交通方便,人口相对稠密地段,还可结合公共绿地和旧城改造进行选址。

•布局:

布局灵活,空间自由。

•特点:

具有明显文化主题。

6、古迹、古建广场

•古迹广场——结合该城市的遗存古迹保护和利用而设的城市广场,代表了该城市的古老文明程度。

•规划设计要求:

从古迹出发组织景观,根据古迹体量高矮,结合城市改造和城市规划要求确定规模大小。

7、宗教广场

•宗教广场——宗教建筑群内、外的广场。

•规划设计:

1.内部广场:

以满足宗教活动为主,尤其表现出宗教文化氛围和宗教建筑美。

2.外部广场:

结合城市景观环境整体布局,不宜喧宾夺主,重点表现。

规整布局,轴线明确,景物作对称或对应布置,小品以宗教相关饰物为主。

8、商业广场

•商业广场——为商业活动提供综合服务的场所

•规划布局:

1.根据城市道路、人流、物流、建筑环境等因素设计,可谓“有法无式

”,“随形就势”。

2.须与周围环境相融、功能相符、与城市商业步行系统相结合,合理交通组织。

3.充分考虑人们休闲购物需要,如交往空间的创造、休息设施的安排和绿化景观营造等。

(二)按广场平面形式分类

单一形态广场:

1、自由形广场

2、规整形广场:

方形/梯形或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广场

复合形态广场:

1、有序复合广场2、无序复合广场

(三)按广场剖面形式分类:

1、平面型广场

2、立体型广场:

上升式/下沉式广场

二、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1.性质上的公共性:

在城市广场上,人们不论身份、年龄、性别有何差异,都具有平等的游憩和交往氛围

2.功能上的综合性:

功能的综合性表现在满足多种人群的多种活动需求,如年轻人聚会、老人晨练、歌舞表演、综艺活动、购物休闲等。

3.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

功能的综合性要求其内部空间场所具有多样性特点,以达到实现不同功能的目的。

4.文化休闲性:

休闲性:

注重舒适、追求放松。

广场文化的开放性

•文化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以文化造广场——现代城市广场对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进行反映,是当地自然、人文背景下的创作作品,如文化广场;

(2)以广场造文化——现代城市广场创造和演绎着现代文化观念,是创造新文化、新观念的手段和场所。

三、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把城市广场置于城市空间环境体系中,进行系统分部的整体把握,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现代城市广场分布:

城市入口处、城市核心区、街道空间序列中或城市轴线的节点处、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结合部、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的过渡地带、居住区内部等。

(二)完整性原则

(三)尺度适配性原则:

•根据广场不同的使用功能和主题要求,确定合适的规模、尺度与形态。

•政治性广场的规模与尺度较大,形态较规整;

•市民广场规模与尺度较小,形态较灵活。

1.核心尺度宽阔而不至于荒辽,一般不超过110m

2.局部尺度适合人们的活动与交流,以20~25m为宜

3.环境细节尺度以人的尺度为设计依据

(四)生态性原则

•广场应结合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遵循生态规律,应用园林设计的方法,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创造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和的生态环境。

•举例:

大连人民广场,是市级行政机关集中的城市中心广场,布局对称,绿草茵茵,长廊悠远,喷泉随着音乐起舞,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