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3852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docx

《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docx

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349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人教版必修3

3-4-9

一、选择题

1.实现“中国梦”,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

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其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共产党全盘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D.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解析】注意题干问的是根本原因,只有D符合题意。

A“全盘继承”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但不是根本原因;C说法不准确。

【答案】D

2.五四运动时期,有人提出:

“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

材料中的观点表面看似有一定道理,但从实质上说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观点(  )

①过多强调自我,拒绝文化的借鉴和融合

②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的体现

③从根本上否定了东方文化绚丽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

④缺乏文化的包容性,排除异己,孤芳自赏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D.①②④

【解析】材料观点认为“东洋文化”是自然的、消极的、依赖的、因袭的,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因而不会过多强调自我,也不会孤芳自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答案】B

3.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  )

A.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B.坚持“双百”方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C.坚持“两为”方向,实现文化成果共建共享

D.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解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识记教材基础知识,可作答。

【答案】A

4.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获奖者身上,人们看到了理想、信念、精神和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  )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③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④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依据题意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C

5.南方某地官员,为自己修建豪华墓地,“请风水师花了大价钱”;北方某香火旺盛的寺庙,有官员连续24小时烧香以祈求高升……材料及漫画共同说明(  )

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精神文明搞不好,就会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③部分官员价值观错位,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官员搞封建迷信活动,反映当前精神文明建设薄弱,某些官员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这启示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①④干肢不符,应排除。

【答案】B

6.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下面对和谐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②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亿万人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③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④和谐文化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①④说法错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和决定因素应站在经济角度分析;②③正确分析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措施与作用,故选B项。

【答案】B

7.(2014·威海模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这是因为,离开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

①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就会失去坚实的精神根基

②就会无法认清文化建设的方向、地位、性质和功能

③文化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④继承和汲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就失去了判断标准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只有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正确认识发展先进文化的作用,才能推进文化创新,才能正确吸收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故本题选②③④组合。

科学理论、民族精神等意识现象为我们的事业提供精神根基,实践主要为我们的事业提供物质根基,故①说法错误。

【答案】D

8.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影视产业落后,缺乏既有票房号召力又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产品。

对此,我们应该(  )

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②大力引进西方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③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④坚持经济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的原则发展文化产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影视业属于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应该发展教育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②不是治本之策,况且西方作品也不一定全都适合在我国播映;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④是错误的。

【答案】B

9.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优先发展,计划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④

【解析】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媒体是当今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②错误。

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10.如今,一提文化,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娱乐,在某种程度上,大众文化已等同于娱乐文化。

如何在娱乐的过程中提升文化,提高素养,这是一个必须深思的问题。

我们的文化不能只有意思而没有任何意义,否则“文化快餐”只是一种“文化泡沫”。

材料表明(  )

A.文化的商业性和社会效益是无法统一的

B.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已被赋予新的内涵

C.应该提供统一类型、统一风格的高品位文化产品

D.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我国现在的文化产品不能一味地追求娱乐,要提高文化内涵,要有教育意义,D选项符合题意。

A、B、C三个选项说法都不准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

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先进的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

(2)应如何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请你就改善校园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先进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涵也就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一致。

(2)问,前一小问关于如何发展校园先进文化,既要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措施分析,又要注意校园文化的独特性,重点抓住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与科学、群众性创建活动等内容。

后一小问作为探究性题目,既要结合教材理论,又要注意联系社会时政热点,注重实用性。

【答案】

(1)先进的校园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①第一,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二,必须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第三,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第四,必须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建议略。

(围绕前一问的要求列出具体措施,切实可行即可)

12.材料一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提供了全新的公共话语空间,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的信息,也在互联网时代找到了新的传播渠道和平台。

当前,从党和政府高层到媒体再到民间,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轮以抵制“三俗”为标志的“新道德”活动。

材料二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不断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

文化工作者要不断推出更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从政府、媒体、公民角度针对反“三俗”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试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解析】本题以文化领域反“三俗”为素材,旨在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问设问明确,关键是抓住三个主体,分别从“政府”“媒体”“公民”三个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问,考生只要能把“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转化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然后调动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政府:

①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坚决抵制“三俗”之风,保证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健康有序发展。

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③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媒体:

①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

②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实履行其传承文化的义务,杜绝传播“三俗”信息。

公民: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自觉抵制“三俗”之风。

(2)①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必须在全体公民中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④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抵御网络文化不良影响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