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6590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docx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docx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地理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天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漂浮在天空中的云B.雄伟的喜马拉雅山

C.拖着长尾的彗星D.浩瀚的太平洋

2.小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B.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C.轮廓模糊的星云不属于天体D.卫星是环绕行星运动的天体

运动着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了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级别有高低之分。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即宇宙B.各级天体系统内都有恒星

C.太阳是各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D.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4.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太阳系中的唯一能自行发光的天体

B.太阳系内的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

C.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都是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D.太阳系内的许多天体目前都适合生物的生存

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下图是太阳系的局部图(M是地球的自然为卫星),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B.M是银河系的组成部分

C.N是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D.Q是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行星

6.与N、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物质存在的优越条件是

A.阳光照射一直比较稳定B.有自然卫星M的存在

C.表面温度适合生物的生存D.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据俄罗斯卫星网2018年10月15日报道,欧洲首个水星探测任务“比皮科伦坡”将于20日发射升空。

该任务由欧洲航天局与日本宇宙航空研宄开发机构联合进行,“比皮科伦坡”预计2025年到达水星,将进一步揭示水星的秘密。

据此回答7-8题。

7.到达水虽的“比皮科伦坡”离升了

A.总星系B.河外组系C.太阳系D.地月系

8.下列有关水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B.从结构特征符,水星属于类地行星

C.水星表而温度适宜,有大量液态水存在D.水星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生物的生存

中新网201S年9月25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星际迷航》中宇宙和星际联邦中最重要的智慧种族之一瓦肯人所居住的瓦肯星可能确实存在,它围绕绕娜瓦萨运行,距离地球大约为16.5光年,有较稀薄的大气,它被科学家称为“超级地球”。

据此回答9-10题。

9.“超级地球”应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10.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

11.读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完成11-12题。

 

11.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

A.质量越大B.公转周期越长

C.公转周期越长D.自转周期越短

12.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

C.地球公转周期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2018年5月9日出现了木星冲日现象。

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右图所示)。

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A.土星B.金星

C.火星D.海王星

14.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A.方向相同B.轨道近圆

C.轨道共面D.安全稳定

某年9月16日至30日,国家天文台在日而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

据此完成15-17题。

15.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

A.1年B.11年

C.60年D.76年

16.观测到的C2.0级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B.色球层

C.日冕层D.内部核反应区

17.太阳活动增强时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是

A.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B.使地球气候明显变暖

C.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D.使地球两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

在未来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回答18-19题。

18.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

19.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B.两极出现极光

C.指南针失灵D.地球上人类的生存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主要通过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

据此回答

20.下列因素中,与地表各地获得的太阳福射能呈正相关的是

A.纬度B.经度C.海拔D.大气中水汽含量

21.太阳辐射

A.可以使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B.造成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C.能诱发地震和岩浆喷发D.造成不同热量带生物量的差异

22.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煤、石油来自地下,不属于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

C.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用的能源

D.太阳辐射能是大气、生物、水、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

23.有关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彫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会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B.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会导致大气的运动

C.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上固定电话的通话质量

D.每隔11年地球才受太阳活动影响一次,其余时间不受太阳活动影响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下图中的甲、乙分别表示两种地震波在地球内部波速的变化。

读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B.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C.甲波是横波、乙波是纵波

D.甲波和乙波都无法通过地幔

25.图中的X处波速变化明显,该处为

A.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面

B.内核与外核界面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面

根据地球内部的不连续面,人们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圈层,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读图完成26-27题。

26.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装一般来源于

A.①B.②

C.③D.④

27.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一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

B.岩石圈一大气圈一水圈一生物圈

C.水圈一生物圈一大气圈一岩石圈

D水圈一生物圈一岩石圈一大气圈

下图为“地球部分圈层示意图”。

读图,回答28-29题。

28.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圈是连续且规_圈生物_与岩石

B.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

C.大气圈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D.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构成

29.关于图中四大圈层及其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四大圈层密切相关

②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③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④圈厚之间存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学习地理,一定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日常所见的现象中,蕴藏着许多地理知识。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30-31题。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肉眼所见的天空中明亮的太阳为太阳大气最外部的日冕层

B.晴天时所见的太阳光为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

C.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所见的点点繁星都是恒星

D.与阴雨天相比,晴天的正午较热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

31.秋冬季节的早晨,我们常看到地表物体上有露、霜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阴雨天的夜晚,气温较低,易形成露、霜

B.出现露、霜的夜晚,大气逆福射一般较强

C.露、霜不参与水循环的运动过程

D.露、霜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大气逆辐射较弱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2-34题。

32.近地面大气的能量主要、直接来自

A.①B.②.

C.③D.⑤

33.结合右图分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多的地区,主要是因为

A.⑦较强B.①较强

C.⑤较强D.②较强

34.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B.C.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D.③和⑤较小

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增多、规校的扩大,“热岛强度”也越來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35-3(3题.,

35.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36.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郊区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②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

此时放火作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煴:

无烟的微火]阅读材料和下图,回答37-39题。

37.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一②一③

B.①一②一④

C.②一③一④

D.②一④一③

38.“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寒冷空气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

39.“放火作媪,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福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

②“烟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塭”,将地面直接烤暖④“放火作媪”,将大气直接熏暖

A.①②B.③④①③D.②④

两个地区地表和大气状况的差异常常导致它们获得的热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大气的运动。

据此回答40-41题。

40.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4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的是

 

暑假期间,山东省济南市的某同学到本省沿海的威海市旅游,她发现当地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并绘制如下示意图。

读图,回答42-43题。

42.图示时间

A.陆地气温较低

B.正值白天

C.海面气压较低

D.正值夜晚

43.造成上述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

B.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地转偏向力

读“北半球某医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44-45题。

44.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AB.B

C.CD.D

45.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小的是

A.AB.B

C.CD.D

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近地面的风向一般与等压线斜交,而高空的风向多与等压线平行。

据回答46-47题。

46.右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某地空气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

A.a、b、c、dB.a、b、d、c

C.b、a、d、cD.c、b、a、d

47.右图为北半球高空等压线,一架飞机在北华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据此可判断

A.飞机顺风飞行B.飞机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D.风从南侧吹来

读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图48-49题。

48.甲地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49.观测发现A、B、C、D四地中,A地的风力最大,这主要是因为

A.A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B.A地的地转偏向力最大

C.A地的摩擦力最小

D.A地的气压值最小

读右图,回答50-53题。

50.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

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

D>A>B>C

5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即山坡、谷地受热不同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那么形成上升气流③的B表示的可能是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52.如果该图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表示城市、B处表示郊区

B.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C.只有白天城市才盛行上升气流

D.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该环流圈之内的AB间

53.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AB在近地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活动

B.对地表形态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③

C.未登陆的台风可用图中的④环节表示

D.该水循环可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地球的水圈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水。

据此回答54-55题。

54.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B.冰川、海洋水、河流水

B.地下水、冰川、海洋水D.海浑水、陆地水、大气水

55.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A.和流水B.冰川C.井水D.湖泊水

读右侧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56—58题。

56.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57.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

①塑造地形地貌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交换和物质转移

③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④促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8.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海洋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凝结降水

下图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

读图,回答59-60题。

59.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60.水循环能

A.使全球水资源总量趋于增多

B.使水资源短缺不再出现

C.使地表各地水体均匀分布

D.使能量在四大圈层中交换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61.读下面的局部太阳系结构示愆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分)

 

(1)小行星带位于▲星和▲星轨道之间。

(填行星的名称,2分)

(2)按结构特征分类,e、f属于▲行星。

(1分)

(3)由图可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性、▲性、、▲性。

(3分)

(4)图中所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1分)

(5)类地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是▲。

(填行星的名称,1分)

(6)该图能反映出地球有着安全的宇宙环境,除此之外,地球自身还有哪些有利条件使其成为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3分)

6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9分)

材料一: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波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等。

材料一:

地区内部结构及表面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其中④是地球内部的软流层。

(1)A为▲界面,B为▲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是▲(填字母)。

(3分)

(2)图中数码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

(2分)

(3)目前普遍认为,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选择填空,1分)

A.①B.②C.③D.④

(4)图中水循环环节中,丁表示▲,乙表示▲;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图中的▲环节来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3分)

63.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

①▲;

②▲;

③▲;

④▲;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多云时该作用较▲。

(强、弱)。

(2分)

(3)由图可知,近地面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是▲,根本来源是▲。

(填序号,2分)

(4)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请结合该图简要解释为什么?

(2分)

64.为了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我省某中学高一学生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0分)

实验过程:

在一个比较大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火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而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甲图所示)。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A、B的偏动情况。

图乙是根据实验所得出的结论绘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还未绘制完成)。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向▲(左或右)偏,甲图中电炉对应乙图中的▲(填字母)。

(2分)

(2)乙图中ABCD中气压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如果A位于B的西方,则AB之间的风向为▲。

(3分)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填入相应方框内。

(3分)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在乙图中,用四个箭头表示A、B之间的热力环流。

(1分)

(5)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夜间的海洋与陆地之间,则甲图中电炉代表▲(海洋、陆地)。

(1分)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级高一年级期中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0分)

1.C2.D3.D4.A5.B6.C7.D8.C9.C10.A

11.C12.B13.B14.C15.B16.B17.C18.A19.D20.C

21.D22.A23.B24.A25.D26.B27.A28.D29.C30.D

31.D32.D33.B34.D35.D36.B37.B38.B39.A40.A

41.B42.B43.B44.C45.D46.B47.B48.B49.A50.A

51.B52.B53.D54.D55.A56.D57.A58.B59.A60.D

二、综合题:

(共60分)

61.

(1)火木(2分)

(2)巨(1分)(3)同向共面近圆(3分)(4)太阳(1分)(5)火星(1分)(6)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3分)

62.

(1)莫霍面古登堡面B(3分)

(2)岩石圈地幔(2分)(3)④(1分)(4)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乙(地表径流)(3分)

63.

(1)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4分)

(2)③强(2分)(3)④①(2分)(4)月球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温度高;夜晚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度低;故昼夜温差大。

(2分,削弱、保温各1分,如果只答没有大气给1分)

64.

(1)右B(2分)

(2)AD西北风(3分)(3)①③(④)②(3分)(4)图略(逆时针方向,A→B→C→D→A)(1分)(5)海洋(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