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8673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0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

届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2020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N-14O-16S-32C1-35.5Ba-137Cu-64Na-23

第I卷选择题(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实验的方法,以下实验的对照设置不正确的是

A.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将变形虫切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B.探究酶具有高效性时,设置无机催化剂和生物酶两组实验

C.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时,让叶片一半曝光和另一半遮光

D.验证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设置保留尖端和去除尖端的两组

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IDS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主要与B细胞的过度凋亡有关

B.分化后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成分往往会发生改变

C.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不同时期细胞内酶的种类与活性都不变

D.衰老的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减弱,糖蛋白减少

3.下列关于蓝藻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细胞膜中均含有脂肪和蛋白质B.两者细胞质中均有核糖体和线粒体

C.两者均无叶绿体,故均为异养型生物D.两者的遗传物质均为脱氧核糖核酸

4.某病毒结构由外部囊膜和内部核心组成,囊膜上有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

下列有关该病毒侵入人体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侵入人体后经T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毒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与病毒侵染细胞密切接触,能使被侵染细胞裂解死亡

C.浆细胞可特异性识别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并产生相应的抗体

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同种病毒相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繁殖

5.下列对酶及其在代谢中作用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

A.用盐析沉淀的方法获取的酶和高温处理后的酶都可以恢复活性

B.酶主要在细胞质中合成且能在胞内和胞外起作用

C.植物光合作用的酶都是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合成的

D.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大大加快了细胞呼吸中CO2的产生速度

6.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并增殖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细胞器完成的是

A.噬菌体特异性吸附在细菌细胞上B.噬菌体遗传物质整合到细菌DNA上

C.噬菌体DNA在细菌细胞中转录D.噬菌体的蛋白质在细菌细胞中合成

7.化学,就在身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见医用口罩的过滤层主要材质是聚丙烯,其结构简式为

B.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颗粒分散在气体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系

C.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疫苗等生物制剂要冷冻保藏

D.中医经典方剂“清肺排毒汤”,其处方组成中的生石膏化学式为CaSO4·2H2O

8.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可能发生反应:

4NaClO+CH3CH2OH

HCCl3+HCOONa+NaCl+2NaOH+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NA个ClO-的NaClO溶液中,Na+数目为NA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NaCl,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C.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6NA

D.标准状况下,2.24LHCCl3含有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4NA

9.现在正是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的关键时期,专家指出磷酸氯喹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有明显效果,磷酸氯喹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18H30N3O8P2Cl

B.该有机物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该有机物苯环上的1-溴代物只有2种

D.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8molNaOH发生反应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它们对应的单质和它们之间形成的常见二元化合物中,有三种有色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没有电子的得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r(W)>r(Z)>r(Y)>r(X)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Y

C.W形成的含氧酸是强酸D.Z、Y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且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

H+、Fe2+、Cl-、SO42—、K+B.K+、Na+、NO3—、Cl-

C.Na+、Al3+、OH-、NO3—D.pH=13的溶液:

Na+、K+、Cl-、HCO3—

12.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如图用该水激活电池为电源电解NaCl溶液的实验中,X电极上有无色气体逸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II为正极,其反应式为Ag++e–=Ag

B.水激活电池内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C.每转移1mole-,U型管中消耗0.5molH2O

D.开始时U型管中Y极附近pH逐渐增大

13.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

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pKa=-lgK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AsO4溶液pKa2为4.5B.NaH2AsO4溶液显碱性

C.常温下,m点对应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10—11.5mol/L

D.n点对应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HAsO42—)=c(H2AsO4—)>c(OH—)=c(H+)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其中时间t的单位s,则当质点的速度大小为9m/s时,质点运动的位移为

A.3.75mB.-3.75mC.2.25mD.-2.25m

15.据新华网2019年6月24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出高速高精度激光汤姆孙散射仪,为我国未来磁约束聚变能装置的高精度测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光被散射后频率不变B.激光被散射后频率增大

C.核聚变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D.核聚变反应能够释放能量

16.北京时间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

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代号为S),与此前发射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代号为P,其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代号为Q)进行组网,这种包括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设计属于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若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卫星的轨道都是圆轨道,已知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有可能相同

B.P和S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这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周期有可能都相同

D.P和S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17.如图所示,用铰链将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C与两根长为L的轻杆相连,B、C置于水平地面上,系统静止时轻杆竖直,现给系统一个微小扰动,B、C在轻杆的作用下向两侧滑动,三个小球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过程中

A.球A的机械能一直减小

B.球C的机械能一直增大

C.球B对地面的压力不可能小于mg

D.球A落地的瞬时速度为

18.如图半径为R的圆表示一柱形区域的横截面(纸面)。

在柱形区域内加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带正电荷的粒子沿图中直线以速率v0从圆上的a点射入柱形区域从圆上b点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与射入时的夹角为120°(b点图中未画出)。

已知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

不计重力,则下列关于粒子的比荷正确的是

A.

B.

C.

D.

19.如图所示为一节能运输系统。

斜面轨道长为L,倾角为30°,当质量为M的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3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度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木箱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B.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m的质量,此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C.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斜面轨道的长度L,此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D.木箱向下滑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与向上滑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相等

20.如图所示,一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成

放置,导轨间的距离为L,在OO’的上方区域存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全部画出),导轨的下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在导轨的上端垂直于导轨放有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ab,另有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cd垂直于导轨,以v0的速度沿导轨向上进入磁场,cd与导轨无摩擦,当cd进入和离开磁场时,导体棒ab恰好保持静止,两导体棒一直没有相撞。

已知两导体棒的长度均为L,电阻均为R,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其他电阻。

则:

A.导体棒ab恰好不受摩擦力时,导体棒cd的速度为

B.cd上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C.cd上滑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大于下滑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

D.cd离开磁场时的速度为

21.如图,螺线管内有平行于轴线的外加磁场,以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其正方向。

螺线管与导线框abcd相连,导线框内有一闭合小金属圆环,圆环与导线框在同一平面内。

当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按图所示规律变化时

A.在0~t1时间内,环有收缩趋势B.在t1~t2时间内,环有扩张趋势

C.在t1~t2时间内,环内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D.在t2~t3时间内,环内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第II卷非选择题(174分)

三、非选择题:

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形变量),他想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以验证。

有一轻质弹簧水平放置在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时另一端在O点处,右端紧靠滑块,但不连接。

(1)其探究步骤如下:

①按图1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宽度d,其示数如图2所示,则d=____mm;

③打开气源,将滑块放在导轨上,调节气垫导轨使之水平;

④滑块压缩弹簧至位置A(记下此时弹簧的压缩量x1)后由静止释放,记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8×10-3s,则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v1=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⑤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求得物体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v1取平均值;

⑥改变A点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分别得到多组x、v的值;

(2)如果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摩擦阻力不计,则物体离开弹簧时的速度v随弹簧压缩量x的变化图线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3(9分).某物理兴趣小组想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10Ω),身边没有电流表,仅有电压表、定值电阻R0=150Ω、电阻箱R(0~999.9Ω)、开关及导线。

(1)小张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小王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

通过分析可判断出________同学设计的电路图不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张同学通过实验数据描出

图象的一些点如图丁所示。

请根据所描出的点作出一条直线,

(____)

通过图象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V,内阻R=_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

(2)所得电动势E的测量值_______真实值,电源内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真实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12分)如图所示为一“匚”字型金属框架截面图,上下为两水平且足够长平行金属板,通过左侧长度为L=1m的金属板连接。

空间中有垂直纸面向里场强大小B=0.2T的匀强磁场,金属框架在外力的作用下以速度v0=1m/s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框架内O处有一质量为m=0.1kg、带正电q=1C的小球。

若以某一速度水平向右飞出时,则沿图中虚线

′做直线运动;若小球在O点静止释放,则小球的运动轨迹沿如图曲线(实线)所示,已知此曲线在最低点P的曲率半径(曲线上过P点及紧邻P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的半径叫做该点的曲率半径)为P点到O点竖直高度h的2倍,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

(1)小球沿图中虚线

做直线运动速度v大小

(2)小球在O点静止释放后轨迹最低点P到O点竖直高度h

25(20分).如图,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斜面和半径R=0.4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

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

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

(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C;

(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vB;

(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26.(14分)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

实验A

条件

现象

加热

i.加热后蓝色褪去

ii.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

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____。

(2)分析现象i、ii认为: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

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

“现象a”是____。

(3)再次分析:

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

I:

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实验1:

测得溶液的pH≈5实验2:

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

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Ag2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_________。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i、现象iii蓝色褪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

27.(14分)钇的常见化合价为+3价,我国蕴藏着丰富的含钇矿石(Y2FeBe2Si2O10),工业上通过如下生产流程可获得氧化钇。

已知:

①该流程中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3+

2.1

3.1

Y3+

6.0

8.2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铍元素和铝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

(1)写出Na2SiO3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从Na2SiO3和Na2BeO2混合溶液中制得Be(OH)2沉淀。

①最好选用盐酸和_______两种试剂,再通过必要的操作即可实现。

A.NaOH溶液B.氨水C.CO2D.HNO3

②写出Na2BeO2与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反应Fe3++3H2O(g)

Fe(OH)3↓+3H+的平衡常数K=______。

为使Fe3+沉淀完全,用氨水调节pH=a时,a应控制在_________范围内;继续加氨水调节pH=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煅烧草酸钇时发生分解反应,其固体产物为氧化钇,气体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草酸钇[Y2(C2O4)3·nH2O]煅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1)科学家提出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所示。

①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n(FeO)/n(CO2)=6,则FexO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热分解系统”中每分解1molFexOy,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工业上用CO2和H2反应合成二甲醚。

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CH3OCH3(g)+H2O(g)═2CH3OH(g)△H2=+23.4kJ/mol,则2CO2(g)+6H2(g)

CH3OCH3(g)+3H2O(g)△H3=______kJ/mol。

①一定条件下,上述合成甲醚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填代号)。

a.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H2的转化率增大

c.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d.容器中的nCO2/nH2值变小

②在某压强下,合成甲醚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T1温度下,将6molCO2和12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CH3)=___;KA、KB、KC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

(3)常温下,用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在NH4HCO3溶液中:

c(NH4+)_____c(HCO3-)(填“>”、“<”或“=”);反应NH4++HCO3-+H2O

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10-7mol·L-1,K2=4×10-11mol·L-1)

29.(10分)草莓营养价值高,酸甜可口老少皆宜,市场需求好。

为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大棚内不同条件下草莓植株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条件下草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植株在C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低于D点,由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点条件下草莓叶肉细胞内氧气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_;E点以后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的外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出两项)。

30.(11分)中国工程院院土、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的团队再次出征武汉。

对于疫苗进展她回应:

“在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P3实验室已分离到8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COVID-19),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冠状病毒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冠状病毒,可用于预防接种。

类冠状病毒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注射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_____。

(2)COVID-19侵入人体后,人体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3)该类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要通过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促其裂解并释放病毒。

(4)该病毒发病时人体会发烧,发烧也是一种机体增强免疫力的反应,某人发烧至39.5℃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体温高于38.5℃时,应适当服用__________。

退烧过程中,机体散热量增加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

(5)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疫苗的接种率将会连年提升。

接种冠状病毒疫苗能够预防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接种冠状病毒疫苗后仍然可能会再患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

(6)浆细胞不具有识别能力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已知肺炎病人伴有呼吸急促及发热等症状,试分析患者嗜睡和食欲下降的原因。

31.(8分)生态学家林德曼(R.L.Lindeman,1915~1942)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态系统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

(2)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的原因是_______

(3)太阳每天输送到地球的能量约为1019KJ,这些能量大约只有1%被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__________,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______方法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至少答出两条)

(4)我国古代的“桑基鱼塘”生产方式是用桑叶喂蚕,再用蚕粪和蚕蛹喂鱼,以鱼塘底泥施肥桑树。

请画出三者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

32.(10分)近视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第一危险因素,用限过度、创读距离太近、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近视,近视还与遗传因素有关。

有关近视的遗传方式人们看法不一,主要观点有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X染色体进传和常染体遗传等。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1)抽样调查近视的发病率应该遵循___________原则;调查近视的遗传方式应该从___________(患者家系/人群)中调查。

(2)若某种近视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且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对近视程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则基因型为AaBbCc的父母所生的孩子中出现与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似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已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某女生为高度近视,父母非高度近视,由此推断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可能为____________(不考虑XY同源区段).因近视程度易受环境影响,且诊断存在误差,单个家庭所得结论可信度不高。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设计两个调查方案____________(因条件所限,只能调查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视力情况),要求写出调查对象及预期结果。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分)

A.某种物体的温度为0℃,说明该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内能不一定增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增大的更快,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10g100℃水的内能小于10g100℃水蒸气的内能

E.两个铝块挤压后能紧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3

(2)(10分).有一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