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787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劝学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劝学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劝学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劝学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劝学导学案.docx

《劝学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导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劝学导学案.docx

劝学导学案

《劝学》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荀子及《荀子》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总结虚词“而”的用法。

2.能力目标

了解荀子的思想,识记荀子有关名言。

课前案

 【知识积累】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輮以为轮             2.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              3.蚓无爪牙之利                

4.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5.用心一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六、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輮以为轮                         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七.一词多义:

1.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④以为妙绝                                     

⑤佛印绝类弥勒                        ⑥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⑦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⑧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2.假      

①假舟楫者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③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⑥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3.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③先达德隆望尊                                ④适冬之望日前后                              

⑤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课堂案

 

 

一、翻译下列句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默写

1.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舆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积土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文段拓展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人。

客貌魁伟,有筹策。

和桥之战,思政下马,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

时陷阵既深,从者死尽,思政被重创闷绝。

会日暮,敌将收军。

思政久经军旅,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

有账下督雷五安于战处哭求思政,会其已苏,遂相得。

乃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夜久方得还。

……十二年,加特进、荆州刺史。

州境卑湿,城堑多坏。

思政方命都督蔺小欢督工匠缮治之。

掘得黄金三十斤,夜中密送之。

至旦,思政召佐吏以金示之,日:

“人臣不宜有私”,悉封金送上。

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颖川。

城内卧鼓偃旗,若无人者。

岳恃其众,谓一战可屠,乃四面鼓噪而上。

思政选城中骁勇,开门出突。

岳众不敢当,引军乱退。

岳知不可卒攻,乃多修营垒。

又随地势高处,筑土山以临城中。

飞梯火车,昼夜攻之。

思政亦作火攒,因迅风便投之土山。

又以火箭射之,烧其攻具。

仍募勇士,缒而出战。

岳众披靡,其守土山人亦弃山而走。

齐文裹更益岳兵,堰洧水以灌城。

……慕容绍宗、刘丰生及其将慕客永珍共乘楼船以望城内,令善射者俯射城中。

俄而大风暴起,船乃飘至城下。

城上人以长钩牵船,日弩乱发。

绍宗穷急,投水而死。

丰生浮向土山,复中矢而毙。

生擒永珍。

……齐文襄闻之,乃率步骑十一万来攻。

自至堰下,督励士卒。

水壮,城北面遂崩。

水便满溢,无措足之地。

思政知事不济,率左右据土山,谓之日:

“吾受国重任,本望平难立功。

……今力屈道亨,计无所出。

唯当效死,以谢朝恩。

”因仰天大哭。

左右皆号恸。

思政西向再拜,便欲自刎。

……思政初入颍川,士卒八千人,城既无外援,亦无叛者。

恩政常以勤王为务,不营资产。

尝被赐园地,思政出征后,家人种桑果。

及还,见而怒曰;“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何事产业!

”命左右拔而弃之。

故身陷之后,家无畜积。

(选自《周书?

王思政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踣:

仆倒B.悉封金送上悉:

全部C.齐文襄更益岳兵益:

更加D.今力屈道穷穷:

穷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无伤也,是乃仁术也B.因迅风便投之土山因拔刀斫前奏案C.令善射者俯射城中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D.唯当效死,以谢朝恩作《师说》以贻之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思政忠勇的一组是①思政下马,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②思政久经军旅,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③日:

“人臣不宜有私”,悉封金送上④思政选城中骁勇,开门出突⑤思政西向再拜,便欲自刎⑥思政初人颖川,士卒八千人,城既无外援,亦无叛者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桥之战,王思政奋勇杀敌,身负重伤,以至气绝。

幸运的是老天和他的穿着让他躲过一劫,苏醒过来后被帐下督雷五安找到。

B.高岳等人攻打颖川,倚仗人多势众,四面围攻,王思政选择勇士,突袭敌军,高岳军队溃散逃窜,大将刘丰生也在此时中箭身亡。

C.齐文襄王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颖川,由于水势迅猛,颖川北面城墙坍塌,堰水漫进城里,王思政率军占领土山,决心以死殉国。

D.朝廷赐给王思政一片园地,他出征后,家里人种上了桑树和果树,等到他归来,大为生气,命身边的人拔出树苗丢弃了。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

(3分)

(2)仍募勇士,缒而出战。

岳众披靡,其守土山人亦弃山而走。

(3分)(3)及还,见而怒日:

“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何事产业!

”(4分)

 

一.         素材积累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名句·回味】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4.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5.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二、一课一练: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课外文段扩展答案:

1.C(益:

增加)2.D(两个。

以”均为连词,表目的关系。

A前“乃”,副词,便,于是;后“乃”,表判断,是,就是。

  B前“因”,介词,趁着;后“因”,副词,于是,就。

c前“者”,代词,“……的人”;后“者”,附在时间词后,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3.B(②表现其智,④表现其用兵方法,⑥表现其治军有方)4.B(刘丰生死在“浮向土山”之后)5.

(1)每次出战只穿破旧的铠甲,敌人怀疑他不是将帅,所以多次幸免于难。

(3分,评分时注意“每”“著”“免”等词语的翻译)

(2)还招募勇士,用绳子吊出城外与敌军作战,高岳军队溃散逃窜,那些把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