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效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成绩.docx
《聚焦高效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成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高效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成绩.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焦高效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成绩
聚焦高效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成绩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关键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依然是教育的主阵地。
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落实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构建有效教学模式,最总提高教育质量。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真正做好“三书”研读学习、理解消化、实践运用。
解决读课标需要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1.读课标需要读什么
(1)读课标前言部分。
读课标前言部分,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科性质与特点,领会课程基本理念,了解课程设计思路。
(2)读课程目标和内容部分。
读课程总体目标和内容部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宏观把握学科总目标,读分级标准、学段目标和内容部分,从微观上落实课程分目标。
(3)读实施建议部分。
读课标实施建议部分,采纳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读附录部分。
读课标附录部分,明确知识要点,规范专业术语,理清拓展范围,丰富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应变能力。
(5)读课堂教学实例。
读课堂教学实例,建立课标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学习教学设计,分层解答习题,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怎样读课标
(1)领会课标——用课标精神解读教材。
课标是教育的总纲,它给我们指明教学的总方向。
只有对课标精神有正确地领会,才能高屋建瓴,准确解读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意图,精确定位教学目标。
(2)运用课标——让课标精神融入课堂。
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一堂好课决不能偏离课程的标准。
课标是灵魂、是方向,教师只有按照课标要求,备好课,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上好课,课堂教学才能产生我们所期望的效果,学课标的落脚点是将课标精神融入课堂,在课堂上用课标指导教学。
(3)落实课标——使课标精神服务学生。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学生,促进思维发展,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关注传授了多少知识,更要看我们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多少行为转化,产生多少积极影响,落实课标的最高境界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展创新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国家育人目标。
(二)读教材需要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1.读教材需要读什么
(1)读整套教材。
小学要读1-6年级教材,中学要读7-9年级教材,教基础年级要读高年级教材,知道怎样为高年级打下基础,教高年级要读基础年级教材,知道学生已有知识现状,读整套教材,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材整体目标,形成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
(2)读全册教材。
读上下册教材,理清上下册之间的联系,了解全册教学目标、重难点分布。
(3)读本册教材。
读编者致学生的一封信、导引、绪言、目录、单元内容、名著推荐、附录、后记,了解本册教学目标,单元结构,教学重难点。
(4)读单元内容。
读单元情境图、单元教学提示、单元实践活动提示、单元小结、单元复习题等,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合理划分课时。
(5)读课时教学内容。
读预习提示、课文、例题、插图、小标题、提示语、注释、词语表、习题、积累拓展、探究运用等,全面了解课时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重难点,关注知识细节,研究习题层次,熟悉教学内容。
2.怎样读教材
(1)“站在高处”读教材。
即站在编者的角度读教材,把握教学主线,寻找知识的连接点,把握知识的生长点。
读懂教材的知识结构,读通教材的逻辑体系,读出教材的教育因子。
用教材去教知识、教方法、培养能力、影响素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育功能。
(2)“蹲下身子”读教材。
即站在学生的角度读教材。
把课文看作是未涉猎的新知识来阅读和自学,体验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上,以旧引新,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点拨疑点。
(3)“紧扣习题”读教材。
即站在同伴的角度读习题,思考习题设计层次,揣摩习题设计意图,探究习题多种解答方法。
习题是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延伸,研究习题是理解教材的一种途径,解答习题是挖掘教材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研读习题,发现习题背后蕴含的隐性资源,探究知识结构,激活课堂生成。
(4)“超越教材”读教材。
即站在研究者的角度读教材,在充分研读教材、感悟教法的基础上,创造性使用教材。
对教材大胆地取舍、改进、补充和重构,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调整教材的呈现顺序,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三)读教师用书需要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1.读教师用书需要读什么
(1)读教师用书上面的编写说明。
编写说明对每册教材的基本结构、编排体系、主要特点和创新之处、各板块编写意图、提示语的目的进行了说明,开学前认真将编写说明读一读,明确本册教材编写意图。
(2)读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整体设计对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图、单元内容安排、单元课时划分、单元教学建议进行了说明,单元教学前认真读一读,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目标。
(3)读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对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步骤、教学建议、习题说明、资料补充、知识链接等做了详细的安排,备课前认真读一读,抄录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适当采纳教学建议,完成课时备课。
(4)读教学资源。
教师用书后面附缀了教学光盘,为教学提供丰富的音频、影像资源,课前看一看,复制下载有用的资源,为做课件准备。
2.怎样读教师用书
(1)研透。
教师用书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教师备课过程中,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钻研教师用书,在教师用书指导下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
(2)取舍。
对教师学用书的内容,教师应该有所选择,适当取舍。
教师用书关于教材的理解和分析部分,是教学的生命所在,予以保留,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观点或知识,大胆舍弃。
(3)挖掘。
教师用书是对教材的补充说明,它既给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知识,也给教师教学以极大的启发。
教师可以在研读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挖掘其他教学参考资料,以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
凸显教学创造性。
二、落实“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作用,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师生双赢而实践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
1.学生为主体。
核心素养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知识不能直接转化成素养,简单地对知识进行复制、记忆、理解也不能形成素养。
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加工、内化、升华等,才能转化成素养。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真实的探究发现、合作交流、质疑批判等视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从学科核心素养来讲,它“强调身体参与”作为生命体、主体学生的身体进入教学中,发挥知觉的认识能力,让学生把每一种感官都调动起来,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体验、自我发现、自我释疑。
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2.教师为主导。
倡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各种亲自操作和实践活动中学习。
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学习、探索、体验、发现、释疑,是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享成功、共同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3、训练为主线
(1)落实“五清”,即: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单元清、月月清.
重点是抓好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课堂上精讲多练,落实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课外作业及时批改检查、督促落实;抓好周周测,题量小一点、难度降低一点,让优秀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学困生努力一下吃得到,继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减少低分人数的目标
(2)做到“基础知识系统练,重点知识反复练,难点知识分解练,常见题型坚持练,核心知识变招练,热点知识联系练。
”
(3)抓住几个点:
难度降低一点、效率高一点、目标细化一点、任务落实一点、辅导准确一点、分析突出一点、答题规范一点
三、落实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1.自主。
学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的中心、重心在学而不在教,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自主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
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过程。
如果脱离自学,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培养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需要:
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
2.合作。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显著作用。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倡导和践行合作学习,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其最终旨趣。
合作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合作学习中,求学生具有合作精神,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关心,进而共同提高学习成绩,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理念。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彼此丰富建构知识、共同提高成绩的过程,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围绕核心主题协作探究,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和学习生命的意义,实现思想、信息、情感的互动交换、丰富完善核心素养。
3.探究。
探究学习是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品质,主动适应与创新的一种学习方式。
通过多方向、多角度与多层次方式探究,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如果学生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那么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造力都将会得到较好的塑造,它与核心素养存在着紧密联系,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四、实施五步导学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了解学情——合作交流,以情定教——探究释疑,拓展延伸——总结梳理,练习检测
第一步——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设计意图】教师设置具体的、生动的导入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学生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明确这节课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是学习任务的达成度,以利于学生明明白白的学。
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达到何种状态的一种具体的明确的表述,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和发展的。
学习目标是学习目的范畴的一个具体概念,它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操作提示】1.有效创设导入“学习目标”的情境。
情境导入有以旧引新法、揭示课题法、语言描述法、情景再现法、问题情境法等,自然引入“学习目标”。
2.准确设计“学习目标”。
①学习目标要准确地体现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②学习目标的语言表述要适合不同年段特点,要明确、具体、清楚,可用“能识记”、“能说出”、“能应用”、“能默写”等可测的明确用语;③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钻研教材,钻研教参,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要求;④目标要条理清楚、简明扼要、通俗易懂;⑤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后,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目标。
第二步——自主学习,了解学情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关键,它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后,依据目标把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带着学习目标、或自学提示,或导学案等,把学生置于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自我教育的地位。
“了解学情”要