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9378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8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信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计信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计信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计信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计信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信息.docx

《统计信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信息.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信息.docx

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

第二十八期

湟源县统计局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60年风雨兼程60年沧桑巨变

———湟源解放六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辉煌成就

  一、湟源基本概况

  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上游,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和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为通往牧区门户,向有“海藏咽喉”之称。

湟源县海拨在2470--4898米之间,垂直高差2640米,县城所在地海拨2690米,湟水河自西向东横贯境内,药水河由南向北,在县城东南汇入湟水河,把整个湟源分成三块。

湟源县除湟水河、药水河沿岸有两条比较狭长的河谷地带外,全县均为山区地形。

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全县辖7乡2镇,146个行政村,7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4万人,有汉、藏、蒙、回等13个民族。

湟源县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区和西藏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

距省会西宁48公里,109、315国道、青藏铁路穿境而过,西湟、湟倒一级公路也相继建成通车,全县乡乡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县内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35千伏变电所4座,省内最大的湟源和平330千伏2X24万千伏安变电所已建成,全县建成和即将建成的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可达20000千瓦。

湟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其独特的冷凉气候,为发展特色蔬菜和中藏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畜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通过西繁东育、自繁自育等措施,牛羊养殖已形成规模。

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86条,湟水河平均流量4.99立方米/秒,药水河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现已建成和在建的梯级小水电站17座。

旅游景点星罗棋布,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华石山、宗家沟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丹噶尔古城、日月山、城隍庙、扎藏寺、唐蕃古道等为主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溶汇了瑰丽的宗教文化和雄浑的高原自然风光。

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4.75%,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

湟源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冶炼、建材、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小水电等五大行业体系。

大华工业园区已确定为县级工业开发园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再认识,提出了“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技兴县、三产活县、畜牧富民、城镇带动”的发展战略,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把湟源建成集商贸、旅游、休闲、娱乐、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西宁市卫星城镇。

          二、解放60年,湟源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湟源解放60年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解放60年来,湟源经济快速发展。

2008年生产总值(GDP)达到14.81亿元,比1949年增长108倍,年均增长速度8.1%。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全县人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人均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266.6元提高到2008年的10614.2元,比1949年增长了39倍。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在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8.6:

29:

22.4调整为2008年的16.6:

58.1:

25.3,呈现二、三、一的结构。

 

(二)农业结构得到优化,效益农业成效显现

解放前,农牧业发展缓慢,结构单一。

1949年粮食产量仅1.3万吨,平均亩产64.7公斤。

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从土地改革、农村合作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调整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九个涉农的“一号文件”为“三农”发展制定方针政策,指导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8.3倍。

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68.12元,比解放初期1949年的43.6元增长72倍,比1978年的88.9元增长35倍,年均增长12.6%。

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2008年通电、通公路、通电话村数比重分别达到100%、100%、97.3%;自来水受益村数146个,覆盖率达到100%;通有线电视的村95个。

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的“三通”目标。

(三)工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1949年,湟源仅有工业企业10家,全部固定资产原值只有90万元,职工389人,全年工业总产值71.5万元,全部工业产品10余种。

60年来,湟源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工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经济恢复建设时期。

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工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第一个五年计划末的1957年,工业企业53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3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1个,个体手工业者39个。

固定资产130万元,职工人数721人,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都比解放初期较快增长,同时增加了新的产品。

第二阶段,1958-1977年,工业经济经历曲折发展过程。

1958年工业建设盲目发展,效果很差。

1962年至1965年,工业经过三年调整,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184.6万元,比1962年增长10.6%,年均增长3.4%。

发展了冶金、塑料、电力、建材、食品、毛纺制品、工艺美术等十多个行业。

第三阶段,1978——1998年,改革开放使工业发展进入了全新时期。

199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亿元,比1978年增长11倍,年均递增13.1%;主要产品产量水泥6.04万吨、塑料169吨、铁合金1.98万吨、发电量400万度。

第四阶段,1999-2008年,西部大开发提升工业规模与实力,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通过狠抓冶金、建材、电力、农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08年工业企业达11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0.2亿元,比1949年增长2820倍,年均增长14.2%;完成工业增加值7.55亿元,比1978年的1715.64万元增长了43倍,年均增长13.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比1978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

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四)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

  60年前,湟源交通处于闭塞状态。

只有几辆破旧汽车,没有铁路。

运输工具以畜力车、人力车为主,运输工具相当落后。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已形成由公路、铁路组成的运输主体及相互补充,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公路建设成效显著。

解放初,湟源县公路多为自然土路,公路建设基础非常薄弱,运输极为不便。

1978年以后,公路运输能力大幅提高。

2008年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32公里。

完成公路客运量120万人次,完成货运量86万吨,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7倍和214倍。

拥有民用汽车1035辆,与1949年的1辆和1978年的8辆相比分别增长1034倍和128倍。

  县城公共交通发展迅速。

2008年底,全县已拥有营运车辆2431辆,出租汽车从无到有,2008年全县拥有出租汽车245辆。

县城公共交通的迅速发展,改善了交通条件,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五)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

  60年前,湟源邮电通讯业基础差、设备陈旧,服务能力及应用水平受到硬件设施的极大制约。

60年后的现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上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即时通信技术进入了千家万户。

2008年全县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088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71倍,年均增长15.31%。

2008年末,全县电话用户达到2.59万户,比1978年的211户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17.4%。

移动电话用达到3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0.2万户。

  (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成绩斐然

解放初期1953年到197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0.21亿元,全部用于基本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湟源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开发建设,1978年以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8亿元,按累计数据计算年均增长27.04%,按2008年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计算,年均增长19.7%。

是前28年累计完成投资额的168倍。

  (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县城面貌日新月异

  解放前湟源的县城道路“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

经过60年的建设,县城楼房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公共设施日臻完善,县城面积不断扩大,县城的形象不断提升。

先后建成了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建设东西路、水务路、邮政路等。

近年来又新建了西湟一级公路、湟源-倒淌河一组播公路和正在修建的湟源至西海一级公路。

 1978年县城无公交车辆及营运线路,到2008年公交车辆达106辆、营运线路10条;县城出租汽车目前营运245辆,添补了1978年无出租汽车的空白;正在修建的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处理突破了零纪录;公园个数由1980年的1个增加到2008年的2个。

  (八)商贸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活跃

60年来,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品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商贸业成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行业之一。

湟源商贸业进入了更加迅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为了使商业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在改革中全面实施政企分开以及承包、租赁、转让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格局,企业自主经营机制逐步完善,商业网点增加、商品流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超县、购物中心等新型零售业发展迅速,以连锁经营为主体的现代流通方式已初具规模。

2008年底,湟源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亿元,是1949年的45倍,年均增长6.5%;是1978年的10倍,年均增长8%。

   (九)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收入持续增长

  建国初期,财政十分困难。

1953年财政收入仅10.7万元,财政支出67.4万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湟源县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源培植,财政收支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8年财政收入达到0.54亿元,比1978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9.7%;地方财政支出为4.83亿元,比1978年增长51倍,年均增长14%。

  (十)金融、保险事业蓬勃发展

 6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湟源金融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008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56倍,年均增长14.4%。

其中:

居民储蓄存款7.45亿元,增长了480倍,年均增长22.8%;各项贷款余额3.86亿元,增长了69倍,年均增长15.2%;

  2008年各类保险业务保费收入1388万元,比1998年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3.8%。

各类保险赔款支出1152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7倍,年均增长8%。

2008年赔付率为43.95%,比1998年低4.25个百分点。

  (十一)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1949年,全县无幼儿园,有小学所71所,中学1所,在校学生457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60%;解放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8年全县幼儿园2所,小学80所,普通中学13所,和1949年相比幼儿园增加2所,小学增加9所,中学增加13所。

2008年幼儿园在园幼儿294人,小学在校学生10424人,比1949年增加5854人,普通中学在校生达9087人;2008年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

  (十二)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加大,卫生资源总量逐步增加

  1949年湟源县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